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纪行2:琥珀之都格但斯克

Luqing

<h3>这次波兰之行的下一站是波兰北部沿海最大的港口城市,琥珀之都--格但斯克,德语称但泽。作为维斯瓦河流入波罗的海的入海口,这里历来都是德国和波兰的必争之地,在两国之间多次易手。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属于德国,一战后波兰复国,这里成为国际联盟管辖的但泽自由市。德国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第一炮就在这里打响,二战结束后被划归波兰,改名为格但斯克。80年代如雷贯耳的团结工会也是从这里发起。</h3> <h3>从华沙坐近3个小时的高铁到格但斯克。波兰的火车没有检票、安检这些程序,拿着从http://www.polrail.com网站上预订的打印车票,到了车站直接拎包上车即可,列车员在行驶过程中会有一次检票。到达格但斯克火车站已是下午5点半。出发前和Mr.Gui相约,他从慕尼黑转机过来,然后我们在火车站集合。</h3> <h3>火车沿途风景如画</h3> <h3>火车穿过波兰大平原</h3> <h3>波兰的乡村景色</h3> <h3>虽然飞机晚点了一会儿,我们还是顺利汇合了。在这个完全陌生的偏远火车站,他乡遇亲人,倍感亲切,感觉一下轻松了好多。</h3> <h3>从火车站到格但斯克老城步行大约1公里。我们入住老城的一家民宿。民宿离格但斯克最大的圣玛丽大教堂只隔一条小路,坐在客厅就可以看到教堂的钟楼。每到整点时分,便传来市政厅塔楼传来的钟声。</h3> <h3>第二天早晨起床,窗外有淅沥沥的雨声,拉开窗帘被眼前的景色惊呆了,整个老城和教堂被彩虹笼罩。赶紧穿衣下楼,但彩虹已经无影无踪了。 </h3> <h3>吃过早饭后,Mr.Gui去酒店开会,我则继续开启一个人的自由闲逛模式。</h3> <h3>清晨的老城广场,只有零零散散的几个行人。中午之后,这里便是游人如织。</h3> <h3>格但斯克老城广场是从最西边的‘’金门‘’到最东边的‘’绿门‘’之间的狭长广场,广场两边聚集了古老的教堂、市政厅、钟楼和商铺。</h3> <h3>圣玛利亚大教堂是欧洲最大的砖式哥特式天主教堂,从任何一个角度都无法拍到教堂的全景。</h3> <h3>海神波塞冬永远是欧洲广场雕塑的明星,他也是格但斯克的守护神。</h3> <h3>城门、街头的拐角处总会看到音乐艺人在演奏,时有时无的音乐声一路相伴。穿过这个城门就是琥珀大街,两旁的小店出售各类琥珀饰品。</h3> <h3>绿门位于老城广场东端,由四个拱门组成,上面有普鲁士,波兰,格但斯克的标志性雕刻。</h3> <h3>绿门通过长广场,步行不到20分钟就到达金门,这条线路也被称为皇家之路。</h3> <h3>绿门城门下的这支乐队,基本每天下午都在城门下演奏,成为这里的一道风景线。每次路过,我都会停下来听几分钟。我称他们为绿门乐队。</h3> <h3>从老城广场穿过绿门,便是绿桥。站在绿桥上可以欣赏到Motlawa河两岸的风光。这里也是格但斯克的风景名片。</h3> <h3>格但斯克的地标性景点必须打卡留念</h3> <h3>这个巨大的黑色建筑就是格但斯克著名的木制起重机,动力传输系统设置在两个圆形红砖高塔中间,木制吊车由人力驱动,用于吊装船上的货物,能吊装2吨的货物。这个古老的起重机最早建于1367年,现在看到的塔楼和吊车是1444年重建的。它同时也可作为一个城门。</h3> <h3>岸边停泊的海盗船。</h3> <h3>安静的港口,河的两岸集中了很多古老的建筑群,酒店、餐厅,博物馆和教堂。无论天气好坏,市民和游客们都喜欢坐在室外欣赏两岸风光。</h3> <h3>我身后的这片漂亮的建筑几年前还是一片废墟。格但斯克战前87%的居民是德国人,因此在战争早期并没遭受太大破坏。1945年苏联攻占该城时遭到毁灭性的攻击,城内90%的建筑被毁。</h3> <h3>街道上随处可见经过多次修补的老建筑,可以看到不同时期砖块的颜色。许多新建的酒店也用一段旧砖墙作为装饰。</h3> <h3>我身后红色的哥特式高楼就是市政厅,每天整点会发出悦耳的当当声,准点报时。</h3> <h3>从绿门对面的金门出去,就看到这座由老监狱改建成的琥珀馆。琥珀博物馆周一免费,于是逛完老城,我便去参观博物馆。</h3> <h3>波罗的海沿岸盛产琥珀,这里出产的琥珀大多有4000万年的历史,全球90%的琥珀出产于此。这是琥珀博物馆中最珍贵的一块蜥蜴虫珀。</h3> <h3>各种琥珀制品</h3> <h3>用老监狱改成博物馆别具风格</h3> <h3>参观完琥珀博物馆天气开始阴下来,连日的暴走模式也让我开始感觉有些疲乏,于是随便吃了些东西就回民宿睡觉了。等一觉醒来,天又放晴了,Mr. Gui也开完会回来了。由于这里晚上9点天才开始暗下来,于是我们决定坐车去Westerplatte 西盘半岛。</h3> <h3>西盘半岛(Westerplatte)位于波罗的海的格但斯克湾, 波兰的母亲河维斯瓦河在此处汇入波罗的海。</h3> <h3>半岛前端的灯塔和二战守卫官兵的墓碑。1939年9月1日凌晨4时45分,停泊在西盘半岛港外、伪装成前来友好访问的德国战舰突然炮击驻扎此地的波兰军队,1小时后,德军地面部队发起了全线进攻,因此,西盘半岛的战斗标志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爆发。</h3> <h3>在二战中被炸毁的兵营、哨所和堡垒,看了让人触目惊心。</h3> <h3>虽然已是下午6点多了,来岛参观的游客还是络绎不绝。</h3> <h3>二战纪念碑。西盘战役持续了7天,约200名波兰士兵对近3000名德国军队从陆海空多方位的进攻进行了抵抗,直到弹尽粮绝。现在西盘半岛战役原址作为格但斯克二战博物馆的室外部分供游客参观。</h3> <h3>返回老城时,天刚刚开始有点暗。我们在起重机旁边的一个波兰餐厅吃了一顿正宗的波兰菜。</h3> <h3>他家的啤酒是自己酿制的鲜啤🍺,正和Mr. Gui的心意,而精致的甜点则是我的最爱。</h3> <h3>第二天,Mr.Gui从早到晚上10点一天的会,于是又是一个自由自在的一天。我计划到二战博物馆和欧洲团结中心去看看。</h3> <h3>二战博物馆,历时了十年建造,2017年3月23日才正式开馆。</h3> <h3>我去的时候正赶上周二二战博物馆免票,不过语音导览器是需要另租的,有好几种语言的,可惜没有中文的语音介绍。等我存好包准备进去的时候,被眼前的队伍惊呆了,居然蜿蜒曲折的排了有100多人,这在格但斯克实在是难得一见的盛况。</h3> <h3>展馆建成后, 当时的波兰执政党不赞成从国际视角看待二战,认为应该从波兰的视角解读二战,因此我们看到的表述和之前教科书中看到的有些差别。</h3> <h3>二战时德国的密码机和摩托车</h3> <h3>一个犹太人村落的皮箱</h3> <h3>日本731部队从事人体试验的记录档案</h3> <h3>展览按照时间线分成了三大主题:战争之路、战争的恐怖和战后的阴影,共有18个展馆,超过2000件展品。全部看下来用了近3个小时。</h3> <h3>从二战博物馆出来,雨还在继续下。我看导航距离欧洲团结中心还有1公里左右,我决定冒雨去探访一下这个80年代大名鼎鼎的欧洲团结工会所在地。</h3> <h3>欧洲团结中心大楼位于格但斯克造船厂(之前叫列宁造船厂)的大门口,入口处写着‘’欧洲的历史从这里开始‘’。</h3> <h3>原以为这是个小众景点,不会有什么人参观。没想到,一进大门,里面居然排着长队。如果说二战博物馆人多是因为今天免票的缘故,那这里那么多人,确实令我感慨欧洲人对历史的兴趣和重视。</h3> <h3>1980年8月31日,团结工会在格但斯克列宁造船厂成立,组织工人进行了多次罢工。团结工会的领导人瓦文萨之前是造船厂的一位电工,1989年12月当选波兰第一任民选总统。格但斯克机场也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h3> <h3>1989年1月在华沙召开的由各社会团体代表参加的圆桌会议,彻底改变了波兰政府和社会的形态。1989年底进行了第一次民主选举,波兰共和国成立。</h3> <h3>团结工会的胜利成为东欧剧变的第一块多米诺骨牌,纷纷被中东欧各国效仿,最终导致89年柏林墙倒塌,德国统一和苏联的解体,使二战后分裂的欧洲重新统一。我想这也正是门口所写的‘’欧洲的历史从这里开始‘’的含义。</h3> <h3>从欧洲团结中心出来,天开始放晴了。于是我决定去老城的集市看看。</h3> <h3>老城集市的水果蔬菜特别丰富,农产品价格比国内便宜不少,1公斤的大号樱桃差不多30元人民币,10个鸡蛋5元人民币,牛奶和水的价格差不多。这些天我们的主打水果就是樱桃和蓝莓。</h3> <h3>第三天会议安排去距格但斯克70公里的马尔堡(Malbork)参观。我交了同行人员的费用后也和Mr.Gui一同前往。这里曾经是著名的德意志条顿骑士团总部,是世界上占地面积最大的哥特式城堡。</h3> <h3>马尔堡一边临河,另外三边过去是沼泽地,易守难攻。中世纪的城堡就是一个小城市,内部设施齐全。</h3> <h3>城堡外的沼泽地</h3> <h3>导游在介绍城堡的历史。13世纪中,由德意志骑士组成的条顿骑士团应波兰王子之邀攻打普鲁士,后来占领了普鲁士并建立了骑士国,1309年条顿骑士团将总部从威尼斯迁到普鲁士的马尔堡,并对普鲁士进行了德意志化。1462年,条顿骑士团被波兰击败,将普鲁士一分为二,西普鲁士并入波兰,东普鲁成为波兰附属国。后来强大了的普鲁士统一了德意志各邦国,并多次参与瓜分波兰。因此波兰和德国之间的爱恨情仇一言难尽。</h3> <h3>城堡的建筑结构和内部装饰具有明显的日耳曼风格。城堡分为低城堡,中城堡和高城堡,各层城堡功能不同。</h3> <h3>低堡主要是防御和服务功能,有吊桥,防御工事和各种商铺。</h3> <h3>中堡是是行政和生活中心,有骑士团团长官邸,骑士宴会厅等,那时候就已经有很先进的取暖系统了。</h3> <h3>高堡主要用作宗教中心,有教堂,天井,珍宝室等,另外厨房,厕所等也在高堡。</h3> <h3>高堡中的教堂</h3> <h3>高堡的庭院内的天井</h3> <h3>打卡留念</h3> <h3>扮成十字军骑士的艺术大学的学生。条顿骑士团的黑十字标志。</h3> <h3>骑士团的历任团长。1525年骑士团国最后一任团长改宗新教,全团还俗,建立东普鲁士国。现在据说还有1000多名条顿骑士团成员,主要从事慈善活动。</h3> <h3>火车经过马尔堡</h3> <h3>一天的参观完毕,Mr.Gui的会议也进入尾声。晚宴在市政厅地下的城堡🏯酒店举行。晚宴的传统项目是,每个国家的参会人员上台唱一首本国的歌曲,坐在我旁边的德国🇩🇪队最认真,边吃饭还在边记歌词。</h3> <h3>从节目表演中可以感受到欧洲国家之间的相互融合。一个人有时候同时参加3个国家的表演,他有可能是法国裔的德国人在比利时工作。</h3> <h3>在欢乐的气氛中度过了美好的一个夜晚。</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