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市第十九中王曼曼的美篇

遵义市第十九中王曼曼

<h3>遵义市第十九中学和上海扬波中学研学实践交流座谈会顺利召开</h3> <h3><br></h3><h3><br></h3><h3> 研学即研究性学习 ,国际上统称:探究式学习(HIBL)。研学旅行是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是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研学旅行,也叫游学。我国历史上游学的代表有春秋时期的孔子、明代的顾炎武、清代洋务运动代表人物张之洞等。可见游学思想是我国教育思想非常珍贵的部分。</h3><h3><br></h3><h3> 研学旅行继承和发展了我国传统游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教育理念和人文精神,成为素质教育的新内容和新方式。研学旅行是由学校根据区域特色、学生年龄特点和各学科教学内容需要,组织学生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的方式走出校园,在与平常不同的生活中拓展视野、丰富知识,加深与自然和文化的亲近感,增加对集体生活方式和社会公共道德的体验,在研学旅行中提高小学生的自理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h3><h3><br></h3><h3> 开展研学旅行,有利于促进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之情;引导学生主动适应社会,促进书本知识和社会实践的深度融合,培养创新人才,推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研学旅行是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扩展,又是社会实践的崭新要素。研学旅行是典型的研究性学习,是体验式学习的一种。研学旅行使孩子以集体生活的形式,去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探讨学习;集体生活培养出来的团队观念和整体意识,是孩子“长大成人”的重要标志。</h3><h3><br></h3><h3> 为了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国家大力支持研学旅行,近年来发布多项重要文件,要求为学生创造更丰富的研学旅程,创造更安全的研学环境。</h3><h3>1、《教育部等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教育部于2016.11.30发布)</h3><h3><br></h3><h3>2、《研学旅行服务规范》(国家旅游局于2017.1.10发布)</h3><h3><br></h3><h3>3、《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教育部于2017.8.22发布)</h3><h3><br></h3><h3>4、《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教育部于2017.9.25)</h3><h3><br></h3><h3>5、《第一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或营地”公示名单》(教育部基础教育司2017.11.20)</h3><h3>6、《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h3><h3> 为了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全国各地各级学校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大力开展研学旅行及研学实践课程,着力开始进行大量宣传、培养研学教师和开展研学实践活动。贵州省遵义市教育局也高度重视该项课程的开发,成立了专门的部门来督导该项工作的开展,多次组织专业教师的培训并进行了各方调研,迄今为止,该项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呈欣欣向荣之势。遵义市第十九中学一贯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听从上级主管部门的指挥,全力以赴地开发研学实践课程,在开发中学习、在学习中开发,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和社会效应。我校也十分重视校际交流,更立足于放眼世界、面向末来,和上海扬波中学建立了深厚的研学课程友谊。2019年7月25日傍晚,上海扬波中学师生一行18人到我校做短暂停留,与我校部分师生进行了一次亲切而热烈的研学旅行座谈会。</h3><h3> 此次座谈会邀请了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许少林同志、2017年汇川区到上海研学的红色文化宣讲员及他们的家长。 在座谈会上,陈继红副校长、许少林老师率先发了言,对远到而来的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并对2017年遵义学生到上海研学受到的热情款待表示感谢,还对两校的结对友谊提出了新的展望和预期。接着扬波中学德育主任宋晋贤老师发了言,她对十九师生的热情接待表示十分感谢,也希望今后进一步加深两校的交流与合作。然后两校的学生代表分别发言谈了谈感想,孩子们的发言朴实纯真,不时引得大家哈哈大笑 。欢乐的气氛、珍贵的友谊始终贯穿于整个座谈会中,天气尽管很炎热,但是大家依然谈兴正浓、宾主尽欢,两个多小时的时候眨眼之间就过去了。</h3><h3><br></h3><h3><br></h3> <h3>等待嘉宾的到来,市局许老师和陈校长在与学生们亲切交流。</h3> <h3>等待嘉宾们的到来,孩子们向市局许老师汇报各自的进步和成长。</h3> <h3>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遵义特产老谢氏鸡蛋糕、水果冰粉和不丢手爆米花要隆重登场了,座谈会完了还有更劲爆的遵义羊肉粉在等起的 。哎呀!完全是吃货的世界啊!上海来的小朋友们,你们的晚饭最好少吃点哟!</h3> <h3>  上海市民办扬波中学是一所完全中学,建于1992年,是上海市最早创办的五所民办中小学之一。地处上海中心城区黄浦江苏州河河畔,占地21.6亩,建筑面积14198平方米。现有24个初中教学班,6个高中教学班,1050余名学生。扬波中学教学环境优雅、教学理念先进、师资力量雄厚、管理水平高级、办学效果良好。办学27年来,获得社会各界高度认可和广泛赞誉,获得的各种荣誉和表彰不计其数、数不胜数,《人民日报》曾以“民办教育的一面旗帜”为题介绍扬波中学的办学经验。此次上海扬波中学师生共35人到遵义开展题为“红色传承”的研学活动,由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局德育室副主任沈虹同志、扬波中学党支部副书记施恩全同志带队,总时间为四天三晚,行程安排为:上海—娄山关—四初中—遵义会议会址—绥阳双河溶洞—十九中—海龙屯—上海。上海扬波中学和遵义十九中学早在2017年底就已经缔结了深厚友谊,此次研学活动又再续前缘、共创佳话。2017年12月初,由上海市教委、遵义市教育局主办的“传承红色基因 落实立德树人”沪遵中小学生红色文化交流活动在上海扬波中学如期举行,经过大家共同努力,该次红色文化交流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在上海市各中小学学校师生中引起了强烈反响,获得了社会各界人士的高度赞誉。</h3><div><br></div><h3>  当时,在扬波中学艺术楼内,160块展板把参观者带回烽火岁月,重现遵义会议和红军长征的场景。这些展板是由遵义会议纪念馆浓缩馆内精华制作并且成功搬至上海的,由遵义市13名中小学生担任义务讲解员,迎接了来自上海全市50余所中小学近万名师生的参观。参观后,同学们纷纷表示:“太震撼了!”接下来为期两周的时间里,来自静安区和遵义市两地的师生围绕“传承红色基因,落实立德树人”这一主题,以共同的使命为主线,开展了研讨展示、现场采访、互动交流、学生的结对文化体验、升旗仪式、联欢活动等。这次活动是沪遵两地育人文化与德育经验的深度交流,两地学生是活动的主要宣讲者、参与者,活动不仅增进了两地学生的情谊,也为其他不同地区间的学习互鉴提供了经验。</h3> <h3>夕阳西下,客人们终于到了。里面还有我们的结对小伙伴呢!久别重逢,孩子们特别激动,纷纷拉起了家常。</h3> <h3>这会儿的天色虽己晩,但是我们友谊没有逊色哟!</h3> <h3>开心交流中</h3> <h3>张平凡同学带领大家参观校园</h3> <h3>小伙伴们,来看看我们学校的孔子广场吧!</h3> <h3>继续参观中</h3> <h3>大家来看看我们的植物园和生物园,里面还有鸽子和孔雀哟!</h3> <h3>张程鑫同学带领大家参观学校的各个文化展厅</h3> <h3>开心的合影</h3> <h3>大合影</h3> <h3>先来碗遵义冰粉消消暑、解解渴。</h3> <h3>遵义十九中学生发展中心副主任刘宝丽同志主持座谈会,介绍与会嘉宾和会议议程。</h3> <h3>市教育局许少林老师发言</h3> <h3>陈继红副校长发言</h3> <h3>上海市扬波中学德育主任宋晋贤老师发言</h3> <h3>学生代表蔡碧颖同学发言</h3> <h3>学生代表张程鑫同学发言</h3> <h3>学生代表发言</h3> <h3>航天小学何谐同学发言</h3> <h3>上海扬波中学学生发言</h3> <h3>上海扬波中学学生发言</h3> <h3>上海扬波中学学生发言,这是个幽默风趣的小小伙子,一番感悟逗得大家哈哈大笑。</h3> <h3>上海扬波中学七年级学生为大家带来的微课呈现</h3> <h3>陈校长做总结发言</h3> <h3>全体与会领导和教师合影留念</h3> <h3>  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遵义是红军长征的转折地。上海和遵义对中国革命的发展和胜利意义重大,两座城市都具有值得大家引以为豪的红色基因,都拥有大家无法忘记的红色记忆。传承与发展红色精神、长征精神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教育工作者更应该身先士卒、一马当先。在日常教学中、在校园文化中融入红色精神,让红色文化和长征精神代代相传、生生不息。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两校间的研学实践座谈活动就结束了。这次活动不仅加深了两校师生间的友谊、促进传承沪遵两地红色传统,更会对两校间的教育教学交流及合作产生深远影响。希望今后这样的活动能更多地开展起来,让十九中的孩子和老师们有更宽阔的眼界和视野、有更大的发展平台和成长机会、有更多的文化自信,也让其它城市的人们来了解我们的家乡,支持我们家乡的发展。促进了解、互通有无、携手共进和共同发展,是我们两校之间共同的愿景和期盼,希望在今后的红色文化推广和教育教学工作中,继续加强和发达地区、先进城市和优秀学校的交流,得到他们的帮助和指导,在此特别感谢市教育局领导的重视和关怀,感谢市教育局许少林老师的莅临和指导。</h3> <h3>稿件来源:贵州省遵义市第十九中学学生发展中心王曼曼,2019.7.26。</h3>

研学

扬波

中学

旅行

学生

发言

上海

遵义市

红色

遵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