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国宝,盛宴云博

步行者

<h3>  都说云南省博物馆藏品丰富,眼见为实,上周粗粗浏览已是惊艳,今天再访,为的是再看一眼其中的特展。</h3> <h3>  特展的名字叫“国宝盛宴”。</h3> <h3>  副标题叫《史记》中的西南边疆,多么悠久古老,但却活生生地展现在你面前了。</h3> <h3>  看清楚了,这里展出的可是西南云川黔桂四省的国宝。</h3> <h3>  第一个冲击着眼帘的就是来自三星堆赫赫有名的戴金面罩铜人头像。年代商,三星堆博物馆馆藏。那凹目造型让人产生许多遐想,引起文明起源的诸多猜想。</h3> <h3>  铜人头像,同样来自三星堆馆藏。</h3> <h3>  铜人面具,与以上两具都出自三星堆遗址二号坑。</h3> <h3>  太阳神鸟金箔,成都金沙遗址出土,商代的东西已经具备如此审美意识,令人惊叹,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馆藏。</h3> <h3>  铜尊。三星堆遗址二号坑出土,商代酒器,主体纹饰是兽面纹。</h3> <h3>  三羊尊。巫山大宁河采集,商代容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馆藏。</h3> <h3>  猎银铜鈁。重庆南岸区大兴场出土的西汉上层社会用器,花纹细致,三峡博物馆馆藏。</h3> <h3>  虎钮錞于。万州甘宁镇出土的战国乐器。不过没有搞明白它是如何演奏的?</h3> <h3> 嵌绿松石鸟形尊。涪陵小田溪墓地出土的战国铜器。</h3> <h3>  甬钟。贵州遵义正安县出土的战国铜器,高70厘米,贵州省博物馆馆藏。</h3> <h3>  翔鹭纹铜鼓。广西普汰粮站出土的战国大鼓,感觉直径一米左右,广西博物馆馆藏。</h3> <h3> 铜车马。贵州兴义万屯出土,东汉时期,结构和造型都很完整,贵州省博物馆馆藏。</h3> <h3>  这个云南晋宁石寨山古墓出土的西汉文物是一个储存贝壳的容器,最大的看点是虎牛搏斗场面栩栩如生。一头牛用角已经挑穿了虎腿,两只猴子吓得瑟瑟发抖,惊了的鸟欲飞未飞。静止的画面充满动感,是云博的珍藏。</h3> <h3>  这是一个铜扣饰,同样来自石寨山古墓,却是西汉时期滇国建筑的真实写照,两寸长的扣饰其细部却极为真实,为今人了解两千年前的居所提供了第一手资料。</h3> <h3>  持伞男佣。云南江川李家山古墓出土的西汉文物,其出土时皆在棺木左右,似有导引神灵之意。</h3> <h3>  牛虎铜案。由一大一小的牛和一头虎组成。古滇国虎为权力象征 ,大小牛分别象征财产和生命,战国文物,可见两千年前滇人的观念。</h3> <h3>  同为李家山出土的西汉圆形铜扣饰,嵌着红玛瑙和绿松石,还有凹凸分层,真是漂亮。</h3> <h3>  展品太多,这里只能窥一斑而已。仅仅以上文物就有点让我在目不暇接的同时又惊叹于它的集群冲击力。这些青铜器没有中原青铜器的铭文,却多有动物纹饰或直接出现动物。从时间来说,它们远点的是商代,近点的也是西汉,那是多么悠远的年代,此刻却穿越时间直接面对面地呈现着。更何况,这些展品只是这个展馆的十分之一,而这个展馆又只占到云南博物馆四层楼面的六分之一。</h3><h3> 但正是如此,可见云博展品的丰富,也让我对云博情有独钟。</h3><h3> 是的,也许我还会去第三次。</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