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军旅生涯走边防】

阿尔卑斯

<h3>★这是一段封尘了40多年的记忆,这是作为一个曾经的军人,在军旅生涯中难得的一段人生经历。在建军节92周年到来之际,将此“美篇”送给原沈阳军区后勤二分部演出队当年与我有着共同经历的战友们。</h3> <h3>★1977年3月2日,新兵训练还没有结束,我就被抽调到沈后二分部演出队,准备参加军区后勤部即将举行的文艺汇演。<br>(这是我所在的沈后二分部演出队,参加沈阳军区后勤部汇演时的节目)</h3> <h3>★1977年初春,也是华夏大地迎来粉碎“四人帮”后的第一个春天。伴随着举国上下欢庆的喜悦,沈阳军区准备举办军区各部队文艺汇演。参加汇演的共有15个单位:军区司令部、后勤部、炮兵、工程兵、装甲兵、旅大警备区、旅大要塞区、黑龙江、吉林、辽宁省军区、16、23、39、40、68军。(照片由网络提供)</h3> <h3>★军区后勤部汇演结束后,为了参加军区文艺汇演,军区后勤部临时组建了演出队。演出队由沈后所属一、二、三、四分部,军区总医院、202医院等单位演出队的文艺骨干组成。这是一只精干的文艺精英队伍。这些以往素未谋面的战友,他们不论是演员还是乐手,都具有相当专业的表演和演奏能力,许多都是被“特招”到部队的。还有一些人放弃了地方艺术院团,自愿来到解放军这所大学校的。<br>(照片由网络提供)</h3> <h3>★5月20日军区汇演结束后,军区领导决定以沈阳军区后勤部、68军两只演出队,组成慰问驻守边防、海岛干部战士演出服务队,深入到军区管辖范围的边防、海岛基层部队,慰问服务那里的干部战士。<br>(这是沈阳军区后勤部演出队全体战友在沈阳北陵公园合影)</h3> <h3>★我非常幸运的被选中留在了军区后勤部演出服务队,能够和战友们一起深入到边防哨所,为那里辛勤守卫祖国边防的干部战士演出服务。一些军旅作家和摄影工作者也将随同前往。</h3> <h3>★经过短暂的休整和重新编排节目,军区对我们进行了边防常识及相关内容教育。1977年6月8日晚,演出服务队一行50余人,从沈阳站乘火车出发,向祖国的东北端,黑龙江佳木斯开进。 到达佳木斯后,我们先后向佳木斯军分区、边防五团及萝北县地方领导和军民进行了汇报演出。(照片由网络提供)</h3> <h3>★由于部队的文艺节目短小精悍,超凡脱俗,紧跟时代潮流,政治性强,在当地演出时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受到了广大军民的热烈欢迎,加演了好几场也没能满足他们的愿望。</h3> <h3>★1977年6月16日,两辆军车满载着演出服务队的战友们,奔驰在祖国最北端辽阔的北大荒公路上,拉开了真正意义的为边防干部战士演出服务的序幕。公路的左侧是巍峨延绵的大兴安岭山脉,公路右侧是时隐时现的黑龙江。(照片由网络提供)</h3> <h3>★我们到达的第一站是“太平沟”,边防五团最北端的七连。当时是我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反修”前线,心情未免有些忐忑、激动。看到边防战友们在远离内地,生活条件非常艰苦的情况下,尤其冬季要克服零下40多度严寒天气,一刻也不能放松警惕的守护着祖国的北大门,让我对这里的战友们肃然起敬。当天晚上的演出效果极佳,战友们自始至终掌声、笑声、欢呼声不绝于耳。(照片由网络提供)</h3> <h3>★6月17日,我们来到黑龙江边一个叫“兴东村”边防五团六连。每到一地演出之前,演出队的战友们都争着抢着为连队的战友们洗衣服、刷鞋,缝补衣服、帮厨做饭。军旅作家忙着采访积累素材,摄影师四处寻找创作灵感。我凭借着在广阔天地当“知青”时,拿村里小盆友们练就的理发技术,用自带的理发工具,为四名战友理了头发。这里的战友们为我们舞台上能演出,舞台下能服务的行为感到由衷的钦佩。(照片由网络提供)</h3> <h3>★6月18日我们到达“名山”五团五连驻地,连队的对面是苏联的“阿穆尔捷特”市。为了不让每一位边防战友留下遗憾,为连队演出结束后,全体演出服务队人员来到五连山上的哨所,在一块不大的空地上,为当班执勤没有看到节目的五名战友做了专场演出。五名战友看完演出后流下的感激泪水,至今我都不会忘记。(照片由网络提供)</h3> <h3>★在五连我第一次登上了边防哨所的瞭望塔,用高倍望远镜眺望江对面曾经是祖国的土地,心情是相当的复杂。特别是看到苏军边防分队那边有直升机起降,心中未免有些疑惑。问起执勤的战友才知道,苏军的边防中队(相当于我方的“营”建制)就配属了直升飞机。而且苏军边防分队(等同于我方的边防连队)的机动车、摩托车等武器配备也优于我方。但我们的战友们并没有因为苏军的装备条件优越而被“敌人”所吓倒,他们用“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中国军人的神圣勇敢的精神激励着自己,因为身后有十亿中国人民做坚强的后盾,任何穷凶极恶的敌人都能够战胜。(照片由网络提供)</h3> <h3>★6月19日到达“肇兴”四连驻地。“肇兴”是当时的公社所在地,这里的常住人口,房屋建筑、街道分布都具有一定规模,在中苏漫长的边境线上算得上是“边陲重镇”了。那时对进入边防地区管控的非常严格,必须持有“边防证”才能进入这一地区。当晚的演出在公社搭建的临时舞台上举行,除四连的战友外,周边十多公里远的老乡,全家老小都赶着各种牲口车辆来观看演出,用盛况空前来形容绝不为过。(照片由网络提供)</h3> <h3>★在四连演出结束后,听到战友们纷纷议论,说今天在边境苏联一侧举行了中苏两军首长会晤。苏军提出:连日来中国边境一侧有两辆军车,搭载着数量很多的男女军人,车上有长短不一、形状各异的武器(装乐器的盒子),增强了中国边防部队的武装力量,希望中方能给出合理的解释。我方向苏军方面通报了近期沈阳军区组成的演出服务小分队,来边防部队慰问演出的情况,才使苏军方面打消了疑虑。(照片由网络提供)</h3> <h3>★6月20日我们走进五团三连。这个连队坐落在叫“同仁村“的地方,但连队的驻地却远离村庄。这里的战友们平时很难见到附近的老百姓。好多战友入伍时在县城照了一张照片,直到复原时才能到县城以外的地方再补上几张照片。冬季到来时,他们冒着零下40多度的极寒天气,巡逻在祖国的边防线上,将热血青春奉献给了祖国的国防事业。(照片由网络提供)</h3> <h3>★“中兴”是五团二连所在地,战士们去哨位上岗要走出1公里多的路。6月22日当我们达到连队时,立刻就被连队大门两侧用碎石堆成的“人在阵地在,誓于阵地共存亡”标语震撼了。连队指导员向我们介绍说:边防线上所有的连队,都有一台直接与军区作战室和中央军委直通电话,遇有“突发”情况,全连干部战士必须用生命坚守几分钟,确保将“情况”上报指挥机关,之后的事情根本就不去想了。(照片由网络提供)</h3> <h3>★望着指导员和边防战友们的身影,我更觉得他们的形象高大伟岸,他们才是和平年代“最可爱的人”。是啊!只坚守“几分钟”,这就是边防战友们对祖国、对人民、对和平的渴望与承诺。(照片由网络提供)</h3> <h3>★6月23日,在绥滨县停留一天,慰问了当地政府部门及革命群众。6月24日到达五团一连所在地“三号”。五团在家的首长都赶来和一连的战友们一同观看演出,并为我们将要奔赴四团进行欢送。将要分别的那一刻,一连的许多战友都流下了依依不舍的泪水。我们带着战友们的嘱托和希望,向下一个目标出发了。★6月25日,应“同江县”的要求,我们慰问了那里的革委会和广大贫下中农,为他们带来了改革开放后部队清新脱俗的文艺节目。(照片由网络提供)</h3> <h3>★6月26日,我们来到了黑龙江省建设兵团六师所在地“建三江七星农场”。那时的建设兵团仍实行军事管理,连长、指导员都是现役军人。兵团的战友以上海、杭州、天津、北京“知青”居多。他们基本上都是共和国的“老三届”,是我们“知青”中的精英。当天晚上的演出,险些没有把兵团文化宫的大门挤破。(照片由网络提供)</h3> <h3>★6月27日,为了满足兵团战友们的需要,队领导决定中午、晚上连续演出两场。晚上演出前,我们和兵团六师八团演出队的战友们举行了联欢会,大家相互学习交流,即兴表演节目,气氛欢快热烈。八团演出队的指导员讲述了1968年中苏边境交恶时,他们划着小船用斧头砍断苏军舰艇水龙头的那次非凡的经历。指导员的叙述深深的感染着我,是边防线上的军民共同携手抗敌,才赢得了那场自卫反击战的胜利。(照片由网络提供)</h3> <h3>★由于建设兵团上海、杭州、北京等地“知青”战友的到来,让这座边境小镇充满了生机和活力。“知青”们的生活观念,消费理念,欣赏水平和超前的思维,不仅改变着这里的物质生活,也使精神追求不同于一般的地方。特别是上海男女“知青”们时尚的穿着打扮,那种视觉冲击在当时的那个年月,感觉是相当的震撼。“知青”们不仅融入了黑龙江这片广袤的黑土地,还把上海先进的轻工、纺织、印刷制作、食品加工等先进技术带到了这里,使这里的生活品质明显高于内地。由于这里兵团的战友众多,我们两天进行了3场演出都没能满足兵团战友们的需要。如今的“建三江”已经建设成为了繁华的边境城市。<br>(照片由网络提供)</h3> <h3>★6月28日开始对边防四团所属连队进行慰问演出。从这天开始,去四团的所属的连队都要沿黑龙江乘船达到。(这是随队摄影师为我们在炮艇上留下为数不多的珍贵照片)<br></h3> <h3>★第一站是“三江口”炮机连所在地。6月28日上午,我们头顶炙热的阳光为连队进行了演出。下午又赶到“三村”四团八连驻地。连队周边十里八村的老百姓早就听说我们要来这里演出,每天都聚拢了许多百姓等待演出。因为我们在“同江县、七星农场”耽搁了两天,所以老乡们今天扶老携幼,驾着马车、牛车从不同地方赶来,终于圆了他们想要观看演出的梦想。(照片由网络提供)</h3> <h3>★6月29日下午,我们乘坐炮艇到达“街津口”四团七连所在地。休息时连队的训犬员小Y带着他心爱的军犬为我们表演了追踪、寻物、分辨物品等科目,军犬的出色表现赢得了大家的阵阵掌声。(照片由网络提供)</h3> <h3>★训犬员小Y是吉林省德惠人,我们也算是老乡。他对我说:入伍后就被分派到哈尔滨训犬基地,半年后就带领这只军犬来到连队。平日里边境巡逻,遇有“偷渡”或边境出现异常情况,都需要他和军犬到场。军犬已成为连队的一员,战友们都非常喜欢“她”。在1977年国家副食品对城镇居民还实行限量供应的情况下,军犬每个月的伙食标准,肉和水果罐头的数量必须保证。小Y已经入伍4年,年底准备复原了。只要小Y离开连队,军犬也面临着“退役”。望着朝夕相处的“伴侣”,小Y眼睛有些湿润。那一刻,我深深的理解小Y的心情和感受。(照片由网络提供)</h3> <h3>★6月30日,我们乘舰艇来到北疆重要的反修前沿“勤得利”,四团六连所在地。当天大雨持续的下着,领导决定把晚上的演出地点改在连队饭厅。由于饭厅容纳人员有限,这样一来大部分老百姓和兵团“知青”战友们就无法观看演出了。时间已经是晚上8点多了,大雨还在继续的下着,饭厅四周围观的人群打着雨伞,披着雨具,虽然是“听着”我们的演出,但他们依然是久久不愿散去。百姓们那种期待、渴望获得精神食粮的目光,至今想起来都让我动容。</h3> <h3>★炮艇载着我们行驶在黑龙江上,时不时的与苏军舰艇、民用舰船、拖船相遇。当时苏联非常先进漂亮的“水翼艇”从我们炮艇旁边经过时,艇上坐的是苏联远东军区的军官和他们的家属。那时看着这些身着鲜艳服饰红男绿女的“资产阶级”,感觉到他们与电影中的外国人没什么不同。但是当我们与苏联军人四目相对的那一刻,我深深的被那种傲慢、蔑视的目光所刺痛。舰长告诉我们:“我们的国家目前还不够强盛,现在乘坐的这个舰艇,都是解放战争时期从国民党那里缴获过来的。”那一刻我深深的感到,祖国的富强,民族的强盛,必须用先进的军事科技和强大的军事装备来武装。这样才能在敌人面前昂首挺胸,维护祖国和民族的尊严。(照片由网络提供)</h3> <h3>★7月1日下午3点多达到“八叉”,受到了四团五连战友们和当地“赫哲族”身着民族服装群众的热烈欢迎。“八叉”这地方蚊子多,“瞎蒙”大都出名了。蚊子个头小,攻击力极强,行走在室外,你只要凭空挥手抓握一下手掌,肯定会有蚊子被握死。如果捉到一只“瞎蒙”把它放在火柴盒里,火柴盒基本上被它塞满了,要是被它叮上一口,那立马就会赏给你一个巨大的“红包”。军分区的领导考虑到这里情况特殊,特意为我们发放了“防蚊油”,虽然演出前我们将裸露的皮肤都涂上了“防蚊油”,但依然没能阻挡的了蚊子、“瞎蒙”的热情亲吻。战友们忍着剧痒、剧痛坚持到演出结束,每个人的身上、脸上都出现了大小不同的红包。(照片由网络提供)</h3> <h3>★7月2日来到四团所在地“抚远”县,晚上向当地军民进行了慰问演出。由于演出的节目受到了一致好评,应广大军民的强烈要求,7月3日又连续演出了两场,但仍然有很多人没能感受到精彩演出的盛况。(照片由网络提供)</h3> <h3>★7月4日,我们完成了为四团四连的演出,按原计划行驶到达黑龙江尽头后,我们要沿着乌苏里江向“珍宝岛”方向开进。由于前一天行驶在我国内河航道的航标船,无端的受到苏联方面的干扰,双方出现了小摩擦。军区领导考虑到我们的安全,决定取消去“珍宝岛”方向慰问演出的计划。原本战友们都渴望踏上“珍宝岛”,缅怀在那场中苏边境自卫反击战中流血牺牲的英烈们。但由于计划变更,美好的愿望就止步在这里了。(演出队演员班男战友们在舰艇上的合影)</h3> <h3>★7月5日,为了避开在内河航道行驶出现摩擦,由四连的五名战友划着小船,把我们分批倒送到大船,绕道开进了“乌苏镇”,到达了四团三连。在连队演出结束后,全体演出队战友来到三连设在我们国家地图东北角“鸡嘴”上的军事哨所,为8名执勤战友做了专场演出。(照片由网络提供)</h3> <h3>★目前这个哨所被国人尊称为“东方第一哨”。哨所由一个班战士守卫,哨所的对面就是苏联远东军区所在地。进入11月份,部队就将越冬所需粮食、蔬菜等食品,武器弹药、发电用油和几部电影拷贝送到这里。冰封大地后,由于这里的气候和复杂的地理环境,任何交通工具都无法到达这里。在等待春暖花开漫长的6个多月中,战友们除了每天要观察巡逻,向连队报告“敌情”外,寂寞、单调的生活只能靠听收音机,反复播放那几部电影来打发日子。我为战友们坚强的革命意志和乐观的革命精神所感动。正因为有了他们,祖国的和平与安宁才有了保障。 晚上,我们又赶到了“抓吉”镇,7月6日为四团二连和当地居民进行了演出。<br>(照片由网络提供)</h3> <h3>★7月7日,这是我们此行的最后一站,“海青四河大队”是四团一连所在地。演出结束时已经是夜里十点多了,团里的放映队又为大家放映了一部电影《黄河飞渡》。虽然夜已经很深了,但此刻的战友们都非常兴奋睡意全无,大家相互谈论着此次边防之行的感想和收获,都为我们能有幸参加军区组织的这样活动而感到骄傲和自豪。(照片由网络提供)</h3> <h3>★历时一个月边防线上的行走,连续30余场的慰问演出之行圆满结束了。回到沈阳后,这支临时组建的演出队也将要解散,人员也要返回各自的部队。虽然我们相聚才短短的一个多月,但紧张忙碌的演出,彼此间相互关心和帮助,让我们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这是我人生中经历的最不平凡的一个月,在我的脑海里留下了美好、难忘的回忆。分别之时战友们依依不舍,都流下了惜别的泪水。(沈阳军区后勤二分部演出队在沟帮子医巫闾山合影)</h3> <h3>★沈后二分部演出队合影。</h3> <h3>★回到本溪分部演出队后,我们在沈阳军区《前进报》和《解放军报》上看到了由于军区组织的这次为边防、海防演出慰问服务活动,极大的激发了边、海防官兵的豪情壮志和爱国热情。他们纷纷向军分区(要塞区)、沈阳军区写“决心书、保证书”,向党和人民做出庄严的承诺:要用鲜血和生命坚守边、海防,捍卫祖国的领土、领海完整,不辜负党中央、华主席对军队的期望和人民的重托。(照片由网络提供)</h3> <h3>★此次边防慰问演出服务之行,由于我的工作和服务表现出色,“八一”建军节前夕,在沈后二分部“通令嘉奖”的名单中,荣幸的看到了自己的名字。<br>(照片由网络提供)</h3> <h3>★四十多年过去了,每当想起军旅生涯中行走边防的这段经历,我都觉得这是上天对我人生的眷顾和偏爱。是那些边防战友们不怕流血牺牲,祖国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胸怀,让我懂得了有国才有家的道理;是边防战友们保家卫国钢铁般的意志,勇于吃苦甘于奉献的牺牲精神,让我对什么是“家国情怀”有了深刻的理解。(照片由网络提供)</h3> <h3>★人的一生会有许多经历难以忘记,在我的军旅生涯中行走边防的这段历程,将植根在我的心中,成为永恒的记忆…… 由于受当时条件所限,没有留存演出队战友们演出服务时更多的影像资料,制作美篇时留下了诸多遗憾。<br> 2019年7月20日<br> 赵 刚</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