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应同学之邀和亮哥及诸位同学的精心组织,我们十多位同学及家属分别从祖国各地于7月6日下午,赶往呼伦贝尔市,与早年定居在该市的英明同学聚会。英明同学跑前跑后河东河西忙于接站,他的家人里里外外忙前忙后细心准备,全家人为这次聚会做了充分准备。</h3> <h3> 同学们下榻在鑫悦酒店,当晚在金融大酒店举办了隆重、热烈并带有民族特色的欢迎晚宴。英明同学代表全家及亲人,对同学们的到来致了热情洋溢的欢迎词,并自我介绍了四十年来的工作、生活情况。席间,智升同学致答词,并就同学之间几十年来的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做了详细的介绍和交流。期间,还为远道而来的各位同学特意安排了极具民族特色的献哈达、敬酒、歌舞联谊等活动。整场晚宴进行的非常欢快、热烈、祥和。</h3> <h3> 草原儿女为我们献上圣洁的哈达。</h3> <h3> 歌舞联谊。</h3> <h3> 老同学的朋友小张为我们助兴。</h3> <h3> 全体同学合影。</h3> <h3> 第二天,个人农场参观(谢尔特拉十队附近)。今年的呼伦贝尔是几十年来少有的大早之年,同学们到来的前天和当天,这里才下了一场透雨,英明同学高兴的说:“你们给这里带来了甘露,早点来就好了!”</h3> <h3> 早饭后我们从伊敏河东出发,过了海拉尔河,一直往东北方向的谢尔特拉十队进发。雨后的黑土地散发着芳香,金黄色的油菜花和绿油油的麦苗一望无际,蓝天白云与草原融为一体,呼伦贝尔的美景尽收眼底。不时就看到农场了,雨后的黑土地非常泥泞难走,老同学用SUV四驱车分批次把我们接到农场部,很短一段泥泞路也让同学们感受到了生活和工作的艰辛和不易。到了场部,同学们喝茶,聊天,照相,那个高兴劲儿就不说了。快到午时,我们又转到牧场(弟弟的牧场)共进午餐。英明夫妇、三弟和两位侄儿,为了让同学们吃好玩好,连续几天为此充分准备,同学们都非常感动。三弟对蒙古族的手把肉吃法非常熟悉,给我们讲解手把肉的每个部位都代表什么、怎么吃,并把削好的羊肉送到各位的盘子里,供大家享用,让同学们真切体会了蒙古族的传统饮食文化。饭后,同学们还搞了一个小座谈会,各自谈感受、谈体会、谈收获。黄昏时分,全体同学返回美丽富饶的呼伦贝尔城。</h3> <h3> 眼前的黑土地,远处的油菜花。</h3> <h3> 女同学们在田间查看小麦苗情。</h3> <h3> 农场部前合个影。</h3> <h3> 三弟为我们忙前忙后。回敬一杯。</h3> <h3> 两位侄儿给我们敬酒。</h3> <h3> 敬女同学们一杯酒。</h3> <h3> 下午,全体老同学在一起交流、座谈。</h3> <h3> 第三天,额尔古纳市周边游。从海拉尔往北到额尔古纳,途经广阔的天下草原、连绵的莫日格勒河、神奇又神圣的敖包、洁白的蒙古包、古老的蒙古魂游牧部落、大兴安岭西侧的白桦林、恩和俄罗斯民族乡风景,风光美景无限;傍晚,北纬50º的晚霞映红了天边。欣赏了一整天美景的同学们,入住到极具俄罗斯民族特色的彼得山庄(此山庄每一间房全用方木造就,汉人把这种房屋叫木圪楞)。</h3> <h3> 莫日格勒河边的天下草原。</h3> <h3> 女士们在洁白的蒙古包前留影。</h3> <h3> 玻璃观景台上女同学们跟白桦林合影。</h3> <h3> 在白桦林景区集体合影留念。</h3> <h3> 离开白桦林,我们在白桦林景区大门前合影</h3> <h3> 我们在蒙餐厅就餐,餐后准备出发。</h3> <h3> 我们下榻在恩和俄罗斯民族乡的彼得山庄。其房屋结构全用方木制作而成,汉人称木圪楞。如下图</h3> <h3> 傍晚的美景。</h3> <h3> 第四天,陈巴尔虎旗周边游。新的一天开始了,我们驶出恩和,经过上护林收费站,沿着S201道进入额尔古纳市,在此略微休整并自备了熟食,我们继续前行驶入S301道,进入陈巴尔虎旗界内,沿着界河额尔古纳河前行,领略了对岸俄罗斯的风光,同时也饱览了我方沿河各处的风景。中午时分到达斯日格玛游牧人家,这是一处旅游点,项目有骑马、射箭、坐滑翔机看草原、“小人山”滑草、民族服装体验等。我们在蒙古包用餐后,同学们各自穿上蒙古族服装都留下了美好的影像。日照三干,同学们沿着S301道进入X904道往黑山头镇(额尔古纳河上游)前行,日落前到达通古斯蒙古部落并入住蒙古包,分别为“豪包30”、“豪包31”、“豪包32”、“豪包33”、“豪包34”、“豪包12”六个蒙古包。晚饭在黑山头一家饭店用餐。饭后我们回到通古斯蒙古部落,参加了当晚的通古斯蒙古部落篝火晚会。</h3><h3> 下图为陈巴尔虎旗一牧场。</h3> <h3> 斯日格玛游牧人家的牧场、蒙古族服装吸引了女同学。</h3> <h3> 女同学们高兴的跳起了蒙古舞。</h3> <h3> 美丽的大草原让人陶醉!</h3> <h3> 男同学也穿上蒙古族服装闪亮登场!</h3> <h3> 通古斯蒙古部落傍晚景观。</h3> <h3> 通古斯蒙古部落篝火晚会正式开始。</h3> <h3> 女同学们高兴的手舞足蹈。</h3> <h3> 夜幕下的蒙古包。</h3> <h3> 晨曦照耀洁白的蒙古包。</h3> <h3> 第五天,满洲里周边游。同学们吃过早点,继续沿X904道往额尔古纳河上游前行,期间经过“186彩带河”景区。上午十时到达满洲里界内,先是参观了“扎赉诺尔博物馆”,午饭后我们到达满洲里口岸,最后到达呼伦湖。“巍巍兴安岭,滚滚呼伦水,千里草原铺翡翠,天鹅飞来不想回……”。同学们在此观湖、赏景、拍照留影……</h3><h3> 傍晚入住“秀山国际商务宾馆”。</h3> <h3> 参观扎赉诺尔博物馆。</h3> <h3> 满洲里国门景区留念。</h3> <h3> “俺老孙在此!”呼伦湖巧遇“猴哥”。</h3> <h3> 满洲里的俄罗斯街景。</h3> <h3> 俄罗斯风格的套娃宾馆。</h3> <h3> 晚上入住秀山国际商务宾馆。</h3> <h3> 第六天,重返海拉尔。早餐过后,同学们在“秀山国际商务宾馆”门前拍照留念,尔后坐上由小龙师傅始终为我们服务的中巴车。车子行驶在G301国道上,同学们在车上沿途欣赏着海拉尔河边的湿地和草原风光;在途中,中巴车载着我们进入了“15驿站”。“驿站”在古时是提供住宿和换马的场所,如今,“驿站”被赋予了更为丰富的内涵。稍息后,我们继续向海拉尔河上游驶去。中巴车通过海北二桥、海北一桥,进入海拉尔河南岸,岸边就是世界反法西斯海拉尔纪念园,同学们简约参观,了解该园的过去和现状,并在此集体合影留念。</h3> <h3> 仿佛就象本宾馆的老总!</h3> <h3> 世界反法西斯海拉尔纪念园留影。</h3> <h3> 随后进入市区,老同学特地为我们在乌兰牧歌大酒店安排了送行午宴。同学们积极发言,讲感受、谈体会、表谢意、做总结,午宴的氛围非常热烈、欢快。</h3><h3> 午宴后,同学们各自踏上返程的列车和航班。午宴结束了,行程结束了,同学情加深了,同学情厚重了,同学情永远了!</h3><h3> 在此,感谢英明同学及夫人、感谢三弟以及两位侄儿、感谢英明的好友小张及导游小龙、感谢这次聚会的所有同学及夫人的支持、参与和努力。预祝此次聚会的全体人员在今后的各项活动中健康、快乐、幸福、吉祥!</h3><h3> 秀山书于四季青</h3><h3> 2019.7.13.</h3> <h3>呼伦贝尔景观拾零。</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