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2019年6月29日至7月6日,随万达行旅行社从北京出发到湖北省宜昌市,搭乘长江贰号游轮,游长江三峡。游轮全程航行610公里,终点到达重庆市。沿途参观了葛洲坝、三峡大坝、夷陵三峡人家、巴东神农溪、奉节白帝城、名山丰都鬼城和重庆市等景区。</h3> <h1><b>湖北省宜昌市</b></h1><h3><br></h3><h3>宜昌古称夷陵。因"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 而得名。这里是屈原和王昭君的故里。也被誉为“世界水电之都"。</h3><h3><br></h3><h3>宜昌是巴楚文化的发祥地,地理位置上,地处三峡的西陵峡口,又为长江上、中游的分界处。宜昌是我国中部重要的交通枢纽,是葛洲坝、三峡大坝等国家重要战略设施所在地,战略地位极为重要。</h3><h3><br></h3><h3>6月29日17时48分乘开往重庆的Z3次列车,从北京出发,于6月30日6点50分到达宜昌东站。来到了我们此行的出发地宜昌市。</h3><h3><br></h3><h3>宜昌东站站前广场一角和沿江大道旁的商业街“万达广场"。</h3> <h3>滨江公园座落在宜昌市长江北岸边,紧临繁华的市中心商业区。这里环境优雅,街道整洁。江面上往来穿梭的各种船只,繁忙有序。</h3> <h3>广场东部有一座横跨长江的钢索斜拉桥,很是显眼。它同时吸引住了我们这些初次来宜昌的外地人的眼球,一定要过去看看。走近桥身看到大桥顶部,赫然醒目的六个大字“夷陵长江大桥"。</h3> <h1>夷陵长江大桥</h1><h3><br></h3><h3>夷陵长江大桥座落在宜昌沿江大道九码头客运站的东侧。大桥横跨在长江主行道上,它连接着长江南、北两岸的宜昌市区。</h3><h3><br></h3><h3>夷陵长江大桥全长3246米,是长江上唯一的一座三塔倒Y型,单索面混凝土加劲梁斜拉桥。其跨度在同类型桥梁中为世界之最。该大桥曾荣获中国建筑工程 "鲁班奖"。</h3> <h3>夷陵长江大桥以东的这座桥叫至善长江大桥。</h3> <h1>葛洲坝</h1><h3><br></h3><h3>葛洲坝位于宜昌市西陵区境内。距三峡大坝仅有38公里。</h3><h3><br></h3><h3>到宜昌旅游,主要游的就是两坝一峡,即指葛洲坝、三峡大坝和西陵峡。</h3> <h3>葛洲坝坝体和船闸。</h3> <h1>三峡大坝</h1><h3><br></h3><h3>三峡工程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它的许多指标都突破了我国和世界水利工程的记录。三峡工程从上个世纪40年代初勘测,到50年代至80年代全面系统的设计硏究,长达半个世纪,是世界上前期准备工作最为充分的水利工程。</h3><h3><br></h3><h3>1. 防洪,三峡大坝为混凝土重力坝。坝顶总长3035米,坝顶高185米,正常蓄水位175米。总库容393亿立方米,防洪库容221.5亿立方米,能够抵御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是世界上防洪效益最为显著的水利工程。</h3><h3><br></h3><h3>2. 发电,三峡电站,两个电站装有26台发电机组,总装机为1820万千瓦,年发电量849亿度。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h3><h3><br></h3><h3>3. 航运,三峡水库回水可改善川江650公里的航道。使宜渝船队吨位由3000吨级提高到万吨级。年单向通过能力由1000万吨增加到5000万吨,同时运输成本降低35%,宜昌以下江段枯水航深可通过水库调节也有所增加。是世界上航运效益最为显著的水利工程。</h3> <h3>站在坛子岭观景台上俯视三峡大坝、坛子岭全貌及双线五级船闸。</h3> <h3>三峡大坝位于宜昌市夷陵区三斗坪镇。乘车通过西陵长江大桥可到达大坝制高点坛子岭。坛子岭是观赏三峡大坝全景的最佳位置。</h3><h3><br></h3><h3>坛子岭山体外形酷似一只倒扣着的泡菜坛子,因此而得名。这里也是当年建坝的勘测点,海拔262.48米。登上坛子岭顶部的观景台,可俯瞰三峡坝区全貌,饱览西陵峡黄牛岩的秀丽风光和秭归新县城的远景。</h3><h3><br></h3><h3>这里要说一下秭归新县城。三峡大坝建成后水位上涨,旧县城己被江水淹没,变成江底。现在的秭归县城是整体搬迁到新址重建的新县城。三峡工程建设,库区最终搬迁移民达百万。库区人民对三峡工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h3> <h3>坛子岭平台上有观景台、截流石、三峡坝址基石、银版天书等景观。这些都表达了三峡文化中的人水合一、化水为利的鲜明主题。</h3><h3><br></h3><h3>1. 润生源浮雕群:观景台坛体四周是一组大型铜板浮雕。正面是三个雄壮的男性携手在水流中旋转,形同水轮机涡流,表现了万物以水为生的强大力量。</h3> <h3>2. 截流石:这块重达28吨的截流石是一种象征性的标志。施工中实际用的截流石只是它的一半。它的形状很有特点是三角四面体,因为这是三维体中稳定性最好的,抛入水后能迅速地插入水下的淤泥中,并且相互契合,从而很好地阻挡水流对它的冲击。</h3> <h3>3. 三峡坝址基石:这根圆柱体的石柱就是坝址的岩芯。是从中堡岛下的岩层里钻出来的,极具纪念意义,它是三峡工程的历史见证。</h3> <h3>4. 银版天书:一本巨大的铁书雕塑,上面是三峡工程的有关介绍。三峡工程的兴建,给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又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本书象征着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而今这本史书己翻到三峡工程这一页。今后还将创造出更多、更伟大的奇迹。</h3> <h3>从沙盘上可以清楚地看到葛洲坝、三峡大坝和双线五级船闸,它们各自所在的位置。</h3> <h3>在坛子岭上由于位置的关系,看不到双线五级船闸内部景象,但是看闸门顶部的船闸动力系统及闸顶平台,视野还是满宽扩的。</h3> <h3>三峡工程的双线五级、总水头113米的船闸,是世界上级数最多、总水头最高的内河船闸。每级闸室长280米,宽34米,闸门高39米。</h3><h3>下图看到的是上游船闸闸门一角。</h3> <h3>五个船闸间的水位,呈梯次分部。上游来船进入第一道闸室后,前后闸门关闭,形成了一个封闭闸室。闸室底部的放水口,开始放水,水放至与第二道船闸水位相同时,船前进方向的闸门打开,船只驶出第一级船闸,进入二级船闸闸室。如此返复,过一级闸室水位降低一个等级,五次操作后闸室中水位与下游江面水位已无落差,船就从第五个闸室里开出来,驶入下游江段。</h3><h3><br></h3><h3>反之船从下游低水位向高水位走,则进另一侧船闸。这边各级船闸,是一个逐级抬升水位的过程,直到闸室水位和坝前水位相同时,船只驶出船闸,就完成了船只翻坝的操作。(下图中有一艘船只,在闸室中准备过船闸)。</h3> <h3>从观景台下山,顺着沿江大道步行二十多分钟就可到达185平台,路上可观到五级船闸、三峡大坝上游,坝体全貌和"高峡平湖”景象。</h3> <h3>平视三峡大坝坝体全貌。</h3> <h3>185平台左侧,大坝墙体内还有一个船闸。单线船闸口是安装垂直升降机的地方。其原理与箱式升降电梯相同。该船闸箱体长120米,宽18米,里面存有3.5米深的水。船进入船闸后,关闭闸门,形成一个封闭的箱体,然后坝顶的动力设备,将整个箱体连船和水一起垂直升起或下降100米过闸。这样船通过大坝能节约很多时间。</h3><h3><br></h3><h3>船闸的升降机承重有限,最多为12800吨,除了箱体、水的重量之外就只能用于3000吨下的船只,那么3000吨以上的船只就必须从双线五级船闸通过了。这被叫做 "小船坐电梯,大船爬楼梯"。</h3> <h3>那天的天气特别好,傍晚在顺光条件下,从秭归县茅坪港看大坝,在夕阳和暗背景远山衬托下,坝体色彩非常醒目,能拍摄到如此漂亮的大坝图片,真是很难得。</h3> <h3>从正面看双线五级船闸闸口。</h3> <h3>6月30日下午来到秭归县茅坪港,办理完登船手续,登上了长江轮船海外旅游总公司的“长江贰号"游轮。</h3><h3><br></h3><h3>图为运送旅客上、下码头的往返爬山车,单程需交人民币贰元。</h3> <h3>游轮靠港一般停泊的时间都比较长,先来先走的游轮会让出停泊平台,让后来后走的游轮停泊在紧靠平台的位置上。通常都是两、叁艘船并排停靠在一起。因为码头上的船泊平台没那么大,不可能让两艘以上游轮都停靠在平台旁,只能横排停放。旅客回船,需凭船卡在船员的指引下,通过两船之间临时搭建的跳板,跃过壹或贰艘船回到自己的船上。</h3> <h1>长江轮船海外旅游公司"长江贰号"轮</h1><h3><br></h3><h3>长江贰号轮全长139.05米,船宽19.6米,船高24.96米,总吨位12000多吨,排水量4000余吨,船员160名。船上设施完备,属内河五星级豪华游轮。</h3><h3><br></h3><h3>前几天这一地区连降大雨,雨水将大量泥沙带入江中,使江水含沙量增高,江水颜色发黄,混浊一片。</h3> <h1>三峡人家</h1><h3><br></h3><h3>三峡人家位于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正处于长江三峡中最为奇幻壮丽的西陵峡段,居三峡大坝和葛洲坝之间。有"一肩挑两坝,一江携两溪"之称,融合了地质文化、巴人文化、楚文化、土家文化、峡江文化于一体。三峡人家依山傍水、风情如画。</h3><h3><br></h3> <h3>三峡人家分三个部分“山上人家、溪边人家和水上人家"。溪边人家、水上人家可连在一起游览。走进龙进溪能看到这里,山有山的伟岸,水有水的柔媚,传统的三峡吊脚楼缀于山水之间。</h3> <h3>久违的古帆船、乌篷船静静地泊于溪间,美丽的土家姑娘站在小船上欢快的歌唱,并时时与岸上的游客对歌互动。</h3> <h3>土家族小伙子站在竹筏上,吹着竹笛,演奏着本民族的乐曲。悠扬的笛声在山溪间荡漾,仿佛是天籁之音。</h3> <h3>江面上的渔船、渔网、鱼鹰表现出渔家儿女博击风浪,在江面上撒网打鱼场景,也再现了水上人家悠然自得的生活景象。</h3> <h3>溪间有各种水禽往来穿梭,溪边有一架水车在不停的工作。</h3> <h3>姑娘们在溪边挥动着棒槌洗衣服。</h3> <h3>虽有表演的性质,但从她们面部表情上可以看出,这里的人们对于生活的态度。</h3> <h3>小情侣背靠吊脚楼站在石板桥上吹着竹笛、唱着山歌,憧憬着未来美好的生活。</h3> <h3>这里每天在不同时间、不同场地,安排着内容多样的民俗节目演出,有女书表演、巫术表演、广场舞、编钟表演、婚嫁(哭嫁)表演等节目。这里是婚嫁表演的场地,在龙进溪婚嫁楼,从上午10点至下午16点,每天表演七场。</h3> <h3>《哭嫁歌》是土家族的习俗民歌。哭嫁是土家族青年婚姻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封建社会时期,哭嫁是衡量女子贤德的重要标志。</h3><h3><br></h3><h3>土家族姑娘的喜庆之日,是用哭声迎来的。新娘在结婚前半个月就哭起,有的要哭一月有余,至少三、五日。土家人还把能否唱哭嫁歌,作为衡量女子才智和贤德的标志。哭嫁歌有"哭父母"、“哭哥嫂"、"哭伯叔”、"哭姐妹"、"哭媒人"、"哭梳子"、"哭戴花”、"哭辞爹离娘"、"哭辞祖宗"、"哭上轿"等等。哭嫁歌的哭唱形式、程序则根据出嫁的进程分为,"一人哭唱"、"两人哭唱"和"哭团圆"三种形式。主要哭唱父母养育之恩、兄嫂姐妹之情谊,以及哭诉对封建婚姻和对媒人的不满情绪等。</h3> <h3>在土家婚嫁表演中,我们同行的小伙子,接住了姑娘抛出的绣球,也客串了一把新郎。民俗表演再现了峡江人民,千百年来流传不衰的风俗习惯、善良纯朴、热情好客的一面。</h3> <h3>在龙进溪,沿着溪边的石板路向里走,如同进入了一个天然大氧吧,新鲜的空气帮助我们每一个人都洗了洗肺,使我们个个感觉到神清气爽。峡谷两岸植物茂盛,溪流在谷地涓涓急行着奔向长江。</h3> <h3>溪的尽头是黄龙瀑布。相传大禹治水黄牛开峡之后,上天派九条龙前来巡视。走到此地,黄龙被下界美丽的景色所吸引,于是就化为英俊少年,游历于山水之间。途中遇到了美丽的鹰姑娘,一见钟情。玉皇大帝雷霆大怒,挥手成沟,将黄龙和鹰姑娘隔于峡谷两岸。他们分别变成了黄龙瀑和琴鹰瀑。两条瀑布汇入龙进溪,流入长江。无论是天旱还是涨水,从来没有干枯过。</h3> <h3>山崖上的悬棺 (崖棺)。悬棺葬,主要是古代一些少数民族使用的殡葬方法。三峡地带的悬棺大约都是葬于战国至西汉初年间的。悬棺至今还有许多不解之谜。</h3> <h3>告别三峡人家,返回游轮结束了在宜昌的行程。7月1日22时长江贰号游轮拔矛启航,离开茅坪港,向上游的恩施市巴东县驶去。</h3><h3><br></h3><h1><b>长 江</b></h1><h3><b><br></b></h3><h3>长江是亚洲第一大河,世界第三大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主峰各拉丹东雪山。流经青海、西藏、云南、四川、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跨十一个省市自治区,最终汇入东海,全长6397公里。长江分上、中、下游三段,宜昌以上为上游,长4504公里。宜昌至湖口为中游,长955公里。湖口以下为下游,长938公里。</h3> <h1><b>三 峡</b><br></h1><h3><b><br></b></h3><h3>长江三峡,又名峡江或大三峡,位于湖北省宜昌市、恩施市、重庆市境内的长江干流上。东起湖北省宜昌市的南津关,西至重庆市奉节县的白帝城,全长193公里。由西陵峡、巫峡、瞿塘峡组成。三段峡谷各有特色:西陵峡滩多水急,巫峡幽深秀丽,瞿塘峡雄伟险峻。三峡沿岸旅游景点众多,有三峡人家、神农溪、张飞庙、白帝城、丰都鬼城等。</h3><h3><br></h3><h3>峡谷间两岸高山对峙、悬崖绝壁、崖壁陡峭,山峰一般高出江面1000米至1500米,最窄处不足百米。江中滩峡相间,水流湍急,因而水力资源丰富。这里曾是三国时期古战场 (夷陵之战、火烧连营、刘备托孤等),是无数英雄豪杰挥洒热血的地方。</h3> <h1><u>西陵峡</u></h1><h3><br></h3><h3>西陵峡在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境内,西起香溪口东至南津关,约长66公里,是三峡中最长,以滩多水急而闻名的山峡。其中有兵书宝剑峡、牛肝马肺峡、崆岭峡、灯影峡等,整个峡区由高山峡谷和险滩碓石组成,"峡中有峡,大峡套小峡"。</h3> <h3>7月2日早6时长江贰号游轮停靠湖北省恩施市巴东县的巴东长江大桥旁。船方安排游客8点钟下船,乘游船去神农溪。接我们去神农溪的<神农溪10号>游船开来,停靠在游轮旁。游客们通过跳板从轮到船。</h3> <h1>神农溪</h1><h3><br></h3><h3>神农溪位于巴东县境内,是长江北岸的一条常流性溪流,全长60公里。发源于有“华中第一峰"之称的原始森林神农架南麓,溪流自北向南,蜿蜒曲折,一路奔流由巫峡口汇入长江。</h3> <h3>神农溪两岸风光秀丽,峡谷中少有开阔地,峡谷从北向南分布着风光各异的神农峡、棉竹峡、鹦鹉峡、龙昌峡四个峡段。游船驶出巴东港口向北,自神农溪的西南溪口驶入峡区。入峡后的第一个峡便是<龙昌峡>。</h3><h3><br></h3><h3>从南向北数,龙昌峡算是第一个峡,此峡对峙均宽不足20米。两岸壁立水中,连绵不断,曲析迂回长达5公里,大有<瞿塘峡夔门之雄>。沿途可见人文景观——岩棺群和古栈道。</h3> <h3>距龙昌峡以北不远的黄色崖壁缝隙中,有一口悬棺,肉眼清晰可见。此棺不知何年、何人、以何种方式,架于山崖之上。成为千古不解之谜。</h3> <h3>游船返程路过此崖,又拍一张崖棺图片以便对照。</h3> <h3>神农溪以其原始、古朴、无污染的自然环境而著称。它自然风光秀美、人文景观迷人、民俗风情浓郁,被誉为三峡中的"翡翠水道"。</h3> <h3>溪流两岸山峦耸立、层蛮叠峰,船行于峡中如穿幽巷重门,一座座高达数百米的山峰,劈面压来,几乎望不见前面的水道。</h3> <h3>游船在溪中百转千回的穿行,碧水青山不时变化着千姿百态。从船上欣赏两岸过往的美景,不由得心旷神怡,恰似"船在溪中走,人在画中游"之美。</h3> <h3>燕子阡溶洞,高80米,宽30米,深8公里。洞中岩壁顶上,常年栖息着成千上万的短嘴金丝燕,金丝燕飞翔在峡谷深处的上空,给游客带来一种喜庆的气氛。进燕子阡洞中约百米处,有一片高20余米,宽50余米由岩溶石浆积淀而成的"千丘田",阡陌纵横,蔚为壮观。</h3> <h3>据随船导游(土家姑娘——"伙计")介绍说:溪岸上的那块黄、红色分明的土地里所产的土豆好吃。特别是那红色土壤中种出的土豆味道、口感更好,相比之下,黄色土壤中种出来的土豆就差一些。可能是两边土壤中所含微量元素的差异所致。</h3> <h1><b><u>巫 峡</u></b></h1><h3><b><u><br></u></b></h3><h3>7月2日10时30分游轮启航,向巫峡方向进发,11时游轮航行进入巫峡。巫峡是长江三峡中第二个峡,位于湖北省巴东县和重庆市巫山县两县境内,东起巴东县官渡口,西至巫山县城东的大宁河口,全长45公里。</h3><h3><br></h3><h3>乘船游三峡是最佳选择。由其是过巫峡、瞿塘峡时,两岸悬崖峭壁、巍峨山峰、涛涛江水及层峦叠嶂的远山。游人都盼望能赶上个好天气游三峡。阴雨天可也欣赏巫山云雨,如果赶上雾天,能见度差,观赏效果就要大打折扣了。</h3> <h3>"苍峡连彩霞,出峡又入峡"。巫峡是三峡中最连贯,最整齐的峡谷,分东西两段,西段由金盔银甲峡、箭穿峡组成,东段由铁棺峡、门扇峡组成,峡谷特别幽深曲折,是三个峡中最可观的一个峡。以俊秀著称天下。</h3> <h3>峡江两岸青山不断,群峰如屏,船行峡中,时而大山当前,石塞疑无路;忽而峰回路转,云开别有天。宛如一条迂回曲折的画廊,可谓处处有景,景景相连。</h3> <h3>据导游指点,岸上的两座山峰,为古代楚国和古代蜀国的国境线 (楚蜀分界)。</h3> <h3>峡谷两岸的巫山十二峰,被称为"景中景"、"奇中奇"。江北岸六座(自西向东)依次为:登龙峰、圣泉峰、朝云峰、神女峰、松峦峰、集仙峰;南岸的六座,有三座临江,乘船能看到(自西向东)依次为:飞凤峰、翠屏峰、聚鹤峰。净坛、起云、上升三座峰不临江。</h3> <h3>巫峡两岸群峰中,以十二峰最奇,它们各具特色,尤以神女峰最为纤丽奇俏、最为著名。</h3><h3><br></h3><h3>峰上有一挺秀的石柱,形似亭亭玉立的少女。她每天早上迎来朝霞,又最后送走晚霞,故又称"望霞峰”。下图示意,游轮经过"神女家门"。</h3> <h1><u>瞿塘峡</u></h1><h3><br></h3><h3>下午13时30分左右,游轮驶出巫峡段,进入奉节县境内,向瞿塘峡方向行进。14时游轮驶入三峡的最后一个峡段——雄伟壮丽的瞿塘峡。瞿塘峡位于重庆奉节县境内,东起巫山大溪镇,西至奉节白帝城,全长8公里。瞿塘峡是长江三峡中最短、最窄;景色、气势最为雄奇壮观、文物古迹最为丰富的一个峡。</h3> <h3>西端入口处,两岸断崖壁立,高数百丈,宽不及百米,形成门户,名"夔门“,素有"夔门天下雄"之称。右边的山名为赤甲山,左边的山名为白盐山。</h3> <h3>瞿塘峡虽短,但却能有"西控巴渝收万壑,东连荆楚压群山"的雄伟气势;瞿塘峡虽短却能"锁全川之水,扼巴蜀咽喉“,的水势之雄。</h3><h3><br></h3><h3>在白盐山山体上,有一块呈粉红色的崖壁叫粉壁墙。在粉壁墙上有众多的摩崖石刻,比较有名的、字体较大的有两个:一是由孙元良将军写的"夔门天下雄,舰机轻轻过"写出了瞿塘峡的特色;另一个是著名爱国将领冯玉祥将军所写的"踏出夔巫,打走倭寇",以激励由此出川抗日的将士们。面对粉壁墙,左侧的是孙元良将军的题字,右边的是冯玉祥将军的题字。</h3> <h1>白帝城</h1><h3><br></h3><h3>游轮驶出瞿塘峡夔门,江北岸出现的山丘便是千古诗城——白帝城。15时长江贰号游轮停靠奉节港,游客下船,在码头乘四级扶梯上岸,去白帝城。</h3> <h3>白帝城原三面环水。三峡工程完工蓄水后白帝城且四面环水,形成一个孤岛。白帝城背倚高峡,前临长江气势雄伟壮观。历代著名诗人:李白、杜甫、苏轼、陆游等都曾登白帝,游夔门,留下大量诗篇。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诗句,更是脍炙人口。故白帝城又有"诗城"的美誉。</h3><h3><br></h3><h3>通过风雨廊桥,脚下是"草堂河"(为纪念杜甫而得名)。进入<忠义广场>有一尊总高7.9米的诸葛亮青铜雕像。广场面积约7000平方米。铜像背后有一座用汉白玉石纂刻的"出师表碑刻"。正面为《前出师表》,背面为《后出师表》。</h3> <h3>上图为《前出师表》碑文,下图为《后出师表》碑文。</h3> <h3>由山下拾级而上三百多级台阶,方可到达白帝城。山下有抬滑杆的轿夫,抬人上山一百元人民币一位。轿夫们一路呵斥着让爬山的行人给让路,使得本不宽裕的台阶路显得更加拥挤不堪。</h3> <h3>白帝城广义上即指白帝庙。白帝庙是白帝城的标志性建筑,雕龙描凤,典雅华丽,颇具特色。"白帝庙"匾额周围五龙环绕,象征着九五至尊,帝王之象。庙内有明良殿、托孤堂、武侯祠、观星亭等明清建筑。白帝城中还陈列有隋唐以来73块书画碑刻,历史文物1000余件和古今名家书画100余幅。并有一座瞿塘峡悬棺遗物陈列馆。</h3> <h3>托孤堂:</h3><h3><br></h3><h3>《三国演义》有一段白帝城刘备托孤的故事:蜀国皇帝刘备的兄弟关羽败走麦城。死后,刘备为他报仇,起兵讨伐东吴。途中伐吴先锋,张飞被叛将范疆、张达所杀。后来东吴用计,火烧连营七百里,蜀军大败退守到白帝城。刘备因兵败,损兵折将,忧惯成疾,在永安宫料理后事,把儿子刘禅(阿斗)委托于诸葛亮。然后便一命归天。托孤堂清代的大型泥塑艺术作品,记录了这一历史故事。</h3> <h3>竹叶碑:</h3><h3><br></h3><h3>竹叶碑的作者,是清光绪年间的一名工艺名匠,名叫曾崇得。他多才多艺,诗、书、画、刻艺术俱佳。竹枝竹叶巧妙地组成了一首五言诗,达到字画相融,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诗是:不谢东篁意,丹青独自名。莫嫌孤叶谈,终日不凋零。</h3><h3> (下图为竹叶碑拓片)</h3> <h3>凤凰碑:</h3><h3><br></h3><h3>竹叶碑、凤凰碑是白帝城所藏的两块艺术价值最高的碑刻珍品。凤凰碑高175厘米,宽96厘米。碑上镌刻了一株梧桐、一簇牡丹、一对凤凰,石刻技艺十分精湛。此碑又称"三王碑",是因为梧桐是树中之王、牡丹是花中之王、凤凰是鸟中之王。 </h3><h3> (下图为凤凰碑的拓片)</h3> <h3>夔门天下雄:</h3><h3><br></h3><h3>白帝山是远观"夔门天下雄"的最佳位置,半山腰上看到的景色,正是第五套人民币10元币背面的景观。</h3> <h3>傍晚游轮驶离奉节港,经一夜航行,7月3日早6时己行驶在重庆市丰都县境内的江面上。从游轮上向东方看,朝霞映红了江面,而西边的江面上却泛起晨雾。9时30分长江贰号游轮停靠丰都港。下船后,在码头上乘电瓶车进入景区,过服务区检票口,以缆车或步行三百多级台阶两种方式上山。</h3> <h1>名山——丰都“鬼城"</h1><h3><br></h3><h3>丰都鬼城位于重庆市下游172公里的长江北岸。是一座起源于汉代的历史文化名城,距今有2000多年历史。它不仅是被人们传说成为"鬼国京都“、“阴曹地府"、人类亡灵的归宿之地,还是集儒、道、佛三教为一体的民俗文化艺术宝库</h3><h3><br></h3><h3>丰都"鬼城"是人们凭想象建造的"阴曹地府",用类似于人间的法律机制,先后建成了"阎王殿"、“鬼门关"、“阴阳界"、十八层地狱"等一系列"阴间"机构。山中有古刹27座,各关卡的鬼形象又是千姿百态、峥嵘古怪。民间纷纭"丰都走一走,能活九十九“,寓意着己提前拜会阎罗王,走个"后门",求得其大笔一挥,生死簿上改签,取其吉利添寿的口彩。</h3><h3><br></h3><h3>鬼城以各种阴曹地府的建筑和造型而著名,有奈何桥、寥阳殿、玉帝殿、百子殿、无常殿、黄泉路、望乡台、哼哈祠、天子殿和药王殿等表现阴间的建筑。</h3> <h3>玉帝殿:</h3><h3><br></h3><h3>玉帝殿原名"凌霄宫"、"玉皇观",重建于清康熙四年,供奉着玉皇大帝坐像。在此导游讲了一个有趣的传说故事:玉皇大帝姓张、名自然、号有人。一场大战之后,太上老君给每个人都安排好了位子,只有玉皇大帝的位子还空着。太上老君存有私心,他想自己坐上玉帝之位,但又不好直说。当时的张自然是他身边的一个徒弟。太上老君就问众人,"谁坐这个位子"?见众人皆不语,太上老君又说"这个位子自然有人坐"。话音未落小徒弟就坐上去了。太上老君惊呼你怎么坐上去了?小徒弟说,是你让我坐的!我名自然号有人。当然这是个玩笑。</h3> <h3>百子殿:</h3><h3><br></h3><h3>百子殿内供奉的是观世音菩萨。寓意着保佑百家妇女生儿育女顺利平安,保佑百家子女健康成长。</h3> <h3>无常殿 (上图 ):</h3><h3>无常殿内塑有无常、无常婆和保山大王。传说无常是专职缉拿鬼魂、是协助赏善罚恶的差头。此殿所塑为白无常。保山大王即是山神。两千多年前的《山海经》就记载了种种传说,专管山间猛兽,保护人畜安全。<br></h3><h3><br></h3><h3>奈何桥 (下图 ):</h3><h3>奈何桥建在寥阳殿前。这是一座沟通历史与现实,连接阴曹与阳界,审视善良与丑恶,宣制生存与死亡的"试金桥"。民间传说百年之后的亡魂都要过奈何桥,善者有神佛护佑顺利过桥,恶者则被鬼卒打入血河池受罪。凡发誓下辈子还做夫妻的就两人牵手,男先左腿,女先右腿,携手同行九步共过奈何桥,下辈子还有做夫妻的机会。奈何桥左边桥是金桥,过"金桥"可"升官"。右边桥是银桥,走"银桥"会"发财"。<br></h3> <h3>淘气鬼:</h3><h3>走过无常殿,在通往鬼门关的通道两侧塑有多座鬼的塑像如:酒鬼、食氣鬼、欲色鬼、食蔓鬼、淘气鬼等。<br></h3> <h3>黑白无常、鬼门关。</h3><h3>黑白无常头戴高帽。白无常高帽上写的是“你也来了"。黑无常高帽上写的是“正在捉你"。</h3><h3><br></h3><h3>进鬼门关,经过黄泉路,便到望乡台、天子殿。</h3> <h3>天子殿、望乡台</h3><h3>天子殿位于名山顶端,距今己1600多年。由牌坊、山门、殿堂和二仙楼四个部分组成。</h3> <h3>唯善呈和牌:</h3><h3><br></h3><h3>在玉帝殿殿前有一块"唯善呈和"牌。此碑乃四川省原书协主席、著名书法家李半黎先生,于1978年游览名山后所写的书法艺术画押组字。中间"口"字共用,右边是"唯"、上边是"善"、下边是"呈"、左边是"和",四个字连起来便是"唯善呈和"。李先生将此四字一笔挥就,构思及其巧妙。意在劝导人们:人与人之间要善行相待,恶有恶报。</h3> <h1><b>重 庆</b></h1><h3><b><br></b></h3><h3>长江贰号游轮经610公里的航行,于7月4日早5时抵达重庆市朝天门17号码头。结束了长江三峡之行。17号码头正上方是重庆东水门长江大桥。</h3><h3><br></h3><h1>东水门长江大桥</h1><h3><br></h3><h3>东水门长江大桥是一座钢桁架梁斜拉桥,主跨520米,桥面宽21米,全长1000米。2009年动工,2014年3月31日正一式通车。该桥分上、下两层,上层设置有人行道及双向四车道;下层为双向轻轨线,轻轨6号线从大桥通过。大桥连接渝中区与南岸区两地。该桥与嘉陵江上的千厮门嘉陵江大桥,并称姊妹桥。</h3> <h1>洪崖洞</h1><h3><br></h3><h3>洪崖洞原名洪崖山,位于重庆市渝中区嘉陵江滨江路,北临解放碑、沧白路;南接江滨路。洪崖洞沿嘉陵江,全长约600米,建筑面积4.6万平方米。</h3> <h3>洪崖洞依山就势,沿江而建,房屋构架简单,开间灵活,随坡就势的吊脚楼群形成线性道路空间。吊脚楼下部架空成虚,上部围成实体。洪崖洞是重庆历史文化的见证和重庆城市精神的象征。</h3> <h3>洪岸洞共有十一层,从一层乘升降电梯到九层,再乘两层扶梯便可到达"城市阳台"上。这里把歺饮、购物、娱乐、酒店、保健和特色文化六大业态有机的融为一体。</h3> <h3>在十一层城市阳台上,一览嘉陵江及两岸城市建筑风光。</h3> <h1>千厮门嘉陵江大桥</h1><h3><br></h3><h3>重庆千厮门嘉陵江大桥全长720米,起于重庆渝中区,在洪崖洞旁跨越嘉陵江到达江北区江北城。并在渝中半岛通过遂道与东水门长江大桥北岸桥台相接。</h3> <h1>重庆歌乐山烈士陵园</h1> <h1>重庆红岩魂陈列馆</h1> <h1>重庆磁器口古镇</h1><h3><br></h3><h3>磁器口古镇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嘉陵江畔,始建于宋代。"一条石板路,千年磁器口”是重庆古城的缩影和象征。</h3><h3><br></h3><h3>磁器口古镇开发有榨油、抽丝、制糖、捏面人、川戏等传统文化表演项目,还有各种传统小吃、茶馆等饮食文化项目。</h3> <h3>在磁器口古镇,买陈建平麻花要排队。麻花有:原味、黑芝麻、麻辣椒盐等多种口味可供选择。</h3> <h3>手工酸辣粉 (重庆小面)。重庆小面是最受欢迎的美食,是重庆人不可或缺的早歺。</h3> <h3>磁器口的茶馆在全重庆颇有名气。这里除能品尝到上好茶香外,还能聆听传统音乐和戏曲。在磁器口"喝老荫茶,看老房子",不失为人生一大乐事。</h3> <h3>倍受喜欢的形象——"磁器口更夫"。</h3> <h3>在顺利安全地走完全部行程后,于7月5日11时54分搭乘Z96次列车,自渝返京。</h3><h3><br></h3><h3>这里要特别感谢万达行集团公司的领导和全体职工,你们为我们的八天旅行,提前做出了周密的安排、精心的准备、细心的落实了各项工作,使得我们全体成员在贵方的精心组织下统一行动、步调一致、安全有序地完成了各项预定计划,使旅行取得圆满成功。特别是公司的姑娘、小伙子们更是辛苦,你们不怕苦、不怕累、细心周到、热情服务更使我们感动。感谢你们!</h3><h3><br></h3><h3>此片中每张照片,都是在你们的陪伴下,一地一地、一站一站拍出来的。制作此美片向你们表示感谢,并让它成为我们此行的纪念和共同的回忆。盼我们再相聚!</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