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的第一: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王兴民

<h3><b>“新中国第一”是中国精神的最好注脚,是中国在危机和困难面前屹立不倒的底气和力量所在。“中国精神”将深深激发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在迎接祖国70华诞,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主题教育活动中,将"新中国第一"陆续展示,供大家学习。</b></h3> <h3>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0月16日15时,中国在西部地区爆发了一颗原子弹,成功地进行了第一次核试验。 新华社发(资料照片)</h3> <h3>新中国的第一·世界最高峰见证中国人实现梦想1960年5月25日凌晨,中国珠穆朗玛峰登山队(总指挥韩复东,队长史占春),在突击组长王富洲的率领下,首次从北坡中国境内登上了世界最高峰,登上顶峰的三名队员是王富洲、贡布(藏族)和屈银华。在当时国际帝修反的一片反华叫嚣声中,在三年自然灾害和功修背信弃义单方面退出中苏两国登山运动员共同攀登珠峰的活动的时候,我国登山运动员这次从北坡首次成功地登上珠峰的胜利,充分显示了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毛主席的领导下,无高不可攀、无坚不可摧,吓不倒压不垮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在这次登山战斗中,中国登山队共有二十九人登上了珠峰8,100米以上的高度,除登顶队员外尚有十三名队员登上海拔8,500米的高度。这在世界登山史上也是第一次。</h3> <h3>新中国刚刚成立时,我国的文盲率高达80%,党和政府在广大工人、农民群众中有组织地开展识字比赛、实物教学等全民教育活动。与此同时,又针对专业人才教育,在全国所有高校实行了全国统一招生考试。系列报道《新中国的第一》,今天带您走近新中国第一次全国扫盲与第一次高考。</h3><h3>  2019年全国统一高考,有1031万人报名,是近十年来再次突破千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48.1%,即将进入普及化阶段。而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的文盲率却高达80%。 1952年,新中国开始第一次大规模扫盲运动。</h3><h3>  1952年,这种快速识字法在全国推广,各地也兴起了多种识字方法,有人自做学字教具,有的在家学习,有的结合生产劳动,把田间地头变成识字课堂,也有的学会了再去教别人,经过三次大规模的扫盲运动,到50年代末我国成功扫除文盲近三千万人。</h3><h3>  同样在1952年,教育部发布通知,规定全国高校除经教育部批准的个别学校外,一律参加统一招生。今年84岁的中国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就是那年的第一届高考考生。当时,家人希望他学医,可17岁的他,最后却在第一志愿报了北京地质学院。</h3><h3>  1952年8月15、16、17日3天,举行第一次全国统一高考。北航第一届毕业生杨宗智珍藏的一本小册子,记录了《全国高等学校1952年暑期招考新生录取名单》。</h3><h3>  1952年,新中国还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进行高校院系大调整。北京新建航空、地质、钢铁、石油等8大学院,培养“未来的红色工程师”。</h3><h3>  几十年来,我国教育事业健康稳步发展,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现代化加速推进。 2012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首次突破4%,至今连续保持七年。2017年,我国九年义务教育的“两免一补”政策,首次实现城乡标准全面统一,实现了免费义务教育的历史突破。2018年,我国各级各类学历教育在校生2.76亿人,各级各类教育规模均居世界首位,总体发展水平跃居世界中上行列,教育事业实现了新的历史跨越。</h3><h3>  1949年,新中国总人口中,文盲率80%以上;</h3><h3>  1952年,第一次全国扫盲运动,第一次全国统一高考;</h3><h3>  2011年,中国全面完成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的战略任务;</h3><h3>  2018年,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48.1%,迈向普及化阶段。</h3> <h3><b>新中国的第一:第一个大型油田——克拉玛依油田是工业的血脉。克拉玛依油田是新中国的第一个大油田,它的开发建设让我们一举甩掉了“贫油国”的帽子,为新中国工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能源基础。</b></h3><h3>戈壁沙漠广,油气开采忙,位于准噶尔盆地的新疆油田是我国原油有效稳产千万吨级的一个大油田。64年前,就在这里,新中国石油工业的序幕开启。</h3><h3>原新疆石油管理局独山子井架安装部工人张福善94岁:戈壁荒滩没有水吃,我找雪吃。井架净是铁,一个都几十吨重,趁这个天寒地冻的时候,从独山子往那里运设备。</h3><h3>克服缺水、极寒以及物资匮乏等困难,1955年10月29日,张福善老人参与建设的克拉玛依1号井喷出高产工业油流,宣告了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大油田的诞生。</h3><h3>1958年,克拉玛依油田进入正式开发,各民族石油工人在“没水没草”的戈壁滩上忘我奉献,新中国第一个女子钻井队也在其中。</h3><h3>原新疆石油管理局钻井处女子三八队指导员吴淑华82岁:井打完了要固井,一袋水泥50公斤的,每人肩上扛一袋,怀里抱一袋,一路小跑,一刻都不能停,一停那井就报废了。那个出油太兴奋了,互相朝脸上抹,你朝我脸上抹,我朝你脸上抹。国家太需要油了,油是我们工业的血脉。我们是一代人一代人地坚持,坚持改变历史。</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歼-5是中国制造并装备空军的</b></h3><h3><b>第一代战斗机和第一种高亚音速喷气战斗机。</b></h3><h3><b>&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歼-5战斗机,是中国沈阳国营112厂(现称:中航工业集团沈阳飞机工业公司)制造的第一代战斗机,是中国制造并装备空军的第一种高亚音速喷气战斗机。全部采用中国自制零件的第一架歼-5,于1956年7月19日,由试飞员吴克明驾驶首次试飞成功,自1956年9月正式投入批量生产。歼-5的研制装备,标志着中国成为当时世界上少数能够成批生产喷气战斗机的国家之一。</b></h3> <h3><b>1958年07月20日——中国自己制造的第一台拖拉机开出厂房,标志着“中国人民耕地不用牛的时代开始了”。</b></h3><h3><b>1955年,作为新中国“一五”期间156个重点建设项目之一,经毛泽东主席批示,中国最大的拖拉机制造厂在洛阳涧西原隋炀帝的皇家御苑破土动工了。1958年7月20日,随着中国人民自己制造的第一台拖拉机缓缓开出厂房,中国农耕历史在这里掀开了崭新的一页。1959年11月1日,受周恩来总理委托,谭震林副总理参加了规模宏大的一拖落成典礼,剪断红色的绸带后,他向世人宣布:中国人民耕地不用牛的时代开始了!</b></h3> <h3><b>新中国自主研制的第一辆自行车,诞生在1950年的天津。当时新中国成立不久,天津自行车厂正筹备恢复生产。</b></h3><h3>天津飞鸽自行车有限公司原总经理沙云澍介绍,那个年代整个的工艺流程都不具备,完全是一个手工作坊,当时老一代的工人都憋着一股劲,不能说连一台像样的自行车都生产不出来吧。</h3><h3>新中国成立前,天津自行车厂生产的车辆十分笨重。怎样才能让自行车蹬起来不那么费劲,研究人员发现关键点在自行车前后轮的轴皮上。</h3><h3>天津飞鸽自行车有限公司原总工程师宋桂林介绍,在新的车型当中提高了轴皮的加工精度,减小了压力角,减少了阻力,就是这么一个小小的改变,使骑行轻快起来了。</h3><h3>沙云澍说,又轻又快,骑起来这两个轮子像两个翅膀一样在上面飞。当时老百姓又在企盼和平,刚刚解放,就叫“飞鸽”吧。飞鸽的牌子是这么定下来的。</h3><h3>飞鸽自行车诞生69年来,自行车的变化体现了新中国的巨变发展,从一件昂贵的奢侈品,变成了寻常百姓家的日用品,或是休闲娱乐的工具。如今走在路边,拿出手机一扫,就可以轻松解锁一辆轻便时尚的共享单车。中国自主品牌自行车企业开始参与到以往较少涉及的高端竞赛级别自行车领域,凭借优良的碳纤维车架技术,被澳大利亚和捷克的洲际职业车队采购,成为车队新赛季唯一指定用车。承载着中国人情感和记忆的自行车,正在成为“中国制造”的一张崭新名片。</h3> <h3><b>1958年,天津无线电厂试制出我国第一台国产电视机——“北京牌”黑白电视机,并于3月17日实地接收信号试验成功。</b></h3><h3>1958年3月17号晚上,这台黑白电视机上,完整而清晰地播出了动画电影《小猫钓鱼》,这意味着我国第一台电视机试制成功了。</h3><h3>这台820型35厘米电子管黑白电视机,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叫作华夏第一屏。完成这个突破的,就是天津无线电厂,也叫七一二厂。上世纪50年代,为了填补新中国电视事业的空白,国家把试制电视机的任务交给七一二厂。那一年,米思贤20岁,刚刚进厂。</h3><h3>米思贤说,生产电视机不容易,会做不会做不像后来搞引进工程,人家有图纸你可以拿过来,有专家来给你指导,这些当时都没有,就得自己琢磨怎么做。</h3><h3>电视没见过、理论没学过,试制小组唯一可以参考的就是一台苏联生产的电视样机。一台样机有上千个零件,想造出电视,就要先把这些元器件全都造出来。</h3><h3>米思贤说,当时整个中国气氛没有说这个不好干,不干了,中国没这说。我还一定得干,最后得干出来!</h3><h3>1958年3月,第一台试验电视样机装配完成。3月17日晚,我国电视中心在北京第一次试播电视节目。</h3><h3>我国电视机经历了从黑白到彩色,高清,超高清几大发展阶段,未来还将向虚拟和立体化的方向演进;显示屏从CRT到OLED不断升级,图像解析度不断增加,屏幕尺寸不断扩大,智能化程度不断提升。</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