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近日,到宁波探访友人,朋友驱车数十公里,带我来到著名的石浦港游览。在长江边生活的人对浩瀚无垠的海洋有着与生俱来的向往,对场面浩大的渔港也格外感兴趣。每年冬季海南文昌过冬,清澜渔港必定是常去光顾。这次来到东海的著名渔港,自然会有一番南海与东海渔港的PK。</span></h1> <h1><font color="#b04fbb">海南文昌清澜港</font></h1> <h3>南海清澜港和东海石浦港的具体位置。一个正对东海,一个面向南海。</h3> <h1><font color="#167efb">清澜港位于海南省文昌市东南部,是海南第二大渔港,海南东部第一大港。地处八门湾,葫芦状海湾面积约67平方公里。<br>港区处于八门湾(也称后港)的西岸,水域宽阔,面积达12万平方米,港内风浪很小,回淤较少,是一个自然条件优越的港口。港岸椰林成带,郁郁葱葱。</font></h1><h1><font color="#167efb">文昌清澜港建港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而现在这里已是海南东部水运物资集散地,是沟通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的重要枢纽,是三沙市的重要补给基地。</font></h1> <h3>长方框内即清澜港,贯穿上下的水面即葫芦状八门湾的葫芦蒂。中下弧形即高龙湾,沿海岸是近十余年才形成的候鸟新城。</h3> <h3>在清澜大桥上远眺清澜渔港。</h3> <h3>更远处也是清澜港。</h3> <h3>渔港码头岸线不长,约三百米,集中了渔业所有补给和装卸的行业与设施。</h3> <h3>海南渔政船担负有维护祖国海洋权益的圣神使命。</h3> <h3>清澜港延伸外海的灯塔组。</h3> <h3>渔港码头虽不长,但泊船区域很大。春节期间所有渔船回港。每一排都是数十艘渔船的整齐排列。</h3> <h3>春节期间回港数百上千的渔船。</h3> <h3>头尾相接,很是壮观。</h3> <h3>注意到没有?每一艘渔船后尾都吊有一艘挂机小艇。这在石浦基本没有见到。</h3> <h3>还有渔船两边的灯排,据说是利用灯光捕鱼的利器。在石浦渔船也没见到。</h3> <h3>较大型带灯排渔船,一般不会靠码头停泊。</h3> <h3>这么多的灯要是在漆黑的海面上一起点亮,该会把半个海面照亮。</h3> <h3>在作业的渔港码头。渔船卸货、补给后立即离港。</h3> <h3>繁忙的渔港码头。</h3> <h3>紧邻渔港码头的是鱼货批发市场和零售摊位。</h3> <h3>摊位数以百计,占地数千平米。现货最多是下午渔船返航的时候。</h3> <h3>摊位海鲜品种繁多,有许多叫不出名的海鲜品,像可以买卖的露天水族馆。</h3> <h3>鱼货市场名为“环球码头”。可能是区别于清澜港。</h3> <h3>环球码头直通清澜镇。车辆可以直达摊位边,也是太便利了,逢周末,此路不通,如果是腊月下旬,就只能远离百余米下车步行。</h3> <h3>码头历史悠久,保留了不少有特色的老建筑。</h3> <h3>“三沙一号”,网红名星船。清澜港是南海三沙市的补给基地,三沙一号就是往返永兴岛到海南,央视上镜率最多的补给船。</h3> <h3>高龙湾也称为高龙湾旅游区,有四公里长的沙滩。这点是石浦港无法比拟的。</h3> <h3>清澜大桥。清澜大桥横跨清澜湾,全长1828米,主桥长548.4米;桥面为双向六车道城市快速路,设计速度80千米/小时。大桥于2010年3月动工,2012年12月18日通车。</h3> <h3>远眺清澜大桥。巧的是,石浦港也有一座海湾大桥。</h3> <h1><font color="#b04fbb">浙江宁波石浦港</font></h1> <h1><font color="#167efb">石浦渔港,又名荔港,呈东北西南走向,为“月牙”状封闭型港湾,面积27平方公里,水深4-33米,可泊万艘渔船,行万吨海轮,港内风平浪静,是东南沿海著名的避风良港,兼渔港、商港之利,系全国四大渔港之一。 石浦是中国最早海洋渔业发祥地之一,秦汉时即有先民在此渔猎生息,唐宋时已成为远近闻名的渔商埠,海防要塞,浙洋中路重镇。</font></h1> <h3>从卫星图看,石浦港由数个小岛护佑成一个港湾,面积显然要大得多。</h3> <h3>石浦港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海水是黄色的。好像长江万州段夏天的江水。朋友介绍,东海沿岸都是这样,原因就是接纳众多大江大河,泥多沙少。后来查看卫星图,理解了为什么会有黄水、蓝水、深蓝之分了。</h3> <h3>石浦渔港岸线码头很长,远超清澜渔港。</h3> <h3>渔船数量也远超清澜。现在是休渔期,渔船沿海湾岸整齐停泊。</h3> <h3>渔船普通吨位似乎没有清澜大,但都是钢铁船体,这和清澜大部分是木质船体不一样。</h3> <h3>“中国渔政”是规模渔码头的标配。</h3> <h3>未停靠岸边的渔船。没有发现有灯排的渔船。</h3> <h3>石浦渔港是开发成熟的旅游景点。有专门的游船和港区水上线路,供游客选择。而且乘船游客很多,四十多分钟的线路,两条可载百余人的游船穿梭往来,都是人在等船。</h3> <h3>渔船码头是利用混凝土栈桥和渔船接驳,不像清澜渔港可以直接和车辆无缝对接。</h3> <h3>石浦渔港的“渔人码头”。清澜港也有这么一个。</h3> <h3>码头专门的观景台,前面平房建筑就是游客中心,也是游览船码头所在地。</h3> <h3>码头边的聂耳雕像。著名的“渔光曲”是聂耳创作的,据说电影《渔光曲》就是在石浦拍的。</h3> <h3>码头有多路公交,除了一些旅游大巴,私家车并不多,这得益于公交方便。</h3> <h3>“石浦古城”,与码头不足200米。是石浦港区又一个需要门票旅游景点。</h3> <h3>老房子,老街,石板巷道保存良好,感觉远胜那些新造的古镇老街。</h3> <h3>广角镜拍摄的石浦港全景图,。在古镇翻拍的。</h3> <h3>朋友开车沿石浦海湾行驶十余公里,绕到鱼码头对面远眺。</h3> <h3>石浦海湾大桥,规模跨度等都远逊于清澜大桥。</h3> <h3>石浦大桥全景,是不是有点像巫山长江大桥。</h3> <h1><font color="#b04fbb">笔者虽到过其它海边渔港,但缺乏有目的的考察,这两个渔港,按名气和规模应该具有代表性。<br>比较结果。论规模,石浦远胜;论海水沙滩,清澜具有优势;论渔船,似乎难分伯仲;论海湾大桥,清澜更为壮观;论旅游开发,石浦更为成熟,这多少得益于地处长三角强劲的消费和超强的人气。</font></h1><h3></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