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在兴隆县的群山怀抱中,有一条涓涓流淌的小河,小河边的平地上,有一个叫做2671工程筹䢖处的地方。1969年秋天,一群刚刚过完16岁生日的学生来到这里,渡过了一段难以忘怀的时光,他们透着稚气,那么单纯,那么天真,充滿青春活力。</h3> <h3>我们学员4班开始的工作是挖暖气沟,体力严重透支,但大家还是比着干,手上都磨起了水泡,但挡不住我们的工作热情。由于年轻,白天再累,晚上躺下就呼呼大睡,十分解乏,醒来,又开始新一天的工作。深夜,经常有火车拉来红砖。卸车时,我们打破班组界线,排成一排成人力传送带,手递手传送,一个催一个,速度越来越快!砖卸下,整齐码好。卸完车,脊背潮潮地走进食堂。对我们非常关心的“熊猫”班长孙师傅,早已备好了热腾腾的面片汤。看到面片汤,大家的眼睛一片闪亮,唏唏嘘嘘、呼呼噜噜,喝面片的声音响成一片。偶尔有人俏皮一句,马上一阵欢笑忘记了了劳累。那时吃饭真香啊。年轻时有胃口没面片,现而今面片有了,胃口没啦。</h3> <h3>由于沒有长时间离开过家,后来我们开始想家了。大家互相劝慰着,这时的兴趣又转向了我们的忠实伙伴“黑子”,那是建厂连队走时留下的纯黑色的笨狗。开始沒什么特別,后来却长的又肥又大,抬起头比歺桌还高。它和我们一起玩耍,奔跑,上山。山坡上趟起了野鸡,喊一声“黑子,上!”它就狂奔追去,原来狗追野鸡是不抬头的,追的是野鸡飞时阳光下野鸡留在地上的影子,转眼间追过了山头。明知它追不上,但每个人的内心都洋溢着兴奋和快乐。一时,“黑子,上!”也成了学员们的流行语。</h3> <h3>兴隆的冬天格外寒冷,新建成的平房宿舍还沒干透,北面的墙上挂滿了亮晶晶的霜。我们每人发了一件旧棉袄,虽很不合身,却能御寒。更好玩的是每人发了一双大棉鞋,竞可以把我们平时穿的黄胶鞋套进去。据说东北的战士有厚棉袜子穿在鞋里的习惯,但无从考证。每到周日,学员外出便成了一道风景。学员们三三两两穿着大棉袄,大棉鞋,走在滿是积雪的路上,去往兴隆县城,釆购生活用品。白雪映照着三一片、俩一片的黄色身影,县城的人们远远地就知道,2671的学员进城了。</h3> <h3>在食堂专用的山洞里,储存着许多青萝卜。傍晩遛弯后,天渐渐变得漆黑。不远的山顶上升起一枚信号弹,这样不时升起的信号弹持续了好些年,不知现在是否还有?在转业兵黃破库、胡景奇的带领下,我们摸进山洞,有人摸到青萝卜,有人什么也沒摸到,山洞太黑了。回宿舍的路上,老胡边走边学公鸡打鸣,经过女宿舍楼下,有女学员大喊:“这只瘟鸡”,又有人喊:“半夜还叫”,立刻我们都学起了鸡叫。楼上的“这只瘟鸡”也变一成了“这群瘟鸡”。一时间,楼里楼外,叫着,笑着。回到宿舍打开灯,又是一阵笑,别人拿的是青萝卜,老黄拿的是和萝卜一样大的一大块熟肉。原来他白天已经看好了位置。现在,老黄和老胡已经作古,不知道他们在天上是否还记得年轻时的糗事·趣事?</h3> <h3>大灰窑的深山里,座落着北京天文台的观测站。一座座安有天文望远镜的巨型圆屋顶可以打开,旋转,随意调整观测方向。我们结队去天文台参观,杨贵明师傅在厂里开了20人参观的介绍信,但去的人远超这个数字。观测站的值机人员热情接待了我们,并介绍了一些天文知识。我们轮流在天文望远镜观看了金星,木星及木星三颗卫星其中的一颗,还有月球及月球局部的表面。临走时天文台的工作人员赠送了一些星球照片,供我们传看。深夜返回时,在明亮的月光下,行进在乡间小路上,大家一路欢笑,村庄的狗吠成一片。欢欣之情难以忘怀。</h3><h3>想起青葱年代,兴隆往事湧上心头。兴隆有我难以忘怀的故事,留下了我青春的时光,更有我魂牵梦绕的6444工厂。想你,念你,我昔日的工友!想你,念你,我心中永远的6444工厂!</h3> <h3>想起青葱年代,兴隆往事湧上心头。兴隆有我难以忘怀的故事,留下了我青春的时光,更有我魂牵梦绕的6444工厂。想你,念你,我昔日的工友!想你,念你,我心中永远的6444工厂!</h3><h3>姜克强</h3><h3>2018年4月于承德</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