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六月下旬的格鲁吉亚山中小镇美斯底亚(Mestia),小雨,中雨,大雨,从夜一直下到明,早餐后,更是成了瓢泼大雨,硕大的雨点乒乒乓乓打在屋顶上,汇聚着,匆忙着,从屋檐口争先恐后地倾泻而下,浓密的雨幕迷蒙了邻近的村舍河流,也迷蒙了远处的雪峰。暴雨稍住,冒着稀稀沥沥的小雨我们开始了高加索徒步之旅,天,渐渐放晴,路旁的野花争先绽放,精神抖擞,鸟儿欢快地叫着,婉转悦耳,雨后清新的空气夹着淡淡的植物香气,沁入心脾。回望峡谷对面山坡上的美斯底亚, 古老的塔楼,或促拥,或独立地耸立在青翠的山坡上,淡淡的浮云低低的,缓缓地飘荡在山谷间,偶尔几缕金色的晨曦打在山谷里,给宁静的山中小镇抹上一层明媚的暖色,在巍峨山体的映衬下,如诗如画。</p><p><br></p> 踩着泥泞爬坡而上,穿过峡谷低地的针阔混交林,一个多小时后,眼前突然豁然开朗,一片繁花似锦的高山草地倏地展开在我们的眼前,险峻深切的峡谷在我们脚下,巍巍的雪峰在我们眼前,在柔和明亮的阳光下,各色野花灿烂地开着,大地宛如披上了一块绚丽的织锦,蜜蜂,大黄蜂,蝴蝶和其它小昆虫穿梭忙碌,一阵风来,花草起伏摇曳,送来淡淡花香和远处隐约的牛铃声,宛如童话世界。 高加索的天气说变就变。中午时分当我们终于到达山隘,大家迎着凉风,就着远处的雪峰开始午餐不久,天空突然铅云密布,滚滚惊雷由远及近接踵而来,刹那间,狂风暴雨夹着豆大的冰雹倾泻而下,午后的徒步成了一场接一场雷暴和冰雹雨中的艰难前行,跨过山洪咆哮的山涧,淌过泥泞的小径,伴着头顶上不时炸响的惊雷,大家小心翼翼地往前赶。就在我们想着要风雨兼程中结束一天的行程时,天虽然还在哗啦啦地下着大雨,但炽烈金色的阳光忽然猛烈地炙烤着整个山谷,奔腾的河流,铺满鲜花的河岸,岸上的小屋,山上的森林和山顶的雪峰全都笼罩在一片金灿灿的光明里,一道绚丽的彩虹飞跨在河流上,我们行进在太阳雨中,我们蜿蜒在鲜花包围的小径上,我们在彩虹下行走。 高加索山脉包括南北两列各绵延一千多公里的大山,中间是狭长的高加索高原,格鲁吉亚坐落在高原上,中部南北走向的利基(Likhi)山脉又将格鲁吉亚一分为二,西格鲁吉亚西接黑海,夏季温暖潮湿的气流向东受高加索山脉抬升,形成大量的地形雨,丰沛的雨水,巨大的垂直高差,孕育了西高加索山脉丰富的物种和雄奇的景观。东格鲁吉亚属大陆性气候,多数地方干旱少雨。北高加索也是俄格国界线,2100多条冰川鳞次栉比,最为雄伟壮观。我们从北高加索本侧起步,徒步线路在海拔1800至2200米之间蜿蜒,沿北高加索山脉南侧自西向东跋涉。我们徒步的多数时间阳光明媚,我们溯溪而上,骑马渡冰河,踩着泥泞的小径去探访冰川,我们亲见了冰川的雄奇魅丽,也惊见四十多年来冰川后退两三百米的严峻现实,虽然全球变暖是多因一果,但人类也应反省与约束自己近百年来的贪婪与挥霍,地球只有一个,它不仅仅只属于人类!我们喘着粗气攀上隘口,去瞻仰高加索在格鲁吉亚的最高峰斯卡拉(Shkhara),当我们屹立山隘,时儿是清澈的蓝天,时儿是弥漫的云雾,皑皑的山峰仿佛触手可及,清凉的山风拂面而来,脚下,陡峭的迎风面,高山杜鹃迎风怒放,平缓的背风坡,各色山花漫山遍野。伫立山巅,让人不由得感叹造物之神奇,宇宙之微渺,此时此地此景,应是席地而坐,看苍山如海,任看云卷云舒。可惜我们是匆匆的旅者,唯有留下几张照片后又匆匆上路;我们在午后的阳光下,追逐漫天飞舞的蝶群中走进乌斯古丽(Ushguli), 我们从未见过如此多的蝴蝶,小道旁,流水边,村道里,到处是翩翩飞翔,纷纷扬扬的蝶群,我们仿佛穿行在漫天飞扬的鹅毛大雪里,乌斯古丽可以说是蝶多成灾了。 徒步不仅亲近山水花草,也让人有机会体味原生态的风土人情。地理上,格鲁吉亚是亚洲国家,但从人种,肤色,宗教,建筑,饮食习惯和心理认同上,它毫无疑问又是欧洲文明的一部分。格鲁吉亚山区的基础设施相当简陋,我们住的小镇和村庄,常停电,即使有电,也电压不足,三四十分钟也烧不开一壶水,电讯信号更是差强人意,虽然我们购了当地话卡,许多地方依然没信号,民宿有线连接的WiFi,信号也时强时弱,网速慢得象蚂蚁。房子虽是欧式独幢别墅的模样,但材料粗糙,工艺原始,远不如西欧的考究与精致。村庄的卫生也有待改善,许多地方还是人畜比邻而居的原始状态,在赞比斯(Zhabeshi),阿得斯( Adishi), 乌斯古丽我们都是踩着猪牛的粪便进村,空气中迷漫着便溺的气息。在阿得斯简陋的小酒巴,旁边和背面就是牛圈,猪圈,来自五湖四海的徒步者就在这浓郁的气味中开心地喝着啤酒,说着,笑着。直到我们在乌斯古丽参观了人文博物馆才明白,塔式建筑,人畜混居是古高加索人应对内部争斗,外敌入侵和恶劣气候的结果。高加索物质匮乏,村庄,邻里常常为生存而撕杀,历史上,希腊人,罗马人,波斯人,蒙古人,库尔德人,阿拉伯人,土耳其人和俄国人都曾入侵、占领过高加索地区,格鲁吉亚历史上的黄金时代就是终结于1236年蒙古人的东侵,自卫成了古高加索人的第一要务,北高加索冬天气温可降至零下三四十度,为了保暖过冬,在塔楼里,第一层四周住的是牲畜和家禽,中间是厨房和多功能区,第二层住人,顶上供防卫和客人居住,人畜混居是高加索人的传统,延续至今。北高加索的许多原生态都让我们惊奇,猪象没有獠牙的野猪,狗耷拉着尾巴,更象是狼的近亲。北高加索一定程度上还处在自给自足的农耕文明时代,土豆青菜,来自房前屋后,鲜奶、奶酪,来自家养的奶牛,向导款待我们的查查(ChaCha)酒也是自家酿造。虽然村里的卫生有待改善,但环境的保育却让人赞叹,高加索的山水可直接饮用,我们的水喝完了,都直接装了山水饮用,冰凉可口。高加索人似乎挺满意当下的生活,物质匮乏,设施简陋,但他们却活得开心快乐。沟通中,没有听到他们报怨生活,报怨政府,在阿得斯,一位70多岁的老奶奶在为我们准备了晚餐后还为我们弹奏传统乐器,唱歌,邀我们随歌起舞。在赞比斯一个小女孩告诉我们,由于周边没有学校,只能去10多个小时车程外的第比利斯上学,寒暑假才能回家,我们问她辛不辛苦,她摇摇头,腼腆地笑着。在格鲁吉亚第一座教堂旁,居民们徜徉着,尽情地享受着阳光,脸上洋溢着抑制不住的笑容。一位朋友说,人是最动人的风景,信也! 我们高加索徒步的最后一站是格鲁吉亚首都第比利斯。它座落在东格鲁吉亚的一处河谷里,是进出高加索的门户,也是高加索地区最重要的城市之一。马特窝里(Mtkvari)河自西北向东南穿城而过。第比利斯历史悠久,但由于频繁的外族入侵,第比利斯屡兴屡毁,屡毁屡建,现在城市的主体是1801年俄国实际控制后兴建的。我们的酒店在旧城区的中心地带,马特窝里河从酒店门前缓缓流过,河对岸是第比利斯最著名的娜里卡拉(Narikala)城堡,也是纵览第比利斯的不二之选,城堡依山而建,险峻坚固而被喻为第比利斯的君士坦丁堡。格鲁吉亚国土面积67,900平方公里,约为25个香港,全部人口却只有400万,约为香港的一半,但仅第比利斯就聚居了150万人。第比利斯古老又鲜活,路上欧美日韩主要品牌的车子川流不息,广场上休闲游嬉的市民,无论是拖家带口还是成群结伴,个个脸上都挂着开心的笑容,夜幕降临,迪厅里年轻人尽情欢跳摇摆,餐厅里人们品着美食美酒,低声地交谈着,偶尔响起一阵笑声,象快乐的涟漪荡漾在温馨的房间里。许多餐厅都有歌舞表演,有高加索民间歌舞,也有欧美现代舞,歌舞演奏不仅仅是娱乐客人的节目,更象是一场家庭朋友的聚会,不时有客人自告奋勇来一曲即兴弹奏,有的客人会拿起萨克斯与演员们合奏一曲,还有些客人在音乐中翩翩起舞,一切都是那么的和谐自然。<div> 无论乡村城市,无论贫穷富有,格鲁吉亚人都活得开心快乐,这与我们先前的预期大相径庭。为何人均月收入只有港币4000元,失业率高达20%的格鲁吉亚可以家家户户有车子,人人可以活得这么开心?导游告诉我们,格鲁吉亚百分八九十的人信仰东正教,自1991年从前苏联独立出来后,格鲁吉亚就建立了现代民主政治体系,民主,自由和信仰让大家开心快乐,近年来,国家治理越来越好,前几年GDP增长都保持在12%以上,官方的失业率高,那是人们为规避高个人所得税,并非真正失业,旅游、运输近年来风生水起,更是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总的来说,大家对现状满意,对未来充满信心。国民的收入不高,但大家买的多是欧美日韩的二手车,车价不贵,养车也便宜,政府绝大部分设施都向民众免费开放,如大多数旅游景点,至于外出用餐消费,一周一次对家庭和年轻人都不是难以承受的负担。说到旅游业兴起,我们短短几天中就遇到了瑞士,美国,以色列,韩国,西班牙和俄罗斯等多国的徒步者,说到格鲁吉亚物价便宜,我们也有亲身体会,一次,我们在一个环境优雅的餐厅点了前菜,主菜有牛排,猪排,鸡肉和意大利粉,喝了啤酒,欣赏了歌舞,一结帐每人大约60元港币,真是性价比超高。虽然绝对收入不高,但格鲁吉亚人似乎对挣钱有自己的原则,在第比利斯时,有次我们晚上9点多想去一家生意兴隆的餐厅吃点东西,服务员婉拒了我们,说9点钟是他们最后的下单时间,有生意不做这在香港真是难以想象。和同行的山友一起对比了第比利斯和香港,共同的感受是香港节奏快,商业化,压力大,快乐指数不如第比利斯。</div> <p> 第比利斯城市探索之旅,我们穿梭在老城区。要了解一座城市,不要错过地标,但更要走入寻常巷陌。第比利斯的核心区,主干道宽阔整洁,两旁的政府大楼,商业中心,市民活动中心,现代、高大、气派。当导游带领我们经过国会大厦时,她告诉我们这里几天前刚刚暴发了大规模游行,警察与市民发生了流血冲突,原因是俄格矛盾。民众特别是年轻一代十分珍惜来之不易的民主与自由,前苏联的专制,2008年的俄格战争,至今南奥塞梯和阿贾拉(Adjara)还在俄国的半控制之下,让国人对俄罗斯深怀警戒之心。我们在高加索徒步之际,也正是香江游行示威风起云涌,此起彼伏之时,一个城市的繁荣来之不易,心底真真正正希望香港各方,特别是政府能有大格局,大智慧早日深体民心,化解矛盾,让香港的普罗大众与格鲁吉亚的民众一样能与政府上下齐心,为更好的香港而共同努力,让香港这颗东方之珠更加璀璨夺目。</p><p> 在老街区,穿行在第比利斯人日常出入的小街道,在高高低低的漫步中,我们见到了年久失修苏联时代的老房子,见到了破旧楼房里进进出出的普通人家,见到了忙碌的建筑工人,见到了简陋多彩的街边小街市,小花墟,见到了整洁优雅,静待来客的咖啡馆和餐厅,也见到了历经沧桑又重归信仰的老教堂,最后,我们穿越充满现代感的未来之桥结束了我们的高加索徒步之旅。</p><p> 第比利斯是一座充满烟火气的都市,历史与现代在这里揉杂,新生与传统在这里共存,冲突与和谐在这里交緾,但不变的是,无论在哪里,人们都沐浴着灿烂的阳光,呼吸着新鲜自由的空气,脸上迸发出抑制不住的自信与笑容。。。。。。</p><p><br></p> 再见了,第比利斯,再见了,格鲁吉亚,再见了,高加索山脉,我们奔着山水和便宜的物价而来,但您却给了我们太多意外的收获与惊喜。高加索徒步已成为我们美好生命记忆的一部分,我们希望有机会再来,我们期待也坚信下一次我们一定能见到更美更好的格鲁吉亚。格鲁吉亚,人爱之,天佑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