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文字/网络</h3><h3>摄影/花开富贵</h3><h3>孝义秧歌</h3><h3>孝义秧歌起于唐,兴于宋,盛于明清。孝义秧歌俗称“坑圈圈”秧歌、“地秧歌”,它是集歌、乐、舞、武术四位一体的综合型群众文化艺术。</h3><h3>在艺术形式上分为“武场”和“文场”。武场就是“掏场子”,揉武术、舞蹈、音乐为一体。队型表演有“二龙出水”、“蒜辫子”、“四对面”、“剪子股”、“天地牌”、“单勾”、“双勾”等几十种,粗犷明快,特色鲜明,很是壮观。文场就是不配丝弦的干板腔秧歌。武场停止表演打奏后演唱,唱完后武场乐器即奏,双方配合默契。文场大体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四六句子”,结尾加“哼嗨”虚词。又称为过街板;另一种是“七字句”、“九字句”或“十字句”的大唱段及一些小剧目。曲调种类多,有秧歌板调、民歌民曲、戏曲调、数念杂说等。</h3><h3>其内容丰富广泛,情感诚挚健美,艺术构思巧妙,语言形象风趣,雅俗共赏。</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