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日寇侵略中国,华夏大国破山河碎,无数仁人志士舍身取义、守土保国,在国家危亡之即中华民族激发了巨大的民族凝聚力。在抗战的大环境中胡适、老舍、马寅初、丁玲、闻一多等知识分子没有被乱世所裹挟而在各自的领域中竭尽所能,救国救民。在抗日的漫漫长路上以不同方式展现着他们民族大义和家国情怀。</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郴州、宜章当时也有一群老师和学生用教育宣传抗日、用行动支持抗日、武装参加日。演绎着教育工作者的气节、风骨与担当。</p> <h1 style="text-align:center;"><b>一、战地文化服务处</b></h1><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1白上素</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白上素湖南省宜章县上白家村人,字克和,</p><p class="ql-block">生于民国元年八月初七,父亲白玉英是晚清的私塾先生、母亲郑宝尼是位传统裹足妇女,旧社会对妇女的伤害深深的刺痛他的心灵。</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白上素少年时在宜章县城读中学时,就</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接触到了新社会运动和马列主义思想。中学毕业后,回到上白家村紫云祠学校教书。</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民国二十五年(1936)二月,白上素秘密</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组织学生白上明(上素三弟)、郑普诗(上素表弟)、姚志仁(上素妻弟)、白薛长、刘石、刘竹等,夜深人静时在上白家金沙庙紫云祠学校学习《社会发展史》、巜大众哲学》、巜群众》等书籍。在他的教育影下很多学生后来都参加了抗日活动。</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center;">1938年秋,中共宜乐工委委员罗良名多次</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到玉水乡上白家村紫云祠学校,与白上素、刘石密谈,研究抗日救亡工作,酝酿组织抗日武装。同年10年白上素到长沙八路军驻湘办事处向徐特立先生请示抗救亡工作。经徐特立介绍,白上素到新四军驻郴州通迅处,与湘南特委书记、新四军驻郴州通迅处主任王涛取得联系。根据特委指示,白上素回到宜章筹建“战地文化服务处宜章分处”。经县抗日动员委员会批准,白上素在岩泉圩成立抗日动员会分会。他联络了一批进步人士,以办学为名,进行抗日救亡宣传。同年11月下旬,“战地文化服务处宜章分处在岩泉圩育英学校正式成立,加挂“战时书报供应所宜章分所”的牌子。白上素任主任,并吸收刘石、刘竹、郑辅诗、刘涤、邓厚泽、刘凯等人为工作人员,利用合法形式,正式开展进行抗日救亡活动;同时秘密发展党的组织,成立岩泉党支部刘石任支部书记。为了解决“分处”的活动经费,“分处”工作人员集体包教竺岱乡第九保育英小学,将该校两名教员的定员定额薪资作为分处的活动经费,并解决白上素、刘凯两人的伙食费,其他人自带伙食參加抗日救亡工作。</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center;">战地文化服务处宜章分处开办了图书馆,</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由”分处”工作人员积极捐献以及湖南省“战时书报供应所”的寄赠,图书馆共有二千多册进步书刊供借阅。“分处”还供应巜新华日报》、巜群众》、巜大众哲学》、巜社会发展史》等进步书刊。一些失学青年每天都到“书报供应所”来阅读进步书籍。</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分处在各地举办读书会、演讲会、座谈会、故事会、开办画展、出抗日墙报,向群众讲解古今中外爱国民族英雄的故事和诗文。1939年春节期间,分处还把一批失学进步青年组织起来,组成临时性的“春霄宣传团”,每逢圩日,携带留声机(罗良名捐赠)、抗日救亡漫画、地图等到岩泉、沙市、关溪、栗源等圩演讲,在岩泉圩闹市还出了抗日墙报。向广大人民群众宣传救国的道理,重点宣传共产党的巜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各地群众抗日情绪高涨人家纷纷表示“只要全国人民一条心,一致抗战,每个人吐囗口水也都要淹死小鬼子”,“小鬼子侵略中国真是鸡蛋碰石头”。</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39年4月,湘南特委组织部部长周礼岩泉视察抗日宣传工作,听取汇报,并批准白上素加入中国共产党。</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39年6月,郴州专员兼保安司令陆瑞云</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和宜章县县长秦佑农以“清乡剿匪为名逮捕白上素等7人。在审问白上素的法庭上白上素痛斥法官“蒋委员长说人不分男女,地不分东西皆有抗战守土之责,我一介书生宣传抗日何罪之有”?法官无言以对。</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1, 1, 1);">白上素和学生被捕后,罗良名立即同中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党员姚志仁等商量,利用当过县长现任郴州专员陆瑞云副官的文造三施压,迫使秦佑农释放白上素等人。</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1, 1, 1);">出狱后白上素到郴州找上级王涛、周礼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料郴州党组织也遭到破坏。回到宜章后党组织出于保护革命同志,认为白上素不再适合担任分处主任由邓厚泽接任。革命活动暂时进入地下工作。</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白上素被迫辞去”分处“主任后,来到粤北</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六保找到在国民党军统任职的妻兄姚应。在妻兄的安排下他在国民党別动队任参谋,团结国民党爱国人士继续抗日活动。别动队在广州参加两次战斗皆获胜。</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多年呐喊奔走中,白上素患上肺痨在水</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牛湾(今老坪石)用中草药治疗一段时间后,回村一病不起。他没能看到抗战全面胜利的那一天就饮恨九泉,陨于民國30年(公元1941年)年仅31岁。</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span style="color:rgb(1, 1, 1);"> </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2刘石烈士</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刘石,民国9年(1920),生于栗源团民</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国25年(1936)2月,到白上素负责的笆篱区紫云祠补习学校读书。当时,中共宜乐工委员罗良名经常到学校开展革命活动。刘石因此受到革命熏陶,萌发革命觉悟。学校组织学生到岩泉圩和附近村庄进行抗日救亡宣传。他是演讲团骨干成员之一。1938年年初,经罗良名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0月,中共宜乐工委在岩泉圩成立“战地文化服务处宜章分处”和“战地书报供应所宜章分所”,刘石是这两上团体的主要负责人之一。他把自己任教的薪金拿出来作抗日团体经费,并向社会筹集资金,购买武器弹药,发展邓厚泽等进步青年入党,组建中共岩泉圩党支部,并任支书。他的工作,受到中共湘南特委负责人周礼的赞扬。1940年,国民党掀起反共高潮,宜章处在色恐怖之中。他遵照中共湖南省委关于“撤退、转移、隐蔽”的部署,带领支部的党员集体转移到耒阳新市的务实中学、广湘中学。这段时间,他联系地下党员,宣传民众抗日。有人劝他隐蔽为好,他回答说:“革命不怕死,怕死不革命!”1946年9月,成立栗源党支部,刘石任支部委员。1949年夏,从中共五岭地委干校集训回来,任宜章人民抗征大队二中队政治指导员。</p><p class="ql-block">1949年10月,宜章解放,刘石所属武装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宜章大队二中队。他带领二中队奉命清剿国民党残余匪帮。1950年4月30日,刘石到岩泉新铺里了解农会工作和减租反霸情况。当晚匪首姚金水纠集40多名武装匪徒窜到新铺里行凶杀人,刘石不幸被捕。姚金水一伙连夜把他带回广东乳源匪巢西山云崖河,企图劝降,遭到严词拒绝。姚金水见劝降无望,将刘石杀害,抛尸深山峡谷的云崖河中。刘石成为没有坟墓的革命烈士。</p> <h1 style="text-align:center;"><b>二、武装抗日</b></h1><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center;">罗良名生于1921年村宜章县岩泉罗家村,1</p><p class="ql-block">936年秋,受组织派遣,到衡阳以开五五书店为名,负责衡阳到韶关地段党的联络工作。1937年8月,书店被国民党查封,后受中共党组织派遣回宜章,受聘于栗源中心小学任总务主任,他以学校为阵地,开展各种形式的抗日救亡宣传活动,将进步青年、知识分子团结在抗日旗帜下。1940年7月任工委书记,1941年4月利用地方上层人士关系,将湘南特委干部何大君、朱上炯、朱碧波等9人,分散隐蔽到宜章的镇南、长乐两乡(今属栗源乡)的中心小学任教。1942年冬,与曾贯三、姚仲彝等在大井头以合股经营酒厂为名,往返于衡阳、郴州、乐昌、韶关等地,搜集湘粤边境日军情报,开展抗日活动。派中共党员姚志仁(白上素妻弟)打入国民党岩泉乡公所,以文书工作为掩护搜集各种情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45年1月,日军犯境,县城沦陷。罗良名,邓厚泽同中共湘南工委何大君、王来苏等召开党的会议,研究建立抗日武装。他在起草的《宜章抗日游击队组织章程草案》中写道:“广大人民群众以及爱国人士一起行动起来,有钱出钱,有物出物,有力出力,齐心合力,团结奋斗,坚决打倒日本侵略者!消灭汉奸卖国贼!”会后,联络镇南、长乐、竹岱三乡上层人士组成联防抗日指挥部。在留田村设立办事处,筹枪1200多支,组织4000多名自卫队员,实行武装抗日,至5月18日,在栗源的明星桥、铁炉泉、各家等地先后次击退日军的进犯。6月28日,率领24名战士和10名群众,化装成商人前往临武,攻打国民党临武县土桥盐卡,夺取税排的枪枝,被敌发现,队伍遭到伏击,10多人被俘,姚霓等7人牺牲。9月,国民党宜(章)临(武)浮(源)三县联防指挥部通辑罗良名,在群众掩护下,他秘密转移到广东浮源的浪头乡(今属乐昌县)坚持斗争,任自卫队独立分队队长,深入坪石、武阳司等地多次截击日本溃军船只。9月,率部转移到广东凤阳。11月3日,奉命向桂阳转移,途经长平乡(今属迎春乡)碕石欧家附近凉亭时,遭到国民党伏击抓住后被梭标刺喉,牺牲时年33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人己</p><p class="ql-block">逝去,事迹永存。白上素、罗良名、刘石等教育工作者的抗日事迹被巜郴州地区志》、《宜章县志》、《宜章教育志》《宜章百件大事百位人物》、《宜章记事》、等地方历史书籍记载。</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