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伟,一个人拍了整整一个文化史

家安

<h1><b><font color="#ed2308">邓伟(1959.04.13~2013.02.03),男,中国北京市人,著名摄影家,清华大学原教授,博士生导师。青少年时期,师从画家李可染、美学家朱光潜。1978年考入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1982年毕业留校任教。2013年2月3日上午,邓伟因肺癌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53岁。出版有《中国文化人影录》》《邓伟眼中的世界名人》等著作。</font></b></h1><h3><b><font color="#ed2308"><br></font></b></h3><h3><b><font color="#ed2308">请欣赏摄影师邓伟的名人影像作品</font></b></h3> <h1 style="text-align:center;"><b></b></h1><h1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学者钱钟书</b></h1><h1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1910年10月20日—1998年12月19日)</b></h1><h1 style="text-align:center;"><br></h1><h1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江苏无锡人,原名仰先,字哲良,后改名钟书,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中国现代作家、文学研究家,与饶宗颐并称为“南饶北钱”。</b></h1><h1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毕业院校: 清华大学牛津大学</b></h1><h1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代表作品:</b></h1><h1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围城管锥编谈艺录、写在人生边上人·兽·鬼</b></h1><h1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关系: 妻子杨绛女儿钱瑗</b></h1><h1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主要成就:</b></h1><h1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清华大学教授</b></h1><p class="ql-block"><br></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学者杨季康(1911 一一2016)</b></h1><h3><b><br></b></h3><h1>杨绛(1911年7月17日—2016年5月25日),本名杨季康,[1]江苏无锡人,中国女作家、文学翻译家和外国文学研究家,钱钟书夫人。<br>杨绛通晓英语、法语、西班牙语,由她翻译的《唐·吉诃德》被公认为最优秀的翻译佳作,到2014年已累计发行70多万册;她早年创作的剧本《称心如意》,被搬上舞台长达六十多年,2014年还在公演;杨绛93岁出版散文随笔《我们仨》,风靡海内外,再版达一百多万册,96岁出版哲理散文集《走到人生边上》,102岁出版250万字的《杨绛文集》八卷。[2]2016年5月25日,杨绛逝世,享年105岁。[3][4]</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画家李可染(1907 一1989)</b></h1><h1><br>李可染(1907年3月26日—1989年12月5日),原名李永顺,江苏徐州人,中国近代杰出的画家、诗人,画家齐白石的弟子。<br>李可染自幼即喜绘画,13岁时学画山水。43岁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49岁为变革山水画,行程数万里旅行写生。72岁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画研究院院长。晚年用笔趋于老辣。擅长画山水、人物,尤其擅长画牛。[1]<br>代表画作有《漓江胜境图》、《万山红遍》、《井冈山》等。代表画集有《李可染水墨写生画集》、《李可染中国画集》、《李可染画牛》等。[2]</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美学家朱光潜(1897 一1986)</b></h1><h1><b><br></b>(1897年9月19日—1986年3月6日),字孟实,安徽省桐城县(今安徽省枞阳县)麒麟镇岱鳌村朱家老屋人[1],现当代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br>1922年毕业于香港大学文学院。1925年留学英国爱丁堡大学,致力于文学、心理学与哲学的学习与研究,后在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1933年回国后,历任北京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教授。1946年后一直在北京大学任教[2],讲授美学与西方文学。[3]<br>主要著作有《悲剧心理学》、《文艺心理学》、《西方美学史》、《谈美》等。此外,他的《谈文学》、《谈美书简》等理论读物,深入浅出,内容切实,文笔流畅,对提高青年的写作能力与艺术鉴赏能力颇有启迪,有《朱光潜全集》。美学大师经典作品精编《厚积落叶听雨声》《一升露水一升花》</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作家谢冰心(1900一 1999)</b></h1><h3><br></h3><h3>冰心 [bīng xīn]</h3><h3>中国现代著名作家</h3><h3>本词条是多义词,共5个义项</h3><h3>展开</h3><h3>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女,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 ,中国民主促进会(民进)成员。[1]中国诗人,现代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社会活动家、散文家。笔名冰心取自“一片冰心在玉壶”。[2]</h3><h3>1919年8月的《晨报》上,冰心发表了第一篇散文《二十一日听审的感想》和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1923年出国留学前后,开始陆续发表总名为《寄小读者》的通讯散文,成为中国儿童文学的奠基之作。在日本被东京大学聘为第一位外籍女讲师,讲授“中国新文学”课程,于1951年返回中国。</h3><h3>1999年2月28日21时12分冰心在北京医院逝世,享年99岁,被称为"世纪老人"。</h3><h3><br></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哲学家梁漱溟(1893 一1988)</b></h1><h1><br>梁漱溟(1893年10月18日—1988年6月23日),蒙古族,原名焕鼎,字寿铭,曾用笔名寿名、瘦民、漱溟,后以漱溟行世。原籍广西桂林,生于北京。因系出元室梁王,故入籍河南开封。中国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国学大师、爱国民主人士,主要研究人生问题和社会问题,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有“中国最后一位大儒家”之称[1]。<br>梁漱溟受泰州学派的影响,在中国发起过乡村建设运动,并取得可以借鉴的经验。一生著述颇丰,存有《中国文化要义》、《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唯识述义》、《中国人》、《读书与做人》与《人心与人生》等。[2]1988年6月23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h1> <h1 style="text-align:center;"><b>哲学家冯友兰(1895 一1990)</b></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h1><b>冯友兰(1895.12.04~1990.11.26),字芝生,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祁仪镇人。中国当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b></h1><h1><b>191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24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清华大学教授、哲学系主任、文学院院长,西南联合大学教授、文学院院长;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二至四届政协委员,第六至七届全国政协常委,取得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印度德里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名誉文学博士。[1]著有《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简史》、《中国哲学史新编》、《贞元六书》等,成为20世纪中国学术的重要经典,对中国现当代学界乃至国外学界影响深远,称誉为“现代新儒家” 。[2]</b></h1><h1><b>1990年11月26日20时45分,病逝于北京友谊医院,享年95岁。[3]</b></h1><p class="ql-block"><br></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作家萧军(1907 一1988)</b></h1><h3><b><br></b></h3><h1>萧军(1907年7月3日—1988年6月22日),中国全国文联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中国作家。[1]原名刘鸿霖,笔名三郎、田军等。[2]<br>萧军于1907年7月3日出生在辽宁省凌海市沈家台镇下碾盘沟村。[3]由于家境贫困只上过小学。1925年开始军旅生涯,担任过见习官、军事及武术助教等职务。写作生涯是在军队中开始的。1932年,萧军在哈尔滨化名“三郎”正式开始文学创作,并和中共地下党员、进步青年一起共同开展文学艺术活动。经过将近一年的努力,萧军创作完成了表现东北人民革命军抗日斗争的长篇小说《八月的乡村》</h1> <h1 style="text-align:center;"><b>作家巴金(1904 一2005)</b></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h1><b>巴金,男,汉族,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嘉兴。巴金原名李尧棠,另有笔名佩竿、极乐、黑浪、春风等,字芾甘,中国作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无党派爱国民主人士。巴金1904年11月生在四川成都一个封建官僚家庭里,五四运动后,巴金深受新潮思想的影响,并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开始了他个人的反封建斗争。1923年巴金离家赴上海、南京等地求学,从此开始了他长达半个世纪的文学创作生涯。</b></h1><h1><b>巴金在文革后撰写的《随想录》,内容朴实、感情真挚,充满着作者的忏悔和自省,巴金因此被誉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良心”。</b></h1><p class="ql-block"><br></p> <h1 style="text-align:center;"><b>作家夏衍(1900 一1997)</b></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h1><b>夏衍(1900年10月30日-1995年2月6日),原名沈乃熙,字端先,浙江杭州人,祖籍河南开封,生于浙江省余杭县彭埠镇严家弄,毕业于浙江省立甲重工业学校(浙江理工大学前身)。[1]中国著名文学、 电影、 戏剧作家和社会活动家, 中国左翼电影运动的开拓者、 组织者和领导者之一。</b></h1><h1><b>早年参加五四运动,编辑进步刊物《浙江新潮》。从浙江省立甲重工业学校毕业后公费留学日本。入明治专门学校学电工技术。留学期间接触日本共产党,参加日本工人运动和左翼文化运动。1927年夏衍被日本驱逐回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夏衍同鲁迅筹建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左联”成立后任执行委员,后发起组织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建国后历任上海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文化部副部长、中国文联副主席、中日友协会长、中顾委委员、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常委。</b></h1><h1><b>1994年,夏衍向中国现代文学馆捐赠第一批藏书2800册。[2]10月被国务院授予“国家有杰出贡献的电影艺术家”称号。著作有:《心防》《法西斯细菌》。话剧剧本有:《秋瑾传》《上海屋檐下》。出版的选集有:《夏衍剧作选》《夏衍选集》。报告文学:《包身工》。创作改编的电影剧本有:《狂流》《春蚕》《祝福》《林家铺子》等。[3]</b></h1><p class="ql-block"><br></p> <h1 style="text-align:center;"><b>作家沈从文(1902 一1988)</b></h1><h1><br></h1><h1><b>沈从文(1902年12月28日—1988年5月10日),男,原名沈岳焕,乳名茂林,字崇文,笔名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璇若等,湖南凤凰人,中国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者。</b></h1><h1><b>14岁时,他投身行伍,浪迹湘川黔交界地区。1924年开始进行文学创作,撰写出版了《长河》、《边城》等小说。1931年-1933年在青岛大学任教,抗战爆发后到西南联大任教,1946年回到北京大学任教,建国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历史与文物的研究,著有《中国古代服饰研究》。1988年病逝于北京,享年86岁。</b></h1><p class="ql-block"><br></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诗人艾青(1910 一1996)</b></h1><h1><br></h1><h1>艾青,原名蒋正涵,号海澄,曾用笔名莪加、克阿、林壁等。[1]出生于浙江金华,现当代文学家、诗人。<br>1928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国立杭州西湖艺术院。1933年第一次用笔名发表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2]1932年在上海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从事革命文艺活动。1935年,出版了第一本诗集《大堰河》。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曾赴黑龙江、新疆生活和劳动,创作中断了二十余年。1979年平反后,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国际笔会中心副会长等职。1985年获法国文学艺术最高勋章。[3]<br>1996年5月5日凌晨4时15分因病逝世,享年86岁。[4]艾青被认为是中国现代诗的代表诗人之一。主要作品有《大堰河——我的保姆》《艾青诗选》。 [1]</h1><h3><br></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作者萧乾(1910 一1999)</b></h1><h3><b><br></b></h3><h1>萧乾(1910年1月27日-1999年2月11日),原名萧秉乾、萧炳乾。北京八旗蒙古人。中国现代记者、文学家、翻译家。先后就读于北京辅仁大学、燕京大学,英国剑桥大学。历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顾问,全国政协委员,中央文史馆馆长等。<br>1931年到1935年间,萧乾和美国人埃德加·斯诺等人编译了《中国简报》、《活的中国》等刊物和文学集。1935年他进入《大公报》当记者。1939年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讲师,兼任《大公报》驻英记者,是二战时期欧洲战场中国战地记者之一[1]。还曾采访报道第一届联合国大会、审判纳粹战犯事件。<br>1949年后,主要从事文学翻译工作。1995年出版了《一个中国记者看二次大战》,译作《尤利西斯》获第二届外国文学图书三等奖。</h1> <h1 style="text-align:center;"><b>作家叶圣陶(1894 一1988)</b></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h1><b>叶圣陶(1894—1988),男,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圣陶,1894年10月28日生于江苏苏州,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1]</b></h1><h1><b>1907年,考入草桥中学。1916年,进上海商务印书馆附设尚公学校执教,推出第一个童话故事《稻草人》。[2]1918年,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春宴琐谭》。1923年,发表长篇小说《倪焕之》。[3]</b></h1><h1><b>1949年后,先后出任教育部副部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和总编、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顾问、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政协副主席,第一、二、三、四、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民进中央主席。1983年当选为第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是第一至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b></h1><h1><b>1988年2月1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b></h1><p class="ql-block"><br></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文学家俞平伯(1900 一1990)</b></h1><h3><b><br></b></h3><h1>俞平伯(1900年1月8日—1990年10月15日),原名俞铭衡,字平伯。浙江湖州德清东郊南埭村(今乾元镇金火村)人,出生于江苏苏州。[1]散文家、红学家,新文学运动初期的诗人,中国白话诗创作的先驱者之一。清代朴学大师俞樾曾孙。与胡适并称“新红学派”的创始人。<br>俞平伯191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后在燕京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任教。曾参加中国革命民主同盟、新潮社、文学研究会、语丝社,与朱自清等人创办《诗》月刊。[2]五四新文化运动时俞平伯积极响应,精研中国古典文学,执教于著名学府。俞平伯是“新红学”的开拓者之一,是一位热忱的爱国者和具有高尚情操的知识分子。参加北京大学的新潮社、文学研究会、语丝社等文学团体,提倡“诗的平民化”。[3]<br>俞平伯主要著述有《红楼梦辨》(《红楼梦研究》)《冬夜》《古槐书屋问》《古槐梦遇》《读词偶得》《清词释》《西还》《忆》《雪朝》《燕知草》《杂拌儿》《杂拌儿之二》《古槐梦遇》《燕郊集》《唐宋词选释》《俞平伯全集》</h1> <h1 style="text-align:center;"><br></h1><h1 style="text-align:center;"><b>哲学家宗白华</b></h1><h1><br></h1><h1><b>(1897年——1986年12月20日),本名之櫆,字白华、伯华,籍贯为江苏常熟虞山镇。1897年出生于安徽省安庆市小南门,毕业于同济大学,1986年12月20日逝世。中国现代新道家代表人物、哲学家、美学大师、诗人,南大哲学系代表人物。</b></h1><h1><b>1949到1952年任南京大学教授,1952年院系调整,南京大学哲学系合并到北大,之后一直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后兼任中华全国美学学会顾问。</b></h1><p class="ql-block"><br></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学者季羡林(1911 2009)</b></h1><h3><b><br></b></h3><h1>季羡林(1911年8月6日—2009年7月11日),中国山东省聊城市临清人,字希逋,又字齐奘。国际著名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历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聊城大学名誉校长、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是北京大学的终身教授,与饶宗颐并称为“南饶北季”。[1][2]<br>早年留学国外,通英文、德文、梵文、巴利文,能阅俄文、法文,尤精于吐火罗文(当代世界上分布区域最广的语系印欧语系中的一种独立语言),是世界上仅有的精于此语言的几位学者之一。为“梵学、佛学、吐火罗文研究并举,中国文学、比较文学、文艺理论研究齐飞”,其著作汇编成《季羡林文集》,共24卷。生前曾撰文三辞桂冠: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1]</h1> <h1 style="text-align:center;"><b>画家叶浅予(1907 1995)</b></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h1><b>叶浅予(1907年3月31日—1995年5月8日),原名叶纶绮,笔名初萌、性天等,浙江桐庐人,从事国画教育,以舞蹈、戏剧人物为主的国画创作,中国漫画和生活速写的奠基人。</b></h1><h1><b>曾任中国美协副主席,中国文联委员,中国画研究院副院长,中央美院教授。擅人物、花鸟、插图、速写等。曾为茅盾小说《子夜》、老舍剧本《茶馆》等书插图,出版个人画集多种。 创作长篇漫画《王先生》、《小陈留京外史》、组画《天堂记》等,著有《画馀记画》和《十年恶梦录》 。</b></h1><p class="ql-block"><br></p> <h1 style="text-align:center;"><br></h1><h1 style="text-align:center;"><b>姚雪垠</b></h1><h1><b>(1910年10月10日~1999年4月29日),中国现代小说家。现代著名作家。曾任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湖北省作家协会主席。全国第六届、七届政协委员。[1]</b></h1><h1><b>他在逆境中开始创作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小说以明末义军领袖李自成、明末皇帝崇祯为中心,塑造了一系列形象鲜明的历史人物,揭示了明末农民革命战争的特殊规律和封建社会阶级斗争以及民族斗争的复杂局面。其规模宏大、气势磅礴、文笔新颖,堪称农民革命战争的历史画卷。这部巨著从1957年动笔起,历时30余年,约230万字,分为5卷。从20世纪60年代出版第一卷时,就影响较大。曾获日本文部省、外务省颁发的文化奖。第2卷于1982年荣获首届“茅盾文学奖”。《李自成》书除有中、日文版本外,尚有英、法文等译本,在国际上影响日增。[2]</b></h1><p class="ql-block"><br></p> <h1 style="text-align:center;"><b>昆剧表演艺术家俞振飞(1902 1993)</b></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h1><b>(1902年7月15日-1993年7月17日)著名昆剧表演艺术家,著名昆剧小生,著名昆剧演员,(光绪二十八年(壬寅)六月十一日)生,名远威,字涤盫,号箴非,原籍江苏松江(今属上海市),生于苏州义巷。京剧、昆曲表演艺术家,工小生。1993年7月17日(农历癸酉年五月廿八日)在上海逝世,享年92岁。他擅长演出的剧目,昆曲有《牡丹亭》、《长生殿》、《太白醉写》、《墙头马上》、《游园惊梦》、《琴挑》、《断桥》等等;京剧有《群英会》、《奇双会》、《玉堂春》、《春秋配》、《监酒令》等。</b></h1><p class="ql-block"><br></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作家冯乃超(1901 1983)</b></h1><h3><b><br></b></h3><h1>冯乃超,革命活动家、教育家,中国现代诗人、作家、文艺评论家和翻译家,翻译作品常用笔名冯子韬。原籍广东省南海县盐步区秀水乡,今南海市盐步镇东秀乡高村。1901年10月12日出生于日本横滨华侨家庭,是日本著名侨领、横滨兴中会主干冯镜如、冯紫珊的后裔。李书城女婿。</h1><h3><br></h3> <h1 style="text-align:center;"><b>画家关山月(1912 一2000)</b></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h1><b>(1912年10月25日—2000年7月3日),原名关泽霈,1912年生于广东阳江。著名国画家、教育家。岭南画派代表人物。曾拜师“岭南画派”奠基人高剑父。1948年任广州市艺专教授。1958年后,历任广州美术学院教授兼院长,广东艺术学校校长,广东画院院长等职。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常务理事,广东省文联副主席,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b></h1><p class="ql-block"><br></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画家蒋兆和(1904 1986)</b></h1><h3><b><br></b></h3><h1>现代人物画家,是现代卓越的人物画家和美术教育家。他在传统中国画的基础上融合西画之长,创造性的拓展了中国水墨人物画的技巧,其造型之精谨,表现人物内心世界之深刻,在中国人物画史上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曾任南京国立中央大学(国立中央大学1949年更名为南京大学)、中央美术学院教授。</h1> <h1 style="text-align:center;"><b>美学家王朝文(1909 2004)</b></h1><p class="ql-block"><br></p> <h1 style="text-align:center;"><b>戏剧家于伶(1907 1997)</b></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h1><b>于伶(1907~1997),中国著名剧作家、导演、演员。原名任锡圭,字禹成。江苏宜兴人。1926年赴苏州第一师范求学,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开始从事戏剧活动。1930年考入北平大学法学院俄文法政系。1932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担任组织秘书,并筹建了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北平分盟,以戏剧、文学活动的方式,展开反帝反封建的爱国活动,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长期从事左翼电影戏剧的创作和理论工作。1949年以后曾担任国营上海电影制片厂厂长、上海市文化局局长、上海戏剧学院院长等一系列职务。</b></h1><p class="ql-block"><br></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建筑家贝聿铭(1917 2019)</b></h1><h3><b><br></b></h3><h1>贝聿铭(Ieoh Ming Pei,1917年4月26日-2019年5月16日),男,出生于广东广州,祖籍江苏苏州,是苏州望族之后,美籍华人建筑师。<br>贝聿铭于20世纪30年代赴美,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学习建筑学。美国建筑界宣布1979年为“贝聿铭年”,曾获得1979年美国建筑学会金奖、1981年法国建筑学金奖、1989年日本帝赏奖、1983年第五届普利兹克奖及1986年里根总统颁予的自由奖章等,被誉为“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1]<br>贝聿铭作品以公共建筑、文教建筑为主,被归类为现代主义建筑,善用钢材、混凝土、玻璃与石材,代表作品有巴黎卢浮宫扩建工程、香港中国银行大厦、苏州博物馆新馆等。[1]<br>2019年5月16日,贝聿铭在纽约曼哈顿一家医院逝世,享年102岁。</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画家石鲁(1919 1982)</b></h1><h3><b><br></b></h3><h1>石鲁(1919年12月13日—1982年8月25日),原名冯亚珩,四川仁寿人,当代中国画家。早年就学于成都东方美专,1940年赴延安入陕北公学院,从事版画创作,后专攻中国画。<br>1959年创作《转战陕北》,名声日隆。后与赵望云创立长安画派。擅长人物、山水、花鸟。早期画风偏于写实,用笔坚实谨严,多画革命题材;后期画风奇崛劲健,常以华山、荷花为题,笔力纵恣雄豪。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陕西省美术家协会主席、陕西省书法家协会主席、陕西省国画院名誉院长、中国画研究院院委等职。著有《石鲁学画录》、电影剧本《暴风中的雄鹰》等。</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39b54a">画家吴冠中(1919一2010)</font></b></h1><h3><b><font color="#39b54a"><br></font></b></h3><h1><font color="#39b54a">吴冠中(1919—2010),江苏宜兴人,当代著名画家、油画家、美术教育家。油画代表作有《长江三峡》《北国风光》《小鸟天堂》《黄山松》《鲁迅的故乡》等。个人文集有《吴冠中谈艺集》《吴冠中散文选》《美丑缘》等十余种[1]。<br>2010年6月25日23时57分,吴冠中先生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医院逝世,享年91岁。<br>2019年3月16日,风筝不断线—吴冠中百年诞辰收藏大展”在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举行。[2]</font></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39b54a">历史学家周谷城(1898 1996 )</font></b></h1><h3><b><font color="#39b54a"><br></font></b></h3><h1><font color="#39b54a">中国著名历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曾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史学会常务理事兼首任执行主席、中国太平洋历史学会会长、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副主席、上海市历史学会会长。1898年9月13日(光绪二十四年七月二十八)生于湖南省益阳县长湖口的农民家庭,民国2年(1913年)入湖南长沙省立第一中学,1921年考入北京高等师范学校英语部。<br>自1942年秋起,周谷城一直在复旦大学执教,任历史系主任、教务长等职。后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兼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主任委员,曾任中国农工民主党副主席、主席。早年学习世界语,热心世界语的宣传、推广。1981年同胡愈之、楚图南等知名人士发起世界语之友会,以后曾出席世界语之友会座谈会,倡导世界语。</font></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39b54a"><b>经济学家陈岱孙(1900一1997)</b></font></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39b54a"><b><br></b>陈岱孙(1900.10.20-1997.7.27),原名陈总,1900年10月20日生于福建省闽侯县。著名经济学家、教育家。陈岱孙在财政学、统计学、国际金融、经济学说史等方面都有极高的研究成就。</font></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39b54a">经济学家孙冶方1908 1983</font></b></h1><h1><font color="#39b54a"><b><br></b>原名薛萼果,化名宋亮、孙宝山、叶非木、勉之等,无锡玉祁镇人,模范共产党员,著名经济学家,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孙冶方经济科学奖于1985年开始设立和评选,每两年评选、颁发一次,是迄今为止中国经济学界的最高奖。</font></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社会学家费孝通 1910一2005</font></b></h1><h3><b><font color="#167efb"><br></font></b></h3><h1><font color="#167efb">费孝通( 1910.11.2-2005.4.24),江苏吴江(今苏州市吴江区)人,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社会活动家,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第七、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1][2]<br>1928年考入东吴大学医预科,1938年获得伦敦大学经济政治学院博士学位,1944年加入民盟,1982年被选为伦敦大学经济政治学院院士,1988年获联合国大英百科全书奖 。[3][4][2][4]<br>费孝通从事社会学、人类学研究,写下了数百万字的著作。费孝通在其导师马林诺夫斯基指导下完成了博士论文《江村经济》,该书被誉为“人类学实地调查和理论工作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成为国际人类学界的经典之作。费孝通先后对中国黄河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进行实地调查,提出既符合当地实际,又具有全局意义的重要发展思路与具体策略。同时,开始进行一生学术工作的总结,提出并阐述了“文化自觉”的重大命题,并出版有《行行重行行》、《学术自述与反思》、《从实求知录》等著作,被誉为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font></h1><h3><br></h3> <h1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语言学家吕叔湘 1904 -1998</b></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h1><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吕叔湘(1904年12月24日—1998年4月9日,享年94岁)[1],汉族,著名学者,出生于江苏省丹阳市,逝世于北京市。著名语言学家,代表作《现代汉语词典》。</b></h1><h1><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1926年毕业于国立东南大学外国语文系(现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2]。1936年赴英国留学,先后在牛津大学人类学系、伦敦大学图书馆学科学习。1938年回国后任云南大学文史系副教授,后又任华西协和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研究员、金陵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兼中央大学中文系教授以及开明书店编辑等职。解放后,1952年起任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1977年起改属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院士)、语言研究所副所长、所长、名誉所长。</b></h1><p class="ql-block"><br></p> <h1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历史学家侯外庐 1903-1987</b></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h1><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1903.02.06~1987.09.14)原名兆麟,又名玉枢,自号外庐,山西省平遥县人。中国历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1987年9月14日病逝于北京。</b></h1><h1><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青少年时代,积极参加学生运动,1923年考入北京法政大学和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同时攻读法律和历史。</b></h1><h1><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24岁结识了中国共产主义的先驱者李大钊,受到马列主义的影响。1927年赴法国巴黎大学留学,经成仿吾、章伯韬介绍在巴黎加入中国共产党。主编过周恩来等创办的《赤光报》。1930年经莫斯科回国,与中共党组织失去联系。先后在哈尔滨法政大学、北平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校任教。1936年与王思华翻译了《资本论 》第一卷。抗日战争时期曾在重庆主编《中苏文化》,在上海香港主编《文汇报》副刊,并从事抗日救亡运动和抗日宣传活动。1948年进入东北解放区。[1]</b></h1><h1><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历任中央人民政府文教委员会委员、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主任、北京大学教授、西北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社会科学哲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中国史学会理事、中国哲学史学会名誉会长等职。曾当选为第一、二、三、五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第六届委员、常务委员等。</b></h1><p class="ql-block"><br></p> <h1 style="text-align:center;"><b>文学评论家周揚 1908-1989</b></h1><p class="ql-block"><br></p> <h1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57, 181, 74);">美学家蔡仪 1906-1992</b></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h1><b style="color:rgb(57, 181, 74);">中国美学家,文艺理论家。原名蔡南冠。湖南攸县人。1906年6月2日生于湖南省攸县。著有《新艺术论》、《新美学》、《中国新文学史讲话》、《唯心主义美学批判》、《论现实主义问题》等10多种专著,还主编高等学校教材《文学概论》和《美学原理》,主编《美学论丛》、《美学评林》等刊物。对马克思主义的美学理论和文艺理论多有阐述。</b></h1><p class="ql-block"><br></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学者侯仁之 1911-2013</font></b></h1><h1><font color="#167efb"><b><br></b>(1911年12月06日—2013年10月22日),男,1911年12月06日生于河北省枣强县,籍贯山东恩县(现山东德州平原县恩城镇)。中国著名历史地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br>1940年毕业于燕京大学,1949年获英国利物浦大学博士学位。1952年任教于北大地质地理系,曾兼任地质地理系系主任和北大副教务长等职。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地学部院士。曾任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84年被英国利物浦大学授予“荣誉科学博士”称号。1999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同年为表彰侯仁之在历史地理学领域的卓越贡献,美国地理学会授予他“乔治·戴维森勋章”,侯仁之成为全世界获此殊荣的第6位著名科学家。[1]<br>1950年发表《中国沿革地理课程商榷》,第一次在中国从理论上阐明沿革地理与历史地理的区别及历史地理学的性质和任务,率先为中国现代历史地理学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1952年,侯仁之在北京大学正式开设中国第一个“历史地理学”专业。[2]主编有《北京历史地图集》,出版有《侯仁之文集》。1984年,侯仁之在美国康奈尔大学讲学时接触到《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认为中国加入《公约》刻不容缓。他在归国后立即以全国政协委员的身份起草了一份中国应加入公约的提案,为国家所采纳,中国最终成为了“世界遗产公约”缔约国。侯仁之院士则被誉为“中国申遗第一人”。[3]<br>2013年10月22日下午2时,侯仁之院士在北京友谊医院去世,享年102岁</font></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39b54a">学者于光远 1915-2013</font></b></h1><h3><b><font color="#39b54a"><br></font></b></h3><h1><font color="#39b54a">(1915年7月5日——2013年9月26日),原姓郁,名锺正,入共产党后改名于光远。上海人,中国著名经济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长期从事经济研究工作,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致力于哲学、社会科学多学科的研究和推进其发展的组织活动,并积极参加多方面的社会活动。1935年参加一二九学生运动。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37年初抗日战争前,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兼任延安中山图书馆主任。历任中共中央图书馆主任,北京大学图书馆系教授,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宣传处副处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常委,科学规划委员会副秘书长,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1941年起从事陕甘宁边区经济的研究工作,后在延安大学财经系任教。1948~1975年在中共中央宣传部工作。1955年被推选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的学部委员。1964年任国家科学委员会副主任。1975年以后任国家计划委员会经济研究所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兼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研究所所长、国家科委副主任、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顾问、《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委会副主任,2000年担任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名誉院长等职。于2013年9月26日凌晨3点因病医治无效去世,享年98岁。[1] 2018年12月18日,于光远获“致敬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中国智库建设40人”。[2]</font></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39b54a">画家朱屺瞻 1892-1996</font></b></h1><h3><b><font color="#39b54a"><br></font></b></h3><h1><font color="#39b54a">朱屺瞻(1892年5月27日-1996年4月20日),男,汉族,江苏太仓人,1892年生,八岁起临摹古画,中年时期两次东渡日本学习油画,五十年代后主攻中国画,擅山水,花卉,尤精兰、竹、石。创作继承传统,融会中西,致力创新,所作笔墨雄劲,气势磅礴,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个人风格,生前曾任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教授、上海新华艺术专科学校绘画研究所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上海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西泠印社顾问、上海中国画院画师、上海师范大学艺术系教授等职。<br>他的作品融会中西,致力创新,所作笔墨雄劲,气势磅礴,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个人风格。<br>出版著作有《朱屺瞻画集》、《癖斯居画谈》、《朱屺瞻画选》等。</font></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出版家胡愈之 1896-1986</font></b></h1><h3><b><font color="#167efb"><br></font></b></h3><h1><font color="#167efb">原名学愚,字子如,笔名胡芋之、化鲁、沙平、伏生、说难等,浙江上虞丰惠镇人,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具有多方面卓著成就的革命学者,一生集记者、编辑、作家、翻译家、出版家于一身,学识渊博,是新闻出版界少有的“全才”。<br>早年创建世界语学会与沈雁冰等成立文学研究会。1922年初参加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5年后参加上海文化界救亡运动,为“救国会”发起人之一。抗战胜利后,在海外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建国后,曾任《光明日报》总编辑。曾任新中国首任国家出版总署署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font></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39b54a">经济学家陈翰笙 1897-2004</font></b></h1><h3><b><font color="#39b54a"><br></font></b></h3><h1><font color="#39b54a">(1897年2月5日—2004年3月13日)江苏无锡人,原名陈枢,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的农村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历史学家、社会活动家,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名誉所长。20世纪30年代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的创始人。<br>他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研究中国农业、农民和农村问题,以第一手的农村调查材料论证中国农村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性质,指明中国农业发展的道路。2004年3月13日逝世于北京,享年108岁。</font></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39b54a">作家吳组缃 1908-1994</font></b></h1><h3><b><font color="#39b54a"><br></font></b></h3><h1><font color="#39b54a">(1908.4.5-1994.1.11),二十世纪著名作家,原名吴祖襄,字仲华,安徽省泾县茂林人。1921年起先后在宣城安徽省立八中、芜湖省立五中和上海求学。在芜湖五中念书时曾编辑学生会创办的文艺周刊《赭山》,并开始在《皖江日报》副刊发表诗文,代表作品《一千八百担》</font></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