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6.26—8.12东北行日记

攒宫山人

<h3>6.26 星期二 (第1天)浦东—大连</h3><h3>大连,北方一颗璀璨的明珠,位于辽东半岛,我们东北三省行的第一站。</h3><h3>一早张莹送我们到朝阳站,上轻轨用三个小时到达浦东机场,很巧,11号线上碰到了周巍。9:40登机,12:04到大连周水子机场。因未到旅游时节,机票特便宜,一票330元(280➕50)。下飞机 ,有机场大巴送旅店(一位5元),并一路推销旅游。如家旅店是网站订的,两天302元,不便宜,条件也一般。</h3><h3>旅店安顿好即到大连老虎滩海洋公园。</h3> <h3>6.27 星期三(第2天)旅顺口</h3><h3>参加两日游,第一天赴旅顺口。游览了军港,留声机博物馆等。</h3><h3>一个旅顺口,半部现代史。旅顺位于辽东半岛,一个得天独厚的优良不冻港,扼守京津门户,日俄两个强邻怎不垂涎三尺,势在必得。</h3><h3>上图是旅顺口军港,形同狮子口,易守难攻。</h3> <h3>百年沧桑旅顺口</h3><h3>照片的背景是旅顺口火车站,典型的俄罗斯风格,造型优雅别致,经历了百年风雨之后,已于2014.4.20日停运。远处是白玉山,山上是日本人在1908年建的表忠塔。1904—1905在东北大地上爆发了日俄战争,日本大获全胜,为炫耀武力,宣扬武运长久,建了此塔。</h3><h3><br></h3> <h3>日俄战争电岩炮台附近</h3><h3>坐在百年前的战场附近,海边有赶小海的市民 ,这里原来是严禁进入的军事禁区,浮想联翩:日俄战争,日本赢了,使得日人趾高气扬 ,不可一世。导致九一八事变 ,进而七七事变 。但如果俄国赢了,东北这片土地还会是中国的吗?真有点不寒而栗。</h3> <h3>大连星海广场 —大连的标志性建筑</h3><h3>广场景观四个部分:星海广场,喷泉景区,百年城雕广场和中央草坪,蔚为壮观。</h3><h3>海鸥遮天蔽日,欢腾雀跃。</h3> <h3>大连星海广场</h3><h3>薄主政大连时,雄心勃勃,努力打造一个北方香港。大连女骑警是大连一道靓丽的风景线。音乐喷泉也是广场一绝,每当夜幕降临,喷泉的声光电火,与周围的建筑物交相辉映,起到别具一格的梦幻效果。</h3> <h3>6.28 星期四(第3天)金石滩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晴轻度污染</h3><h3>继续两日游,去金石滩风景区。有自费节目:看“印象大连”,参观退役潜水艇,上漁船观海等。“印象大连”粗制滥造(一常熟退休女教师语);午餐自费,我们选便宜的,填填肚子,一游客选了海鲜套餐,价高质次,感觉被宰了,掀了桌子。</h3><h3>晚6:06高铁去营口鲅鱼圈,7:00到站。高铁站偏远,交通不便,但我们有车接,住汉庭酒店。</h3> <h3>6.29 星期五(第4天)营口鲅鱼圈小雨空气优41</h3><h3>到营口是与仲文军的一些同事同学会面。尤其是邹杰敏,一个闺蜜,自打来太仓起就一直念叨,今天终于会面了。</h3> <h3>营口鲅鱼圈与鲅鱼公主</h3><h3>鲅鱼圈是营口的一个开发区。邹杰敏的女儿女婿陪我们去鲅鱼圈海滩游玩,鲅鱼公主的美丽传说和海滩游泳场吸引了众多游客,渤海湾海水温度比大连的高。</h3><h3>晚上在忆江南酒店聚餐,酒店利用本地丰富的温泉地热资源,有小桥流水,假山瀑布,热带植物,满满的苏州园林风格,水乡庭园风味。</h3> <h3>6.30 星期六(第5天)鲅鱼圈晴21—30℃优47</h3><h3>今天冯国有,常丽英带我们泡温泉。鲅鱼圈附近的熊岳镇是温泉之乡,大小温泉遍地开花。</h3><h3>酒店退房了,住常丽英家了。 </h3> <h3>7.1 星期日(第6天)丹东 20—25℃中雨优31</h3><h3>今天鲅鱼圈出发丹东一日游,一人80元,结伴游挺多。事先做了功课:断桥要到;虎山长城要登;鸭绿江要游,其它见机行事。</h3><h3>到丹东路程300公里,先到断桥,导游安排桥周围玩玩,我们不管,急冲冲上桥,急匆匆拍照,按时回来,不留遗憾,漂亮。</h3><h3><br></h3><h3><br></h3><h3><br></h3> <h3>一上鸭绿江断桥,看到有活动,才想起今天是个重要日子:七月一日。因时间关系,不能停留,便高举相机,按了几下快门,就直奔主题——断桥。桥无声,但有血与火的故事。</h3> <h3>虎山长城</h3><h3>位于丹东东北的鸭绿江畔,看了资料才知道,明万里长城的最东端是虎山,而不是山海关。</h3><h3>江山易手,虎山长城盘踞于满清龙兴之地,努尔哈赤很不舒服,给拆除了。</h3><h3>现长城是92年后在遗址上部分修复的,重现了古长城的雄伟和壮观。</h3> <h3>虎山边防哨所</h3><h3>中朝边界,不以主航道为界,而是以河岸为界。而鸭绿江中的岛屿大多数属于朝鲜 ,一步跨,近在咫尺意味着朝鲜岛屿逼近中国江岸。虎山边防戒备森严。</h3><h3>我纳闷,如果有一天岛跟陆地连接起来了,陆地算他们的,还是岛算我们的,糊涂了!</h3> <h3>彭德怀塑像 位于鸭绿江下游河口断桥</h3><h3>彭大将军目光炯炯,远眺起伏的朝鲜锦绣江山,心潮澎湃,气势磅礴。1950.10.19日,一辆吉普车,一名参谋,两名警卫员,一部电台,彭德怀从这里过江。</h3><h3>下面中图是河口断桥,左图是中国一侧的日据时期的炮楼,右图是现在的朝鲜炮楼。</h3><h3>良将忠臣,功过谁人评说?</h3> <h3>鸭绿江游船</h3><h3>不上岸即不为越境。游船都是紧靠朝鲜一侧行驶,而游客的脸都张望着朝鲜的一草一木,其实,几十年前我们也是这个样子!</h3><h3>得感谢邓公,在中国这块大地上,改革真是不容易。</h3> <h3>鸭绿江朝鲜一侧</h3><h3>朝鲜的炮楼,朝鲜的铁丝网,朝鲜的民居给人印象深刻。</h3><h3>最后玩了丹东锦江山公园,一个很漂亮的市民公园,回鲅鱼圈已是晚上九点了。</h3><h3>天公还是眷顾我们的,上车下雨,下车细雨或者不下。旅行社也实现了承诺——不强制购物。花费:旅行社一人80,乘游轮一人100,断桥门票15,长城门票加电瓶车40,购物土特产73,玩得尽兴,不虚此行,值。</h3> <h3>7.2 星期一(第7天)晴21—30℃优38</h3><h3>鲅鱼圈—沈阳</h3><h3>9点坐大巴上沈阳,近12点到达汽车南站,离沈阳火车站不远。选择大巴是因为高铁站太偏了。</h3><h3>找了个私人客栈,火车站附近的万达公寓内,80元,不比大连的如家火车站店差。</h3><h3>下午去了沈阳故宫,东北是大清龙兴之地。仲文军做了一会儿大清梦。</h3><h3>沈阳有地铁,挺方便。</h3> <h3>沈阳仲文军有两个同学:孙秀芬和陈重梅,当天下午就见面了。在万达广场的忆江南,东道主热情款待,特别要我点江南菜。</h3> <h3>7.3 星期二(第8天)沈阳多云20—32℃优42</h3><h3>上午游北陵,清王朝皇太极墓。</h3><h3>现在的北陵,是一个开放的市民公园。皇家陵园保存的真好,单古松就有2000余棵,树龄近400年 ,且树形独特,形神兼备。</h3> <h3>下午游大帅府,东北王张作霖府第。</h3><h3>大帅府前立一张学良塑像,好多游客都不以为然:是一个花花公子,虎父犬子,还是一个有所作为的英雄少帅?众说纷纭,莫衷一是。</h3> <h3>7.4 星期三(第9天)沈阳—长春—九台</h3><h3>上午火车离开沈阳到长春,下车即乘车到九台,仲文军去看望同学蔡恩环。九台现在是长春市的一个区,路不远,汽车15元。</h3><h3>查了百度,才知道了柳条边和九台。才知道满清对汉族的禁锢有多大,才知道中国历朝历代的统治方法就是一个字——禁。</h3> <h3>7.5 星期四(第10天)18—28℃阴良63</h3><h3>上午火车回长春,车票11元。火车站揽客住宿的挺多,我们找了一私人旅店,一半自住(小孩读书),一半出租,挺整洁,60元。老板娘农村的,在市里买了10来套房开旅店,收入颇丰。</h3><h3>12:33动车到吉林松花湖。天公不作美,天下大雨,下个不停。雨中观景,烟雨蒙蒙。匆匆去,匆匆回。也打消了去长白山的念头。</h3> <h3>7.6 星期五(11天)长春18—26℃雷阵雨优</h3><h3>28</h3><h3>为赶哈尔滨仲文军的德都水泥厂同事约会,压缩了长春游玩。</h3><h3>上午六点坐轻轨3号线去净月潭,长春轻轨仿佛两大节大巴,别具一格。国家森林公园净月潭面积近100平方公里,水域也大,潭似弯月,一个都市大氧吧。</h3><h3>回程乘3号线转4号线去了溥仪的满洲国皇宫。从小皇帝变成儿皇帝,外加带碉堡的围墙,个中滋味有谁知晓?</h3><h3>下午即赶往哈尔滨。</h3> <h3>7.7 星期六(12天)哈尔滨多云17—27℃优26</h3><h3>到哈尔滨必到仲文军堂哥仲崇军家。冯国友也参加聚会,即赶来会面。</h3><h3>仲崇军身体欠佳,家中一应事都是堂嫂李玉春在打理。抽空带了两个小孙孙出去玩,双胞胎,挺可爱的。</h3> <h3>7.8 星期日(13天)哈尔滨17—23℃大雨优</h3><h3>13</h3><h3>上午同北安来赴会的段秀峰夫妇一起去看望中学老师——曹老师。</h3><h3>一个老师,有学生想着,真心不错。79了,身体硬朗,三个女儿,轮流陪着在海内外走走,幸福晚年。</h3> <h3>今天原德都(五大连池)水泥厂部分职工在哈尔滨聚会,组织者为盛姐(红衣)、詹姐(持手机)和王姐王哥夫妇。王(金生)哥和王姐全权操办,他们两人退休前都是市里的处级干部,既能干又热情。在他们安排下我们住进了军休宾馆,130元一间,挺优惠。宾馆离松花江和中央大街都不远。</h3> <h3>7.9 星期一(14天)哈尔滨阴19—26℃优36</h3><h3>今天王哥租借一辆商务车出游。第一站松花江北的市政府。第二站也是江北的哈尔滨大剧院。据介绍,大剧院采用了异形双曲面,我们不懂建筑,但用美轮美奂来形容应该是恰如其分的。</h3> <h3>第三站是东北虎林园,也在松花江北岸,太阳岛旁边。东北虎是濒危物种,牡丹江的横道河子专事饲养,繁育和野化,而哈尔滨这里供参观游览,以虎养虎。有700来只虎呢,单散放的就有30来只。</h3> <h3>第四站是王哥的近郊小农庄,大家在那里劳作,采摘,烹饪,聚餐,其乐融融。</h3> <h3>7.10星期二(15天)哈尔滨多云20—29℃优</h3><h3>47</h3><h3>白天渡船游览松花江,然后过江上太阳岛,游览天鹅湖,太阳瀑,水涌云天和松鼠岛等景点。</h3><h3>晚上王哥家聚餐 ,真是吃到家了。</h3> <h3>太阳岛 闯关东群雕</h3><h3>传言,慈禧言:“宁赠友邦,不予家奴”。是否有失偏颇?清兵入关,颁布禁关令,筑柳条边 ,严禁汉人移民关东。但随着满族精兵南下和俄罗斯不断侵蚀“龙兴之地”,边防空虚,清政府最终还是采纳了黑龙江将军的建议,于咸丰十年(1860年)正式开禁放荒,移民实边,拉开了山东,河北等地穷人闯关东的大幕。</h3> <h3>松花江的早晨</h3><h3>早上醒的挺早,一个人溜达到松花江边,身边少了熙熙攘攘的游客,夏风拂面,清爽凉快。<br></h3> <h3>白天游人纷至沓来,最热闹处是防洪塔和中央大街。引人注目的有怀旧的一大批老知青,有俄罗斯人,甚至有流浪者。</h3><h3>看那俄罗斯一家人,女的挺了个大肚子,入乡随俗,也在一帆风顺那里合影。那背景是中国游客的最爱。</h3> <h3>哈尔滨有东方巴黎,东方莫斯科之称,有著名的圣索菲亚教堂,尼古拉教堂和中央大街等。整个中央大街就是一座建筑艺术博物馆,有欧式和仿欧式建筑71栋,千姿百态。</h3> <h3>中央大街还是一条美食街,有多个著名的西餐厅,十足的俄罗斯风味。</h3> <h3>哈尔滨中央大街</h3><h3>随处可见的雕塑让城市充满了活力。</h3> <h3>7.11星期三(16天)哈尔滨—朗乡 阴</h3><h3>中午王哥王姐来酒店:一,结账,这几天的吃住玩都是他们包了;二,送行,挑选了一家饺子店,老规矩,上车饺子下车面;三,哈尔滨火车站合影,依依惜别。</h3><h3>火车17:19分开,夜九点多到朗乡,去了九个人,来了两辆车接。</h3> <h3>7.12星期四(17天)朗乡中雨19—25℃优19</h3><h3>朗乡镇,位于小兴安岭南麓,伊春铁力市管辖,朗乡林业局驻地。小镇环境优美,空气清新。人口6.4万人,而1931年仅3—5户开荒挖参狩猎人家,1940年修通绥佳铁路,人口迅速增加。现在林区封山育林,镇子里年轻人多外出了。</h3><h3>在朗乡住中国国电黑龙江龙源风力发电有限公司兴安岭基地员工宿舍。李宪堂吕占荣夫妇在这里打工(烧锅炉),基地小伙子们待他们如同自己的长辈。</h3><h3>照片中的高烟囱有些年头了,上面的大字是“**********!”。</h3> <h3>7.13星期五(18天)朗乡阵雨22—28℃优24</h3><h3>上午到林区水库玩,没有了森林小火车,搭了个原木火车头,聊胜于无。天气预报下午有雨,可天很任性,十点不到,云来了,雷来了,劈头盖脸雨也来了,我们几个男的给浇了个透。还好时间不长,内裤没有湿,光膀子继续玩。基地的小伙子接到电话立马来接我们。</h3> <h3>铁力朗乡</h3><h3>李宪堂,吕占荣两人是闲不住的人,除了烧锅炉,还养鸡,养羊,种菜,俨然两个大管家。冬季天寒地冻,员工风尘仆仆从山上的风电场下来,马上就有热汤热水,热菜热饭,谁不暖心?当然,两口子退休了,还这么干,多半是为了一个智障的女儿,父母的爱是普天下最厚重的。</h3><h3>这几天尽吃院子里的蔬菜野菜,如黄瓜,西红柿,茄子,婆婆丁,马齿笕,还加小鸡炖蘑菇,还有山珍哈士蟆,即中国 林蛙等。有滋有味,这辈子就这一回了。</h3> <h3>7.14星期六(19天)朗乡20—28℃阵雨良59</h3><h3>上午送段秀峰夫妇回北安后,信步闲逛,竟然发现了东山公园,劲马上来了,一口气走到山顶,山上有塔,有古树,风景如画。小镇确实美。</h3><h3>下午五点火车去鹤岗,九点到站,仲海英钱道明接站。当晚就住进了他们开办的养老院。</h3> <h3>7.15星期日(20天)鹤岗晴18—31℃优35</h3><h3>昨天晚上到达鹤岗,即入住金扶养老院。养老院,四层楼一幢,百多个床位,钱家产业,在鹤岗口碑挺好。院长仲海英,钱家儿媳妇,仲文军侄女。</h3> <h3>鹤岗,一个煤城,黑龙江的一个地级市,人口100.9万(2017)。这两天去了天水湖公园,去了饭店,看了居民楼,吃喝玩乐鹤岗都挺好,交通也方便。但最好的还是房住不炒,听说房价相当便宜,与江浙相比就是一个白菜价。在三宝寺旁还能看到一小片平房。</h3> <h3>7.16星期一(21天)萝北阵雨17—31℃良52</h3><h3>今天养老院组织员工游览(鹤岗)萝北县,三辆车,把我们也捎带上了。上午游览了共青农场,胡耀邦题字,江西是共青城,这里是北方共青城。垦荒队员来自北京,天津和哈尔滨等地。在垦荒纪念馆可以看到,当年的垦荒人个个风华正茂,随着岁月变迁,现在垂垂老矣,看上去与北方老农无异。</h3> <h3>萝北北方共青城</h3><h3>现在的农场已经是焕然一新,建起了天津村,哈尔滨村,北京村…,一家一个小楼,漂亮舒适。我们去的饭店应该是农场创业者后人所开办的。</h3> <h3>萝北宝泉岭</h3><h3>下午参观了宝泉岭森林博物园,好山好水好风光。当年这里是一片艰苦卓绝的抗日战场,山上有一个赵尚志将军纪念馆。往北有个萝北口岸,过江就是俄罗斯了。</h3> <h3>7.17星期二(22天)鹤岗阵雨20—27℃良55</h3><h3>今天跟着内侄女婿钱道明玩和吃。道明在一家私人煤矿搞管理工作,这些天中央在鹤岗安检,单位放假,小明难得清闲。</h3><h3>下午去清源景区钓鱼,收获不大,最后放生了事。归途中去了一个射击场,我打了10发子弹,一发没中。</h3><h3>晚上我,仲文军,仲丽君,钱道明,仲海英在养老院院子里吃烧烤。</h3> <h3>7.18星期三(23天)萝北太平沟阵雨21—28℃良75</h3><h3>今天两辆车赴萝北太平沟黄金古镇,因采矿者是太平军俘虏,所以叫太平沟,又因所采黄金是慈禧的私房钱,所以又叫胭脂沟。</h3><h3>最盛时期有采矿工5,6万,年产黄金3万余两。</h3><h3>到太平沟基本上是沿黑龙江行驶,道路不好,在修路,天又下雨,很不好走。</h3> <h3>萝北太平沟</h3><h3>黄金沟紧靠黑龙江,是鹤岗市精心打造的一个景区,江边建了公园,重现了当年蛮荒之地的景象。钱道明父亲是个老师,会教书,会搞实业。还会玩,点子多,一个老顽童。</h3><h3>江边有人在捕鱼,工具很原始,但没有污染,又是大江大河,鱼味道绝对鲜美。</h3> <h3>伊春嘉荫</h3><h3>回鹤岗如原路返回,路程130多公里,但路况很差;组织者钱道明选择紧贴黑龙江北上到嘉荫,第二天转伊春回鹤岗。到嘉荫100多公里,山路弯弯,但路况较好,晚上嘉荫县城住宿。</h3><h3>嘉荫就在黑龙江边,城不大,人不多,8.1万,多层建筑,整洁漂亮,原名佛山,同广东佛山同名。旅游商店较多,经销俄罗斯商品和翡翠玛瑙。</h3> <h3>7.19星期四(24天)嘉荫阵雨19—28℃优37</h3><h3>早上到江边公园走走,嘉荫号称恐龙之乡,位于黑龙江中游,大江东去,烟波浩渺,山峦叠嶂,波澜壮阔。</h3><h3>江这边有中国哨所,对岸是俄罗斯哨所。</h3> <h3>嘉荫恐龙之乡</h3><h3>上午去嘉荫城西的恐龙国家地质公园。1902年,俄罗斯地质学家在这里发现了恐龙骸骨化石,并组装成一具高4.5m,长8m的完整恐龙化石骨架,,定名为黑龙江满洲龙,现在陈列在俄罗斯彼得堡的博物馆里,人称“神州第一龙”。</h3> <h3>伊春</h3><h3>出恐龙公园就往回返了,往南200多公里到伊春,路况不是很好——在修筑高速公路,以后来就一路顺风了。伊春到鹤岗还得向东150多公里。我们在伊春吃午饭,稍事休息。<br></h3><h3>伊春同鹤岗一样,都是地级市,人口也是100多万。伊春是小兴安岭的中心,森林覆被率82%,以红松原始林及天然氧吧而闻名。</h3><h3>回鹤岗已经晚八点了。</h3> <h3>7.21星期六(26天)21—27℃小雨优39<br></h3><h3>上午到了迎宾门附近,游了鹤园,三宝寺,北普陀寺,走下山就是鹤岗人民公园。</h3><h3>在一小片平房那里拍了几张照片,平房已经不多了。</h3> <h3>鹤岗—伊春—北安</h3><h3>下午1:50大巴车,经伊春去北安,120元。姨妹仲丽君因参加庆华中学同学聚会,同行。走的是高速公路,但因处于冻土地带,因融塌修路,时而半边通行。</h3><h3>原来北安鹤岗往来得靠火车,在绥化转车,得耗时一整天,公路贯通以后路近了一半,车费多花20元。</h3><h3>18:30到北安,住尹淑霞家。</h3> <h3>7.22星期日(27天)北安19—34℃优18</h3><h3>参观了庆华军工遗址博物馆,当年这是2万人的兵工大厂,现在工厂员工,家属已散落在全国各地,仲文军在这个工厂工作了4年。<br></h3><h3>在博物馆里,我查询到了仲文军的档案卡片。</h3><h3>工厂因朝鲜战争兴,从沈阳搬迁来,背靠苏联;因中苏决裂而衰落,邻居虎视眈眈。此一时彼一时也。</h3> <h3>7.23星期一(28天)五大连池晴17—29℃</h3><h3>今天去五大连池(德都),汽车站的车不如外面个体车方便快捷,到德都15元,景区20元,50分钟即到德都。在车站附近找了旅店,80元,可以。</h3><h3>联系了柳珍,她住青山公园财政局大楼10层。她退休干部,能干热情,马上召集人,张罗晚饭,办事爽快。在她家北窗可以看到天际的火山。总共有14座火山。</h3> <h3>7.24星期二(29天)五大连池晚暴雨17—28℃优30</h3><h3>早上去旁边的小公园玩,有德都原住民达斡尔族的游牧生活塑像,栩栩如生。中午原德都水泥厂一些同事在聚宝酒家聚餐。晚上暴雨,贾丽华家庭请客。</h3> <h3>7.25星期三(30天)五大连池景区多云16—25℃优19</h3><h3>上午7点,贾丽华女儿女婿送我们到五大连池景区的银泉老年公寓,他们都在景区上班。公寓有一大帮庆华厂的人,最先见到的是重庆刘宏宽,闫瑞霞夫妇,他们夏天在东北,冬天在海南,春秋回重庆。闫瑞霞做事利索,很快给我们租了房,3天100元。</h3><h3>东北九月就冷了,景区的房子一般居住一个夏季三个月,租金4000元左右。他们借的比较好,有卫生厨房设备。我们只有卫生设备,可以。</h3> <h3>五大连池景区</h3><h3>下午赵永杰夫妇和张伟民带我们去钟灵寺,药泉山和北饮泉。</h3><h3>钟灵寺,一座建在药泉山火山口上的寺庙,不知世界上是不是独此一份。在这里碰到了他们一个当居士的同学,老同学见面,话语不断。</h3> <h3>药泉山</h3><h3>每天这里最热闹的就是二龙眼泉,清晨来打水的人拎着大桶小桶,络绎不绝。不少人在这里住上一个夏天,保健养生。刘宏宽和闫瑞霞夫妇已是第七个年头了。</h3> <h3>南饮泉北饮泉</h3><h3>世界三大冷泉之一,泉里面含有许多对人体有益的化学元素,对多种疾病治疗有奇效。</h3><h3>是一种冷碳酸矿泉水,铁质丰富,问问老客,说对皮肤病胃病效果上佳,对一些慢性病也有保健和医疗功能。</h3> <h3>7.26星期四(31天)景区多云14—28℃优28</h3><h3>早上5点,随杜秋萍到药泉山二龙眼洗头洗眼,然后吃早点,杜是常客,与摊主很熟悉。</h3><h3>随后一起去温泊。温泊,一个北国芦苇荡 ,常年水温在14℃左右,终年不冻。</h3> <h3>7.27星期五(32天)景区多云15—31℃优34</h3><h3>今天去老黑山,因国际自行车比赛封路,直到9:30开禁。小郑(贾丽华女婿)开车送我们到老黑山。老黑山,五大连池14座火山中最年轻的,1719—1720年喷发,距今300年。还游览了火烧山和三池。游览结束,小郑又开车来接我们。其实五大连池游玩包车很方便,价格也公道,但盛情难却。</h3><h3>仲文军的朋友遍中国。</h3> <h3>五大连池世界地质公园</h3><h3>真不敢想象,石和火的奔腾是怎样的一副景象?几百,几千,万亿年过去了,生命在曾毁灭一切的石海波涛中顽强地挺立着。石缝中接骨木花是那么红火。</h3><h3>在这片土地上生活过的男女笑得是那么甜蜜灿烂。</h3><h3><br></h3> <h3>黑龙江省工人疗养院,环境优美,方便舒适,是住宿的首选。那里有很多俄罗斯人在疗养,内部有好多个俄文招牌商店。</h3><h3>还有所见到的大庆疗养院,鹤岗煤矿疗养院也都很不错。</h3> <h3>景区</h3><h3>五大连池度夏疗养的人都自己开伙。早上农村集市采购新鲜食材,自己烹调,徬晚,蓝天白云,农家院子里摆个小桌子,呼朋唤友,过着令神仙都羡慕的日子。</h3><h3>东北农民自产的大豆腐和牛奶羊奶味道特别好。</h3><h3><br></h3><h3><br></h3> <h3>7.28星期六(33天)多云6—32℃优34</h3><h3>五大连池到黑河,汽车一天一班。高速公路,路况不错,7点出发,10点多到黑河。地处边陲,人烟稀少, 中间有一个小兴安服务区。仲文军水泥厂同事李延英,老崔和小女儿早在车站等候。</h3><h3>下午去了大岛(大黑河岛),岛离俄罗斯很近,最近处仅750m,现在是中俄经贸的一个重要口岸。</h3><h3>左上图,大岛黑龙华表。右上图,江边李延英小女儿。</h3> <h3>7.29星期日(34天)黑河17—27℃小雨优35</h3><h3>美女崔健是李延英大女儿,是黑河政府机关的一个总经济师,漂亮能干,最好的本地导游。开车带我们游了瑷珲古城,知青博物馆,还在一家熟悉的饭馆享受了美餐,有黑龙江刀鱼。</h3><h3>瑷珲现在是黑河的一个区。因中俄瑷珲条约而闻名。</h3> <h3>瑷珲古城(严格一点是江右新城,由江左的老城现俄罗斯那边迁来)</h3><h3>上图是魁星阁:“登楼俯瞰城郭,历历在目。庚子之乱,全城尽被焚毁,唯此楼巍然独存,实可为古迹之一也。”可惜,1945年又被苏联红军炮火命中,80年代在遗址复建。</h3><h3>下图是瑷珲海关,1909年设立,1935年关闭。49年后为地方政府(包括人民公社)所用。历史在这里留下了足迹。</h3> <h3>走出瑷珲历史陈列馆,心情是沉重的。江东六十四屯中国人黑龙江中的呼号,1900年瑷珲城破时中国军民的悲壮,久久地萦绕在脑海中。</h3><h3>俄罗斯民族是一个不知道感恩的民族,正是江东六十四屯中国人善良,提供了粮食和物资,才使这些来自遥远欧洲的哥萨克骑兵站稳了脚跟,而他们却挥起了屠刀… </h3> <h3>在瑷珲还参观了知青博物馆,是一些上海知青创办的。</h3><h3>对上山下乡,好多人不认同。</h3><h3>右图,稚气未脱的年轻人在拉犁,在做牛做马,而他们本该坐在课堂上;左下图,年轻人在奋不顾身扑灭荒火,死了不少,从此他们再也回不到魂牵梦索的家乡。 </h3> <h3>7.30星期一(35天)黑河多云17—29℃优47</h3><h3>上午去中俄民族风情园游玩,因游客少公交班次很少,票价不贵,5元,打个的是70元。此处是“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拍摄地,为演戏,在黑河的黑龙江边打造了一个20世纪40年代的纯俄罗斯风格的村庄。 </h3> <h3>俄罗斯风情园,所谓的不出国也能领略到异国风情,其实在哈尔滨更能。</h3> <h3>走马观花看了少数民族风情园区,印象最深刻的是鄂伦春族,人数仅仅8000多。但一首“高高的兴安岭,一片大森林,森林里住着勇敢的鄂伦春”,让很多人记住了这个狩猎民族。</h3> <h3>根据微信王姐的意见(海南认识的黑河朋友),我们下午在龙海码头乘游船游黑龙江,一张全票一张半票105元,一个多小时,江风徐徐,尽情地欣赏一江两国风光,到也惬意自在。当然,这里不是中朝边境,这里得在主航道航行。</h3><h3>对面是俄罗斯的布市,中国名海兰泡。</h3> <h3>上图黑河站广场,首任黑龙江将军萨布素,抗俄名将,民族英雄。曾两度率兵围攻俄盘踞的雅克萨城,大败俄军。中俄两国签订了尼布楚条约,暂时稳定了东部边界。</h3><h3>下图著名的胡焕庸线,线上端所指的位置就是海兰泡和江东六十四屯,即今日的俄罗斯布市和阿穆尔州。富庶安宁,一马平川,怎能不时时觊觎?</h3> <h3>7.31星期二(36天)黑河—北安多云16—31℃优48</h3><h3>早上崔健与她父母开车送站。7点火车,黑河是地方铁路,起点站,乘客不多,冻土地带,车速不快,6个多小时到北安。我挺喜欢坐绿皮火车,车子晃晃悠悠,窗外是一望无际的北大荒,如今的北大仓,青山绿水,好舒服。</h3><h3>北安邱春莲曹雅珍接站,晚上住宿一休宾馆,50元一天,入住的多是庆华中学的。</h3> <h3>8.1星期三(37天)北安多云16—26℃优24今天,庆华中学老三届(共六届)毕业生50周年聚会第一天。庆华中学是五机部庆华工具厂的子弟学校。家,校,厂一个封闭稳定的三角形,家长里短,相识相知,感情自然非比寻常。</h3> <h3>8.2星期四(38天)北安多云17—27℃优38</h3><h3>今天,庆华中学同学聚会第二天,有文艺演出,载歌载舞,青春再度。毕业生来自天南海北,这么多人汇聚到两辈人工作过的第二故乡,令人感慨。</h3> <h3>8.3星期五(39天)北安中雨16—23℃优30</h3><h3>我趁空围着原庆华工具厂周围溜达。</h3><h3>左上图,原厂部现宾馆。右上图,文化宫,朱德题字。</h3><h3>左中图,烈士公园。 右中图,庆华中学,现为地方接管。</h3><h3>左下图,工作过的车间。 右下图,烟囱附近有旧家。</h3> <h3>8.4星期六(40天)北安多云13—25℃优26</h3><h3>昨天下了雨,早上有点凉飕飕的。住了几天,感觉北安同11年比变化太大了,平房不见了,新楼林立,市政建设面貌焕然一新。仲文军堂妹原来住左下图已废弃厂区铁路两边的棚户区里,冬冷夏热,现在住楼了,很是高兴。</h3> <h3>8.5星期日(41天)北安</h3><h3>学校大聚会结束了,从宾馆到饭馆,再到家庭,车站,觥筹交错,迎来送往,欢乐祥和。</h3><h3>很巧,在文化宫前还见到了仲文军桂林的侄子和北安堂妹,姑侄俩。</h3> <h3>8.6星期一(42天)北安多云14—17℃</h3><h3>本页为六七届初二一班同学聚会花絮之一</h3><h3>回东北的最后一个高潮是仲文军的庆华中学初二一班同学聚会。活动筹备组织者是李纯惠和迟洪学,张彦玲的襄助也是功不可没。</h3> <h3>8.7星期二(43天)北安多云14—27℃优36<br>本页为六七届初二一班聚会花絮之二</h3> <h3>本页为六七届初二一班同学聚会花絮之三</h3> <h3>曹雅珍,仲文军闺蜜</h3><h3>曹雅珍疾病缠身,丈夫离世,老天也不总是公平的。但每次见到曹雅珍,她的优雅恬淡的笑容,乐观豁达的心态,总是让周围的朋友受到感染。</h3><h3>班级聚会,曹雅珍打扮的漂漂亮亮,放歌一曲北大荒人,“几十年风风雨雨,我们同甘共苦在一起”,优美动听的歌声打动了每一个人。<br></h3> <h3>8.8星期三(44天)呼兰多云15—28℃优39</h3><h3>返程,上午8:07车,下午1:06到呼兰。</h3><h3>仲文军到呼兰是看詹姐,哈尔滨聚会詹姐有事先走了。</h3><h3>詹姐老孙夫妇和儿子孙宇接站,孙宇开车带我们看了呼兰的一些重要景点。</h3><h3>第一站是天主堂。教堂1908年建,保存完好。</h3> <h3>第二站是萧红故居</h3><h3>萧红是30年代的著名女作家。房子开建于1908年,青砖青瓦,典型的北方乡村建筑。</h3> <h3>还游览了清真寺,城隍庙和西岗公园。</h3><h3>晚上,住孙宇家,詹姐孙子在哈尔滨上高中,成绩很不错,儿媳妇在陪读。</h3><h3>第二天参观了孙家菜园子,然后孙宇开车送我们上哈尔滨李玉春家,好久不见,两个小家伙看见我们显得很高兴。</h3> <h3>8.10星期五(第46天)哈尔滨</h3><h3>今日乘坐Z174次车到苏州,火车票很难买,卧铺票更是一票难求,票是7.12日在朗乡时鹤岗的仲海英给抢的。</h3><h3>火车在哈尔滨西站发车,我们打的过去。在临近火车站的路口,只见计价器一下子从25跳到了30元,这个出租车司机真不咋的。</h3><h3>再见了,哈尔滨。</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