逛仙源(俗名:蜈蚣岭)

松林溚的光束与声波

<h3>农村是一个广阔的 天地,确实如此。你瞧,天空蔚蓝,阳光灿烂;河水潺潺,峰峦叠嶂。好一派江南风光!</h3> <h3>无论你身在黄山市区(屯溪),或在歙县古城,还是在浙江千岛湖(排岭),只要一提到“璜田”二字,几乎尽人皆知。只要你坐上汽车,用不了两小时,就能到达蜈蚣岭山口。</h3> <h3>自古以来,一直都是:欲上蜈蚣岭,先得准备冒一身汗水!论现在,已经今非昔比了:倘若不在意出汗,你就提起双脚登山;假如想早些到达,你就驾车顺道上。无论怎样前行,都是一路平安,且一路风光!</h3> <h3>你看,这些游人,他们就是用越野自行车、电动自行车上了这千米之高的山梁的。他们,一路前行,一路精彩,一路拍照,一路风光!他们,大有“不到长城非好汉”的气势!他们,真称得上是勇于冲破千难万险的勇士!他们,再继续上行,登上蜈蚣岭最高山峰(九龙凹),也不成问题!</h3> <h3>如果你想偿偿登高望远的感觉,最好你选择徒步踏青的方式。因为这样,你能亲身实践“世上无难事</h3><h3>,只要肯登攀”的诗情意境;也正因为这样,你周身的筋骨正好得到充分的舒松;你一路拾级而上,能观望到蜈蚣岭百分之八十的风光!我是个自幼登山长大的山里人,我深有感触地告诉你:登山真不亏!它磨炼了你的意志,它锻炼了你的身体,它饱了你的眼福,它常会激起你平时不曾有过的感想……如此的登山之举,你,我,又何乐而不为?</h3> <h3>从坞口桥往北走,不到一公里,便到了半山脚下。抬头一望,可以说,令你又惊又喜:一条完全由石板铺砌的大路由山底往上延伸,延伸,一直到云雾缭绕的山顶。这景况,很像唐朝代诗人杜牧描写的那样:“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回到眼前,那人家,不就是蜈蚣岭拥有两千多人口的村庄吗?如果你是驱车前行的,把车停在村东北向的坟山枫林池塘边,杜牧的后两句诗又正好与这里吻合:“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读者,你记得这首古诗么?到了此地,遇见此境,你还不琅琅吟诵起来?</h3><h3><br></h3> <h3>这里叫路亭,也叫水口。进了这个口,言下之意就是进了蜈蚣岭村。</h3> <h3>谁都有一个家,谁都爱自己的家。家,是避风的港湾;家,是幸福的向往。蜈蚣岭村,有四百多户人家。家家温馨和睦,家家阳光向上!家家都有美好的发展前景!</h3> <h3>我们既已来到蜈蚣岭,就要怀着兴致四处逛一逛。带着一张亲和的脸,跨进农家门去串一串。也许,你会受到稀客一般的接待,你会感受阳春三月一样的温暖。</h3> <h3>你看,记者手握话筒,在找村里人进行面对面采访。还有摄影师在田间地头进行实地录像。蜈蚣岭的山上,每年留下的那游人的身影、媒体记者的脚印,说是千千万万,一点也不算浮夸!</h3> <h3>山谷里,有溪水河流,可以说是司空见惯;但山腰里有池塘,你不觉得有些意想之外?这是坟山养鱼塘。塘水倒映着千年古枫,古枫又陪衬着水天一色的鱼塘。再环顾四周,那景色令人陶醉!怪不得我们的祖先把这人见人爱的山村取名为“仙源”!我常常暗自感慨:把“仙源”改名“蜈蚣岭”,如同把“徽州区”改成“黄山市”一样,得不偿失,改还不如不改!</h3> <h3>水,是生命的源泉。有水的地方,才会是有人的地方。这是村西头的一个水池。这水池谁也说不准它有多久的历史,谁也说不清它曾经养育了多少人。如今,家家户户虽都安上了自来水,但村里人仍旧像孝敬老人一样保护着它。你村东南西北一逛,类似的古老水池还有好几个。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村里人,世世代代不会忘记它!</h3> <h3>既来之,则安之。走访一趟乡蜈蚣岭,凭心而论不容易。走过路过千万别错过,我们还是赶紧让手中的玩意儿施展本领吧,把蜈蚣岭迷人的风景,把蜈蚣岭人民的心声尽可能多的记录下,让“蜈蚣岭精神”四方传播开,长久传下去!</h3> <h3>外地游客总担心,游览蜈蚣岭,是否有车辆到达?腹中空了是否有用餐饭店,身体累了是否有地方住宿?这一切,热情好客的蜈蚣岭人民早已考虑到了,也一切为你安排好了。放心游览蜈蚣岭,尽管消除一切忧愁。到了蜈蚣岭,看了村民的精神风貌,吃了为你提供的饭菜,在农家乐住上一两天,你就会有宾至如归的感觉。耳听是实,眼见是真,亲身体验一下,才信以为真!</h3> <h3>如今是信息化时代,山村里的人们也赶上了新时代的发展步伐。如果细心观察,你不难发现,村庄里,不但手机在人们手中普遍拥有,电脑,网线也争先恐后进村入户。农村人,乐呵呵的说,今日的山村,与城市的距离拉近了;今日的山里人,观察事物的视野变宽变远了。在农村,没什么不好的。农村,有农村的长处;农村,有农村的乐趣!我们,爱自己的家园!</h3> <h3>祖国,是温暖的怀抱,党,是幸福生活的引路人。山村里的人,永远感激伟大的党!永远歌唱亲爱的祖国!</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