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初体验-我的奔巴初体验(外联及内科交班-朱舒舒)

朱舒舒ann

2019年7月7日下午,我们终于来到了千呼万唤始出来的奔巴,准备揭开这个神秘美丽却贫穷的岛屿的神秘面纱。亲爱的的28期援桑给巴尔医疗队的亲人前辈们早已守候在奔巴机场,期盼着解放军的到来。 奔巴小院 美丽的三角梅 作为第29期援桑给巴尔医疗队唯一的心内科医师、奔巴点唯一的中国内科医师,虽然之前和27期何小卫老师、28期赵跃武老师沟通了不下数十次,但是想到将来一年前途未卜的生活,我不由的忐忑不安。来到奔巴小院,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热烈欢迎我们的横幅,美丽的三角梅,高高的芒果树。虽然宿舍条件艰苦,但是眼前的热带风情恰恰弥补了我们物资匮乏的遗憾。 赵跃武老师赠书 作为第29期援桑给巴尔医疗队唯一的心内科医师、奔巴点唯一的中国内科医师,虽然之前和27期何小卫老师、28期赵跃武老师沟通了不下数十次,但是想到将来一年前途未卜的生活,我不由的忐忑不安。来到奔巴小院,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热烈欢迎我们的横幅,美丽的三角梅,高高的芒果树。虽然宿舍条件艰苦,但是眼前的热带风情恰恰弥补了我们物资匮乏的遗憾。 和当地警察署、车管局管理人员周旋 新老队正式交接时间紧、任务重,为了平安的在这个资源匮乏条件艰苦的地方生活一年,7月8日一早,我们就和老队前辈一起,前往Chake Chake镇,了解我们购置衣食住行必需品的场所。在国内,我们都是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医生, 而到了这里,除了完成日常的医疗工作以外,我们还要兼职水电工、勤杂工、新闻人员、摄影师、总务、会计等等。负责宣传和外联的戴必照老师亲自传授和当地警察署等政府机关人员斡旋的小技巧,感觉人生技能值飙升! 援外任务的重中之重就是提供力所能及的医疗服务,ABDULLA MZEE医院作为当地最终的医疗防线,肩负着奔巴岛40万群众的健康使命。虽然有些时候部分复杂患者可以转诊到主岛医院,但是对于大部分奔巴人民来说,ABDULLA MZEE医院就是他们最信赖的医院。这50多年来,前赴后继的中国医疗队队员一直是他们生命的守护神。而在这里,糖尿病、高血压高发,各种传染病肆虐,感染性疾病的控制水平堪忧。当地人民群众防病治病意识不强,所有的患者到达医院时都处于疾病的失控阶段,因此中国医生面对的往往都是复杂病例。但是让人遗憾的是,医院检查手段极其有限,仅仅有三大常规、普通放射、超声,不同于外科的一目了然,内科和儿科疾病的诊治更像是隔着肚皮探究,更加依靠于基本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能否利用自己的三基基础,使用当地品类极少的药物最大限度的为患者缓解病情、挽救生命、减少患者的远期并发症,这是现实对我提出的一个巨大的挑战! 然而时间不等人,7月8日晚上,第一例夜班心超就迫不及待的出现了。随后在正式上岗后的每一个晚上,都会有各种内科急诊等待着处理。 一个个严重病例接踵而至,虽然基本上每天晚上都被紧急呼叫,但是当我看到患者们转危为安的笑脸,看到医院新同事们信任的目光,我觉得作为一个援非医疗队员,这一年的辛苦付出都是无比值得的! 夜班急诊抢救,书写抢救病历 急性呼吸困难、急性心衰 高热惊厥、疟疾 晕厥、房室传导阻滞 胸痛、急性心肌梗死 一周的工作后,我和这里的内科医生、护士成为了新的朋友,我们共同讨论、团结协作,分享各自领域的最新知识:我和他们探讨心脑血管等慢性疾病的最新指南;他们分享各种虫源性疾病的治疗方案;同时我还能锻炼自己的英文病历书写能力,学习斯瓦希里语。感觉生活无比的充实! 指导当地医师治疗指南 和患者家属合影 为心衰患者体格检查 繁忙的工作之余,我最想感谢的还是我的队友们。我们的9人团队就像是一个大家庭,来到这个新的环境中,逐渐磨合、彼此适应。当我们在医院挥汗如雨的时候,生活部长江军总是在小院里任劳任怨的为我们准备一日三餐;当我们夜班加班的时候,总有队友们的暖心的叮嘱;当我们迟归的时候,总有人为你留下可口的饭菜;当我们忙于工作的时候,总有人为你留下最美的影像。在今后的一年里,或许我们还将遇到各种各样的风雨考验,但没有什么比我们这相亲相爱的一家人更加重要,相信只要心在一起,我们一定能够共创美好的未来! 第29期援桑给巴尔医疗队奔巴点全体队员 美丽的奔巴小院 鸣谢:张擎、王燕、刘剑摄影

我们

医疗队

奔巴

医院

内科

医师

患者

桑给巴尔

老师

三角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