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垣国保(三)——文庙

水砡

&nbsp; &nbsp; &nbsp; 文庙位于襄垣县城内南街,2006年,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nbsp; &nbsp; &nbsp; 文庙始建于金天会年间,元代元贞二年(1296-1300年)扩建,后历代均有修葺。现存建筑大殿、西庑殿、藏书楼。大成殿面阔五间、进深六椽,元代木结构建筑。殿顶悬山式琉璃五脊顶;建筑用材粗大、举折较缓、出檐深远。 &nbsp; &nbsp; &nbsp; 斗栱六铺作单抄三下昂,重栱“计心造”里转偷心,昂琴面式扁而清瘦;后檐柱斗栱四铺作外插昂,乳栿伸出檐外作耍头,明次间砍为蚂蚱头,角科则砍为昂形,前后斗栱用材较大,各斗欹幽度砍出明显。 &nbsp; &nbsp; &nbsp; 梁架结构简洁明快,用材粗大,明次间五檐栿、梁架结点使用的替木、叉手、蜀柱用材较大,普柏枋用材较薄,内檐雀替尽端刻画瓣蝉肚花样或曲线如鸟翼。梁架为五椽栿对后乳栿,通檐用三柱,彻上明造。 &nbsp; &nbsp; &nbsp; 大成殿内部平面颇具特色,除运用“减柱造法”减去前金柱外,为增加平面使用空间,四根后金柱统一向后移位55公分,加大了殿用空间,是金元时期“移柱和减柱造”建筑艺术手法的典型范例。 藏书楼 西庑殿 &nbsp; &nbsp; &nbsp; 大成殿建筑雄伟,虽饱经千年沧桑,但其建筑手法仍完整的保留了金、元两代建筑风格和特点。殿内梁架、斗栱、额枋和山面墙体上保存基本完好的清代彩绘,是我们进行研究古代建筑艺术的极好实物教材。<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