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原县西城镇五里梁台

耗子阎王

<h3>黯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争鸣。眼前飞扬着一个个,鲜活的面容,湮没了黄尘古道,荒芜了烽火边城。岁月啊,你带不走,那一串串熟悉的姓名,兴亡谁人定啊,盛衰岂无凭啊……</h3> <h3>阳原县西城镇是始建于辽统和年间(983年~1012年)的弘州城(现旧南关),当时弘州和永宁县同治一地。明洪武年间城废。明天顺四年(1460年)在弘州城北展筑新城————顺圣川西城。明成化二十年(1484年)置分守参将于西城,属宣府镇长城防线的南路,隶属万全都指挥使司(治今宣化)。</h3><h3>阳原县是张家口市唯一没有长城的县,但它有数量众多的烽火台,组成了长城沿线严密的防御体系。当时顺圣川西城管辖范围之内有37座烽火台。即使是现在,阳原县仍有“五里一墩,十里一台”之说。烽火台在那段飞马扬鞭、马蹄声声,刀矛戈戟、烽火连天的岁月里,“有寇来犯,昼燃烟,夜举火”。它经历过的岁月里,有刀光剑影,有风花雪月,更有外形颓废、独守孤寂的苍凉与悲怆……</h3><h3><br></h3><h3>岁月逝去的五百多年里,边寇骚扰、战争频仍时,烽火台作为战争通讯设施,义无反顾、尽职尽责的守望着明宣府镇南路长城防线固若金汤,更使顺圣川的黎民百姓免遭战火洗理,安享和平时光。</h3> <h3>西城镇五里梁烽火台,现残高十米左右,底面为十米左右见方的正方形。四周由围墙围成一个东西宽约五十米,南北长约二百米的长方形的院落。烽火台位于离南墙二十米左右的南部。在这二十米左右的区域内有大量的砖瓦、柱础等建筑构件和石臼、黑陶等生活器皿残片。期间也有后人们的坟塚,更添凄凉无限。</h3> <h3>探访烽火台,可以仔细领略这里的边塞风情,更多了一份其它地方没有的苍凉、幽远、古朴、沧桑、原始与雄浑。这个留在西城镇边上的昔日的烽火台,已经成为了极有价值的历史文物,为阳原县边塞文化的发掘和古代军事及建筑史的研究都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h3><h3>烽火台,它是时间逝去的痕迹,更是历经沧桑的最好佐证。雄伟的只是躯壳,毕竟荒芜了太久太久。它的东边,现代化的住宅楼正在拔地而起,车水马龙的光华路繁华而摩登。古老与现代就是这么的近距离……</h3> <h3>守在城边的烽火台,已经成为了一道独特的风景。它从大清入主中原立国(1644年)始,就已经宣告下岗。但它的一生是值得人们回味和深思的。它是生命的记录,更是历史的见证。我猜想这夯筑的墩台及围墙里,一定包蕴着什么。它,莫不是我们古老民族伟大而智慧的灵魂?面对它如今灰头土脸的尊容,引人不尽地遐思与眷顾。</h3> <h3>远去了铁马金戈,湮灭不了迹远恢宏!</h3><h3>西北面,热力公司的厂房与烟囱彰显出现代文明的繁荣昌盛,而偏居一偶的烽火台,虽历经岁月摧残,沧桑无限,但它仍雄立一方,如同一尊顶天立地的金刚。</h3> <h3>2018年2月14日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h3> <h3>烽火台简介。</h3> <h3>在烽火台的阳面中部,开凿有一个不足两米高的洞穴,里面西部是卧榻区,正对着洞口的是生火区,东部是储藏区。洞顶被烟雾熏得黑黝黝的。应该是无家可归者在此居住过。</h3> <h3>夯筑的围墙,底宽近半米,向上逐步收拢,现残高两米。</h3> <h3>东围墙被人为破坏出来的豁口。</h3> <h3>透过南围墙坍塌出来的空隙,可以清晰的看到北部不远处新落成的住宅小区。古老与现代,繁华与苍凉,就这么的在近距离内,达成了并不太和谐与完美的统一。</h3> <h3>透过围墙上坍塌出来的空隙可以看到内部的烽火台。</h3> <h3>西围墙在悠悠岁月中风吹雨淋形成的豁口。</h3> <h3>从围墙的断面看,当年围墙应该是分里外两层夯筑而成。</h3> <h3>围墙的西南角,并非完美的垂直交汇,而是西墙超出南墙0.2米,对南墙形成围堵保护之势。</h3> <h3>围墙内紧邻南围墙处地表有大量的建筑构件。这是筒瓦。</h3> <h3>残破的墙砖。</h3> <h3>一块完好无损的墙砖。</h3> <h3>残破的地砖。</h3> <h3>残破的滴水。</h3><h3>斑斑驳驳的表面似乎在诉说着不堪回首的过往……</h3> <h3>围墙内部圈子里的黑陶残片。</h3> <h3>不足一半的石臼。</h3><h3>我在想,得用多大的力量才能将它一分为二啊?</h3> <h3>在围墙圈内的南部,发现了一个完好的石柱础,上面密布的气孔,告诉人们,这是采用的火山石。</h3> <h3>几丛耐旱的骆驼蓬蓬蓬勃勃地生长于此,俨然给这里的孤寂和苍凉平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h3> <h3>围墙墙体内夹杂着的滴水。</h3> <h3>围墙墙体内夹杂着的粗犷厚实的辽代瓷片。</h3> <h3>围墙墙体内夹杂着的又白又细的青花瓷残片。</h3> <h3>围墙墙体内夹杂着的青花瓷残片和小颗粒玉石。</h3> <h3>围墙墙体内夹杂着的晶莹剔透的玉石颗粒,我小时候人们俗称火石,现在赋予了它一个高大上的名字“泥河石”,县里面已经把玉石加工做成了一个产业,远近闻名。</h3> <h3>围墙墙体内夹杂着的黑陶残片。</h3> <h3>围墙墙体内夹杂着的数量众多的墙砖。</h3> <h3>围墙墙体内夹杂着的木炭。</h3> <h3>围墙墙体内夹杂着的四分之一的石砘。</h3> <h3>围墙墙体内夹杂着的残破的瓦片。</h3> <h3>围墙墙体内夹杂着的形状奇特、质地不一的石头。</h3> <h3>几棵略显稚嫩的桑树顽强地生长于此,像是在默默的陪伴苍老了容颜的烽火台,为它站岗,做它有生命力的伙伴。</h3> <h3>我去的时候,枝头已经结出了数量不少的绿色而鲜嫩的桑葚。</h3> <h3>在烽火台围墙围成的圈子的中部,不知何人何时修建了东西向的建筑物的地基,当然是以破坏东西围墙为代价的,看后令人扼腕叹息。</h3> <h3>围墙墙体内夹杂着的一小块玉石,在阳光下熠熠生辉。</h3> <h3>围墙墙体内夹杂着的瓦片与墙砖相邻相惜。</h3> <h3>围墙墙体内夹杂着的玉石与青花瓷残片相映成趣。</h3> <h3>围墙墙体内夹杂着层层叠叠的、数量众多的建筑构件、生产用具残件和生活器皿残片,是有意为之抑或不得已而为之?令人百思不得其解……</h3> <h3>我不能用雄浑隽永的文字抒发追古思今的无限感慨,我只能用手机镜头默默的记录下我的所见所感,以此来表达对烽火台的敬畏与赞美。</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