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只言片语(二)

王秀芳

<h3><b>文 字:王秀芳</b></h3><h3><b>摄 影:冯 畅</b></h3> <h3>  <b>#</b><b>该不该催婚# </b>儿女大了还不结婚,该不该催婚,我的回答是:该呀,怎么不该!往大里说,不婚不嫁不成天下,这是人类繁衍必须的。往小里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因为结婚是人的生理本能,是人必经的生命阶段,该结婚了,还晃晃悠悠地不着急,总感觉不是那么回事。在人们的传统思维中,过了30岁还不结婚,就快成剩男剩女了,男的还好说,可以不受限制地往下找女方,而女方则无半点优势,往下概率极低,只能往上找比自己年纪大的,空间就小得多。剩女大多很优秀,优秀的人个性又很强,婚恋成功率相对较低,所以爹妈着急也是可以理解的。其实结婚也不会耽误多大的事,只会让人多了更多的生命体验。结完婚后,该干嘛干嘛去,一切走上正轨。所以人还是不违背自然规律为好,爹妈为了儿女的幸福,催婚也没有什么错,只是注意讲究方式方法就好。</h3> <h3>  <b>#该不该催婚#</b> 儿女大了还不结婚该不该催婚,我的另一种回答是不该催。因为,社会已进入文化的多元时代,那种传统的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的观念,在有些人眼里已不那么重要,不结婚的人一样活得很好。据我了解,有相当一部分青年男女因某些原因错过了婚恋,30岁一过反倒不再着急,一切随缘。还有一部分人被超高的离婚率所吓到,恐惧婚姻,既然有的人拼命想冲出围城,干嘛自己还往里进。还有相信未来社会保障制度会更好,养老方式会很多种,也不是非得指望儿女养老。当然还有一部分人什么原因都没有,就是主张新的生活理念不婚主义。鉴于此,儿女本人不愿意结婚,做爹妈的就不要再着急了;儿女已经成人,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爹妈就不要再催婚了,一切顺其自然最好。</h3> <h3>  <b>【啥时候了我还想不明白?】 </b>昨天是兄长72周岁生日,我们三姐妹在酒店为兄祝寿。兄长二个多月前,二次脑梗十分凶险,在积极治疗下,总算逃过一劫。嫂子为护理兄长吃了很多辛苦,在医院半个月及康复期间,都是她整日在护理,谁替换都没同意。我们姑嫂几十年,没有发生过一点矛盾,但也不是很亲,我们家举办各种活动几乎都是兄长一个人参加,这一次过生日,我事前电话沟通,没想到嫂子爽快答应,还说,啥时候了我还想不明白,这次你哥要是闯不过来,哪还有今天的生日可过?嫂子在席间和我们有说有笑,还抢先付了餐费。这在过去是没有过的,让我心生感慨和感动。当经历了磨难和风浪,还是至亲最亲啊,都好好珍惜亲情和享受生活吧!</h3> <h3><b>  【天上不会掉馅饼】 </b>前几天外出,在等车时,看见一位耄耋老人正在和他等车的朋友大声地聊着,说是哪儿哪儿新发现的一笔某名人的民族资产要发给老百姓,我一听忍不住地插了话,哪有什么新发现的民族资产一说,那都是被拆穿了多少次的传销骗钱伎俩,哪有天下掉馅饼的好事?其他人也都劝说老人。现如今,有的老人由于年纪大了,身体和精力大不如前,社会交际面也越来越窄,偶尔听到一些骗人的消息便会相信,有的由于和子女交流较少,也很容易被骗子甜言蜜语蛊惑。但愿老人把这当故事讲,提高警惕,不会受骗上当。</h3> <h3><b>  #一定要教给娃的事# </b>在我小的时候,家里生活条件不好,可是每当应季水果下来,父亲都会买一些给我们兄弟姐妹尝鲜。常听母亲说,无论咋难都要买一些,不要让我们由于贪馋而爱小便宜,或是小偷小摸,或是接受陌生人的东西而发生意外。想来母亲给我们的教育是对的。近日发生的杭州女童遇害案,就是因为大人和孩子被陌生人的小恩小惠迷惑而导致。这给全社会敲响了警钟,也给做父母的上了重要一课。虽然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但人性之恶也会时不时疯狂一下,这种疯狂往往都是披着爱的外衣,极具迷惑性,这种疯狂看似个案,但对一个家庭或一个孩子便是灭顶之灾。所以,一定要教会娃的安全防范意识,懂得保护自己,并从不要别人或陌生人的东西做起。</h3> <h3> <b> 【与家人交流中尽量少用问号】</b>语言是一门交流的艺术,一样的话由于表达语气不同,会产生不同的语言效果。有的人说话慢声细语,总是商量的口吻,有的人粗门大嗓,语气强势,总是带有命令和责问的味道。有的人,语言中常使用表达陈述语气的逗号和句号,有的人则不管什么事都用感叹号和问号,进而导致夫妻关系不睦,家庭氛围紧张。例如,同样是叫家人吃饭,由于语气不同,给对方感受也不同:" 快,别看了,吃饭了,晚一会儿,饭菜该凉了。" " 别看了不行啊?电视比吃饭还重要啊?不做呗吃还不主动点?" 看看一连串的问号,还没动筷,气就把肚子撑饱了。所以,与家人交流,别总用感叹号和问号了,任谁都是顺着好吃,横着难咽呀!</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