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南凉王室后裔今何在?</p><p class="ql-block"> 公元414年,曾经以西平(今青海省西宁市)为国都的南凉王国被西秦所灭。亡国后南凉王室的子孙们到哪里去了?姥爷今天给你们讲讲这个事。</p><p class="ql-block"> 《青海通史》中,对南凉王国子孙的去向两处交代。</p><p class="ql-block"> 一处仅一句话:“据考,至今在青海西宁的汉族中还留存有秃发氏的后裔”。备注的资料来源是1983年6月14日的《青海日报》。我到青海图书馆的资料室调出了那张《青海日报》(如下图)。</p><p class="ql-block"> </p> <h3> </h3> <p class="ql-block"> 也就是说,居住在现西宁市兴隆巷西头的“名门望族”郭姓人家是南凉王国秃发氏的后裔,经过多年的民族溶合,当年的鲜卑族已经同化为汉族了。这个兴隆巷是我读高中时西宁一中的所在地,每天上学、放学都要经过那里,原先巷西头确实有一些民房。可当我最近再次到那里寻访时,发现民房全拆了,盖成了高楼大厦,郭姓人家也不知去向了。</p><p class="ql-block"> 我还专程去西宁东南郊实地探寻小园山,按说应在大园山附近,可大园山现在是个大苗圃,专门为西宁市的绿化提供树苖,向周围人打听小园山皆曰不知。不远是个正在基建的大工地,工地西边是苦水沟,原先环境相当恶劣,我去时已整治一新,建成苦水沟公园。后来我在一本介绍西宁民俗风情的小册子上了解到,这小园山就是原先南滩新生砖瓦厂的所在地。整个小园山被挖掘烧成砖瓦,用在西宁的城市建设上,土挖完了,小园山也就不存在了!可惜呀!青海历史上著名的南凉王墓竟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被毁了!</p> <p class="ql-block"> 另一处交待说,南凉被西秦灭国以后,王室的几个儿子投向北凉,北凉后来又被北魏所灭。北魏也是鲜卑族,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对南凉的这几个王子很重用,封他们为王、为公。北魏王室拓跋部和南凉王室秃发部都属鲜卑族,而且秃发部就是从拓跋部分出来的,用拓跋焘的话说是“同出一源”。拓跋焘封南凉很有才干的一个王子秃发破羌为西平王,并赐姓源,名贺。</p><p class="ql-block"> 这个源贺很有才干,有勇有谋,服待了北魏四朝君王,对北魏的巩固和发展贡献极大,地位十分显赫,成为北魏极有威望的元老之一。源氏一族在后来的历史中也和北魏贵族一起汉化了。源姓的后人也很有作为,在中国史书上有名可考的就有八十多位,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源乾曜,他是源贺的七世孙,在唐玄宗开元年间曾两次出任宰相,时间长达近十年。</p><p class="ql-block"> 现代源姓人的发现说来颇有意思。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也就是一九九几年吧,青海大学一位教授的女儿出差到广东省时发现有一个人戴的草帽上有“秃发”二字,很敏感地觉得必有来历,但戴草帽者说不清楚,于是随人来到他的家乡广东省鹤山市龙口镇霄南村,发现村中人多姓源,但对源姓的来源和“秃发”一无了解,就对他们做了解释,村里的源姓人这才明白他们自己原来是南凉王国王室的后裔。1997年找到的《源氏大宗族谱》再次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广东龙口镇霄南村现有源姓一千多人,据说在世界各地还有源姓人二千多人。</p><p class="ql-block"> 前几年青海省在西宁市西郊修建了虎台南凉遗址公园,霄南村的源姓人还组织了一个拜祖寻根团专程来西宁参加开园仪式。</p><p class="ql-block"> </p> <h3> 西宁虎台南凉遗址公园的南凉宝鼎。</h3> <h3> 南凉国开国君王秃发乌孤,在位三年。</h3> <h3> 南凉国二世王秃发利鹿孤,在位三年。</h3> <h3> 南凉国末代王秃发傉檀,在位十二年。</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