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欧的“文明”~大文明与小文明

永远

<p class="ql-block"> 很多年前,怀着几分兴奋又有着几分忐忑的心情,我随团从上海浦东机场搭乘法航宽体客机飞抵法国巴黎。第一次出国,第一次坐这么远这么久的飞机。多年来对西欧的发达和“夜巴黎”的种种猜测与期待,冲淡了长达11个半小时长途飞行的疲惫。面对神圣、肃穆的教堂,技艺高超的雕塑,千百年如新的欧式建筑,在向导对欧洲深远历史的解说下,人们唏嘘不已。我不禁对欧洲文明肃然起敬起来。</p> <p class="ql-block">大</p> <p class="ql-block"> 欧式建筑是艺术作品 </p><p class="ql-block"> 说起西欧,给人印象最深的莫过于欧式建筑。这以前在国内只是上海外滩见过。欧式建筑的主要特征,一是在于它的外墙大量运用了花岗岩、大理石等石材砌筑。虽说当时成本是大了些,但其色彩与强度几百年依然如新,论性价比远高过砖木结构;二是其精美的造型与不朽的雕刻。罗马柱、尖塔、大彩窗,奇特的外形给人以震撼;圆形穹顶支撑起硕大的室内空间。人与动物的雕塑栩栩如生,达到雍容华贵的装饰效果,给后人留下不朽的艺术杰作。法国的凱旋门,巴黎圣母院,德国的科隆大教堂,意大利的比萨斜塔,都是游客常见的打卡地。 外来旅游参观的人们,无论男女老幼,都喜爱在这些建筑和雕塑前照相留影,以留下这永恒的记记。</p> <p class="ql-block"> 风景如画,人在画中</p><p class="ql-block"> 说到西欧的环境与风光,可以用上许多成语和形容词,且一点也不夸张。比如:“窗明几净,一尘不染”,“满目青山,风景如画”。每天在公路上跑上5~6个小时,所到之处,除了几个供游人参观的古老皇宫中有意保留的几处沙石路面外,广袤的大地上几乎看不见一寸裸露的土地。连比较陡峭的山坡上也是绿油油的草地,而且其草极纯净极鲜嫩。我们所游的大大小小十五个国度中,最值得推介的当选瑞士。阿尔卑斯山下的村庄,是一幅幅田园风光山水画。广阔的乡村,所见不是庄稼就是森林与草地,远处依稀散落着几栋坡屋顶欧式农舍别墅, 一群群膘肥体壮的牛羊在草地上懒洋洋地吃着嫩草,吃饱了就躺在草地上,摇晃着尾巴,半眯着眼睛晒太阳。小轿车就停在在田垅之中,主人则驾驶着拖拉机在作业,整个大地显得十分的宽敞、安祥、悠闲,也显露出富有,俨然一幅长长的巨大画轴,随着车轮的转动而不停地展现在我们的眼前。真是风景如画,人在画中,画不如景呀 !说什么都显得乏味,任何华丽的词语描述,都不如你亲自去游览一趟来得深切。</p><p class="ql-block"> 这时的你一定会感叹,也必定更加期盼~什么时候中国的乡村建设也如瑞士一般?!</p> <p class="ql-block"> 大文明与小文明</p><p class="ql-block"> 初到欧洲,感觉到老外们很讲礼貌,讲秩序,只要是出现两人以上,就一定会主动排队。凡公共场所,他们讲话总是轻声细语,生怕打扰了别人。但一个个又很开放和热情,在路上碰见,主动和我们打招呼:“哈啰!”,“嗨尔!”,有的年轻人还会来一句带外国味的中文:“呢(你)好!”。广场上推销小商品的小商贩们,用他们半生不熟的中文向我们兜售打火机一类的小纪念品:“打火隔(机),马马虎虎”,令人啼笑皆非。</p><p class="ql-block"> 西欧城市的步行街道用一块块5~6寸深、两三寸见方的小石头铺就,给人一种古老的感觉。所有的路面都很干净,随处可以席地而坐。有人告诉我们,荷兰的窗户是全世界最干净最明亮的窗户。在荷兰跑上一圈,所见果然名不虚传。在西欧国家的街上,看到的多是老人,一对一对,携手而行,或公园小憩,或结伴旅游,或路边大排档里一杯咖啡或啤酒,也能坐上半天。文雅的西歺,但也总能让以食为天的中国人从中看出来几分傲慢与做作。这里,看不到国内随处可见的打牌、搓麻将的热闹场景。在马路边、背角处也看不到男士们随便开放的尴尬。汽车在高速公路上尽情驰骋,路上没有收费站,每隔一两公里,车上就发出一声声响,想必这是自动计费。客车每行驶两小时,司机必定找点休息,雷打不动。路上不堵,也很少碰见交通事故。</p><p class="ql-block"> 我以为,以上所见所闻应该都是文明行为,确实值得我们学习,比如自觉排队,在公共场合讲话小声。但我之所以把它们称之为“小文明”,是因为此时的我,忽然在脑海中显现出一个极不和谐的镜头:正是这些讲究排队、讲话轻言细语的文明国度,曾经大肆向我国贩卖鸦片,进而以“八国联军”的坚船利炮,杀进北京城,赶跑了大清皇帝不算,还一把火烧毁了我文明瑰宝“圆明园”!试问,这八个文明国家是排着队去烧,还是一窝蜂挤着去烧,又有何区别?</p><p class="ql-block"> 看来,不同国度之间的文明,其实也是讲利益的,甚至还是以利益为前提和核心的。对此,我们可不能糊涂!</p><p class="ql-block"> 社会总是要前进的。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又经过几十年改革开放,中国进步了,发展了。我们既不可夜郎自大,固步自封,也大可不必妄自菲薄,矮人三分。学习,但不必照搬。筷子与刀叉仅仅是用歺工具而已,二者并无本质区别。让外国人用筷子,就如同让中国人用刀叉一般别扭。无论是大文明还是小文明,我们都要讲。文明的本质,是秩序,是和谐,是共享。五千年文明史,儒家文化,孔孟之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唯我大中华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谢谢你的浏览和关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