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泰宁甘露寺始建于公元1146年,至今有860多年历史,属于岩寺。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61年春因一场大火化为灰烬,后重建。</h3> <h3> 在大金湖游船上远远看见一座山峰如倒扣的金钟就知道甘露寺快到了,游大金湖必登甘露寺,就好比去西湖看断桥。</h3> <h3> 登船上岸,不多久看见一堵墙,整墙六幅画,用影雕的手法讲述了甘露寺的由来,寺庙系状元叶祖洽为母还愿所建,经过民间层层演绎,加上历久弥新的传说为这座老寺披上了神秘色彩,让后人津津乐道。</h3> <h3> 传说以前甘露寺很小,供奉着送子观音,叶祖洽的母亲从泰宁城千里迢迢来此求子,并许愿:“如果生了儿子,一定重修寺庙,岩有多大,庙盖多大”,心诚则灵,来年得子,取名叶祖冾。</h3> <h3> 叶祖洽从小聪颖好学,才智过人,18岁乡试中解元,24岁高中状元,相比李春烨46岁才中进士,叶祖洽真是少年得志。</h3> <h3> 几年前游泰宁属于瞎逛,没有导游不知所以然,这次有导游讲解,顿觉茅塞顿开,对甘露寺有了更深的了解。</h3> <h3> 青山碧水,小桥流水,甘露寺就座坐落在不远处的半山腰上。</h3> <h3> 站在山脚仰望甘露寺,左右各有一座酷似“钟”与“鼓”的红色岩体,甘露寺就座落在这二座岩体中间,所以人们常说甘露寺是“右鼓左钟,庙(妙)在其中。</h3> <h3> 移步换景,此时山形神似如来的侧脸,特别是肉髻栩栩如生。</h3> <h3> 沿着蜿蜒的小径很快就到达甘露寺山门前。</h3> <h3> 周边梵音凫凫,安静肃穆,</h3> <h3> 一座老旧的石塔看上去有些年头。</h3> <h3> 山门低矮,上方刻写甘露岩寺,前方母狮带小狮,公狮玩绣球,分列二侧守护大门。</h3> <h3> 在净水池净过手,把手插入口袋,据说这样能把甘露寺的灵气带回家,进入山门后,边上可见一巨石,上刻朱红的大佛字。</h3> <h3> 山门正前方视野开阔,一座红色悬空寺矗立眼前,人们常惊讶于一根柱子竟能撑起庞大的寺庙群,“北有恒山悬空寺,南有甘露寺”,不虚此名呐。</h3> <h3> 在甘露寺上方有一天然形成的佛像一一印身佛,红色方形的是佛头,下方大块的是佛身,中间黑色的是佛珠,旁边是佛手。</h3> <h3> 一步一脚印走过101级石阶,每个人来到如意柱前都要抱一抱,祈盼心想事成、万事如意,我也不免俗。</h3> <h3> 导游特别介绍了这根柱子的来历:为还母夙愿,叶状元调集天下能工巧匠来此建庙,但由于地势险峻,庙一直无法建成,连皇帝派来的建筑师也发愁。有一天,一个名叫周斫头的建筑师看见有人扛着一根大圆木,平稳放在“Y”形工具上,正在树荫下休息。他顿受启发,当众宣布:“明日开工,不得有误!”,甘露寺建好后这根柱子叫“状元柱”也叫“如意柱”,此后庙的香火更旺了。</h3> <h3> 甘露寺依山借势而建,岩穴上方有块钟乳石,形似龙头,落下的滴滴泉水清冽甘甜,故名“甘露寺”。</h3> <h3> 寺庙群构建在大小不一、风化形成孔洞的岩石上。</h3> <h3> 甘露寺所在的岩穴高80多米,深和上部宽约有30多米,但下部宽只有10多米,呈倒三角形。寺庙属木结构建筑,采用隼卯结构不用一钉,全寺由上殿、蜃楼阁、观音阁、南安阁四部分组成,建筑布局合理、工艺精湛。</h3> <h3>庙内香火很旺,可免费进香,功德随喜。</h3> <h3>屋顶平坦,真是“一柱插地,不假片瓦”。</h3> <h3> 一扇朱门书写元代优昙的《普劝念佛》诗句,印象最深的是这句:天龙八部皆回向,大地含灵得路归。没想到金庸武侠巨著《天龙八部》书名取自佛经。</h3> <h3>离大雄宝殿不远有间榻榻米,似乎寓意甘露寺与日本有某种渊源。</h3> <h3> 一格格佛龛里供奉着信众认领的佛像,标价每月100元,一年1200元。</h3> <h3>对面是观景台,从观景台望甘露寺角度最好。</h3> <h3>观景台内有甘露寺济群法师简介,看介绍还是高级知识分子哟。</h3> <h3>观景台内提供免供饮用水,真的很清甜。</h3> <h3> 阳光透过树林,撒向步道,耳边响着轻柔的梵音,下山的路走得很轻松。</h3> <h3>路过一洞穴极凉爽,很多人在此歇脚。</h3> <h3> 此处崩积洞穴由两块互为支撑巨石构成,大自然就是这样的鬼斧神工。</h3> <h3>穿过洞穴,眼前阳光明媚。</h3> <h3>在曲曲折折的步道穿行,很快就来到出口。</h3> <h3> 回望身后,此刻山形似只麒麟,甘露寺有麒麟做靠山呀。</h3> <h3>观甘露寺有感:</h3><h3>(1)人生有实力也要有机遇。当初叶祖洽取得解元,即全省第一,这就是实力,来年会试由主张变法的吕惠卿当主考官,叶祖洽文章内容主张变革,深得主考官欢喜,最终取得会试第二,殿试时吹捧刚上台不久的宋神宗,神宗帝龙心大悦钦点叶祖洽为状元,而原定状元上官均因马屁功夫不到家,落到了榜眼。😂</h3><h3>(2)灵感往往来自生活。建筑师周斫头就是从人们生产生活中获得设计灵感,最终建成甘露寺。灵感往往转瞬即逝,要善于抓住灵感解决问题,就一定要深入生活多思考。</h3><h3>(3)找到关键点很重要。常说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动地球,甘露寺仅利用一根柱子,八百多年来屹立不到,不得不佩服广大劳动人民的智慧!</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