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不能不承受之重有二:爱和工作

Zoe

<h3>  7月22日下午,在进行了简短且必要的开班仪式后,开始了本次培训的第一节课,有幸听到了来自北师大的王芳教授为我们带来有关教师的压力管理与人格成长等内容的一讲。由于座位太远,讲台太暗,我甚至全程连王芳教授的脸都没看清,但这次课却仍让我听得心潮澎湃,不甚欢喜。</h3><h3>(此处只能从群相册的照片中一睹王教授的芳容了(*/ω\*)迷妹脸)</h3> <h3>  课程伊始,王教授问了大家一个问题:弗洛伊德说人生重要之事有二,是哪两件事呢?老师们回答:“吃饭和睡觉”、“时间和金钱”……小女子觉得颇有道理,深表同意。谜底揭晓——爱和工作。心中一顿疑惑:额,这题好像超纲了,算了,先听下去吧。<br></h3><h3> 接下来,一个字总结自己的工作感受,台下老师们纷纷回答:“累”、“忙”……而王教授也总结自己的工作为“沉”一字。</h3><h3> 嗯,小女子那时只想说:“生命不能承受之重有二,爱和工作。”</h3> <h3>  初听王教授,谈吐间散发的淡定自若,是太吸引我专注的那型了。从容不迫,有条不紊,逻辑清晰,表达流畅……太多赞美的词汇在我的脑海中不自觉涌现。没有生硬逗趣,只有真实表达;没有故作激情,只有娓娓道来。我们心中一个个渴求汲取养分的种子,正在温和而丰沃的滋养下萌芽、生长。</h3> <h3>  再认真聆听,从压力管理到积极人格,最后落脚于生涯也展望于生涯。内容上与教师的实际工作和生活联系紧密,却丝毫不失专业学术性。</h3> <h3>  第一部分也就是教师的压力管理,王教授花了最多的时间进行讲授。匮乏心理学告诉我们会感到压力大是因为每个人的心理资源有限,类似于网络的“带宽”,而专注、单线程工作、纲举目张、接受匮乏是四个有效减轻压力的建议。此外,在我们通常的认知里,总是将大量精力首先投入到重要且紧急的事件里,长此以往,我们就会一直处于重压之下,而更明智的方法是优先处理到重要不紧急的事情。原来,压力不止来源于事件本身,还来源于我们处理事情的做法。</h3><h3> 接下来,王教授还通过情绪心理学让我们接受冲突的发生,以及愤怒情绪产生的合理性,而对我们来说,重要的是掌握愤怒表达的正确方式;通过自控力心理学,我们知道了养成良好的习惯而不是每每在关键时刻才紧绷神经、竭力控制,才是可以长远地减轻压力的有效方法,因为习惯无需消耗心理资源。</h3><h3> 最后,压力心理学的相关研究结果也让我们了解到,与事件本身所带来的压力相比,我们因各种压力的出现而更感担忧和困扰,才会带给我们更大的“杀伤力”,似乎好比杨绛先生那句“你的问题在于书读太少,而想得太多”所言。</h3> <h3>  第二部分,王教授向我们介绍了关于人格的两大观点——实体论vs.渐变论,也可以说是固定型思维模式和成长型思维模式。而积极心理学也告诉我们,要以成长型的思维模式看待人格,不是急于向他人证明自己的能力、得到他人的评价,而是在珍惜过程中的收获,相信自己都是具有潜力并且可以不断成长发展的个体。</h3><h3> 作为非师范但确是心理学专业出身的我,曾不断怀疑过自己是否适合能胜任一名心理健康教师,而初入职场的我,现在选择相信这份工作与我是可以不断磨合的,而在这种磨合中,我将会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努力成长,日渐成熟。</h3> <h3>  最后一个部分,关于教师的生涯发展,王教授解释了一个“世纪难题”——幸福是什么?幸福不单单是享乐,它还需要有意义。而对于工作,许多人表示它是不快乐的,却是感到最有意义的事。通常说到这层“意义”,似乎都会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最高层次的自我实现相联系,当然,意义幸福感一定包括这,但我想,即使是认为通过自己努力工作得到的薪水可以支撑一个家庭的满足感,同样可以是一种意义幸福感。它似乎没有自我实现那么的崇高,但也绝不仅仅是享乐这么肤浅,它带来的是一种责任,一份担当,关乎爱的意义幸福感。</h3> <h3>  这堂课结束之前,王教授再次提到了开场时弗洛伊德的那句话,人生重要之事有二——爱和工作,老师们对此也更能理解甚至有所感悟。而此刻我想改改我之前说的那句话:“人生不能不承受之重有二,爱和工作。”</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