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与你相伴

范嘉怡

<h1><font color="#010101"><i style=""><b style="">《水浒传》</b></i></font></h1><h3><font color="#010101"><i style=""><b style=""><br></b></i></font></h3> <h3>在7月6日,我拿到了水浒传这一本书,那天我看完了引首,又看第一回,实在是太好看了</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引首<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词曰:</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试看书林隐处,几多俊逸儒流。虚名薄利不关愁,裁冰及剪雪,谈笑看吴钩。评议前王并后帝,分真伪占据中州,七雄扰扰乱春秋。兴亡如脆柳,身世类虚舟。见成名无数,图名无数,更有那逃名无数。霎时新月下长川,沧海变桑田古路。讶求鱼缘木,拟穷猿择木,又恐是伤弓曲木。不如且覆掌中杯,再听取新声曲度。</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看看那些古今书中记载和隐居的,有多少俊朗飘逸的儒生学士。他们不关心那些虚名薄利,只是吟诗作词,谈笑吴钩古今战事。评论历史的帝王,真真假假在中原征战割据,就像春秋时争霸的七雄一样。兴亡像脆柳一样弱,人的身世类同虚舟一样飘摇。</font></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看那成名的有很多,图名争斗的也很多,更有很多隐士逃名的。霎时间新月落下长河,沧海变为桑田古路。惊讶缘木求鱼,也想穷猿择木而生,又怕损伤弓木良材。不如暂且放下手中酒杯,再听一曲新声。</font></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诗日:</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纷纷五代乱离间,</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旦云开复见天。</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草木百年新雨露,</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车书万里旧江山。</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寻常巷陌陈罗绮,</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几处楼台奏管弦。</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人乐太平无事日,</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莺花无限日高眠</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这八句诗并非凭空杜撰而来,作此诗之人却是大有来头。此人姓邵名雍,字尧夫,是北宋年间一位极有名望的大儒。他祖籍范阳,幼年时随父迁居共城。少年饱学,隐居在苏门百源山之上,人皆称为“百源先生”。蒙当时仁宗皇帝下诏授官,他竟是屡次不赴,大有闲云野鹤之风。后来移居在洛阳,与司马光、吕公著等人从游甚密,名动一时。这邵尧夫创立了象数学派,精通易理与道家学说,也有称他的象数之学为“先天学”者。死后,被谥为“康节”。</font></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他这首诗乃是叹那残唐五代之时,天下干戈不惜,战乱纷争,永无宁日;幸得天道循环,分久必合,出了一位英雄。</font></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七律:"纷纷五代乱离间,一旦云开复见天.草木百年新雨露,车书万里旧江山.寻常巷陌陈罗绮,几处楼台奏管弦.天下太平无事日,莺花无限日高眠."</font></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这首诗原是宋神宗时名士邵雍的作品,诗中抒发着作者对于历史云烟,今昔漫衍的慨叹以及太平无事,云开见日的欣然.但在《水浒传》这部讲述绿林起义,强盗造反的小说中,以此诗作为开卷诗,似乎却另有深意.金圣叹于此评道:"一部大书诗起诗结,天下太平起天下太平结."</font></h3> <h3>水浒传这一本书真是:</h3><h3>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span style="text-align: center;">——施耐庵</span></h3><h3><span style="text-align: center;">在这的书中,我们能结识许许多多的英雄好汉。在第一章,我认识了软弱无能的洪太尉。在第二张,我认识了爽快憨直的史进。在第三章,我认识了疾恶如仇的鲁达。在第四回我认识了帮助鲁达逃命的赵员外,从而又认识了一个没有规矩的鲁智深原名为鲁达。在第五回,我识了帮助他人恶如仇的史进。在第七回,我又认识了尽职尽责的豹子头林冲,他在当时职位是林教头。在第八回,我感受到了鲁智深为救兄弟林教头当时的心情。在第九回,我又知道了,门招天下客的柴进。在第十回,我又认识了,忘记兄弟情,为了金钱地位而害林冲的陆虞候。在第11回,我知道了林冲要上梁山。在第12回,我又知道了林冲从此成为梁山伯的一名人员从此,五个好汉在梁山伯打家劫舍,而且我又知道了一位人物,他叫杨志。在第13回,我知道了杨志的外号叫青面兽,这一回中,我知道了杨志武艺高强又足智多谋。在第14回,我又认识了晁天王晁盖。在第15回,我又认识了吴学究也叫智多星,原名吴用。在第16回,我再一次见证了智多星吴用是有多么机智。</span></h3> <h3>在读书的过程中,遇到自己喜欢的语句,可以画一画,自己不明白的词语,可以让妈妈从网上查一查,或者是自己查字典</h3> <h3>在读《水浒传》的过程中,有时我也会做一些读书笔记来记录当时的心情,或者是主要内容,自己喜欢的语句</h3> <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不知不觉《水浒传》已经读完120回了《水浒传》陪伴了我们一个寒假,还有数不清的天数想到了,刚开始看到他的欣喜若狂又想到了读完水浒传的依依不舍。在与水浒相处的这几个月来说真的是爱上了这本古文虽然之前读过三国演义,但这两本都是我最爱的古文书而且包括我国剩下两本四大名著</span></p> <p>《水浒传》伴我成长。施耐庵笔下的作品淋漓尽致,虽然《水浒传》已经读完,但我有空的话就会回头翻一翻,因为我不舍得陪伴了我好几个月的书跟我一起经历种种的事情😔😔😔但是还是很开心的能够在小学的最后一个阶段能读完水浒传这本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