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约20年,我们激情满怀

雨过天晴

<h3>  带着久别重逢的渴望,带着朝思暮想的牵挂。2019年7月17日,我们吉林师范942班毕业20年同学会正式启幕!</h3> <h3>  上午9时,在吉林师范学校原校址,我们如约而至,热情相拥。</h3> <h3>  我们紧紧地围在班主任张立新老师的身旁,灿烂的笑容,热情的话语,深情的拥抱……我们似乎回到了从前。</h3> <h3>  </h3> <h3>  我们郑重地在签名墙上写下自己的名字,留下永远的印记。</h3> <h3> 可敬可爱的张立新老师再一次登上三尺讲台,再现给我们上政治课的情景。</h3> <h3>  我们共同起立,问好……这一幕仿佛就在昨天,我们深情地为二十年后的再相逢鼓掌👏</h3> <h3>  坐回从前的座位,同桌的你,还好吗?</h3> <h3>  吉林师范学校,我们曾在那共度五年的青春年华,校园里的一切还是那么熟悉:看着宿舍楼,想起了我们寝室的兄弟们,姐妹们;望着食堂,我们眼前浮现了疯狂地奔向食堂打饭的嘈杂;看着空旷的操场,想起了我们早起跑操的情景……</h3> <h3>  我们毕业的最后一年仍然坚守在这里,学弟学妹们已经搬到了新的校址。我们的下一站——师范分院。</h3> <h3>  </h3> <h3>  张老师热情洋溢地带领我们参观师范分院的校园。</h3> <h3> 生活需要仪式感,中午时分,我们的毕业20年欢聚盛典《致青春:那些年我们一同走过》正式开始。</h3> <h3> 我们的老班长贾连生和朴林梅同学担任主持。前前后后五易其稿,看出了他们对本次活动的珍视。</h3> <h3>  张老师精心准备,为我们做正式讲话。暖暖的声音,深深地情意,谆谆的教诲,不只是往事的回眸,更有对未来的嘱托。</h3> <h3>亲爱的同学们、孩子们:</h3><h3> 请允许我在今天这个特殊喜庆的日子,这样任性而自豪地称呼你们!</h3><h3> 因为——在我的心里,你们依然是20年前那33个含苞待放、纯真无瑕的亭亭少女;那7个才华各异、青春勃发的翩翩少年!</h3><h3> 从6月30日14点33分,得到同学们毕业20年聚会的邀请开始,就不由自主一遍遍地回想跟大家在一起的往事,情不自禁地在书架上寻找当年给大家写的鉴定,在旧书堆里翻出当年的点名册,在心里一次又一次地盘点、回味那40个依然清晰的青春面孔:</h3><h3> 陈存银:个子高高的白面书生</h3><h3> 代 龙:粗犷率真的IT达人</h3><h3> 郭 峰:敢吃禁果的文弱帅哥</h3><h3> 贾连生:寒门贵子,立志做“藤野先生”的大才</h3><h3> 李 鹏:幽默圆融的小书法家</h3><h3> 李伟峰:思维比舌头快的科技王子</h3><h3> 张 涵:学养深厚的独行侠</h3><h3> 高 英:深邃、执着</h3><h3> 高 原:随顺、友善</h3><h3> 韩玉红:雍容、含蓄</h3><h3> 韩照华:大气、方正</h3><h3> 候经纬:朴实、灵动</h3><h3> 姜海英:温婉、柔美</h3><h3> 姜英兰:英语口语好的小机灵鬼</h3><h3> 孔令梅:颇有男孩子性情的潇洒女孩</h3><h3> 李 彬:文弱、智慧</h3><h3> 李 晶:简单、仁爱</h3><h3> 于 华:典型的“三好学生”</h3><h3> 刘福莲:手风琴拉得好的叽叽喳喳的快乐女孩</h3><h3> 刘继红:个性独立,数学天赋极高</h3><h3> 卢 燕:天使般的性情和相貌</h3><h3> 马鸿雁:沉稳、不多言</h3><h3> 罗鸿艳:娴静的淑女</h3><h3> 马晶慧:风风火火的假小子</h3><h3> 任 喜:阴柔、可人的小林黛玉</h3><h3> 裴小光:沉郁、刚直</h3><h3> 沈鸿艳:雍容、达观、热心肠</h3><h3> 石 晶:一朵诱人的黑牡丹</h3><h3> 孙 焱:书法造诣颇深的小才女</h3><h3> 孙云红:一朵大气醇厚的云霞</h3><h3> 王 研:开朗、灵动</h3><h3> 徐 红:成熟、机敏</h3><h3> 张 彤:安静的小猫咪</h3><h3> 张 旭:小家碧玉的气韵</h3><h3> 张 雪:天生丽质的美女</h3><h3> 张玉敏 :时而个性自我,时而率性大气 赵彦鹏:冷眼观世界,是非曲直都在心里</h3><h3> 王 巍:灵动知性的好干部</h3><h3> 张佳音:多才清高的团书记</h3><h3> 朴林梅:肚子里能撑船的好班长。</h3> <h3>  当然,也免不了自我反思和审视。教你们投入最多、记忆最深,情感最浓。那两年,你们二十一二岁,懵懂青涩;我三十二、三岁,自主轻狂。</h3><h3> 那两年,做一个“好班主任”的信念让我工作的每一天都激情满满、创意不断:实行 “一班两治”,让更多的同学都能在学生干部的岗位上得到锻炼;聘请贾校长、刘俊老师、赵清文老师做副班主任,让更多的学生都能够释放天赋,学有所长;领着大家去长春参观,一同感受大学的气韵,一同领略名校的风范;设立心灵交流日记本,随时了解同学们的心声、诉求和建议;用诗歌的题材给同学们写鉴定,独具匠心,饱含深情。</h3><h3> 那两年,同学们给我的情感回馈更是让我视若珍宝,终身难忘:比如,一些同学把自己的小心思、小秘密偷偷地跟我分享,让我帮助出主意。那份纯真、那份信任,真的幸福无比;比如,教师节的早晨,大家把唱给母亲的歌《懂你》齐声唱给了我。那份真情、那份感动,至今仍然在心底回荡。 </h3><h3> 正是那两年,我获得了市优秀班主任、市师德模范、市百优青年教师的荣誉称号。</h3><h3> 亲爱的同学们、孩子们:讲到这里,我要说的是,今天来参加同学们的聚会,不仅仅是作为曾经的老师来接受同学们的感念之情、礼敬之意,也是作为老师的我,借此机会真诚地感谢你们: </h3><h3> 感谢你们——用青春的多姿,让我的生命增添了故事和色彩;</h3><h3> 感谢你们——用精神的成长,让我的生命增添了自信和厚重;</h3><h3> 感谢你们——用反哺的深情,让我的生命增添了自豪和高贵!</h3> <h3> 亲爱的同学们,孩子们:20年,弹指一挥间。老师知道,这20年,你们的人生展开了跌宕起伏的画卷。</h3><h3> 这画卷里,有爱情的甜蜜或苦涩,有职场的得意或焦灼,有家庭的担当与繁琐,也有友情的真挚与虚幻,等等。</h3><h3> 因此我相信,这20年,你们一定都长大了、都丰厚了、都成熟了!由衷地祝福你们!</h3><h3> 我一直认为,个体生命的本体意义就是尽情地体验生命和提升生命。所以,无论你的事业是否畅达,无论你的生活是否顺意,无论你的孩子是否优秀,你们都是我的骄傲,都是我的想念,并且真诚地为你们这20年来独一无二、不可复制的人生画卷点赞!</h3> <h3> 刘继红代表现场的所有同学为老师献上精心准备的礼物,共同感念师恩。</h3> <h3>  岁月有期,我们隔空邀约。由于工作原因,距离较远,未能到现场的李彬同学和张涵同学为我们发来视频。</h3> <h3>  </h3> <h3>  隔着屏幕,抱抱我的同桌,这份思念多么感人。</h3> <h3>  青年书法家李鹏“总理”为老师赠送书法作品,表达对老师的敬意和祝福。</h3> <h3> 现场的每位同学都得到了书法家的墨宝。</h3> <h3> 仪式过后,我们共同举杯庆祝。每一位同学都畅所欲言,谈过往,谈友情,谈近况,谈未来……</h3> <h3>  最后,让我们用张老师讲话中的一段共勉:</h3> <h3>“亲爱的同学们、孩子们:</h3><h3> 20年后的今天,大家也都跨入了不惑之年。我知道,其实所谓不惑之年往往困惑重重,焦头烂额,压得人疲惫不堪。</h3><h3> 一方面从现实层面看,无论是工作、生活、父母、孩子,还是自身发展,全部的人生课题都列队到齐,等着你去应对,每一项都要付出精力、体力和智力;另一方面从精神层面看,40岁以后的人生,逐渐开始面对生死,开始反思人生。前者极易让人消沉,后者更易让人困顿。</h3><h3> 在此,已经走过不惑之年的我,想把自己的解困经验和一点思考,分享给大家。简单说就是:回归本真、简化思维、淡化名利、强健精神。具体做法可以这样:</h3><h3> 一、珍重身体。健康是生命的原始资本,也是快乐的第一要件。每天别忘了提醒自己“迈开腿、管住嘴”。</h3><h3> 二、珍爱亲情。父母亲情不会永驻,生离死别不可预知,也不可逃避。年迈的父母比孩子重要。多一分孝敬和陪伴,就少一分后悔和遗憾。</h3><h3> 三、珍视工作。工作是安身立命之本,更是积善成德之所。人世间最宝贵的是生命,教师的工作关乎生命,切不可误人子弟、断人慧命。</h3><h3> 四、珍惜当下。简单、善良、快乐地过好每一天(余秋雨语)。心存敬畏,记得低头谦卑的做人做事,不可傲慢和轻狂;坚持读书,记得读好书、读滋养心性的书,涵养慈爱、温暖的性情,历练平实、达观的胸襟;警惕精神退化,记得努力守住童年的纯真、努力保持青春的激情……”</h3><h3> 让我们用张老师送给大家的两首诗共勉:</h3><h3> 一首是陶渊明的:“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h3><h3> 一首是苏东坡的:“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h3> <h3>  相亲相爱的一家人,永远的942班。我们共同期待下一个十年的约定,30年,我们不见不散。</h3> <h3>  最后,衷心地感谢本次活动的筹委会的所有成员:王巍 朴林梅 贾连生 李伟峰 陈存银 卢燕 王妍 沈鸿雁 刘继红 马晶慧 刘福莲 徐红。</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