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十九大精神心得体会

霞光照九洲

<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十九大主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不懈奋斗。</h3> <h3>  2017年10月18日上午9时,党的“十九”大在北京胜利召开,我认真观看了十九大开幕式及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感触颇深。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令人振奋,旗帜目标和途径非常明确,对今后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建设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h3> <h3>&nbsp;&nbsp;&nbsp; &nbsp; 从十九大报告中,我们看到了党中央对“三农”工作极为关注和重视。</h3> <h3>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农民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壮大集体经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习近平总书记这段精辟地论述,让我们看到了“三农”发展前景和发展方向。<br></h3> <h3> 我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就“三农”这段精辟地论述,是破解“三农”的纲,“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农业农村工作的同志,深刻领会与落实十九大精神,是义不容辞的职责。</h3> <h3>  我想, 身为一名党员,学习十九大精神,必须从自己做起,从本职工作做起,只有无愧于职责,无愧于使命,才无愧于党和人民,无愧于十九大的要求。首先,要明确自己所担负的职责,充分体现责任感,做到自觉履行自己的职责。其次,自觉把十九大精神与农业农村工作实践相结合,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实情,想之农民之所想,想之“三农”之所想,做到为民服务解难题。把精力和能力运用于实现解决问题上去,把精力和能力运用于实现乡村振兴的谋划和发展上去。</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这还不够,做农业农村工作的同志,还要做到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h3> <h3>&nbsp;&nbsp;&nbsp;&nbsp; &nbsp; 懂农业,是“三农”工作者必备素养,体现的是专业水平。只有懂农业,才能对农业有认同感。我们农业战线的党员干部应该带头加强业务知识学习,增强主动学习的紧迫感,提升履职能力,提高为农民群众服务的本领。只有自觉广泛通过各种途径、各种形式的学习,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水平,才能成为业务工作的行家里手。这是懂农业发展的基本趋势。</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爱农村,就是要为乡村发展建言献策。爱农村,是“三农”工作队伍的首要特征,体现的是使命担当。只有爱农村,才能对农村有归属感。在乡村振兴中当好产业兴旺的排头兵和指战员。爱农村就要我们安身安心安业,吃透党和国家对农村的一系列政策,耐心搞好服务,绝不能怕吃苦受不了、怕吃亏忍不了、怕吃苦扛不了。最近看到一篇“云南省两名女干部拒绝提拔被严处”的报道:云南绥江县委启动后备考察调研,该县会仪镇财政所科员钟尚敏和县财政局企业统评股股长宛辛勤在被考察干部中分列第一、二名。正提拔她们到乡镇担任副职接受领导谈话时,钟尚敏和宛辛勤(都是共产党员)拒绝了。钟说到新的工作岗位工作可能照顾不好家庭;宛说自己的身体可能应付不了新的工作岗位。她们是忘了初心,忘记了全意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小家舍大家,怕担重任,不想作为。对此,依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和《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该县对钟尚敏给予党内警告处分,给予宛辛勤全县通报问责,并将其调离县财政局。这件事告诉我们,在全国9000万党员中像钟尚敏和宛辛勤这类人还很多,他(她)们不担当,不作为,甚至奉行“明哲保身”,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思想,为了不“出事”,宁愿不“干事”。</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爱农民,是“三农”工作同志的基本要求,体现的是初心情怀。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就要耐心经常听取农民的心里话以及农民的愿望和诉求,农民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我们要当好“公仆”,要勇于担当,敢于负责,落实好、解决好农民群众愿望和要求,是份内事,是本职工作,是对践行党的宗旨的最好诠释。</h3> <h3> 中央决定,从2019年6月开始,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这是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的一项具体活动。其核心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主题教育动员会议上提出的“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12个字。  </h3> <h3>  <font color="#010101">守初心</font>,就是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坚守初心,牢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以真挚的人民情怀滋养初心,时刻不忘我们党来自人民、根植人民,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是我们胜利前进的不竭力量源泉;以牢固的公仆意识践行初心,永远铭记人民是共产党人的衣食父母,共产党人是人民的勤务员,永远不能脱离群众、轻视群众、漠视群众疾苦。 </h3><h3> 担使命,就是要牢记我们党肩负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勇于担当负责,积极主动作为,用科学的理念、长远的眼光、务实的作风谋划事业;保持斗争精神,敢于直面风险挑战,知重负重、攻坚克难,以坚忍不拔的意志和无私无畏的勇气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在实践历练中增长经验智慧,在经风雨、见世面中壮筋骨、长才干。</h3><h3> 找差距,就是要对照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对照党章党规,对照人民群众新期待,对照先进典型、身边榜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找一找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方面存在哪些差距,找一找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方面存在哪些差距,找一找在群众观点、群众立场、群众感情、服务群众方面存在哪些差距,找一找在思想觉悟、能力素质、道德修养、作风形象方面存在哪些差距,有的放矢进行整改。<br></h3><h3><font color="#010101"> 抓落实,就是要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推进改革发展稳定和党的建设各项工作的实际行动,把初心使命变成党员干部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精气神和埋头苦干、真抓实干的自觉行动,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推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地生根,推动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font><br></h3> <h3> “初心”和“使命历久弥新。振叶以寻根,观澜而索源。</h3><h3>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找到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进行了28年浴血奋战,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1949年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历史的脚步一刻也没有停顿。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实现了中华民族由近代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一路风雨一路歌。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破除阻碍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一切思想和体制障碍,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使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变化。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h3> <h3>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是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共产党不断带领全国人民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每一个人,更是每一个党员在工作中和生活中都要去思考、去提醒自己、去实施贯彻的一句话。只有做到这两点,我们才能更好的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才能从个人生活、学习和工作中获得幸福感和满足感,正如古人所云“不忘初心,方得始终”。</h3><h3><br></h3><h3> 于 2019年7月27日 池州 <font color="#ed2308"> 杏花村</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