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r></h3><h1><font color="#ed2308"><br> 隆重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第一师89201部队参加对越自卫还击作战胜利四十周年!</font></h1> <h3><br></h3><h3><br></h3><h3> 谨以此文,敬献给1979年春天在祖国的南疆一起参加对越自卫还击作战而英勇牺牲的革命战友。</h3> <h3><br></h3><h3> </h3> <h3><br></h3><h3><br></h3><h3> 下图是云南省红河州屏边苗族自治县城区美丽的鸟瞰图之一。</h3> <h3><br></h3><h3><br></h3><h3> 下图是云南省红河州屏边苗族自治县城区卫星地形图。</h3> <h3><br></h3><h3><br></h3><h3> 下图是位于云南省红河州屏边苗族自治县城区文化广场的文化坊,由此往东走通往屏边烈士陵园。</h3> <h3><br></h3><h3><br></h3><h3> 下图是位于云南省红河州屏边苗族自治县城区的文化广场,由此往东走通往屏边烈士陵园。</h3> <h3><br></h3><h3><br></h3><h3> 下图是位于云南省红河州屏边苗族自治县城区文化广场的文化坊,由此往东走通往屏边烈士陵园。</h3> <h3><br></h3><h3><br></h3><h3> 下图是位于云南省红河州屏边苗族自治县城区文化广场的文化街,由此往东走通往屏边烈士陵园。</h3> <h3><br></h3><h3><br></h3><h3> 下图是位于云南省红河州屏边苗族自治县城区文化广场的文化街,由此往东走通往屏边烈士陵园。</h3> <h3><br></h3><h3><br></h3><h3> 下图是位于云南省红河州屏边苗族自治县城区文化广场的文化街,由此往东走通往屏边烈士陵园。</h3> <h3><br></h3><h3><br></h3><h3> 下图为通往屏边烈士陵园沿路街景。</h3> <h3><br></h3><h3><br></h3><h3> 下图为通往屏边烈士陵园沿路街景。</h3> <h3><br></h3><h3><br></h3><h3> 下图为云南省屏边烈士陵园外景。</h3> <h3><br></h3><h3><br></h3><h3> 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提词: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h3> <h3><br></h3><h3> 下图为云南省屏边烈士陵园外景。</h3> <h3><br></h3><h3><br></h3><h3> 2019年4月11日上午九点,来自原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第一师89201部队云南边境前线对越自卫还击作战开远指挥所、直属汽车营、直属机械营的部分参战老兵,不远千里从革命老区黄麻起义的策源地湖北省麻城市来到云南省红河州屏边苗族自治县(东)水冲子烈士陵园,祭奠在1979年2月17日对越自卫还击作战中英勇牺牲的革命战友。</h3><h3><br></h3><h3> 下图为来自湖北省麻城市对越自卫还击战参战老兵与来自云南省大理州祥云县的参战老兵在云南屏边烈士陵园正门前合影纪念。</h3> <h3><br></h3><h3><br></h3><h3> 下图为云南省屏边烈士陵园内景。</h3> <h3><br></h3><h3><br></h3><h3> 下图为云南省屏边烈士陵园内景。</h3> <h3><br></h3><h3><br></h3><h3> 下图为云南省屏边烈士陵园内景。</h3> <h3><br></h3><h3><br></h3><h3> 下图为云南省屏边烈士陵园内景。</h3> <h3><br></h3><h3><br></h3><h3> 下图为云南省屏边烈士陵园内景。</h3> <h3><br></h3><h3><br></h3><h1> <b><font color="#ed2308">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font></b></h1> <h3><br></h3><h3><br></h3><h1><b><font color="#ed2308"> (视频)重睹南疆烈士陵园</font></b></h1> <h3><br></h3><h3><br></h3><h3> </h3><h1> <b><font color="#ed2308"> 屏边烈士陵园</font></b></h1><h3></h3><h3><br></h3><h3> 屏边烈士陵园在云南屏边苗族自治县城郊,始建于1970年, 1979年扩建。由水冲子和大龙树两个陵园组成,总占地面积75亩。烈士墓均为长方体,墓身用水泥板和瓷砖砌成,墓前竖有青石和红花岗岩碑,墓碑上刻有烈士姓名、生卒年月及主要事迹。陵园四周有水泥图案档杆和铁档杆镶围。园内建有纪念碑、亭、长廊、陈烈室、会客室、综合楼等。</h3><h3><br></h3><h3> 屏边烈士陵园内安息着解放初期剿匪斗争、对越自卫还击战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牺牲的部队官兵、地方干部、民兵、干警等烈士1046名,涉及十九个省、市、自治区,326个县(市),其中四川省450人,云南省180人,贵州省82人,河南省69人,广东省50人,湖北省39人,陕西省38人,河北省35人,山东省26人,山西省25人,安徽省22人,广西壮族自治区6人,江苏省6人,湖南省5人,江西省4人,甘肃省4人,浙江省1人,黑龙江省1人,天津市1人。在1046名烈士中,全国一级战斗英雄5人,二级战斗英雄6人,一等功臣42人,二等功臣192人,三等功臣548人,共产党员512人,共青团员366人。其中,在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战斗中牺牲的有988人,建国初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牺牲的有58人。</h3><h3><br></h3><h3> 屏边烈士陵园由水冲子和大龙树两个陵园组成。</h3><h3><br></h3><h3><br></h3><h1> <b><font color="#ed2308"> 水冲子烈士陵园</font></b></h1><h3><br></h3><h3> 水冲子烈士陵园位于县城东面,距城中心0.5公里,以革命烈士纪念碑为界分为东、西两园,总占地面积64.8亩,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第一师89201部队下属第二团89302部队、下属第五团89305部队四营,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战期间,在云南边境前线抢建重点国防战备公路“白南公路”牺牲的十八位干部战士中,有十六位战士安葬在水冲子东园,一人安葬在云南省河口南溪烈士陵园,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第一师89201部队后勤部副部长霍永福同志在云南边境前线牺牲后先安葬在湖北省襄樊市烈士陵园,后由家人迁葬至湖北省十堰市公墓。另外,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十军149师在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战中牺牲的革命烈士也全部安葬在水冲子东园。</h3><h3><br></h3><h3> 东园占地面积23.54亩,沿长96米,宽3.5米的229级石阶而上,便是225.9平方米的长廊,再上是长5米高3米的陵园碑序。园内安葬着对越自卫还击作战中牺牲的烈士465名,其中以“勇于献身的共产主义战士” 杨建章;二级战斗英雄刘福利、加多为著名。</h3><h3><br></h3><h3> 西园是陵园的主体部分,1979年10月竣工,占地面积41.26亩。与水冲子烈士陵园东园互为一体,遥望相对。陵园合共安葬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作战牺牲烈士428人,除一个昆明军区独立坦克团以外,全部是13军军直、13军37师师直、37师下辖的109、110、111步兵团和37师炮团、38师下辖的112、113步兵团、39师师直及其下辖的115、116、117步兵团。沿219级水泥路面台阶而上,建有27.5平方米,高7米的双胞亭;顶端是占地58平方米,高10米的圆亭。</h3><h3><br></h3><h3> 沿东面125级石阶而下,建有300平方米的综合楼、300平方米革命烈士陈烈室、87平方米的长廊和1180平方米的广场,广场中央的标志性建筑物为步枪造型的“革命烈士纪念碑”,纪念碑高16.79米,碑下有13片白色的橄榄叶,像征着和平幸福。</h3><h3><br></h3><h3> 西园内安葬着对越自卫还击作战牺牲的烈士 428名,其中以一级战斗英雄李水波、徐泽贵、吴勇,二级战斗英雄刘建荣、刘增武、吴成良、王国军为著名。</h3><h3><br></h3><h3><br></h3><h1><b><font color="#ed2308"> 大龙树烈士陵园</font></b></h1><h3><br></h3><h3> 大龙树烈士陵园位于县城西面,距城中心0.6公里,始建于1976年4月,1979年进行扩建,总占地面积10.2亩。陵园顶部建有 58平方米、高10米的圆亭和10.8平方米、高7米的47名无名烈士纪坟,碑上用隶书刻有墓志铭。建有占地17平方米,高7米的凉亭。</h3><h3><br></h3><h3> 园内安葬着对越自卫还击作战中牺牲的烈士和社会主义时期牺牲的烈士156名,其中自卫还击作战中牺牲的有95名,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牺牲的有58名(含47名无名烈士)。在156名烈士中,以在自卫还击作战中牺牲的董存瑞式战斗英雄李成文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牺牲的国家二级英雄袁冬为著名。</h3><h3><br></h3> <h3><br></h3><h3><br></h3><h3> 下图为云南省屏边县水冲子烈士陵园西园场景。</h3> <h3><br></h3><h3><br></h3><h3> 下图为云南省屏边县水冲子烈士陵园西园场景。</h3> <h3><br></h3><h3><br></h3><h3> 下图为云南省屏边县水冲子烈士陵园西园场景。</h3> <h3><br></h3><h3><br></h3><h1> <b><font color="#ed2308"> (视频)“那些站成排的灵魂”</font></b></h1> <h3><br></h3><h3><br></h3><h3> 屏边烈士陵园陈列室</h3> <h3><br></h3><h3><br></h3><h3> 云南省屏边烈士陵园平面图水冲子东园。</h3> <h3><br></h3><h3><br></h3><h3> 云南省屏边烈士陵园平面图,水冲子西园、大龙树陵园。</h3> <h3><br></h3><h3><br></h3><h3> 云南省屏边烈士陵园平面图</h3> <h3><br></h3><h3><br></h3><h3> 云南省屏边烈士陵园,水冲子西园广场内景。</h3> <h3><br></h3><h3><br></h3><h3> 云南省屏边烈士陵园,水冲子西园广场内景,广场中央是“革命烈士纪念碑”。</h3> <h3><br></h3><h3><br></h3><h3> 西园广场中央的标志性建筑物为步枪造型的“革命烈士纪念碑”,纪念碑高16.79米,碑下有13片白色的橄榄叶,像征着和平幸福。</h3> <h3><br></h3><h3><br></h3><h3> 下图为位于云南省屏边苗族自治县城区东面的屏边烈士陵园(西园)内广场中央的“革命烈士纪念碑”特写照片。</h3> <h3><br></h3><h3><br></h3><h3> 2019年4月11日上午九点半,来自原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第一师89201部队云南边境前线对越自卫还击作战开远指挥所、直属汽车营、直属机械营的部分参战老兵,不远千里从革命老区黄麻起义的策源地湖北省麻城市来到云南省屏边苗族自治县(东)水冲子烈士陵园,祭奠在1979年2月17日对越自卫还击作战中英勇牺牲的革命战友。</h3><h3><br></h3><h3> 下图为湖北省麻城市对越自卫还击战部分参战老兵在云南屏边烈士陵园(西园)革命烈士纪念碑前合影纪念。</h3> <h3><br></h3><h3><br></h3><h3> 下图为湖北省麻城市对越自卫还击战参战老兵在云南屏边烈士陵园(西园)革命烈士纪念碑前留影纪念。</h3> <h3><br></h3><h3><br></h3><h3> 下图为湖北省麻城市对越自卫还击战参战老兵在云南屏边烈士陵园(西园)革命烈士纪念碑前留影纪念。</h3> <h3><br></h3><h3><br></h3><h3> 下图为湖北省麻城市对越自卫还击战参战老兵在云南屏边烈士陵园(西园)革命烈士纪念碑前留影纪念。</h3> <h3><br></h3><h3><br></h3><h3> 下图为湖北省麻城市对越自卫还击战参战老兵在云南屏边烈士陵园(西园)革命烈士纪念碑前留影纪念。</h3> <h3><br></h3><h3><br></h3><h3> 下图为湖北省麻城市对越自卫还击战参战老兵在云南屏边烈士陵园(西园)革命烈士纪念碑前留影纪念。</h3> <h3><br></h3><h3><br></h3><h3> </h3> <h3><br></h3><h3><br></h3><h3> 2018年清明时节,原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第一师89201部队下属第二团、下属第五团四营的部分参战老兵来到水冲子烈士陵园祭奠在对越自卫还击战中牺牲的革命烈士。</h3> <h3><br></h3><h3><br></h3><h1><b><font color="#ed2308"> (视频)铁一师参战老兵祭奠战友</font></b></h1> <h3><br></h3><h3><br></h3><h3> 下图为云南省屏边县水冲子烈士陵园西园广场碑林场景。</h3> <h3><br></h3><h3><br></h3><h3> 下图为云南省屏边县水冲子烈士陵园西园广场碑林场景。</h3> <h3><br></h3><h3><br></h3><h3> 下图为云南省屏边县水冲子烈士陵园西园广场碑林场景。</h3> <h3><br></h3><h3><br></h3><h3> 下图为云南省屏边县水冲子烈士陵园西园广场碑林场景。</h3> <h3><br></h3><h3><br></h3><h3> 下图为云南省屏边县水冲子烈士陵园西园广场碑林场景。</h3> <h3><br></h3><h3><br></h3><h3> 下图为云南省屏边县水冲子烈士陵园西园广场碑林场景。</h3> <h3><br></h3><h3><br></h3><h3> 下图为云南省屏边县水冲子烈士陵园西园广场碑林场景。</h3> <h3><br></h3><h3><br></h3><h3> </h3> <h3><br></h3><h3><br></h3><h3> 下图为水冲子烈士陵园东园正门。</h3> <h3><br></h3><h3><br></h3><h3><br></h3><h3> 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十军一四九师老战士于2001年4月25日立的《献给英勇牺牲的战友》的纪念碑碑文:</h3><h3><br></h3><h1><b><font color="#ed2308"> 《献给英勇牺牲的战友》</font></b></h1><h3><br></h3><h3> 越南犯边,勇听号令。英雄军列,开赴昆明。跨越红河,直捣沙巴。密林沟壑,雨骤雾浓。阻击穿插,运兵骁勇。一营先锋,二连尖兵。勇士铁拳,砸在黄连。攻关夺隘,丫口建功。三一六师,仓隍逃命。十七昼夜,生死与共。十八春秋,唇龄相依。五百英灵,情同手足。遽然作古,当为鬼雄。碧血染旗,捐躯筑城。长眠青山,魂镇南屏。惊梦与回,杜鹃啼红。苍天无语,大河呜咽。白云低首,清风送行。战友墓前,呼唤英灵。手扶青冢,泪洒石碑。当以生命,换得吾生。喋血疆场,永志不忘。汝等英烈,乃系国魂。汝等英名,镌刻心中。祈颂万世,永远和平。呜呼战友,虽死犹生!</h3><h3><br></h3><h3><br></h3><h3> 下图为屏边水冲子烈士陵园东园正门。</h3> <h3><br></h3><h3><br></h3><h3> 2019年4月11日上午,笔者专程来到云南省屏边烈士陵园水冲子东园,祭奠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第一师89201部队下属第二团89302部队、下属第五团89305部队四营在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战中英勇牺牲的革命战友,按照40年前战友们的礼节,特意从湖北带来60元一包的黄鹤楼香烟,在每一位牺牲战友的墓碑前点燃一支香烟,深深祭托对战友们哀思。铁道兵第一师共有十六位牺牲战友安葬在云南省屏边烈士陵园水冲子东园。</h3> <h3><br></h3><h3><br></h3><h3> 下图为云南省屏边县水冲子烈士陵园东园内景。</h3> <h3><br></h3><h3><br></h3><h3> 下图为云南省屏边县水冲子烈士陵园东园内景。</h3> <h3><br></h3><h3><br></h3><h1><font color="#ed2308"> <b> 英雄的铁道兵第一师</b></font></h1><h3></h3><h3><br></h3><h3></h3><h3> 1980年5月30日终于在云南边境前线,在战火纷飞的时刻,铁道兵第一师在兄弟部队第二炮兵80306部队建筑306团与国防科委89736部队109团二营的全力配合下,终于抢建完成了全长52.6公里起自屏边县白河桥终至河口县南溪镇的重点国防战备公路“白南公路”。“白南公路”建成通车后,极大地方便了昆明军区前进指挥部对边防部队的调动,有效组织车辆运输,后勤保障,对保障今后十年对越边境防御作战的胜利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对云南省边境地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h3><h3><br></h3><h3> 对越自卫还击战参战筑路部队也付出了牺牲18人的重大损失,铁道兵第一师89201部队下属第二团牺牲战士15人,铁道兵第一师89201部队下属第五团四营牺牲战士2人,铁道兵第一师89201部队后勤部副部长霍永福同志是在抢建白南公路中牺牲的职务最高领导干部,他是铁道兵第一师89201部队对越自卫还击战开远指挥所领导成员之一。</h3><h3><br></h3><h3> 1980年7月12日霍永福副部长参加完在昆河线K427战区铁一师五团四营营部举行的“云南白南边防公路验收交接会议”,从昆河线K427战区乘北京212型吉普车出发回开远铁道兵第一师89201部队指挥所,出发时突遇天降大暴雨,在白(寨)屏(边)公路K150+915处,因路面滑移,车体偏离路中心,左前轮驶入了公路左边正在下陷的软基土层,车体失去平衡,翻入公路左侧的百米深沟,霍永福同志身负重伤,铁道兵第一师89201部队开远指挥所在第一时间得到霍永福同志出事的消息后,立即命令驻扎在云南屏边战区红旗水库的铁道兵第一师下属第二团汽车二连迅速派出人员前往抢救,同时向昆明军区前进指挥部报告,请求派出直升机支援,铁道兵第一师下属第二团汽车二连在张以俊指导员的带领下,率20多名战士从红旗水库出发前往出事地点紧急施救,开发临时直升机降落场,协助引导前来营救的直升机在现场降落,身负重伤的霍永福同志在直升机飞往昆明军区总医院的途中,经抢救无效不幸牺牲,时年54岁。</h3><h3><br></h3><h3> 这些在对越自卫还击战越南战场上凯旋归来的英勇战士,没有在炮火连天、枪林弹雨的越南战场上倒下,却牺牲在战时抢建边境重要国防战备公路施工的战场上,这充分说明了当年在南溪河流域大峡谷的崇山峻岭、高山密林中,战时抢建云南边境前线白南公路的任务是何等的艰险!何等的艰巨!铁道兵第一师89201部队的参战筑路部队的干部战士们是何等的艰苦!</h3><h3><br></h3><h3> 铁道兵第一师在南疆的战士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流血牺牲,前赴后继,为国捐躯,虽死犹生!在对越自卫还击作战中,为保卫祖国保卫边疆而英勇牺牲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h3><h3><br></h3><h3> 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第一师89201部队在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战期间,奉中央军委及昆明军区前进指挥部命令,在战时抢建云南省边境前线重点国防战备公路“白南公路”,共计牺牲干部战士十八人。</h3><h3><br></h3><h3>他们是:</h3><h3> 霍永福、谭江民、赵广亮、黄养、王召横、张年贵、詹碧林、韦秋军、张学林、王加习、尹庆华、刘显国、林德佳、梅超敏、李老六、戴华山、罗开伟、刘海军。</h3><h3><br></h3><h3> 其中,霍永福先安葬在湖北省襄樊市烈士陵园,后家人又迁葬至十堰市公墓。</h3><h3><br></h3><h3> 刘海军安葬在云南省河口瑶族自治县境内的南溪烈士陵园。</h3><h3><br></h3><h3> 其他十六位战士全部安葬在云南省屏边县水冲子烈士陵园东园。</h3> <h3><br></h3><h1><b><font color="#010101"> </font><font color="#ed2308"> 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第一师<br></font></b><b><font color="#ed2308"> 89201部队后勤部副部长<br></font></b><b><font color="#ed2308"> 霍永福同志永垂不朽!</font></b></h1><h3><b><font color="#ed2308"><br></font></b></h3><h3><b><font color="#ed2308"> </font><font color="#010101"> 下图前排左起:铁道兵第一师二团一营一连指导员文载斌、铁道兵第一师政治部主任孙广才、铁道兵第一师后勤部副部长霍永福、铁道兵第一师五团四营十七连排长向以忠。</font></b></h3><h3><b><font color="#010101"> 后排左起:铁道兵第一师二团三营十四连副班长王祥林、铁道兵第一师二团二营九连副排长李树青、铁道兵第一师二团一营三连排长侯宝昌、铁道兵第一师一团一营一连(杨连弟连)干部特邀参战代表。</font></b></h3><h3><b><font color="#010101"> 下图为1979年5月初由铁道兵第一师89201部队政治部主任孙广才带队参加昆明军区隆重举行的“云南边防部队自卫还击保卫边疆作战庆功大会”留影。</font></b></h3> <h3><br></h3><h3><br></h3><h3> 谭江民烈士,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第一师89201部队下属第二团89302部队战士,共青团员,湖南省攸县人,1976年参军入伍,一九七九年七月二十二日,在中越边境自卫还击作战中光荣牺牲,时年二十二岁。</h3><h3> 安葬于云南省屏边烈士陵园水冲子东园右4排11号。</h3> <h3><br></h3><h3><br></h3><h3> 赵广亮烈士,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第一师89201部队下属第五团89305部队四营战士,共青团员,河南省郾城县人,1975年参军入伍,一九七九年七月二日,在战时抢建白南边防公路中光荣牺牲,时年二十三岁。</h3><h3> 安葬于云南省屏边烈士陵园水冲子东园右8排1号。</h3> <p><br></p><p><br></p><p> 黄养烈士,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第一师89201部队下属第二团89302部队二营六连一排二班班长,中共党员,广东省逐溪县人,1976年参军入伍,一九八〇年二月二十八日,在433战区排除暴破山体哑炮时不幸暴炸,身体炸飞掉入南溪河里,身体与手脚分离,铁道兵第一师二团卫生队军医罗医生亲手为黄养烈士清洗身体,把炸断的手脚缝合好,穿好六五式军装入殓,黄养烈士是在战时抢建白南边防公路中光荣牺牲最壮烈的一位战友,时年二十三岁。</p><p> 开始安葬在433战区的一座半山坡上,后迁葬于云南省屏边烈士陵园水冲子东园右8排2号。</p> <h3><br></h3><h3><br></h3><h3> 王召横烈士,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第一师89201部队下属第二团89302部队战士,山东省邹县人,1978年2月参军入伍,一九七九年三月五日,在战时抢建白南边防公路中光荣牺牲,时年二十岁。</h3><h3> 安葬于云南省屏边烈士陵园水冲子东园右8排3号。</h3> <h3><br></h3><h3><br></h3><h3> 张年贵烈士,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第一师89201部队下属第二团89302部队战士,共青团员,湖南省鄢县人,1976年参军入伍,一九七九年七月十三日,在战时抢建白南边防公路中光荣牺牲,时年二十一岁。</h3><h3> 安葬于云南省屏边烈士陵园水冲子东园右8排4号。</h3><h3><br></h3> <h3><br></h3><h3><br></h3><h3> 詹碧林烈士,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第一师89201部队下属第五团89305部队四营战士,广东省饶平县人,1979年元月参军入伍,一九七九年五月十一日,在战时抢建白南边防公路中光荣牺牲,时年十九岁。</h3><h3> 安葬于云南省屏边烈士陵园水冲子东园右8排5号。</h3> <p><br></p><p><br></p><p> 韦秋军烈士,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第一师89201部队下属第二团89302部队二营六连战士,广东省怀集县人,1979年元月参军入伍,一九七九年七月四日,在433战区抢建白南边防公路中光荣牺牲,时年二十岁。</p><p> 安葬于云南省屏边烈士陵园水冲子东园右8排6号。</p> <h3><br></h3><h3><br></h3><h3> 张学林烈士,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第一师89201部队下属第二团89302部队副班长,中共党员,贵州省三都县人,1975年参军入伍,一九七九年十一月七日,在战时抢建白南边防公路中光荣牺牲,三等功臣,时年二十四岁。</h3><h3> 安葬于云南省屏边烈士陵园水冲子东园右8排7号。</h3> <h3><br></h3><h3><br></h3><h3> 王加习烈士,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第一师89201部队下属第二团89302部队战士,山东省郯城县人,1978年2月参军入伍,一九七九年九月一日,在战时抢建白南边防公路中光荣牺牲,时年二十岁。</h3><h3> 安葬于云南省屏边烈士陵园水冲子东园右8排8号。</h3> <h3><br></h3><h3><br></h3><h3> 尹庆华烈士,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第一师89201部队下属第二团89302部队战士,云南省双江人,1978年2月参军入伍,一九七九年六月二十九日,在战时抢建白南边防公路中光荣牺牲,时年二十岁。</h3><h3> 安葬于云南省屏边烈士陵园水冲子东园右8排9号。</h3> <h3><br></h3><h3><br></h3><h3> 刘显国烈士,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第一师89201部队下属第二团89302部队战士,黑龙江省林旬县人,1979年元月参军入伍,一九七九年五月十一日,在战时抢建白南边防公路中光荣牺牲,时年二十一岁。</h3><h3> 安葬于云南省屏边烈士陵园水冲子东园右8排10号。</h3> <h3><br></h3><h3><br></h3><h3> 林德佳烈士,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第一师89201部队下属第二团89302部队战士,广东省高要县人,1979年元月参军入伍,一九七九年九月五日,在战时抢建白南边防公路中光荣牺牲,时年二十一岁。</h3><h3> 安葬于云南省屏边烈士陵园水冲子东园右8排11号。</h3> <h3><br></h3><h3><br></h3><h3> 梅超敏烈士,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第一师89201部队下属第二团89302部队战士,共青团员,河南省新荣县人,1975年参军入伍,一九七九年十月十日,在战时抢建白南边防公路时患勾体病不幸病故,时年二十三岁。</h3><h3> 安葬于云南省屏边烈士陵园水冲子东园左9排14号。</h3> <h3><br></h3><h3><br></h3><h3> 李老六烈士,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第一师89201部队下属第二团89302部队三营十一连战士,共青团员,云南省双江县人,1978年2月参军入伍,一九八〇年五月四日,在战时抢建白南边防公路时在老范寨战区不幸淹亡,时年十九岁。</h3><h3> 安葬于云南省屏边烈士陵园水冲子东园左9排15号。</h3><h3><br></h3><h3> 李老六战友在战时抢建云南边境前线白南边防公路时,所部二团三营十一连驻扎在昆河线河口战区老范寨火车站的南出口不远处,1980年5月4日李老六战友在南溪河落水后,老范寨南溪河段,水深六米多,迅即不见踪影,水温上暖下凉,水流的速度很快,河面宽度五十多米,全连迅速组织人员沿河流方向分头下水寻找,1978年2月入伍的湖北省麻城籍叶明坤战友,时任铁一师二团三营十一连文书,只见当时叶明坤战友迅速脱掉外衣,只身穿着短裤头,冒着生命危险,勇敢地跳入南溪河水中,迅速多次潜入六米多深的水中寻找落水战友,终于在南溪河对岸的水下草丛里找到了李老六战友,迅速将李老六抱着游过南溪河,救上岸后,李老六鼻孔流血,肺部呛水,部队医生赶来抢救无望,最后李老六战友还是走了。</h3><h3><br></h3><h3> 铁道兵第一师89201部队下属第二团三营十一连文书叶明坤战友在其他战友生死存亡的危险时刻,宁危不惧,舍身忘我,勇救战友的英勇事迹也将流芳千古,战斗在祖国南疆的铁道兵战士人人是英雄。</h3> <h3><br></h3><h3><br></h3><h3> 戴华山烈士,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第一师89201部队师直测量队战士,战时下派配属铁一师第二团89302部队团直测量班工作,共青团员,湖南省酃(读音:铃)县人,1976年参军入伍,一九七九年四月十八日,在战时抢建白南边防公路时,在429战区不幸淹亡,三等功臣,时年二十三岁。</h3><h3> 先安葬于429战区一半山坡上,后迁葬于云南省屏边烈士陵园水冲子东园左9排16号。</h3> <h3><br></h3><h3><br></h3><h3> 罗开伟烈士,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第一师89201部队下属第二团89302部队战士,共青团员,云南省云县人,1978年2月参军入伍,一九八〇年八月八日,在战时抢建白南边防公路时患勾体病不幸病故,时年二十三岁。</h3><h3> 安葬于云南省屏边烈士陵园水冲子东园左9排17号。</h3> <h3><br></h3><h3><br></h3><h3><br></h3><h3> 刘海军烈士,黑龙江省林甸县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第一师89201部队下属第二团89302部队4营19分队战士,1979年元月参军入伍,1980年9月9日在云南省边境前线河口战区执行战备任务中不幸牺牲,时年21岁。</h3><h3> 安葬于云南省河口县小南溪烈士陵园3区5排8号。</h3> <h3><br></h3><h3><br></h3><h3> 下图为云南省屏边县水冲子烈士陵园东园内景。</h3> <h3><br></h3><h3><br></h3><h3> 下图为云南省屏边县水冲子烈士陵园东园内景。</h3> <h3><br></h3><h3><br></h3><h1> <b><font color="#ed2308"> (视频)我在南疆等你</font></b></h1> <h3><br></h3><h3><br></h3><h3> 下图为云南省屏边县水冲子烈士陵园东园内景。</h3> <h3><br></h3><h3><br></h3><h3> 下图为云南省屏边县水冲子烈士陵园东园内景。</h3> <h3><br></h3><h3><br></h3><h3> 下图为云南省屏边县水冲子烈士陵园东园内景。</h3> <h3><br></h3><h3><br></h3><h3> 下图为云南省屏边县水冲子烈士陵园东园内景。</h3> <h3><br></h3><h3><br></h3><h3> 下图为云南省屏边县水冲子烈士陵园东园内景。</h3> <h3><br></h3><h3><br></h3><h3> 下图为云南省屏边县水冲子烈士陵园东园内景。</h3> <h3><br></h3><h3><br></h3><h1><b><font color="#ed2308"> 陵园序</font></b></h1> <h3><br></h3><h3> </h3> <h3><br></h3><h3><br></h3><h1> <b><font color="#ed2308"> 革命烈士永垂不朽!</font></b></h1><h3><b><font color="#ed2308"><br></font></b></h3><h3><b><font color="#ed2308"></font></b></h3><h1><b><font color="#ed2308"> 为国捐躯虽死犹生!</font></b></h1> <h3><br></h3><h3><br></h3><h1> <b><font color="#ed2308"> (视频)铁道兵战士志在四方</font></b></h1> <h3><br></h3><h3><br></h3><h1><font color="#ed2308"><b> 共和国不会忘记 光荣的铁道兵!</b></font></h1><h1><font color="#ed2308"><b><br></b><b> 铁道兵的精神是不散的军魂!</b></font></h1> <h3><br></h3><h3><font color="#ed2308"><b><br></b></font></h3><h1><font color="#ed2308"><b> 铁道兵的功绩与山河同在!</b></font></h1><h1><font color="#ed2308"><b><br></b><b> 铁道兵的精神与日月同辉!</b></font></h1><h3><b></b></h3> <h1><br></h1><h1><br></h1><h1><b style="color: rgb(237, 35, 8);">策划:姜文静</b></h1><h1><br></h1><h1><b style="color: rgb(237, 35, 8);">主编:姜文静</b></h1><h1><br></h1><h1><b style="color: rgb(237, 35, 8);">组稿:</b></h1><h1><b style="color: rgb(237, 35, 8);">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第一师</b></h1><h1><b style="color: rgb(237, 35, 8);">89201部队对越自卫反击战</b></h1><h1><b style="color: rgb(237, 35, 8);">麻城市战友联谊会</b></h1><h1><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共和国不会忘记》全国参战老兵</b></h1><h1><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名录丛书编辑委员会</b></h1><h1><br></h1><h1><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成员:</b></h1><h1><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姜文静、何年芳、张学平</b></h1><h1><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叶明坤、薛绍勇、彭华斌</b></h1><h1><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喻长顺、陶德喜、彭泽进</b></h1><h1><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李继国、陈远照、陈光武</b></h1><h1><br></h1><h1><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制作:姜文静</b></h1> <p><br></p><p><br></p><p>1、<a href="https://www.meipian.cn/229uoieq?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 style="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重走南疆路、沙场忆当年(一)</a></p><p><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2、</span><a href="https://www.meipian.cn/28zt2s63?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 style="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重走南疆路、沙场忆当年(二)</a></p><p><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3、</span><a href="https://www.meipian.cn/2fgu1hrm?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 style="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重走南疆路、沙场忆当年(四)</a></p><p><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4、</span><a href="https://www.meipian.cn/20v5aseh?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 style="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原创]纪念铁道兵第一师89201部队参加对越自卫还击作战胜利四十周年!</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