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豫皖红军部队的后来(2):772团

WANG C. D.

<h3><br></h3> 772团首任团长——叶成焕,1914年10月出生于河南光山县,1929年参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参加鄂豫皖红军。抗日战争爆发后,叶成焕任八路军129师386旅772团团长,1938年4月18日在保卫太行的战斗中牺牲,年仅24岁。 <h3><br></h3> <p class="ql-block">  772团首任副团长——王近山中将</p> <h1>  1927年11月13日晚,黄麻起义爆发并取得成功。18日,起义队伍组成中国工农革命军鄂东军,辖第1路(黄安农民自卫军)和第2路(麻城农民自卫军)。</h1><h1>  1928年1月1日,鄂东军在木兰山改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7军。7月,在河南光山尹家咀,第7军改为中国工农红军第11军31师。</h1><h1>  8月,黄梅广济大河铺起义爆发,起义军后来组成鄂东游击大队。</h1><h1>  1929年5月6日,河南商南起义爆发,起义队伍后来组成红11军32师,辖97团、98团。97团是772团2营的前身。</h1><h1>  1930年1月,安徽六安霍山起义爆发,起义队伍后来合编为红11军33师。</h1> <h1>  1930年4月10日,根据中共中央指示,鄂豫边特委将31师、32师、33师整编为红1军。31师改编为红1军1师。5月中旬,32师改编为红1军2师, 97团改为2师4团。5月下旬,33师改编为红1军3师。</h1><h1>  7月,红8军离开鄂东南攻打长沙,留下2个大队成立后方留守处,分别与蕲黄广三县游击队在阳新合并成立红8军4纵,与赣西北游击队在阳新合并成立红8军5纵。</h1><h1>  10月16日,红8军4纵5纵在黄梅县与鄂豫皖红军中央独立1师5团合编为红15军,辖1团和3团。4纵改为红15军1师1团。1师1团是772团3营的前身。</h1> <h1>  10月中旬,红1军在光山对部队进行混编。1师由3个团合编为1团、3团。2师、3师合编为新的2师,辖4团、6团,并从1师、2师各抽5个连对调。军属独立旅、黄麻补充营同中央独立1师(欠5团)合编为新的3师。红1军在作战期间,将3师大部分编入1师、2师,另以2师2个连及霍山补充营和3师余部合编为3师7团。<br>  1930年冬,陂区光山独立团宣告成立。<br>  1931年1月,红1军与红15军合编为红4军。具体为:红1师与红15军1团合编为红4军10师,辖28团、29团、30团。红2师与红15军3团合编为11师,辖31团、32团、33团。留在皖西的红3师7团改为军独立团。<br>  2月,红4军独立团扩编为中央教导2师。<br>  3月,中央教导2师改编为红4军12师,辖34团、35团、36团。<br>  1931年5月,28团大部调出10师,编为13师37团,陂区光山独立团编入10师28团。这是772团1营的前身。<br></h1> <h1>  1931年10月,红25军成立,辖73师(74师、75师另行组建)。12师改为73师,10师28团大部改为73师218团,11师31团改为73师217团,12师34团改为73师219团。<br>  11月,红四方面军宣告成立,辖红4军(辖10师、11师、12师)、红25军(辖73师)。<br>  1932年10月,第四次反“围剿”失利,红四方面军率10师、11师、12师、73师和少共国际团、彭杨军政干部学校向西转移。10师29团与73师219团对调。<br>  1933年7月,木门会议后73师扩编为红31军,辖91师、92师、93师。218团编为91师271团,217团编为92师274团,219团编为93师279团。<br>  1934年11月,红31军3个师缩编为91师、93师。93师辖271团、274团、279团。<br></h1> <h1>  1937年8月,红31军改编为八路军129师386旅,辖771团(原91师改编)和772团(原93师改编)。93师3个团缩编为3个营:271团为1营,274团为2营,279团为3营。</h1><h1> 1938年4月,772团团长叶成焕在抗日战场牺牲,易良品接任团长。</h1><h1> 1940年6月,成立太岳军区,386旅兼军区领导机关,对外称太岳纵队,太岳纵队辖386旅772团等。</h1> <h1>  1945年10月,太岳纵队整编为晋冀鲁豫军区4纵,辖10旅、11旅和12旅。386旅改称12旅,辖34团、35团、36团,34团由772团改称。</h1><h1>  1946年1月,晋冀鲁豫军区4纵和8纵合并为4纵,辖4个旅。12旅(386旅)改为10旅。10旅辖28团(原772团)等</h1><h1>  1949年1月前后,全军统一部队番号,4纵10旅改为二野13军某师,所辖28团改为某团。</h1><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该团是著名的红军团、百将团。</span></p> <p class="ql-block">主题“鄂豫皖红军部队的后来”研究说明:</p><p class="ql-block"> 1. 研究对象:诞生并发展于大别山地区、鄂东南地区,壮大于川陕地区的红军部队,包括红四方面军、红25军及其陕南红74师、红28军等。鄂西南鄂西北红军部队、在四川加入红四方面军的红33军等,不在本研究主题之列。</p><p class="ql-block"> 2. 研究内容:部队建制沿革。红军时期,研究团级及以上单位;抗战以来,研究连级及以上单位。对鄂豫皖红军部队的沿革,以抗战开始时有鄂豫皖红军部队连队或以上单位为标准,不符合此要求的连级及以上建制部队,不认定为“鄂豫皖红军部队的后来”。</p><p class="ql-block"> 3. 时间:起于1927年11月黄麻起义后鄂东军组建,止于1949年10月,少数单位描写到1985年。</p><p class="ql-block"> 为了消除本位主义,更好地统一指挥部队,从1930年10月光山整编起,鄂豫皖红军对黄麻起义、商南起义、六霍起义、鄂东南起义部队实行混编。随着战斗编组的不断变化,部队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分布格局,因此很难(也没必要)将彼此分得那么纯粹。军、师、旅、团、营级部队组建时,都是以某部为主,同时吸纳了其他部队。所以,这种历史沿革是粗线条的,延续的是主干,还有少数枝杈部队没有列入。</p> <p class="ql-block">  说明:图片来自网络,在此向版权所有者致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