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西行 之 腾冲 & 和顺

Barry

<p>千万年前,地球上两大大陆板块碰撞在一起。这两块后来被称为亚欧大陆和印巴大陆的板块,以排山倒海的力量碰撞之后, 挤压出一道山脉, 这道山脉就是高黎贡山。 几十万年前, 当人类祖先出现之时,曾经在这里喷发不休的火山都已歇息,那些火山山体上长出郁郁葱葱的树木和花草,只有那一汪汪滚烫温泉依然提醒着人们这里曾经的温度。</p><p><br></p><p>时间流逝,在这块土地上,一个小城的历史开始了,这个小城的名字叫腾冲。</p><p><br></p><p>腾冲县位于云南省保山市西南部,西部与缅甸毗邻,历史上曾是古西南丝绸之路的要冲。腾冲县是著名的侨乡、文化之邦和著名的翡翠集散地,也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腾冲在西汉时称滇越,大理国中期设腾冲府。由于地理位置重要,历代都派重兵驻守,明代还建造了石头城,称之为“极边第一城”。</p><p><br></p><p>腾冲文化的核心在明代初步形成。600 多年以前,为了维护边境安全,明朝洪武年间,大量戍边军队进入腾冲。这些来自中原地区的军队翻越巍峨的高黎贡山,渡过怒江天险,在腾冲这块肥美的土地上驻军屯田。他们不仅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商业意识,更把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中华文化带入了腾冲。从此,文庙、书院在腾冲涌现,文人学士大量成长, 地方史志、 文人著作、 民间文化空前活跃。</p><p><br></p><p> 直到现在,腾冲县的大部分汉族都是这些戍边军人的后代,这就形成了在云南这个多民族省份里,腾冲县人口的 95% 都是汉族这一特别现象。</p><p><br></p> <div>2018年底,经朋友推荐,我们一家三口驱车3000公里(往返),经昆明、大理,最后到达腾冲。</div><div><br></div><div>听从老同学的建议,在腾冲期间,我们没有住县城,而是直接住在了离腾冲县城3公里的和顺古镇。事实证明这是十分正确的选择(因为所有的县城基本都差不多,但住在和顺古镇却是别有一番风味)。</div> 腾冲的位置 <h1><br></h1><h1><b><span class="ql-cursor"></span>和顺古镇</b></h1><p><br></p> <div>和顺古镇位于腾冲县城以西3公里处,和顺的名称源于"云涌吉祥,风吹和顺"的诗句,自古以来,这里就是一个文化发达,人杰地灵的地方。 </div><div><br></div><div>腾冲是古代川、滇、缅、印 南方陆上“丝绸之路”必经之地。和顺就在“官马大道”之旁。所以,和顺以华侨出国历史长、侨属多,而成为著名的侨乡。 <br><br></div><div>和顺乡历史上出过不少杰出的人物。走进和顺乡,古朴典雅的祠堂、月台、亭阁、石栏比比皆是,记载了繁盛一时的历史和深厚的传统文化积淀。这里的风光如诗如画,许多电影导演、摄影师、画家都喜欢到这里取景画画。 <b></b><i></i><u></u><sub></sub><sup></sup><strike></strike><br></div><div><b></b><i></i><u></u><sub></sub><sup></sup><strike></strike><br></div><div>和顺有着一般小镇的特色,传统的小镇建筑,淳朴的人们。但这里却沉淀着600多年的历史文化,有着历经多少沧桑巨变的传统民居。据了解,这里的传统民居多达1000多座,其中清代民居有100多幢,被誉为中国古代建筑的活化石;其建筑风格,有“三坊一照壁”、“四合院”、“四合五天井”等,在这里你可以领略到徽派建筑粉墙黛瓦的神韵,也可以寻觅到西方建筑的元素。尤其是那老宅的门窗木雕,各种雕刻造型栩栩如生。宅院中尤具地域特色的是以火山石堆砌的石阶,遇到雨水天气,能很好的起到了防滑作用。<br></div><br>走进和顺,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派如诗如画的风光,山清水秀,垂柳拂案,绿影婆娑。 “远山茫苍苍,近水河悠扬,万家坡坨下,绝胜小苏杭。”——民国元老李根源先生曾在诗中如此赞赏和顺。<br> 村口朱镕基总理的题词 村外的小河 过这座小桥就进入了古镇 桥头的牌坊 古镇入口处的古树 古镇中典型街道 2005年,在中央电视台魅力名镇评选活动中,和顺古镇被评为中国十大魅力名镇之首,这源于和顺厚重的历史和文化。 <h1><br></h1><h1><b><span class="ql-cursor"></span>和顺图书馆</b></h1><p><br></p> <div>和顺古镇里最引人入目一个建筑群就是和顺图书馆。</div><div><br></div><div>和顺图书馆为中国最大的乡村图书馆,于1924年由华侨集资兴办,为中国传统的楼房建筑,前置花园,美观素雅,图书馆中藏书万余册,其中尤以许多古籍最为珍贵。和顺图书馆的前身是清末和顺同盟会员寸馥清组织的“咸新社”和1924年成立的“阅书报社”,后经海外华侨和乡人捐资赠书,于1928年扩建为图书馆,1938年新馆落成。迄今有藏书7万多册,古籍、珍本1万多册,内有胡适、熊庆来、廖承志、李石曾等诸多文化大家的题字。</div><div><b></b><i></i><u></u><sub></sub><sup></sup><strike></strike><br></div><div>这座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乡村图书馆,且至今仍是中国最大的乡村图书馆,馆藏的珍本善本数目之多世所罕见。虽然从藏书量与规模上看,腾冲这个小小的和顺图书馆,与一般藏书数十万、百万的省、地、市图书馆相比不值一提,但是,把它放在曾经的蛮荒之地的祖国西南前哨的“极边第一城”的位置上,放在曾是穷乡僻壤的农村环境里,放在始于20世纪二十年代的起点上,放在历史风云变幻的进程中考察,至少应该得出这样的结论:和顺图书馆是中国农村举世无双的第一座图书馆。<b></b><i></i><u></u><sub></sub><sup></sup><strike></strike><br></div><div><b></b><i></i><u></u><sub></sub><sup></sup><strike></strike><br></div><div>在和顺乡,你可以看到,每天吃过晚饭,那些白天在田地里劳动的农民,晚上来到图书馆的灯下读书。曾有记者在和顺乡的田埂上与老农交谈,老农开口一句“尊号何谓?昆仲几许?”的问候把见多识广的大记者惊讶得差点跌下田埂。<br></div><br> 图书馆内精美的传统建筑 馆内的藏书 <div>文昌宫建于清代道光年间,是和顺文化的摇篮,曾是1940年由华侨捐资创办的益群中学旧址。由大殿、后殿、魁星阁、朱衣阁、过厅、两厢、大门及最前面的大月台组成,左右楼阁下镶嵌的《和顺两朝科甲题名碑》记录了和顺历史上出了8个举人,403个秀才。殿阁雄伟、雕梁画栋、石栏回环,气势轩昂。现被辟为腾冲神马艺术馆、魅力名镇展厅。</div><div><br></div> <h1><br></h1><h1><b><span class="ql-cursor"></span>艾思奇故居/纪念馆</b></h1><p><br></p> 艾思奇原名李生萱,1910年2月诞生在云南腾冲和顺镇水碓村。其父李曰垓是辛亥革命的元老,追随孙中山先生革命。<br><br>艾思奇两岁就随父在外,先后在香港、昆明、南京、日本读书,10岁曾回故乡居住了半年左右。1935年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br><br>历任抗战后援会宣传部长、延安马列学院哲学研究室主任、中央宣传部哲学小组指导员、边区文联执委,解放后,当选为中国新哲学研究会筹备会常务委员会副主席、中共中央直属高级学校副校长兼哲学教研室主任等职。<br><br><div>艾思奇是影响广泛的著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他一生写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哲学著作,特别是《大众哲学》、《哲学与生活》两本书,曾引导无数青年走上了革命道路,为丰富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理论宝库作出了卓越的贡献。</div><div><br></div><div>艾思奇于1966年3月22日因病逝于北京,终年56岁。</div><div><b></b><i></i><u></u><sub></sub><sup></sup><strike></strike><br></div><div>他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书,长期以来都是高等院校的哲学教科书。<br></div><br><div>艾思奇故居为砖石楸木结构,中西合璧的四合院。有串楼通栏,雕花格扇,西式小阳台,显得古朴典雅。在大门头悬有“艾思奇纪念馆”匾额,在西楼和厅楼上陈列着艾思奇的生平事迹。<br></div><div><b></b><i></i><u></u><sub></sub><sup></sup><strike></strike><br></div> <h1><br></h1><h1><b><span class="ql-cursor"></span>古镇风貌</b></h1><p><br></p> 古镇的每个岔路口,都有许多这样的指路牌,它们保证你能找到你要去的地方 <p>在镇口的石壁上,高悬着20个大字:</p><p><br></p><p>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爱国、敬业</p><p><br></p><p>这不正是我们百姓所世代追求的梦想吗!</p> 很温馨吧? 别具一格的分类垃圾桶 小巷深深 土坯造的老房子 华灯初上 <div>如果有人问,在和顺古镇可以有哪些活动,这面墙上的这些木牌也许就是最好的回答:</div><div><br></div><div>客栈,观景,发呆,啃书,烤太阳,摄影,咖啡,品茶,吹牛 ......</div><div><br></div><div>除了吹牛,其它的项目我都体验了。而且,在和顺古镇一住就是8天。</div> 老房子 玉石、翡翠是当地的特产 各种手工艺品 浓浓的咖啡文化 繁华的商业街 “信息港” 这是朋友介绍我一定要去的一个相当清静的咖啡馆,名字叫“无有(View)” 在这里可以俯瞰半个和顺古镇 清静 颇有情调的咖啡 街景 <h1><br></h1><h1><b><span class="ql-cursor"></span>腾冲周边游</b></h1><p><br></p> 除了和顺古镇,腾冲境内还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看点,包括 火山、热海、温泉、湿地、瀑布、森林公园、银杏、国殇墓园和滇西抗战纪念馆,等。 <h1><br></h1><h1><b><span class="ql-cursor"></span>火山</b></h1><p><br></p> 腾冲地处 亚欧板块与 印度板块相撞交接的地方,地质史年代发生过激烈的火山运动。正是由于两个大陆的漂移碰撞,使腾冲成为世界罕见并且是最典型的火山地热并存区。方圆1000平方公里,有99座火山,88处温泉。 <p>前面那座山就是一座死火山</p> 登山的路 <div>看到这块“问天”石牌,就到达山顶的火山口了</div><div><br></div> <h1><br></h1><h1><b><span class="ql-cursor"></span>地热与温泉</b></h1><p><br></p> 腾冲境内温泉群共有80余处,其中有14个温泉群的水温达90℃以上,到处都可以看到热泉在呼呼喷涌。丰富的地热景观不仅带来了旅游契机,同时也是难得的天然能源。世界上有温泉的地方很多,但像腾冲热海这样面积之广、泉眼之多、疗效之好,实属罕见。热海中最典型的是“大滚锅”,它的直径3米多,水深1.5米,水温达97℃,昼夜翻滚沸腾,四季热气蒸腾。 <p>把鸡蛋泡在这水里,一会就熟了</p> 这里温泉、沸泉遍布,其中尤以热海最有代表性,热气将这里笼罩在一片白雾之中,到处都可看到热泉在呼呼喷涌,最高水温达102度,是中国地热疗养的最佳之地。 温泉Spa 怎么也得泡一泡 <div>温泉浴后吃个冰激凌相当惬意</div><div><br></div> <div>腾冲有个银杏村,如果可能,你一定要去!这里,有宛如天堂的静谧秋景;这里,是冬季里的金色梦想;这里,是电影《武侠》的拍摄地;这里,是天堂的后花园,这里"村在林中,林在村中";这里,是天下第一银杏王国。每到深秋,房前屋后,黄叶纷飞,异常美丽。珍贵的百年银杏树让这个小村庄显得古朴和深邃。你可以尽情地在天堂里撒欢,让灵魂在金黄之间自由飘逸,为那一树树灿若黄金的奇特景观叹服! 全村共分布有古银杏树3000余株,其中,树龄在 500年以上的有50余株。</div><div><br></div><div>可惜,我们去得晚了,银杏叶子都落在地上了!不过,也算体验了一把“满地黄金!</div><div><br></div> <h1><br></h1><h1><b><span class="ql-cursor"></span>滇西抗战纪念馆与国殇墓园</b></h1><p><br></p> <p>1942年2月至1945年1月,在我国西南边陲的保山、腾冲、德宏和怒江、临沧等地,爆发了一场以保卫滇缅国际通道,维护国家领土主权为目的的抗日爱国战争,这就是闻名于世的滇西抗战。这场血战,以日本军队对我国西南后方出海通道——缅甸和滇西的进攻为肇端,前后延续约3年时间。</p><p><br></p><p>日本人认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亚洲战场上,只有三次是他们所说的“玉碎战”,也就是日军被全部消灭的战役,它们就发生在滇西的松山、腾冲和缅北的密支那,这三场“玉碎战”的对手都是中国军队,国军为此付出了惨重的牺牲。</p><p> </p><p>云南的松山、腾冲和龙陵,是1944年中国远征军在滇西对日军实施战略反攻作战的核心战场。滇西战场的胜利,成为中国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首次全歼侵略者的光辉战例,谱写了中国人民抗击外辱的不朽诗篇。</p><p><br></p><p>“滇西抗战”是中国抗日战争中一个重要而又特殊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抗日将士、爱国侨胞、盟军官兵与滇西民众团结一心,同仇敌忾、赴汤蹈火,为捍卫人类尊严、独立、自由而进行的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和压迫的正义之战,是中华民族抵御外侵历史上用鲜血和生命书写的壮丽篇章,遗憾的是,这段历史被长期刻意淹没乃至遗忘,使其不为公众所熟悉。</p><p><br></p><p>2018年12月,作为我滇西之行的重要收获,有幸参观了位于腾冲的滇西抗战纪念馆和国殇墓园,补上了不敢缺失的一课。</p><p><br></p><p>关于这段历史,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参见本人拍摄整理的单独一篇 <a href="https://www.meipian.cn/1tkdhkxi?share_depth=1" rel="noopener noreferrer" target="_blank"><i> </i>《血染的历史——滇西抗战与中国远征军》</a>。</p><p><br></p><p><br></p><p><br></p> 滇西抗战纪念馆正门 <p>中国军队以伤亡18000人的代价,全歼了驻守腾冲的3000日军。</p><p><br></p><p>这是何等惨烈血战啊!</p> <p>国殇墓园中腾冲战役阵亡将士的墓地:</p><p>一等兵、二等兵、无名烈士、一等机枪手、少校、中校、上校、少将、盟军阵亡将士纪念碑……,为了和平,年轻的士兵们长眠在这里,他们用曾经滚烫的血肉之躯,阻挡了侵略者的枪炮,他们死去后,就融入了这片滇西大地。</p> <div>攻克腾冲阵亡将士纪念塔</div><div><br></div><div><br></div> <h1><br></h1><h1><b><span class="ql-cursor"></span>总结一下,就四个字:不虚此行</b></h1><p><br></p> <p>————————</p><p>图:手机拍摄</p><p>文:部分来自网络</p><p>------ ------</p><p>2020年3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