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 巍巍昆仑、万山之祖”的昆仑山、“死亡地带“的可可西里无人区,以前连想也不敢想,梦也没有出现过的地方,这次真真实实地走了一趟。</h3><h3> 可可西里山脉跨越青海与西藏,在青藏高原的中部——西藏羌塘至青海省玉树州治多县西部上下,有个被誉“生命的禁区”的地方,面积近60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高5000米。这片地方除了高山、湖泊、草原和更是中国海找最高、野生动物(传说藏羚羊出没最多)最多的自然保护区,几乎荒无人烟。历史上,曾经有一些人去探险,可是不是因为缺吃,就是因为迷失方向,很少有人生还,“无人区”在人们的印象中,是一个荒凉、恐怖的世界。</h3><h3> 昆仑山是中国西部山系的主干。西起帕米尔高原东部,横贯新疆、西藏间,伸延至青海境内,全长约2500公里,昆仑山西起帕米尔高原,平均海拔5500-6000米,宽130-200公里,西窄东宽总面积达50多万平方公里。昆仑山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史上具有“万山之祖”的显赫地位。</h3><h3> 今天一早就从唐古拉山镇出发,经过沱沱河、五道梁,目的地格尔木。路程约七百公里左右,由于堵车后又“突堵”,整整十三四小时才到格尔木市(海拔2800米)。虽辛苦,但收获了目睹祖国的大好河山是如此的壮丽辽阔外,更有挑战高海拔的勇气与决心。</h3><h3> </h3> <h3>清晨,站在江泽民题字的“长江源”景点上远望着唐古拉山镇、沱沱河大桥。</h3> <h3>走没多远就会有野驴出没</h3> <h3>只坐在汽车上的我们都感觉辛苦了,你看那些“摩旅、自行车旅”的勇士们还挺着雨、雪等高原恶劣的气候在朝着信仰的目标在前行,真佩服他们!</h3> <h3>可可西里沱沱河保护站</h3> <h3>这里的海拔平均5000以上了,眼前见得最多的就有穿越雪山的青藏铁路。祖国太伟大了!把路都建在天上了。</h3> <h3>不是说可可西里是无人区吗?这里的车堵得比有人区更要严重,堵了十公里长呢。拉近放大看。</h3> <h3>堵得天长地久似的,下车溜达溜达</h3> <h3>路窄,路烂,大货车多</h3> <h3>堵!堵!堵!十公里的“长龙”,看不到“龙”头“龙”尾,照这阵势好似要堵到“天荒地老”。焦急呀!难道要在这过夜了?会不会冻死?一连串的问号塞满了脑袋。正在担忧时,我们的司机小弟把车开出,努力地在找“突破口”,走了一条,不行,又掉头回来,来来回回地找了三条路还是走不出那“长龙”,第四次,终于在他下车侦查后找到了一“捷径”,一看这“捷径”的那约“80度斜坡,落差高的松土坡”,我胆怯了,要求我们先下车,车过我们再上。最后胜利“突堵”✌✌✌。必须为司机小弟点赞👍👍👍,他们的“霸道”车太给力了,太霸气了💪💪💪,如果没有这“霸道”,真的要堵到“天荒地老”了。</h3><h3> 这是“霸道”的两车绕在雪山走出“突堵”的照片,当时是拍了视频的,但现在找不出来,估计慌忙中按错键了。😭</h3><h3> </h3> <h3>“突堵”的喜悦</h3> <h3>耗牛</h3> <h3>野驴</h3> <h3>可可西里无人区,在这里你再也看不到高山了,因为你就在最高峰上,在这里,你都以为自已是走在平原上的。</h3> <h3>除了公路,两旁所有的山峰都被万古冰川覆盖,不过对于南方的我来说,能看到这壮阔“银装素裹”的世界真的少之又少。</h3> <h3>山顶上一路看见像“卫士”一样的“电缆”静静地立在两旁</h3><h3><br></h3> <h3>一走上109国道,整条的公路几乎都是凹凸不平,坐在车上“抖”得不行,坐在后排也要记住扣紧安全带哦。</h3> <h3>一条山高“车”为峰的天路</h3> <h3>可可西里无人区是藏羚羊出没最多的地方,每隔一段距离两旁就会看到“藏羚羊通过,车辆慢行”的路标。著名的藏羚羊通道。没见到藏羚羊没什么遗憾啊,知道它们在,而且安全就好了</h3> <h3>“环保卫士.索南达杰”,为了纪念索南达杰,可可西里保护区的第一个保护站便以他的名字命名,“索南达杰保护站”是可可西里地区建站最早、名气最大的的保护站,主要任务是接待游客与救治藏羚羊。</h3> <h3>爬山涉“洼”的一路向今晚的目的地前行</h3> <h3>沿路的风景</h3> <h3>这一段的冻土“热棒”不太多,大多都是立在一边的公路,不像唐古拉山的公里立在两旁公路的。</h3> <h3>由于再次怕被堵,不敢在停车在景点打卡了</h3> <h3>今晚目的地格尔木还有一百多公里,在这路窄、坑洼、车多的高原上行走,还真的不知要多长时间</h3> <h3>车子又开始缓慢,怕怕</h3> <h3>还好没堵车,只好缓慢前行。快要到格尔木路上的景观</h3> <h3>“巍巍昆仑、万山之祖”我们终于走过了无人区,好快就要到了昆仑山脚下的格尔木市</h3> <h3>格尔木的黄昏</h3> <h3>向着格尔木市前行</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