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事一时,记忆一生!难忘的开远铁路医院……

老马识途

<h3><b>哦,不舍的开远铁路医院……</b></h3><h3><b> 自二十世纪初期,法国人在滇越铁路开远段设立的宏仁医院,医护人员仅5~6人,并以日常门诊工作为主。由1943年民国时期至解放初期的滇越铁路医院时,医院逐渐开始设有30张病床。按照历史进程,还先后更名为开远铁路诊所、开远铁路卫生所。到1957年,正式成立了开远铁路医院,医院也沿用法国人留下的医院和保留30张病床。医务人员也增至21人。</b></h3><h3><b> 在上世纪50年代中后期,哈尔滨铁路卫校,大连铁卫校先后有二批中专生如王永泰,张砚澄等同志分配来医院成为当时的内,外科主要技术力量。随后逐年有南京铁道医学院,南铁医附属卫校;上海铁道医学院,上铁医附属卫校;以及大连铁卫校,成都铁路卫校等大、中专院校毕业生陆续分配来开远铁路医院,这些大、中专毕业生的到来,大大加强了医院本部及铁路沿线卫生所、站的技木力量。1964年,由南京铁道医学院,上海铁道医学院的毕业生马金保、张碧如、高云仑、周耀庭、王琦等一批大学生分配到开远医院,充实了医院内、外、妇、儿及放射等专业,随着这些大学生的到来,为医院在当年开远市的医疗市场占据强有力的地位。岁月如梭,时光荏苒。从1911年法国人修建滇越铁路时所建立的仅有2名医生,5名护士、助产士的宏仁医院,发展成今天占地1.73万平方米,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二级甲等综合医院。一百多年的历史!忘不了啊!忘不了…… 开远铁路医院的发展壮大,是我们一辈又一辈医德高尚,技术精湛的医、护人员,用他(她)们的青春和热血,绽放着开铁医发展史上的精彩与光华;是他(她)们用智慧、努力、拼搏和汗水,成就了医院的发展史和开铁医精神。也是我们一代又一代的开医人,秉承老一辈的铁医精神。</b><b>务实、创新和奉献!始终坚持:以学问为本、以进取为荣。开铁医精神实际就是一部</b><b>艰苦奋斗、不懈努力、务实创新、追求完美的奋斗史!</b></h3><h3><b> 2004 年4月, 卫生系统与铁路分离移交地方,同时更名为:红河州第四人民医院。</b></h3><h3><b>而今天,2019年8月1日,在医疗市场整合中,红河州第四人民医院将与云南省滇南中心医院和红河州妇女儿童医院成建制整合。</b></h3><h3><b>从此,这座百年老院将正式降下帷幕……</b></h3><h3><b></b></h3> <h3><b>开远铁路医院,曾是最老的法式建筑群。是原滇越铁路线上最具西洋美学价值的代表性建筑,据考证建于1912年,这座西式风格、曾保存最好的法式建筑,过去是法国人办的铁路医院住院部,在此区域,还一直保留有三座大小不同的法式建筑,构成了一道亮丽的法式建筑风景线。</b></h3><h3><b> 在寸土寸金的城市发展规划中,在拔地而起的钢筋水泥大厦旁,又怎么容得下这些老古董。2005年的某一天,這些历经93年风雨沧桑的老房子,滇南最后一处较为完整的法式建筑,最终在现代化的进程中被夷为平地,而我们这些老照片也成为了绝版……</b></h3> <h3><b>法式建筑&lt;一&gt;,原住院药房和药库。图片为房子的正面,侧面和背面。</b></h3><h3><b> 朋友们,看看熟悉吗?</b></h3> <h3><b>法式建筑&lt;二&gt;,原老供应室正面和背面。</b></h3> <h3><b>法式建筑&lt;三&gt;,原家庭住宅和青工宿舍,后改为图书室、阅览室。</b></h3> <h3><b>原开远铁路医院,2004年4月,与铁路分离併入地方,更名为:红河州第四人民医院</b></h3> <h3><b>50至90年代,医院仅存的法式建筑及地标式建筑:法式水塔。</b></h3> <h3><b>70~90年代医院的部分房屋!</b></h3><h3><b>图一,急诊科</b></h3><h3><b>图二,内科楼</b></h3><h3><b>图三,外科楼</b></h3><h3><b>图四,门诊三楼会议室</b></h3> <h3><b>1964年,开远铁路医院第一批大学生</b><br></h3><h3><b>从左至右:</b></h3><h3><b>第一排:马金保、高云仑、周耀庭</b></h3><h3><b>第二排:王 琦、张碧如</b></h3><h3><b>他们分别是医院内、外、妇、儿、放射等专业的领军人物,除王琦医生早期调离我院外,其余四位都为开远铁路医院的建设和发展作出杰出贡献!</b></h3> <h3><b>1966年医院职工中的红卫兵合影。</b></h3> <h3><b>1970年5月,我院首次参加昆明铁路局围海造田小分队全体成员合影。队长:梁作芹(总护士长)。</b></h3><h3><b>第一</b><b>排起,左一:胡天真、左二:梁作芹、左三:饮事员:袁秀英、左四:倪</b><b>桂仙,左五:钟明珠。</b></h3><h3><b>后排起左一:尹存仙,左二:宁美芬、左三:张正娥,左四:崔桂仙,左五:张成秀。</b></h3><h3><b><br></b></h3> <h3><b>1975年冬,我们在南京长江大桥合影留念。</b></h3> <h3><b>1976年医院第四期护训班毕业照。</b></h3><h3><b>部分任课老师及管理人员分别是:</b></h3><h3><b>前排左一:王碧珍,左二:龙开如,左三:王永泰,左四:张砚澄,左六:梁作芹,左七:王菊荃。</b></h3><h3><b>后排左三:赵滇生</b></h3> <h3><b>1978年7月,在开远铁路医院担任了16年院长的老革命史三篇同志和夫人梁作芹总护士长,在即将调离开远医院时,与全院职工合影留念。</b></h3> <h3><b>1978年7月,史三篇老院长和夫人梁作芹总护士长即将调离开远医院时,与医院托儿所的保育员和孩子们合影留念。</b></h3> <h3><b>1978年7月,史院长、梁老师与外科医护人员合影留念。</b></h3> <h3><b>1978年7月,史院长、梁老师与儿科医护人员合影留念。</b></h3> <h3><b>1979年2月自卫反击战铁路医疗队全体成员在山腰站招待所门前合影。除中心医院麻醉科孙医生(后排左二)外全部来自开远铁路医院。医疗队长为内科主任郭修仙。</b></h3> <h3><b>1979年医院团总支组织团员、青年石林游。</b></h3> <h3><b>石林游&lt;二&gt;</b></h3> <h3><b>石林游&lt;三&gt;</b></h3> <h3><b>1980年检验科全体成员合影。</b></h3> <h3><b>1981年卫生处开远医院护士提高班合影。</b></h3> <h3><b>1981年、医疗办公室的刘永昌同志到南宁铁路医院看望我院参加卫生处护士提高班实习的四名同学。</b></h3> <h3><b>1984年国庆参加开远市组织的庆祝活动。饰渔翁者:为中医科主任周党生;饰蚌壳者:妇产科护士孙祖燕;饰绿翠鸟者:外科医生万里亚。</b></h3><h3><br></h3> <h3><b>1985年原妇产科主任王碧珍同志调离开远时妇产科全体医护人员合影留念。</b></h3> <h3><b>1985年开远铁路医院党代会代表合影!</b></h3> <h1><br><br><b>开远铁路医院的文体活动是分局开展最好的单位,在各个历史时期,所有参赛项目均获较好成绩。</b></h1> <h3><b>医院球队集体照&lt;一&gt;</b></h3> <h3><b>医院球队集体照&lt;二&gt;</b></h3> <h3><b>医院球队集体照&lt;三&gt;</b></h3> <h3><b>参加局卫生处健康杯排球赛照片</b></h3> <h3><b>医院球队集体照&lt;四&gt;</b></h3> <h3><b>医院球队集体照&lt;五&gt;</b></h3> <h3><b>看!年轻、开心的我们。</b></h3> <h3><b>医院球队集体照&lt;六&gt;</b></h3> <h3><b>医院球队集体照&lt;七&gt;</b></h3> <h3><b>1994年参加局卫生处健康杯排球赛。</b></h3> <h3><b>医院足球队集体照&lt;八&gt;</b></h3> <h3><b>参加历次分局广播体操比赛均获第一名的好成绩。</b></h3> <h3><b>参加分局“五.四”歌咏比赛。</b></h3><h3><b>指挥:外科医生姜进武</b></h3> <h3><b>1992年医院参加开远分局组织的男声小合唱。</b></h3> <h3><b>医院参加分局组织的歌咏比赛。</b></h3><h3><b>指挥:内科医生周琨霞</b></h3> <h3><b>1991年12月医院参加分局女职工代表大会女代表合影留念。</b></h3> <h3><b>机关工会组织职工到南洞风景区春游。</b></h3> <h3><b>医院共青团,组织团员、青年及家属们开心的春游!</b></h3> <h3><b>开远铁路医院与铁中合办职业高中护士班,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b></h3> <h3><b>医院优秀、称职、多才多艺的工会干部刘高福同志。</b></h3> <h3><b>医务科骆忠实同志与病案统计龚德敏,仲武同志与来本科实习同学合影留念!</b></h3> <h3><b>1999年医院组织联欢活动中机关队合影。</b></h3> <h3><b>1999年机关党支部组织到芷村查尼皮参观云南省第一次党代会会址。</b></h3> <h3><b>党支部活动。</b></h3> <h3><b>1999年弥勒烟厂参覌学习。</b></h3> <h3><b>弥勒烟厂参观。</b></h3> <h3><b>医院工会组织的文艺演出。</b></h3> <h3><b>医院领导和部分中层干部合影留念。</b></h3> <h3><b><br></b></h3><h3><br></h3><h1><b>年代不祥的老照片集绵:您认识他们吗?……</b></h1> <h3><b>月是中秋圆。</b></h3> <h3><b>年轻的我们&lt;一&gt;。</b></h3> <h3><b>年轻的我们&lt;二&gt;。</b></h3> <h3><b>年轻的我们&lt;三&gt;。</b></h3> <h3><b>年轻的我们&lt;四&gt;。</b></h3> <h3><b>年轻的我们&lt;五&gt;。</b></h3><h3><b>上图:龚德敏、陈玉珍</b></h3><h3><b>下图:龚德敏、梁玉英</b></h3> <h3><b>年轻的我们&lt;六&gt;。</b></h3> <h3><b>外科喜获流动红旗。</b></h3> <h3><b>看!那时的我们好年轻哟……</b></h3> <h3><b>那时的我们正年轻。</b></h3> <h3><b>何招娣同志调离前与我们合影留念。照片从左到右排序:</b></h3><h3><b>左一:龚德敏,左二:王云秋,左三:戴秀英,左四:何招娣,左五:赵滇生。</b></h3> <h3><b>院领导与内科护士合影。</b></h3> <h3><b>在院工会组织活动中的知识竞猜。</b></h3> <h3><b>那时我们正年轻。</b></h3> <h3><b>医院第一台B超(1985年)上图。</b></h3><h3><b>医院第一台CT(1994年)下图。</b></h3> <h3><b>不同时期的工作照。</b></h3> <h3><b>猜猜都是谁?</b></h3> <h3><b>看看有你吗?</b></h3> <h3><b>外科全体人员合影留念,欢送曹红勇同志考取硕士研究生。</b></h3> <h3><b>老朋友相聚。</b></h3> <h3><b>老朋友相聚。</b></h3> <h3><b>昆明老同志合影留念。</b></h3> <h3><b>老朋友相逢2009年。</b></h3> <h3><b>2015年郭迎璋、张重远夫妻到云南旅游,看望昆明的老朋友时合影留念。</b></h3> <h3><b>2017年3月在郭院长、张碧如主任,胡琼仙,邱昆芳及开远医院相关同志的组织协调下,我们许多老同志得于重返开远,畅诉友情……</b></h3> <h3><b>共事一时,记忆一生!原开铁医老同事相聚2017年。</b></h3> <h3><b>郭院长座谈会上畅谈医院的发展史……</b></h3><h3><br></h3> <h3><b>与郭院长合影留念。</b></h3> <h3><b>我们和尊敬的史三篇老院长合影留念。</b></h3><h3><br></h3> <h3><b>开远医院历届护理部主任、护士长们相聚一起……</b></h3> <h3><b>2017年3月26日,原内二科医护人员喜相逢于开远。</b></h3> <h3><b>开远聚会&lt;图一&gt;:开心聚餐。</b></h3> <h3><b>开远聚会&lt;图二&gt;</b></h3> <h3></h3><h3><b>开远聚会&lt;图三&gt;:药剂科人员大团圆。</b></h3> <h3><b>开远聚会&lt;图四&gt;</b></h3> <h3><b>开远聚会&lt;图五&gt;</b></h3> <h3><b>开远聚会&lt;图六&gt;:弥足珍贵的照片。</b></h3> <h3><b>2017年冬,昆明宝海公园老朋友相聚留念。</b></h3> <h3><b>2018年与老朋友在滇池边湿地公园留影。</b></h3> <h3><b>2019年6月张碧如主任组织昆明部分老同志相聚。&lt;一&gt;</b></h3> <h3><b>老朋友聚会&lt;二&gt;</b></h3> <h3><b>2019年6月老朋友相聚龚姨妈家。</b></h3> <h3><b>2019年7月许丽芳老师组织老朋友们到昆明屹骏苑休闲园开心游!昆明部分老同志们再次开心的相聚并合影留念。</b></h3> <h3><b>屹骏苑游&lt;图一&gt;</b></h3> <h3><b>屹骏苑游&lt;图二&gt;</b><br></h3> <h3><b>屹骏苑游&lt;图三&gt;:瞧這一家子!</b><br></h3> <h1><b>  曾经的玩闹变成记忆,曾经的相处变成回忆,曾经的追逐变成思忆,曾经的一切变成追忆……。再见了!回不去的开远铁路医院。<br></b><b> 想念您们!我的老师们,老朋友们、老同事们!……</b></h1> <h3><br></h3><h3><b><br></b></h3><h3><b><br></b></h3><h3><b><br></b></h3><h1><b>照片来源:郭修仙、万里亚、龚德敏、杨惠良、胡琼仙、周琨霞、詹学芬等。<br></b><b>文字:除个人体会外,部分文字数据来自医院院志。<br></b><b>制作:老马识途<br></b><b>背景音乐:《回到那年》</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