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天两夜的行程,7月7日中午,乌鲁木齐青少年综合实践教育中心组织的40名学生到达“人间天堂”--苏州,开启六天的苏州研学之旅~ 这是我们第一次来苏州,这个既古老又现代化的城市,这里的气候与乌鲁木齐差异很大,闷热潮湿,初来乍到的我们来说,一切都是新鲜的~看,湖对岸那栋耸入云天的建筑,就是苏州第一高楼~ 首先,我们来到古城区,这里没有想象中的高楼大厦,有的是粉刷成白色,青黛尖顶的老房子。这样的房子跟乌鲁木齐的房子截然不同,别有一番江南韵味,这使我对苏州这片土地产生了兴趣。 第一顿饭是新疆风味餐厅,刚来苏州,让我们的胃有个过渡的过程,真是贴心,让我尝尝新疆菜正宗不! <p>走进苏州纳米研究所,我在这里初步了解了纳米技术,了解了一种新型材料——气凝胶。</p> 纳米气凝胶就好比水凝胶中的水在不改变原来体积的情况下把里面的水换成空气。气凝胶在各个方面都有作用,它可以用到衣服里,这件衣服就变成超保温的外套,用到航天技术中…… 纳米这项新技术让我们充满了无穷的好奇,先拍照记录下这些科技产品,回去进一步研究~ 我们在认真填写研学手册~ 在薛进博士的讲解下,我们深入了解了纳米技术中的气凝胶技术,让我们深刻了解到了纳米技术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在苏州研学的第一天,我们就了解到在我们生活中用处极大的纳米技术,认识它在生活中的应用,在工业、航天等行业的贡献,这让我们从小就种下科技的梦想种子。 苏州的夜景真美,江南味十足~ 晚上,研学老师给我们从地理、历史和建筑等方面讲苏州城市布局和发展,让我们更加清晰认识苏州~ 我们来自乌市不同中学,彼此之间还很陌生,一场破冰游戏让我们成为好朋友,一起度过六天的快乐时光! 记得大文豪苏东坡曾说过:“到苏州不游虎丘者,乃憾事也。”于是,研学活动第二天我们就来到了著名的虎丘山~<br> 虎丘塔现残高48米,为八角仿木结构楼阁式七层砖塔,是江南现存唯一始建于五代的多层建筑,腰檐,平座,勾栏等全用砖造,外檐斗拱用砖木混合结构。现塔尖轴心向北偏东倾斜约2.34米,大约是3.57°。 虎丘中的每一座亭台楼阁,每一块石头,都有一段奇妙的神话故事,大家一边认真听着故事,一边看着眼前的古物,思绪仿佛飘回那个朝代了~ 吃过午饭随之我们来到寒山寺,寒山寺在苏州城外的枫桥镇上,原名叫“妙利普明塔院”。据说,诗人张继到这里住了一晚上,他睡在船上,听着钟声,于是,就写了《枫桥夜泊》这首诗,所以,寒山寺变得更有名了! 让我们融情于景,再感受这首诗词: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这里到处是诗词,从侧面说明寒山寺的历史演变~ 今天的学习收获颇多,通过虎丘山和寒山寺的研学实践,深入了解了苏州地理环境、苏州古代诗词等人文地理和历史! 夜课,我们来分享今天的学习成果,瞧瞧,我们的“老师范”! 因为乌鲁木齐与苏州气温差别大,为了预防感冒,量体温便是我们每天早起晚睡前的必修~ 下雨天的拙政园更加别具风采,让我们一起一睹中国古代园林的美貌与风采。 这座桥,看似普通,和其他桥一样在朦胧细雨中横跨河面,却有一段典故,听说这就是红楼梦中黛玉葬花的取景地,一路上,讲解员为我们普及文学名著知识。 拙政园是苏州最大的古典园林,全园以水为中心,山水萦绕,厅榭精美,花木繁茂,具有浓郁的江南水乡特色,展示苏州古典园林的丰厚内涵和艺术魅力,从中我们认识到我国古典园林的构造和发展,体验我国工匠的鬼斧神工。 接着,我们来到苏州博物馆,真是震撼到大家了,从来没有见过如此设计的博物馆,仅仅博物馆的外观就已经深深吸引着我们,据说,这是我国建筑设计大师贝聿铭作品。在博物馆的古迹文物,让我们更加深入了解到苏州的历史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博物馆的文物古迹,探寻它们背后的故事,了解到苏州的历史发展~ 第四天,我们学习非遗传承,造纸术和苏绣~亲身体验古代造纸技术~~ 了解完古时造纸流程,我们动手制作私人订制笔记本~ 秀一秀我们一早上的杰作~~ 下午,在苏绣老师的讲解下,我们了解到了苏绣的特点、历史以及匠心精神,并学习了最简单的滚轮法,第一次觉得针线活这么有趣,这么简单。 今天的实践活动使我们认识到古代造纸术和苏绣的发展历史,领略到苏州乃至古代劳动人民的绝妙智慧,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将传统艺术发扬光大! 随着研学导师的脚步,我们来到了太湖国家湿地公园,里面都是湿地特有的植物动物,公园里有热带沙生植物馆,熊猫馆和上海世博会苏州新馆。 在上海世博会苏州新馆中,我们看到了苏州许多工艺品,了解了更多世博会的内容。 吃过午饭,我们来到了熊猫馆,见到了两只大熊猫,它们分别叫新月和竹韵,我们都很惊喜!在工作人员的讲解中,我们了解到熊猫的生活环境好和生活习性。 我们学做的植物标本,美不美~这让我们更加了解南方和北方植物差别。 下午,我们去了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御窑与普通窑的最大区别是这个“御”字,是皇帝御赐的,御窑所烧制的金砖,是用于皇宫的专用砖窑。 制作金砖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工作。一块金砖从选材到成型至少需要两年的时间。在这里我们了解了金砖是如何制作,选的是怎样的泥土烧制,运向哪里等等。 夜课上,研学导师与我们沟通标本制作知识,分享了今天所学所研,通过寻访湿地太湖和金砖博物馆,我们了解太湖水文特征和生态环境。 今天,是我们在苏州的最后一天,转眼间就该与这座城市分别了,十分不舍。天空又下起了小雨,雨滴落在我们身上好似离别前的挽留。 首先来到了昆曲博物馆,虽然没有听评弹,但看这个博物馆的物品,我们就觉得评弹绝对是一个非常厉害的艺术。 听评弹老师做昆曲表演指导,弦声同歌声相搭配,相融合在了一起,使人感到沉醉其中。闭上了你的双眼,眼前就展现了一幅优美的画面。 游走在山塘街上,仿佛置身于往昔的商贾之中,街边的文化馆、工艺品店、老字号小吃店,琳琅满目,无论是怎样的游人到此地,都可以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想到明天就要离开这里,总觉依依不舍、意犹未尽~~~<br> 吃过晚饭,我们去上夜课,总结了这些天在苏州研学的所感所悟,让我们感受到了江南风光的独特魅力和古城风味。 此次苏州研学让我们认识更多优秀的朋友,了解科技最前沿知识,认知苏州传统文化,开阔眼界,认识到未知的世界,通过此次研学旅行让我们受益匪浅,勉励我们在今后的成长中做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