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友 战友 你好吗! ——四十六年的追寻

信步闲庭

<h3>  这是我1973年11月拍摄的一张照片。据今已四十六年了。 </h3><h3>1973年11月,我所在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六十八军二零三师六零八团奉军委的命令配合北京电影制片厂重拍“南征北战”。我当时在团政治处任宣传干事。 </h3><h3> 全团从临沂出发步行至益都。团部住在大官营 ,部队分散住在大官营,小官营,黄楼等村庄。在此依托弥河完成了以大沙河为背景的分镜头。此后又于次年三月行至沂源,莱芜,完成了摩天岭狙击战和凤凰山歼灭战分镜头的拍摄。 </h3><h3> 老电影“南征北战”是全国人民喜爱的耳熟能详的红色影片。当时重拍组的导演是成荫 ,副导演是王炎,摄影聂晶。均是原班人马。 </h3> <h3>弥河边拍摄我军渡河的分镜头。</h3> <h3>  重拍组的男主角高营长是八一厂的张勇手(原片是冯喆),</h3> <h3> 赵大娘由八一厂老演员胡朋担纲。他(她)们均是我国享有很高声望的影界名人。 </h3> <h3>  国军和“共军”则由六零八团各连队担当。需要拍国军镜头时穿国军服装,需要拍“共军”时则换上共军服装。国军“共军”实际都是共军。 上镜头表现的是我军重返赵庄时,赵大娘和村民在村口欢迎我军归来的一个分镜头。照片左上角扮演村民的大多是六零八团宣传队的成员。 </h3><h3>新“南征北战”拍摄完成后,未见大面积公演。一切成了美好的回忆。 </h3><h3> 而在又一个八一建军节来临之际 ,相隔四十六年,照片上这些战友怎么样了 ,我发起了追寻战友的行动。 </h3><h3>在战友的帮助下 有了以下结果。 </h3><h3> 这里是他(她)们的自述。并附上了当年和现在的照片。</h3> <h3>  照片从左至右,除去抱孩子的妇女,第一个是王明复。</h3> <h3> 王明复,上海籍,1972年12月入伍。新兵连集中训练后,被入选到团宣传队。在部队服役期间先后到四连任战士、电影组放映员,提干后任电影组长、文化干事和组织干事。</h3> <h3>  1985年转业回原籍上海,安排在上海交通大学机电分校(现更名为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在大学工作期间完成了大学本科和MBA学历课程学习,在管理和教师岗位上,曾荣获得全国普通高校毕业分配先进工作者和上海市高校优秀学生工作干部等诸多荣誉,在该校成立四十周年庆典时,鉴于他在“产学合作教育”培养模式上的创新和贡献,被学校授予“杰出教师”称号。如今虽已过了退休之年,由于工作需要仍在上海市教育公益事业发挥余热。</h3> <h3>  紧挨着的是李中航。 他大概比较忙,未有回复。李中航1969年冬季入伍。曾在师团任文化干事。1977年入西安政治学院深造,由于学业有成留校专研政治经济学。后在校以大校正师军内退休。退休后参与地方建设。成为“一带一路”商会秘书长。是个出类拔萃的人物。</h3> <h3>  以下摘自“大咖访谈” </h3><h3>李中航先生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安政治学院研究员、大校,经济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丝绸之路国际总商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大唐西市集团董事、执行总裁。 </h3><h3>李中航是西安市第十四、十五届人大代表,陕西省文化产业协会会长,陕西国际商会副会长,陕西省旅游景区协会副会长,陕西省收藏协会副会长,陕西省国学艺术研究会顾问。先后荣获“陕西十大杰出经济人物”“魅力陕西年度旅游风云人物”等荣誉称号。 </h3><h3> 李中航秉承“文化创造价值、产业做实梦想”的理念,参与策划了大唐西市文商旅综合园区、巩义康百万河洛文化城、张家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文化产业园等项目,为陕西、河南、湖南等地发展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做出了贡献;策划举办的“丝绸之路商旅文化博览会”“一条丝路两城歌”“大唐西市春节文化庙会”等文化会展活动已成为国内外著名的文化品牌。 </h3><h3>作为丝绸之路国际总商会的副主席和秘书长,李中航积极推动该组织发挥政府与企业之间、商会与会员之间的桥梁、纽带和平台作用。成立四年来,丝绸之路国际总商会发表了《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的西安共识》等4个重要成果文件,签署了200余份经贸和文化交流协议,组织代表团赴40余个国家开展商贸、人文交流活动,联合举办了近20项国际会议,推动了近百次商协会之间的交流互访,搭建了国际经贸合作与人文交流的新平台,在国际工商界享有良好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h3> <h3>这是许明。</h3> <h3>  许明:退伍随母亲回原藉常州,在常州药检所工作,后因两地分居调入江苏省委办公厅幼儿园保健医生,2014年在省委办公厅行政处办公室主任位置退休,正处级。</h3> <h3>  去年又参加了老年人的舞蹈团队,还学会了打乒乓球,每天忙的不亦乐乎!</h3> <h3>  伍萍贤,1970年入伍进入203师宣传队,后到608团宣传队任女兵班长。1975年退伍到国有企业,先后从事企业党委组织、宣传和职工教育工作,在职考取复旦大学经济法专业,学习三年取得本科学历后,从事企业法律事务工作,被聘任为公司总法律顾问,成为企业高管。</h3> <h3>  2013年退休后,一直上老年大学,继续发挥自己年轻时的文艺特长,加入了南京老兵合唱团、葫芦丝艺术团和老年舞蹈队,并分别担任副团长、艺术导演,是团队的“台柱子”。除了参加文艺团体活动,还热衷旅游,每年都要参加多次国内外旅游出行,饱览大自然美景和历史人文景观。老年生活丰富多彩,追求老有所乐,自得其乐,开心快乐,乐在其中!</h3> <h3>  紧挨着伍萍贤的是宋双喜。 宋双喜的情况因身体较弱,未能细写。我简要的介绍一下。1970年入伍,75年复原。她有一个名人哥哥,然而她却没有沾到哥哥的光,复原去了一个省级大型企业,随着改革成了下岗工人,自谋职业。不幸的是,命运多舛,中年丧子,夫妻两人在悲痛中艰难的勇敢的度过了最困难的时候,走在生活的道路上。走到今天。这后一张照片从绽露的笑容中你可能看出来那深埋的在心底的痛苦吗!她是生活的强者,令人钦佩!</h3> <h3>圈里的是叶文俊。</h3> <h3>  叶文俊,复原后,1985湖北中医药大学师从“黄帝内经”大师李今庸。硕士研究生毕业。1985-1987湖北省中医药研究院。参与卫生部李时珍研究课题组。1987-1989武汉市医学科学研究所。1990-1995日本爱知医科大学读博。1996-2008日本爱知医科大学东洋医学研究所。</h3> <h3> 2010年归国后,先后受聘于崔月犁传统医学研究院、平心堂诊所、路志正中医药研究院和三芝堂诊所。2014至今新绎健康国医堂。</h3> <h3>  令人想不到的是叶文俊在专心中医业务的同时还撰写出版了“李时珍传奇”。成了第一部从中医专业角度创作的,描写中国医学史上最具影响的医箹学家李时珍的长篇小说。</h3> <h3>圈里的是张怀玉。</h3> <h3>  张怀玉。在照片第二排面向左方的。在退伍后分到河南宝丰水泥厂工作曾任党委委员,兼厂纪检委办公室主任,厂供销处处长,企管办主任。</h3> <h3>  退休后到天瑞集团南召分公司办公室主任,老伴就职于宝丰县政府铁路办事处任副主任。家庭和睦。</h3> <h3>  下面的这个是刘仁义。</h3> <h3>  刘仁义。 第二排中着便装者。 1970年入伍进203师宣传队后调入608团宣传队任一班长,兼任琵琶伴奏。1975年退伍后到河南省许昌地区越调剧团1985年调入平顶山市曲剧团,一直兼任琵琶演奏师,参与地方戏的伴奏工作。从中参加过中国唱片社河南地方戏的灌片,省电台电视台及黄河音象社的很多目戏剧录音录象。81年参加了长影拍摄的越调《白奶奶醉酒》…</h3> <h3>  2010年退休后个体办立琵琶培训班。平日里弹弹琵琶曲,传承一些琵琶枝艺,适当参与部分社会文艺团体活动。陶冶情操,滋润心田,也算是老有所乐喽。</h3> <h3>余大东。暂无音讯。</h3> <h3>吕惠生。已病故。令人心痛。</h3> <h3>  在当年的照片上共有十人。其中一人因病去世,一人未有音讯 寻找到八人。这八人中有七人给予了回复。 </h3><h3>时光荏苒,转眼近半个世纪,当年的芳华已逝,都已过了花甲之年。然而回首往事,他们不负春光。这其中有一人正师,三人正处,其他四位也在各自的岗位上多有建树。</h3> <h3>  “人生到处知所似,应似飞鸿踏雪泥”。他们走出六零八团,如同撒向四面八方的种子,迅速的落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在人生的道路上绽放光彩。 </h3><h3> 他(她)们无愧解放军大学校的培养教育,无论是平坦还是坎坷,无论是贫穷还是富有,他(她)们无愧自己人生的信念。他(她)们虽然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但他(她)们不负人民军队的培养,不负党的期望,默默的扎实的走好每一步,他(她)们人人都是一部长篇小说。他(她)们虽然只有八人,但却是成千上万复转军人的代表!他(她)们是六零八团的骄傲,他(她)们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骄傲! </h3><h3> 做为战友我被他(她)们感动,也由衷的为他们骄傲!我在此向战友们致以崇高的敬礼!并衷心的祝福他(她)们晚年生活健康快乐,全家幸福平安。 </h3><h3> 本次编辑涉及年代较长,在曾经的参与者伍萍贤战友的支持协助下得以完成,在此深表谢意! </h3><h3> 遗憾的是在美篇制作提供的背景音乐里已找不到完整的了。 </h3><h3><font color="#ed2308"> 衷心祝福战友们幸福安康!“八一”建军节快乐!</font></h3> <h3>原片 王彭竹</h3><h3>撰写 王彭竹</h3><h3>远程协助 伍萍贤 </h3><h3>2019 0729定稿</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