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春县国家资助宣传第三站——平河镇

刘根

<h3>  2019年7月24日早上8点我们就出门了,经过了三个多小时的车程,我们来到了今天的目的地——平河镇。到达这里以后我们就先去平河镇中学了解了一下今年毕业生的一些情况。平河镇中学是一所历史悠久的学校,也获得了很多的荣誉。</h3><h3> 了解了一些基本情况后,也到了饭点,我们就一起去吃了午饭,下午出发去村寨。</h3> <h3>  下午我们在平河镇中学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平河镇甲岩村马才沙同学家。</h3> <h3>  首先,我们和他们说明了我们的来意,经过和学生交流,了解到他叫马才沙今年刚高中毕业,是书法的专业特长生,专业分达到本科分数线,但是文化分还差6分,志愿报了曲靖师范学院、楚雄师范学院和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h3><h3> </h3><h3> </h3><h3> </h3><h3><br></h3> <h3>  结合上述情况我们也给了他一些建议,给他介绍了国家的资助政策,他拿到录取通知书以后可以去县资助中心办理国家生源地助学贷款,在学校期间还可以申请国家助学金。我们鼓励他好好学习,争取拿到奖学金。</h3> <h3>  一起来听我们讲的还有两个初中学生的家长,我们在和马才沙说的过程中,他们也在认真的听,有些听不懂的地方又由资助中心的李老师用哈尼语和他们说。</h3> <h3>接下来,在资助中心李老师、平河中学李校长的带领下我们来到李来龙同学家。在途中通过和李老师以及李校长的交谈,我们了解到他是一个高中毕业生,他们家里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是茶叶,从我们看到的他家楼下存放着一些未晒干的茶叶以及他父母的解说下我们了解到,他们的茶叶只是经过粗加工以后以一个很低的价格仅仅8元一斤卖到县城里。这样低收入的买卖收益成为了他们家庭贫困的主要原由。</h3> <h3>他本人并没有在家里,是他的爸爸接待的我们,在我们跟他爸爸交谈过以后,他对我们宣传的政策有了了解,也愿意把我们宣传的这些政策宣传到学生。旁边他们邻居家的李烂忠,通过跟他交谈,了解到他是初中毕业在读中专,他也对我们宣传的国家政策有一些了解,他想要去读函授,我们给了他一些建议,建议他工作以后,如果有需要可以去读函授。</h3> <h3>  两个小时以后,我们在资助中心李老师、平河中学李校长的带领下来到大头村民委员会拉祜寨,普立好同学的家里。去他们村里的路崎岖不平的,都是山路,在长期下雨的情况下,会经常发生山体滑坡,我们可以看到基本上都是刚刚才疏通的路。让我们深深感触到危险,对村民的安全缺失了保障。他们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是香蕉,但是卖的很便宜,3元一斤;还有草果,草果是经过粗加工以后卖到县城里去,8元一斤。让我们感触到因为交通不便是导致草果、香蕉价格过于低廉的主要原因,如果交通便利,卖到的价格并不止这些。</h3> <h3>  在路上,通过资助中心李老师以及平河中学李校长的讲解,我们了解到普立好同学家是属于拉祜族,他们家居住的房子是政府帮他们盖的,他们村子里每一座房子上面都插着一面国旗,房子的外表上画着代表拉祜族最原始打猎时用的工具,弩的形状,他们的房屋具有拉祜族独特的一些韵味。</h3> <h3>  在跟他交谈时,我们了解到他是初中毕业,没有考取高中,我们建议他可以去读一些中专院校,五年制大专,跟他讲了一些国家的政策比如说:新生入学资助项目(解决他们入校报道的交通费和入学后的短期生活费)、国家助学贷款(解决他们的学费和住宿费)、国家助学金(可以解决他们的生活费)、勤工助学岗位(10元1小时,一个月300块钱)。他的父母也比较支持他去上大学,提升自己的学历,以后有一个稳定的工作,解决自己的生活。</h3> <h3>  在平和中学李校长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大头村委会老永小下寨,与当地小学马校长及江老师会面。我们向老师介绍了我们的工作内容,主要是面对贫困学生来宣传介绍以下国家资助内容的 以我们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一些国家奖助学金如: 1.国家助学贷款 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 2.国家助学金 家庭贫困的学生可以自己申请国家助学金,平均每人每年3000元</h3><h3>3.国家奖学金 特别优秀的学生从二年级起可申请获得国家助学金,每人每年8000元</h3><h3>4.国家励志奖学金 品学兼优家庭贫困的学生,从二年级起可以申请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每人每年5000元</h3><h3>5.勤工助学 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加学校组织的勤工助学活动,通过劳动取得合法报酬</h3><h3>6.退役士兵教育资助 退役一年以上的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在全日制普通高校就读的,可申请学费资助,每人每年不超过8000元</h3><h3>7.基层就业学费补偿贷款代偿等 </h3><h3>李校长和江老师听过我们的介绍后,带我们去到了本寨的第一个大学生江内同学的家中,我们和该同学及同学家长说明来意,进一步了解到该同学家庭比较贫困,家中主要以人工种植的木耳、草果、茶叶为经济来源,村寨远离乡镇。这成了他们村寨及家庭贫困的主要原因。而他是一名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在校大一的学生,他误以为学生资助贷款很麻烦需要的材料很多,然后就放弃了这个机会,后来在我们及绿春县教育局资助中心的老师的解说下,该同学消除误解,该同学家长决定有时间带其学生到资助中心办理学生助学贷款。紧接着我们又向他介绍了学校里可以享有的一些国家资助,比如助学金,奖学金及学校里的勤工助学金等。该同学听后表示很感谢我们的介绍。并会很努力拿到助奖学金的。该同学对我们的肯定让我感受到了一种成就感。</h3><h3> </h3><h3><br></h3> <h3>离开江内同学家后,由于这个山寨平河镇比较远,在资助中心李老师的安排下,以及江老师的邀请下我们来到了江老师家里,享受大头村委会老永小下寨大的人土风情及瑶味。在江老师的家里我们可以感受到一种极具文化的气息。因为他家的老父亲也能用普通话和我们正常交流,然而其他没有接受过很多教育的少数民族的妇女及老年人都不能听懂普通话的。从而可以看出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它可以改善一个家庭的经济贫困问题。也可以造福那个村寨,提高教育问题,让更多孩子更好的接受文化教育,从而走出大山去,学到更多的知识,用知识改变命运,改变家境,让家庭及村寨越来越好。</h3><h3>享受了美味佳肴过后我们给在坐的老师计家长普及了我们国家的资助政策,他们积极聆听并表示很认可。然后我们进行了合影留念,随后离开了他们家。</h3> <h3>就这样我们离开了大头村委会老永小下寨经过一个小时的路程后我们回到了绿春县平和镇大头村委会。与村主任等相关领导商讨了关于如何让更多的贫困同学知道并正确利用这些国家资助政策。</h3> <h3>文稿:季海艳、刘根、钱秀丽、杨露琴</h3><h3>排版:刘根</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