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记游(四)

道法自然

<h3>  次日早晨,吃罢早餐,重新上路。</h3><h3> 车出黑山头宾馆,直接驶上了中俄边境公路。据司机兼导游介绍,这条路原来一直封闭,近些年为了发展旅游,才向游人开放,号称“最美草原公路”,到草原者,必走此路。果然,一路上但见蓝天如镜、白云如絮、绿草如茵,长河如练,整个草原就是一幅色彩鲜明、形象生动的画卷。不远处有部队的营房和哨所一闪而过,联想到边防战士冒酷暑顶严寒,在极端坚苦条件下巡逻值守,保卫着祖国的安宁,崇敬之感,油然而生。</h3> <h3>  中途路过186彩带河影区,稍作逗留,继续前行,过午时分到达巴尔虎蒙古部落。</h3><h3> 巴尔虎是蒙古族各部落中历史最为悠久的一支,隋称“巴野固”,唐称“拔也古”,元称“八儿浑”、“巴儿忽”。1732年,清政府将鄂温克、达幹尔、鄂伦春和巴尔虎蒙古族士兵及家属调到呼伦贝尔地区,以防止俄国人侵扰,其中275名巴尔虎人居住在现今的陈巴尔虎旗。1734年,清政府又将喀尔喀蒙古车臣汗部2400多名巴尔虎人迁驻克鲁伦河下游和呼伦湖两岸,即今新巴尔虎左右两旗境内。巴尔虎之名,由此确定;陈新者,先来后到之意也。</h3><h3> 从边防公路下道北行,迎面是一拱形大门,大门上方是一簇鲜红的火焰模型。大门两侧各立一蒙古勇士塑象,身穿重甲、腰挎宝刀、手按刀柄、目射精光,作出一幅随时厮杀的姿态。大门以内是一片广阔的院落,院落里建有大大小小的蒙古包数百座,大的用于餐饮,小的用于住宿,并建有歌舞、马术场馆和各种游戏场所,规模十分宏伟。</h3><h3> 因晚上要在此入住,故首先寻找房间。踏着柔软的草毯,来到自己的那座蒙古包前。蒙古包内穹顶圆底,面积狭小,仅有两床一桌一椅,卫生间也仅容一人洗漱。在此入住,图的也就是个对异域风情的体验,而且仅能一宿,时间长了,估计很难忍适应。</h3> <h3>  晚饭过后,天色转暗,“巴尔虎之夜”篝火晚会即将开始,人们纷纷持票进入场内。场内舞台设在中央,北面是一座巨大屏幕,东西南面皆为看台,随目望去,观众可达千人以上。稍顷,身着白色蒙古袍的主持人登场,用浑厚的男中音介绍景点的历史,随后演出开始。演员中并无名角,节目质量也很一般,倒是几个互动环节引起了观众的热烈参与,高潮时观众甚至站满舞台,在闪烁的灯光下手舞足蹈,纵情欢乐。</h3> <h3>  晚会结束,天交二鼓。此时浩月当空、银辉遍地、清风徐来、暑气全消。漫步莽莽草原之上,溶溶夜色之中,真有一种如梦如幻的感觉。</h3> <h3>  按照日程,次日上午部落里将有一场重头戏——马术表演。10点刚过,人们怀着期待,纷纷走向表演场地。</h3><h3> 表演场地呈东西走向的长方型,北面是上方搭有雨棚的看台,下面是沙土铺成的跑道,跑道南面连接着一片草场,制造出一种原生态的效果。近午时分、酷日当头,人们在看台上上上下下,就为找一块能躲避阳光的地方。</h3><h3> 10时半,随着主持人号令,一群马匹从东南草场潮水般湧向场地,在跑道上奔腾跳跃,接着,身着蒙古袍的骑手驰入马群,用手中的套马杆向头马套去,被套中的马前腿直立,仰头长啸,顿时,看台上响起了山呼海啸般的掌声和欢呼声。随后,骑手们又在马上做了多种表演,比如马上站立、倒立、蹬里藏身等等,各种技巧看得观众眼花缭乱、惊叹不已。表演持续了一个多小时,至午方散。一行人也匆匆上车,直奔此次旅游的最后一站——满州里。</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