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style="text-align: left;"> 深圳的7月,依然百花盛开,鸟语花香。遍生于大街小巷、公园河边的市花——簕杜鹃,依然姹紫嫣红,娇艳夺目;红花绿叶,“葳蕤轻风里”,南国都市,充满着诗情画意。</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宝安5区天桥的勒杜鹃</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高晓松说:“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30多年前,为了心中的远方,我走上了求学之路。1989年大学毕业来到深圳,转眼已经30周年了。</font></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1989年6月全班同学毕业合影</font></h3> 岁月蹉跎,光阴飞逝,昔日的青葱少年,如今已年过半百。梁启超有云:“少年人常思将来,老年人常思既往。”30多年前的事,仿佛是夹在记忆褶页里的叶片,任时光冲刷,虽已风干不再光鲜,却依然脉络分明。<br> 透过岁月的烟尘,回望曾经的来处,我看见了那些被阳光所温暖的时光,内心敞亮,满是感恩。<br> <font color="#ed2308"><b>一、大学梦是人生最旖旎的梦</b></font><br> 1984年我加入到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行列,并成为那个时代的幸运儿,实现了大学梦。从乡下来到广州,在这里眺望世界,走向未来。<br> 初到广州,眼界大开。那时候港台流行歌曲已悄然传入,极大地冲击了听着红歌长大的一代人。宿舍对铺同学的进口录音机,传来了邓丽君甜美委婉的歌声,《何日君再来》、《小城故事》等一曲曲优美动听的歌,曾经被批判为资产阶级的靡靡之音,原来更像是一滴夜露,滚上了自己干燥的心田,留下一丝润泽的幽凉。听邓丽君的歌,成为我们这代人美好的集体记忆。<br>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怀念我们曾经的芳华年代</font></h3> 我们只有这一生,所以不能敷衍。大学是一个非常神奇的地方,只要有梦想,一切皆有可能,丑小鸭也可以变成白天鹅。 “天空没留下翅膀的痕迹,但我已飞过”。人的一生,能上一次大学,已是无怨无悔。感恩我的母校—广东医药学院!<br> <font color="#ed2308"><b>二、感恩春风浩荡的时代和宝安这片热土</b></font><br> 我们赶上了一个好时代。好时代的一个特点是尊重人,尊重人的个性和才能,尊重人的喜爱和选择,并为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提供广阔的舞台,帮助人们实现人生的价值。高考给了我们公平竞争的机会,特别是对于农村的孩子,知识确实能够改变命运,成就未来。我很幸运,能够跟上时代的潮流,并把梦想变成了现实。<br>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我单位周边的勒杜鹃</font></h3> 我还要感恩宝安这片热土,大学毕业到了宝安,能够置身于改革开放最前沿的深圳,宝安给了我干事创业的平台,也让我一直对工作、对生活都充满着激情。我很幸运,能在那个大好形势下,顺势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虽然只取得了一点成绩,却收获了同行少有的荣誉。<br> 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才不会干涸。一个人的命运,只有跟国家民族的前途结合起来,他的人生才会有价值。能把个人微薄的力量融入到祖国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和时代同呼吸,和时代共进步,这真是值得骄傲和回味的事情!<br><font color="#ed2308"><b> 三、生活处处有诗有远方</b></font><br> 诗和远方是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只要内心敏锐和丰富,即使是司空见惯的居所,也会有令人耳目一新的喜悦。<br>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壮硕无比的火龙果花</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一天清晨,我推开了阳台门,种在阳台上的火龙果开出了一朵朵壮硕的花,洁白的花瓣带着晨露,金黄色的花蕊引来蜜蜂,眼前的一幕生机勃勃,我立刻掏出手机,录下了这有趣的一幕,留住了这一刻的美好。美好的时光往往非常短暂,转瞬即逝。“若待皆无事,应难更有花”。</font></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最美丽的馈赠—鸟巢</font></h3> <p> 还有一天,偶然发现阳台上茂密的金银花丛中藏了个鸟窝,精美的鸟窝里还产有三枚鸟蛋。情愫就像晨风吹水般泛起了几朵涟漪。这是一窝什么样的鸟呢?是“飞入寻常百姓家”的燕子?还是“结队常来做近邻”的麻雀?又或是“百啭千声随意移”的画眉?鸟妈妈白天很少在窝里,一般是黄昏时才归巢,但见有人经过,就会“嗖”的一声飞离,停在不远处观望。有心的同事看了它的照片告诉我,这鸟叫红耳鹎(bēi)。自从知道了鸟窝,我们尽量不去惊扰它们。不到2周,鸟窝里3只小鸟破壳而出,一个个嗷嗷待哺的样子惹人怜爱。有一天突然下起了大雨,我儿子想起了在外面风雨飘摇中的小生灵,想拿把雨伞为它们遮风挡雨,但走近一看,鸟妈妈用它丰满的羽翼紧紧地护住三个小生命,这次虽然见有人来却也不肯离开。看到这温馨的一幕,儿子只好悄悄地退回,连照片也不敢拍了,生怕又惊吓到它们。这一家子什么时候离开的我们都不知道,就像当初它轻轻地来,现在也轻轻地走,带着我们的祝福飞向了远方。虽然它未抖落一片让我珍藏的羽毛,但花丛中的鸟巣,是这个夏天我所接纳的最美丽的馈赠了。</p><p> <br> <br></p><p><br></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神奇的红耳鹎</font></h3> 我们已青春不再,但灵魂依然生动。经过时光的打磨,我对远方有了不同的理解。30年前的远方在路上,为了远方,可以风雨兼程;30年后的远方在心中,既要苟且生活,又要仰望星空。王小波说:“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心中有诗,就有远方。追求真善美,生命更精彩。<br><br><br>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1998年国庆同学聚会</font></h3> 为了纪念大学毕业三十周年,我和同事小孙共同策划制作了一段小视频,除了最近我拍到的素材之外,小孙还带上手机稳定器周末过来补拍,并加班加点加以编辑。非常欣赏小孙的好学精神,感谢小孙的辛苦付出。人生能有几个30年?纵有千言万语也难以表达心中的感想。语言无法表达的地方就用歌声来传达,视频里,我特意挑选了一首我很喜欢的老歌——吕念祖的《我心中的路》,在毕业30周年之际,愿以“不忘来时路,此生应无悔。”与昔日的同窗学子共勉吧! <h3><font color="#ED2308">链接:《我心中的路》纪念视频</font></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