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马岭河峡谷景区出来已时过正午,随便找了一家餐厅吃午饭。这家餐厅主要是接待旅游团队的,见我们几位散客就爱答不理的,随便点了几样菜吃完就匆匆赶路去往中国天眼所在的平塘县克度镇。340多公里路程,一大半高速一小半县道,又是傍晚时分到达了目的地。克度镇原本是大山里的一个小镇,由于天眼工程移民安置和天眼工作人员生活基地建设现在已经繁荣兴盛了起来。 克度小镇的傍晚 天眼的正式学名叫,中国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其规格现在是排在世界第一,美国有一台300米口径的排第二,再就是德国100米。天眼之所以建在这里是因为这里有一处喀斯特地貌环形山正好作为天眼的基座,这样大大减少了土方开挖量。其二喀斯特地貌岩石渗水性好,不会因下雨积水腐蚀设备。其三这里远离人口密集区域,避免电磁波干扰。美国的天眼是建在大西洋的一个岛上,也是基于这些的原因。我国天眼建设之初就设定了两大任务,探测银河系以外的脉冲星信号;探测地球以外星球上的的生物(外星人)的信息。记得前两年看过一篇文章,说在中国天眼建设时英国著名科学家霍金曾发文表示反对,其理由是不要惊扰了外星人。<br> 为了保证天眼探测到的信号准确性,在半径5公里方圆范围内实行电磁波静默。去天眼参观禁止携带任何电子产品,如手机、数码相机、对讲机,甚至汽车遥控钥匙也不能带。手表也不让带即便是机械手表,安检员说无法鉴别是电子表还是机械表。传统胶片相机可以带,在现场也有出租胶片相机的,一次100元。在山顶观景台上有摄影师用胶片相机为游客拍照,25元一张照片邮寄到家。所以今天能发的照片很少了,也就是在5公里以外展览馆和行政办公区的照了几张。两张天的眼照片,一张是用明信片翻拍的,一张是在展览馆里翻拍的展出图片。<br>参观天眼是件非常非常不容易的事。天眼建在山凹里,要看见天眼首先乘交通车走20分钟来到山脚下,接着步行798级台阶上到山顶的观景台(大致相当40层楼高)。也是为了防止电磁波这里不设电梯。倒是有一条上山的公路,那是用来运输器材、物资的。在天眼工作时禁止一切车辆通行。伟大的天眼呀,看你一眼不容易。 500米直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眼 天文展览馆 展览馆大厅 行政办公区长廊都显得高科技的“范” 一路走下来感觉贵州人民群众还是相当的淳朴善良。这里就说说一路上感动我们的二、三事。我们在克度镇上去到一家饭店吃饭,结账时我自己不小心多付了100元钱,结果小伙老板骑着摩托车追上我们送还100元钱,让我们感动好半天。在土城镇,我们选择了一家在赤水河边的客栈住宿,离镇子繁华地段有点距离。晚上想去镇子上转转顺便吃晚饭。古镇的老街小巷就像蜘蛛网一样错综复杂,吃完晚饭出来天也黑了结果找不回客栈了。路上遇到一位刚刚跳完广场舞的老妹打听路,她只说了声跟我走吧,就一直把我们送回客栈。原以为她是顺路,可哪知道人家是特意为了送我们,把我们送到人家转身又往回走。好人呀!在丹寨县城的一条仿古商业街上闲逛,我突然内急寻来找去没有公厕,走进路边的一家旅店,问前台工作人员一层有没有卫生间借用一下。工作人员说,一层没有卫生间呀。她看我确实着急就随手给了我一张房卡说这个房间没客人你去用吧。这是何等的信任。我们在少数民族村寨看见一些穿民族服装的妇女、小孩、老人就想给他们照一张像,有时候几部相机的镜头同时对着人家,可从来没有遇到一个找我们要钱的,顶多善意地笑笑说“好了,好了,拍了不少了”。我这几年也去过其它地方也遇到过这类事情,别说照人了,拍了一张他们家的狗追着你要十块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