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齐鲁海青居,淄源隐逸村。马杓湾村隶属莱芜区和庄镇,位于莱芜东北27公里,镇驻地东南5公里处。2018年12月被评为中国传统古村落。村东与淄博市石马镇田庄村接界,距离五阳湖很近。村庄不但山水湾田庙洞桥村融合共生,风貌古朴,而且山谷中多是桃树、杏树 ,还盛产地瓜。</p> <h3>村两委</h3> <p> 话说国家级古村落马杓湾村被峪峪怀抱(红抱峪、南峪、五条峪、油打峪、后峪、脱鞋峪、鹁鸽洞峪、罗前峪);岭岭环绕(韩家崖岭、南岭、石头岭、象草岭);山山包围(东封山、西封山、牛头山);顶顶鸟瞰(寨顶、南崖顶、北崖顶、柏树顶、志公洞顶)。不进此村,不知此处有村落。这村藏风僻气,山青水秀,乌语花香,物产出色。马杓湾桃,马杓湾杏,马杓湾红薯、萝卜、南瓜很有名。马杓湾地下水无污染,不是矿泉水胜似矿泉水,是地地道道的自然纯静水。传说马杓湾一神湾,天马行空踏之湾。湾中水通地河,上与平洲顶天坑相连,下游有座巨石砌成的弓形桥,名为太平桥。桥上刻着龙,龙头朝西,龙尾在东,紫气东来。湾的西北面有官帝庙和三官庙。马杓湾有三洞,渲洞泉水叮咚响,鹁鸽洞鹁鸽成群鸟声扬,志公洞志公选址在悬崖陡壁上。志公洞顶上还有齐长城旧址一宗。……好多景点值得观赏。马杓湾村民原居住青瓦海青房别居一格。村民厚道,热情好客,欢迎大家光临来做客。</p> <h3>依山而建的村庄</h3> <h3>古庙</h3> <h3>马杓状的湾</h3> <h3>志公洞</h3> <h3>志公墓</h3> <h3>太平桥</h3> <h3>古村落</h3> <h3>勤劳的村民</h3> <h3>据村碑记载,袁姓于明朝中叶迁至此地建村,因见山谷中多是桃树、杏树,故名“桃杏村”。后有高、王、魏等姓陆续迁此。至清朝初年,以村西南马杓状湾改名为马杓湾村,现村中有15姓,袁姓居多。村中的景点有:村中石板古道上留有深深车辙印,还有古树,古桥,古庙,古宅和马杓湾,山上还有志公洞及志公的墓碑。
2018年10月,陪同姜老师的高中同学老邹游了马杓湾(以后去过多次)。马杓湾三面环山,进出村庄的是一条水泥路,一条山沟的两侧分别依山势而建的村庄,古石屋院落错落有致,层次感极强。村中的古柏树,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树边石墙上有一个发塇石洞。东边有“愚公移山,改造中国”八个石刻大字。继续西行一个古老的大门前,几个老人在此休息拉呱。进入这个古朴沧桑的南向大门,再左拐是一个二门子,再就是四合院,有南屋、西屋和北屋,东屋塌了一半,从坍塌处可看出东屋是草屋面,但是梁还是二梁式结构。北屋虽然换了大瓦,但是屋脊的码头仍在,还保留部分小瓦,看来这个屋面是小瓦的。出门来,和大爷说这个大院很好,大爷说西面还有更好的。再西行,在一棵老槐树边,又是一家保存完好的老房子,与刚看过的大门建筑格局一样,小山框,檩条,椽子,门前有传盘篮子,小瓦屋面,哈巴狗子走头兽,门枕石,门腰石应有尽有,这个院内是四合院,保存相当漂亮,只是屋面换了大瓦。据介绍屋内间墙木制,雕刻十分别致。这是袁家大院。
出来看到了一个碾棚,一盘石碾落座其中。棚南北门通透,东西是窗户。一颗红五星高挂于山墙顶端,还有语录痕迹,只是字迹无存。老邹在此推碾过瘾,体验儿时生活,感慨万千,和在此拉呱的大嫂们说起了过去,得到她们的一致认同,看来我们的生活方式基本相同。过碾棚在西山顶文口崖下我们看到了村里的三官庙,庙门锁着不能进,只能隔墙观望,好在墙外的路比屋脊矮不了多少,院内一览无遗。庙内有西屋是主房,还有南屋,东北大门。屋面小瓦,二龙戏珠居屋脊,哈巴狗子分立檐头,这里近几年维修过了。据说,这里以前是村里的小学,袁心照和袁心平兄弟二人在此置办村塾。最有可能的是早期为庙,民国时期改成了村小学,现在小学合并又改回了庙。</h3><h3> 马杓湾村最靓丽的明珠——马杓湾就在庙的一边,另一边紧靠山崖,湾的四周砌了石墙,马杓把紧靠西山文口崖,这里就是泉眼点所在。在这个干旱的秋季,仍然有水流,那说明这里四季水流不断,流水经过村中小河向东流去,汇入淄河。以前这里是村里的唯一水源,村民们吃水、牲畜和灌溉都用此水。在古时候有水源的地方才能立住村庄。现在每个村大都有了机井,村里通了自来水,就不用再来这里挑水了,所以水塘里长满了水草。三官庙的后墙书有“鸢飞鱼跃”四字,字道劲有力,是村塾先生袁心照的真迹。
离开马杓湾经过蛤蟆石、太平桥回到村中的大道,到目前还没有看见有车辙印痕的石板古道。又回到进村时经过的柏树时,一个大爷正在此处休息,顺便问其古道在哪里?大爷说古道就在现在的脚下,只是村里修路被盖在水泥下了。志公洞在北顶之上离这里很远,路也不好走。回到刚开始进村时路下的洞口,到近处观看,原来是一处石刻,一个楷书的桃字。问路边的大爷说这个村原来叫桃杏村,可能是一个桃杏二字的石刻,杏字字迹已经不见了。这个说法符合村碑的介绍。
没有看到经过马杓湾村的齐鲁古道,很是遗憾!现在古道早已废弃。由左家峪和马杓湾村共同集资修建了上山下山的水泥盘山公路,方便了人们的通行。并立碑以纪。<br></h3> <h3>民居</h3> <h3>袁卫章老人</h3> <h3>三官庙</h3> <h3>村两委成员现场办公,规划、治理河道。</h3> <h3>治理后的河道</h3> <h3>摩崖石刻“桃”字</h3> <h3>南山垭口的修路纪念碑</h3> <h3>杏花盛开的时节</h3> <h3> 村庄不但山水湾田庙洞桥村融合共生,风貌古朴,而且山谷中多是桃树、杏树 ,还盛产地瓜。<br></h3> <h3>地瓜销售大户仲卫峰先生。</h3><h3>联系电话::13245480338</h3> <p class="ql-block"> 为更好地挖掘和利用和庄镇历史文化资源,擦亮文化名片,全面展示历史文化风貌,加快实现文旅融合发展,2月17日至19日,和庄镇开展”齐鲁之间——和庄田野调查项目”活动,由山东大学、山东省民俗学会专家学者、博硕士研究生到和庄镇实地考察调研,以搭建和庄镇文化旅游发展框架。这是在马杓湾考察。</p> <p>美丽的马杓湾欢迎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