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索道历史记载

泰安索道

<h5><b>点击<a href="https://www.meipian.cn/25uxigqr?share_from=self&share_depth=1"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nbsp;</span>中国索道之乡</a>阅读更多内容</b></h5>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inherit;">  中国是索道的发源国,历史上可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约在公元前250年,在中国西南地区的云南、川西和藏东一带的山区,用藤索、竹索作为轨道的“溜索”,从远古时代一直沿用至1958年才逐渐消失。这种索道架设于悬崖峭壁之上,跨越幽深峡谷,用来“溜人”或“溜物”。居住在该地区的民众用藤竹或兽皮编织成的绳索建造的许多原始索道,可以看做是现代架空索道的雏形。从历史记载</span>架空索道首先发源于中国西南地区。居住在河流湍急、崖岸陡峭、深山险谷中的云南、四川、西藏的民众,很早以前就知道架设竹索或藤索渡河了。中国古代的索桥,就是用藤、竹或兽皮编制成绳索架设的溜索、吊桥、悬桥,也就是古籍所称的“絚(gēng)桥”、“笮桥”。古人有所谓“大者谓之索,小者谓之绳”。就是说,索桥最基本的特征,就是用粗大的绳索架设而成。中国古籍记载最早的索桥,是蜀郡(成都市城区)的夷里桥,修建于秦昭王五十一年(公元前258年)。《华阳国志》记载:“李冰造七桥,上应七星。”位于蜀郡城南的夷里桥就是其中的一座。古籍称李冰修建的夷里桥为“笮桥”,其“笮”字源出于“笮人”。《华阳国志》记载:“笮,笮夷也。汶山曰夷,南中曰昆明,汉嘉、越嶲曰笮,蜀曰邛,皆夷种也。”就是说,笮人就是汉嘉县(四川雅安市芦山县)、越嶲县(四川凉山州越西县)一带的古代彝族人。据其所言,“笮人作为一个善于用竹,以竹索造桥的民族,造竹索桥必多,历史必久,典籍所记,已经比较晚了”。由此可见,李冰修建索桥是向古代彝族人学习的结果,笮人修建索桥的历史更为久远。</p><p class="ql-block"> 据《四川省志·交通志》记载,笮桥亦名万里桥,为蜀守李冰所建七星桥中的一座,位于成都南门外(旧华阳市)。杜甫诗“万里桥西一草堂”,其桥址就在现今的成都南河上。据宋《太平寰宇记》说,“笮”就是“土夷人于天水之上置藤为桥”。据《晋书·桓温传》记载,晋永和三年(公元347年),桓温伐蜀时,曾与李势战于笮桥,时隔600余年,桥仍在。据宋刘光祖《万里桥记》称,“万里桥之水,盖秦渠也,古今相传,孔明于此送吴使张温曰:‘此水下至扬州万里。’后因以名”。这座桥,在明末清初战火中被毁。</p><p class="ql-block"> 溜索桥也称“溜索”,又称“悬渡”。《汉书西域传》古注,悬渡为悬绳而渡也。溜索的构造非常简单,将竹筒或木筒串在竹索或藤索上,下面再系一根横木与两根皮绳即可。渡河时,人骑在横木上将筒挟在腋下,以手用力攀索、脚蹬身屈而渡河。贺觉非著有“咏溜筒”诗,诗中写道:“空中软索走南北,腋下溜筒任往还;彼岸未登心力怯,津梁如此古难攀。”</p><p class="ql-block"> 《蜀中广记》唐独孤及其“笮桥赞”诗中云:“笮桥縆空,相引一索;人缀其上,如猱之缚;转帖入渊,如鸢之落;寻撞而上,如鱼之跃;顷刻不戒,陨无底壑。”这篇赞所描写的便是利用陡溜索渡河时的情景。如果渡河者自怯体力不支,也可以骑跨在横木上,用一根皮绳系在腰间,用另一根绳挂在胫弯处,将绳系牢,双手紧握溜筒的皮绳不用使劲摇,然后请别人用力推,一会儿就溜过去了。清余庆远《维西见闻记》和《茂州志》中都有这样的描述:“渡者携一竹片如瓦者,两旁有孔、系绳,人畜缚于绳,竹冒于缆,如梭掷而渡之。”这些都是描写陡溜过江时的情形。《茂州志》上所说的“块筒”实际上就是害怕覆瓦形的瓦片不安全,所以做成了筒状,因此在古书上也常把这种结构称之“溜筒”、“块筒”和“撞”。《茂州志》上所说的“悬撞渡索”、《蜀中广记》中所说的“渡索寻撞之桥”以及“溜筒江”等指的都是用溜筒渡河的溜索桥,就是因为其主要行走部件用的是一个溜筒罢了。</p><p class="ql-block"> 溜索是索道最具有代表性的型式,直到明、清时代,古代溜索仍留有遗存。但因其运输量小、运距短、安全性差,限制了它的发展。溜索经过漫长的岁月,一直与竹索桥和藤索桥同时存在和发展。在云南省永平县杉阳与保山市水寨之间,跨澜沧江,汉代为博南古道渡口。唐代建竹索桥,以竹木铺桥面并盖桥廊。元代贞元年(1295年)取桥名霁虹。明成化(1465年至1487年)年间建铁索桥,上复瓦屋,两岸建房,东岸为御书楼,挂康熙皇帝书“飞虹彼岸”匾。</p><p class="ql-block"> 我国古代采用溜索解决人们出行难的问题,西南地区建造了许多原始索道,堪称索道之乡,居住在该地区的人们在人类索道的发展史上作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西南地区许多省志、县志皆有记载,如:</p><p class="ql-block"> 一、《云南省志·交通志》</p><p class="ql-block"> 云南地形复杂,山高水险,驿道多建桥梁,桥型多种多样,古代、近代溜索,藤桥,竹木桥,石梁桥,石拱桥,铁索桥数量甚丰。悬桥:悬桥包括溜索、藤桥、竹篾桥、铁索桥、钢索吊桥。云南古近代在怒江、独龙江、澜沧江等江河上多建溜索、藤桥、竹篾桥。溜索是一种因地制宜的特殊交通工具,据清人余庆远《维西见闻录》记载:“其法对岸裁石,横江系竹缆,江阳至上而下,江阴自下而上,一以通往来之渡,渡则携一竹片如瓦者,两旁有孔系绳,人畜缚于绳,竹冒于缆,如梭掷而渡之。或可系一缆,两岸高悬,中焕而低,往来皆渡于此,至低处,则手挽递引而上,渡物则人前物后,引而渡焉,皆曰溜筒江”。上述三江均经怒江州,境内悬桥之多为其他地方难与为匹,有“千桥之乡”、“悬桥之乡”的誉称。云南古代藤桥、竹篾桥(俗称网袋桥)甚为普遍。清代以来,步驿道上藤竹桥逐步被铁索桥和石拱、石梁桥取代,而铁索桥数量较多。</p><p class="ql-block"> 二、《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志·交通运输》</p><p class="ql-block"> 步道:州内山区占总面积的99%以上,其中,坡度25度以上的占76.6%。全州3283个自然村的村民分散居住在山岭峡谷中。道路崎岖坎坷,悬崖绝壁遍布,崇山峻岭高耸,山路陡峭难行。人们为了生存,相互往来,需砍刀开路,拔草寻径,攀藤附葛,穿密林、过深箐、滑溜索、“爬天梯”,开辟了仅供人行走的小路。经过长期开辟,州内现有人行步道约2000公里。溜渡:州内的“三江”及其两侧的一级支流177条,奔腾于崇山峻岭之间。峡谷深邃,两岸危岩险峰,形成隔绝交通的天然屏障。江上无桥梁,水流湍急,每到雨季,江水猛涨,不能渡船,生息繁衍在大峡谷中的各族人民,为征服天堑阻隔,依靠溜索往来。“三江”上先后在61处溜口架设61道篾溜索,其中单溜索3道,双溜索58道。独龙江上有6道,怒江上有39道,澜沧江上有16道。篾溜索方便了两岸各族人民的往来和交流。溜索,傈僳语称“娄很”,它历史悠久,是傈僳族、怒族、独龙族等边地各族人民智慧的结晶。篾溜索因制作工艺及材料都较原始,需要半年更换一次,乘溜索过江人多的溜口,则1月~2月更换一次。溜索很不安全,因溜索脱落、绑绳滑断、溜梆滑破而造成人畜坠江的悲剧时有发生,“三江”上每年都有人、畜在过篾溜索时坠江丧生。(注:新华社讯 2011年11月17日,云南怒江拉马底索改桥工程竣工通车,云南省交通运输厅表示将在境内300多公里长的怒江上,对当地百姓过江的42对溜索全部改建为桥梁,彻底结束怒江人溜索过江的日子)。</p><p class="ql-block"> 三、《迪庆藏族自治州志·交通运输志》</p><p class="ql-block"> 驿道:滇藏道。古滇藏道经迪庆境内有2条:一条是从丽江阿喜渡江至中甸木笔湾村,经拉咱古、桥头、十二栏杆、拖木南进中甸城,再过尼西渡金沙江至德钦,又渡溜筒江翻越梅里雪山至西藏拉萨,全长4000公里,行程90多天,此为古滇藏道。另一条是从丽江石鼓逆金沙江而上至丽江鲁甸,翻越栗地坪雪山垭口至维西城,再逆澜沧江而上至岩瓦后可分2路:一路渡澜沧江翻碧罗雪山至怒江地区后可进入缅甸,共有20余个马站;另一路继续从岩瓦逆澜沧江而上,在德钦燕门谷扎渡江越太子雪山至西藏拉萨,全长约2000公里。古滇藏道迪庆境内段两渡金沙江、飞越澜沧江,惊险万状,特别是过十二栏杆和渡溜筒江,让人产生魂飞魄散般的恐惧。津索:古渡。主要集中于金沙江和澜沧江上。金沙江流经迪庆境内430公里,从德钦羊拉流入至中甸洛吉流向木里。流程内较著名的渡口有德拉、苏鲁、奔子栏、拖顶哇卡、其宗、木高(老村)、兴盛坝、士旺、木斯扎、吾竹、车竹、天吉、思勒、巴落、木笔湾、五家人、三坝江边渡口。澜沧江渡口主要有纳古、扎郎、贡娘、羊咱、谷扎、斯利、曲都龙、茨中、巴东、岩瓦、白济汛、叶枝、弄独、维登、康普、中路、吉界土、结义、统维渡口,皆以溜索过渡。溜筒江渡。位于德钦县佛山区澜沧江上,是旧时茶马大道上的险关要隘。渡口处江面较窄,巨崖对峙。旧时两端竖以圆木,周围垒以巨石,将竹篾绳扭成碗口粗的溜索系紧两头圆木上。溜索上覆用硬木做成的溜筒,下垂绑具,待人马或货驮绑好后,从高的一头用力一送,飞抵对岸。旧时,溜筒江渡口村民多以帮助过溜为生,每年过渡大量商贾、旅人、马帮,也过渡从青海、甘肃、西康前来朝拜太子雪山的藏胞。同时,有大量的山货、药材、麝香之类物品从这里运往内地;而内地的茶叶、日用百货又从这里销往西藏、印度。境内溜索分竹溜索、藤溜索两种。境内用溜索过渡最多者,一为通怒江、缅甸的交通贸易通道——维西岩瓦;另一为通西藏、印度的交通贸易通道——溜筒江。境内澜沧江上的溜索渡口有32处之多。其他河流如冲江河、永春河、腊普河、珠巴洛河等也都有溜索过渡。</p><p class="ql-block"> 四、《西藏自治区志·公路交通志》</p><p class="ql-block"> 墨脱县地处江河水流急湍、岸边陡峭,山林中野生藤遍布,最长达100多米,坚韧耐磨,可用以造藤索桥。溜索为一根缆索高架深谷或两根索相对架设。单索平架,依挠度滑至中间需用手扒或牵引过去。双根索桥一头高、一头低,由高岸向低岸滑,一溜而过,较单索快捷省力。人、畜、货物过溜索,用皮绳捆牢,挂在缆索上。有的设一篓斗,人坐其中。(注:新华社讯 从2009年开始,西藏自治区实施溜索改桥工程。2010年,国家又投入2亿多元,对现存66处溜索进行改建,依靠溜索通往外界的西藏4万多名农牧民将彻底告别交通“孤岛”,溜索将成为见证西藏交通发展的“活化石”)。</p><p class="ql-block"> 五、《贵州省志·交通志》</p><p class="ql-block"> 索桥:贵州的河流多是谷深水急,难以修建一般桥渡,贵州各族人民发挥聪明才智,于一些河流上架设索桥共达数十座。索桥有两种,一种为藤(竹)索桥,另一种为铁索桥。较著名的铁索桥有十多座,如北盘江铁索桥、鸭池河铁索桥、重安江铁索桥、花江铁索桥等。</p><p class="ql-block"> 六、《金阳县志》</p><p class="ql-block"> 县境地处偏僻山区,交通闭塞落后,仅有3条古驿道与外界相通,无民间邮政业务。县内溜索较多,但大多不常设,雨季搭上,旱季则取下。溜索多设于金沙江和金阳河上,随着公路桥梁和驿道桥的发展,溜索逐渐被淘汰。</p><p class="ql-block"> 七、《汶川县志》</p><h5><span style="font-size:18px;"> 汶川县志卷四内有3段文字和两幅图文,展示出汶山狭险、岷水怒驰,溜索和索桥是汶川县境解决人们出行难的重要交通工具。</span></h5> <h5><p></p></h5> <p>点击<a href="https://www.meipian.cn/22t8zkub?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 style="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山东科技大学索道技术研究所</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