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向西――我的川藏行

铭记在心

<h3>  一直有一个梦想,想趁自己年轻的时候到西藏去看看,看看那里的蓝天,看看那里的白云,看看令人向往的青藏高原和布达拉宫。2019年7日16日,早上6时,(一切都是吉利的数字,一路上遇到好些迎婚嫁娶的车辆)我们一行二十余人,驾驶六辆小车,怀揣梦想和激情,带着一丝胆怯,朝着神秘而又神圣的西藏进发。</h3> <h3>  队伍也算壮大,六辆车,二十几人,虽好多不相识,不熟悉,但走到一起便是缘分。希望一路相随,互相照顾,风雨相伴。经过一天八百余公里的奔波,途中遭遇瓢泼大雨,但沿途美丽的风景和按耐不住的激动,使我一点也感觉不到疲倦。夜慕降临,我们一行到达四川达州,今晚便夜宿于此了。</h3> <h3>  经过一晚的休息,第二天一早,我们一行又匆匆的赶往下一个目的地―都江堰。</h3> <h3>  达州距都江堰468公里,刚出发时,天空飘起蒙蒙细雨,给此行凭添些许浪漫的色彩。可谁知行至路程一半时,雨越下越大,似乎在考验我们的驾车技术和意志。但无论任何艰难险阻都阻挡不了我们的前进脚步。终于在下午一点钟的时候,我们到达了历史名城――都江堰。也许是上天感动于我们的执着,停止了哭泣的泪水,使我们更好地走近历史。</h3> <h3>  都江堰水利工程是战国时期李冰父子率众人修建而成。他遵循自然,在江中修堤,把岷江分为内江和外江。都江堰由鱼嘴,宝瓶口和飞沙堰几部分组成。旱季可以调水,涝季可以分流。正是古人的智慧,才有了闻名于世水利工程――都江堰。都冮堰的修建,制服了岷江,解决了长期困挠岷江人民的洪涝灾害这个难题,造福了沿江人民,造就了天府之国。</h3> <h3>从安澜桥上(又称夫妻桥)跨过岷江,沿着茶马古道一路行走,来到一条古色古香的小街――这就是有名的都江堰西街。狭窄的街道两旁是各种各样的店铺,既有各种叫不出名字的小吃,又有琳琅满目的商品。色香味俱全的小吃使人垂涎欲滴,精致得小商品使人爱不释手。雨中的古镇西街,充满了浪漫气息,徜徉其中,使人陶醉不己,留连忘返。</h3> <h3>  在游览即将结束时,天空又下起了大雨,虽然是鞋帽湿透,但兴致依然不减。冒雨赶往下一个目的地――雅安。</h3> <h3>雅安自古有“天府之肺”之称,清晨起来,沿着青衣江悠然散步,只见江面上升起片片白雾,远处的高山被云雾遮掩,好似一幕瀑布从天而降,壮观不已。</h3> <h3>  18日早晨,用罢早餐,开始向海螺沟出发。海螺沟位于四川甘孜州贡嘎山下,因山似海螺而得名。汽车一路沿着大渡河在崇山峻岭中穿行。沿途高山上云雾缭绕,流水飞瀑随处可见,美如仙境一般。来到海螺沟,跟着观光车在高山上绕行一个多小时,到达三号营地,然后沿着台阶爬上3500多米四号营地观光台,只见远处的贡嘎山被层层云雾所遮盖,不见其雄伟之姿,却给人一种神秘和神圣的感觉,虽看不到其真面而稍有缺憾,却令人更加向往。</h3> <h3>  从海螺沟回来,夜宿磨西古镇。磨西因战争时期红军在此召开著名的磨西会议而被国人逐渐所知。如今的磨西充满生机,活力四射。夜幕下的磨西古镇别有一番韵味,四处灯火辉煌,街道上人们三三两两,或驻足购物,或坐椅闲谈,显得悠闲自得,完全一派现代生活气息。<br></h3> <h3>  旅行第四天,早晨从磨西古镇出发,沿着大渡河回到泸定县城,参观小时从语文课本和电影中讲述的泸定桥。走上泸定桥,望着桥下汹涌澎湃的江水,两股战战,胆颤心惊。行至桥中央,随着桥身的摇摆,几乎不能前行,心里由衷的敬佩长征时期飞夺泸定桥的红军勇士们。</h3> <h3>飞夺泸定桥。</h3> <h3>  参观过泸定桥后,继续西行,前往新都桥,开始更加困难的旅程。车辆经过康定,开始爬越高山,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动力不足,行进也变得愈发艰难。但是初次领略到高原的风光激动心情使我们忘记了一切,一口气到达了海拔4298米的折多山口。看到了梦寐以求的蓝天白云,使自己的兴奋达到了极点。满以为这就到达了西藏地域,可谁知这里还是四川,离西藏还远着呢。</h3> <h3>  到达折多山口,由于海拔高,氧气稀薄,同行中有几个似乎有高原反应的现象,我也似乎胸口闷闷的,呼吸不畅,不过这只是轻微的感觉,于是没有久停,我们便驱车翻越折多山口,一路下行,前往新都桥。</h3> <h3>   新都桥(所属康定市)是令人神往的“摄影天堂”,地处在公路318国道南、北线分叉路口,是一片如诗如画的世外桃源。神奇的光线,无垠的草原,弯弯的小溪,金黄的柏杨,山峦连绵起伏,藏寨散落其间,牛羊安详地吃草……川西的平原风光美丽地绽放。这,就是新都桥,令人神往的“光与影的世界”、“摄影家的天堂”。</h3> <h3>  行走在318川藏线上,沿途美丽的高原自然风光令人陶醉其中,使人的心灵得到净化。可一路所见到的背包客和骑行者更使人的心灵得到震撼,甚至是感动。</h3> <h3>姊妹湖,爱情海。</h3> <h3>  在姊妹湖,爱情海,遇到几位来自江西南昌的骑行小伙,他们从四川成都开始骑行,一路翻山越岭,客服重重困难,半个月时间到达这里,内心真的佩服他们的勇气和毅力。</h3> <h3>  来自江西南昌的大学生骑行者。</h3> <h3>  昨夜在理塘休息,整晚都无法入睡且头也有轻微的疼痛感。一早起来,才得知理塘海拔有3800多米,原来是高原反应而导致头疼失眠。于是匆匆吃过早餐离开,前往毛娅大草原和姊妹湖。</h3> <h3>毛娅大草原。</h3> <h3>毛娅大草原上的喇嘛居住屋。</h3> <h3>  由于几天的奔波加上高原反应,今天的行程非常轻松,途中看了毛娅大草原,草原上成群的牦牛或嬉戏,或卧息,或吃草,草原间一条不知名的小河流淌着,草原,高山,河流,牦牛,喇嘛,好一副和谐的生活画面。夜宿巴塘,好好休息一晚,蓄养精力,准备明天跨越四川,向西藏进发。</h3> <h3>  今天是旅行第六天,早上五点钟起床,行装收拾妥当,踏着星辰出发。今天的行程从巴塘到八宿,路程有468公里。旅店老板告诉我们,这一路大约需要13个小时,途中还要翻越几处4000米以上的山口。未出发心里便有些忐忑。从巴塘出发,跨过金沙江大桥进入西藏,一路经过芒康,左贡,班达,又跨过浊浪滚滚的澜沧江,翻越了海拔4300多米的卡子拉山口和5130米的东达山口,沿着著名的怒江72拐盘旋而下,最后历时17个小时,于晚上10点多到达目的地――八宿。一路上优美的风景使我们不时停车拍照欣赏。沿途处处都是浓郁的藏族风情,草地上,马路旁悠闲的牦牛,从各地到西藏的骑行者,自驾车等,组成了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h3> <h3>在海拔4000多米的拉乌山草原上游玩。</h3> <h3>行程中自行做饭,别有一番乐趣。</h3> <h3>翻越东达山口。</h3> <h3>海拔5130米的东达山口。停车下来行走两三步,犹如喝酒喝醉了一般,东摇西晃,所以不敢久停,拍了一张照片就匆匆离开。</h3> <h3>  远望怒江72拐。好似一条巨龙盘卧在山间,等待着你的挑战。</h3> <h3>在怒江72拐留影。</h3> <h3> 昨天一路奔波,使得自己精疲力尽,加上晚上高原反应一夜未眠。早上起来,浑浑沌沌,没有一丝精神。车行至然乌湖,稍做停顿。远处的雪山,在阳光照耀下,闪闪发亮,山顶围绕的云雾,增添了些许神秘的味道。近处的然乌湖,波光粼粼,与雪山倒辉相映,浑然一体。大自然真是一个神奇的创造者,馈赠给人类如此壮观的美景。</h3> <h3>  雪山和湖泊浑然一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h3> <h3>  美丽的然乌湖。</h3> <h3>  行进路上遇见进藏的朝拜着和一群来自湖南的初三徒步旅行的学生们。这些孩子们刚刚初中毕业,为了增添自己的人生阅历,他们从云南大理开始出发,计划每天徒步行进30公里,最后到达拉萨。相信有了如此的磨练,这些孩子们会更快的成长起来。</h3> <h3>遥望雪山。</h3> <h3>波密县城一隅。</h3> <h3>  夜晚住宿在通麦。亲自下厨做一餐家乡饭――青椒肉丝面。</h3> <h3>  23日,简单用过早餐,从通麦出发前往林芝。昨夜一夜大雨,早晨起来,空气十分清新。远处的高山都披上了白纱一般的云雾,驱车行驶在山林云雾之间,犹如在仙境中穿梭。途中经过中国醉美休闲小镇――鲁朗。如诗如画的山水令我如痴如醉,不愿前行。经过6个小时的行驶,最后到达今天的目的地――林芝。 “林芝”是藏文“尼池”或“娘池”音译而来,藏语意为“娘氏家庭的宝座或太阳的宝座”。位于西藏东南部,雅鲁藏布江中下游,其西部和西南部分别与拉萨市、山南市相连,西连那曲市嘉黎县、东接昌都市,南部部分区域在藏南地区(印度占据)、缅甸国接壤,被称为西藏江南,有世界上最深的峡谷——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和世界第三深度的峡谷帕隆藏布大峡谷。 林芝风景秀丽,空气清新,城市周围的群山之顶,常常是云雾缭绕,简直就是人间仙境。如果生活在这里,可能会非常惬意和幸福的吧。<br></h3> <h3>  远眺林芝。尼洋河穿城而过,城市四面环山,山上树木郁郁葱葱,山顶漂着朵朵白云,林芝城一年四季气候宜人,称其为人间仙境也不为过。通过八一桥,进入市区,街道两边楼房栉次鳞比,路面干干净净,使我们一下子便喜欢上了她。</h3> <h3>  在通往林芝的途中,一路都是优美的风景,尤其是鲁朗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美好的回忆。雪山,草原,汹涌的河水,参天的原始森林,缥缈的云雾都是一副独特的山水画。鲁朗风情小镇,更是惹人陶醉,真想停下来居住时日,好好享受一番。</h3> <h3>鲁朗风景。</h3> <h3>鲁朗风景。</h3> <h3>  24日,林芝通往西藏的高速公路上,越接近西藏,随着海拔的升高,山坡上的植被越来越稀少。在穿越米拉山口时,有一种昏昏欲睡的感觉,呼吸也变得困难起来。过后翻阅地图得知米拉山海拔竟然达到了5000多米,怪不得出现了如此强烈的反应。车子在行驶6个小时之后,于下午两时左右终于来到了梦中向往的高原之城――拉萨。映入眼帘的拉萨给人一种满目苍凉的感觉,完全不是自己梦中的模样。拉萨河穿城而过,把城市一分为二。当看到布达拉宫矗立在河对岸的山坡上,展示出自身的雄伟和庄严,使自己小小激动了一下。拉萨――我们来了。</h3> <h3>  来个全体照。</h3> <h3>  林芝通往拉萨高速路边金黄的油菜花。</h3> <h3>  25日早晨6点,同行的几个男同胞起早去购买参观布达拉宫的门票。9点钟开始出发去羊卓雍错湖。汽车出拉萨市区,先上高速后转行在307省道,绕着盘山路,爬越海拔4000多米的高山,车到山顶,便看到一湖清澈的河水,这便是羊卓雍错湖了。山坡上是到处盛开的油菜花和错落有致的藏式房屋。油菜花,房屋和湖泊构成一幅绝美的田园风光图。</h3> <h3>  夜幕下的布达拉宫和拉萨城,在灯光的映衬下,显得更加具有现代化的气息。夜晚观看了大型历史剧《文成公主》。宏大的场面和精彩的内容令人震撼不已。</h3> <h3>羊卓雍错湖田园风光。</h3> <h3>  闲暇时刻,大家一起做饭其乐融融,好温馨的画面。</h3> <h3>  夜游布达拉宫广场。</h3> <h3>  一夜几乎无眠,期待着游览布达拉宫。27日早晨,用罢早餐,便驱车赶往布达拉宫。经过繁琐的验票换票,终于进入了布达拉宫内院。 布达拉宫,坐落于中国西藏自治区的首府拉萨市区西北玛布日山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集宫殿、城堡和寺院于一体的宏伟建筑,也是西藏最庞大、最完整的古代宫堡建筑群。布达拉宫依山垒砌,群楼重叠,是藏式古建筑的杰出代表(据说源于桑珠孜宗堡),中华民族古建筑的精华之作,是第五套人民币50元纸币背面的风景图案。主体建筑分为白宫和红宫两部分。宫殿高200余米,外观13层,内为9层。布达拉宫前辟有布达拉宫广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城市广场。 布达拉宫最初为吐蕃王朝赞普松赞干布为迎娶尺尊公主和文成公主而兴建。1645年(清顺治二年)清朝属国和硕特汗国时期护法王固始汗和格鲁派摄政者索南群培重建布达拉宫之后,成为历代达赖喇嘛冬宫居所,以及重大宗教和政治仪式举办地,也是供奉历世达赖喇嘛灵塔之地,旧时与驻藏大臣衙门共为统治中心。1988—1994年再次大规模修缮。 布达拉宫是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圣地,每年至此的朝圣者不计其数。我们虽不是真正的教徒,但也怀着一颗虔诚的心,祈求家人,亲朋好友一生平安。</h3> <h3>  下午游览了大昭寺和八廓街,可惜手机没电了,没有留下照片。 大昭寺(Jokhang Temple),又名“祖拉康”、“觉康”(藏语意为佛殿),位于拉萨老城区中心,是一座藏传佛教寺院,是藏王松赞干布建造,拉萨之所以有“圣地”之誉,与这座佛像有关。寺庙最初称“惹萨”,后来惹萨又成为这座城市的名称,并演化成当下的“拉萨”。大昭寺建成后,经过元、明、清历朝屡加修改扩建,才形成了现今的规模。 大昭寺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在藏传佛教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大昭寺是西藏现存最辉煌的吐蕃时期的建筑,也是西藏最早的土木结构建筑,并且开创了藏式平川式的寺庙市局规式。环大昭寺内中心的释迦牟尼佛殿一圈称为“囊廓”,环大昭寺外墙一圈称为“八廓”,大昭寺外辐射出的街道叫“八廓街”即八角街。以大昭寺为中心,将布达拉宫、药王山、小昭寺包括进来的一大圈称为“林廓”。这从内到外的三个环型,便是藏民们行转经仪式的路线。</h3> <h3>  在拉萨短暂停留了两天,27日凌晨5点开始从拉萨出发,向青海格尔木进军。拉萨到青海格里木有1100多公里。一路全部在海拔4000多米的高原上行驶。其中还要翻越5200多米的唐古拉山口。凌晨出发时,天空一片漆黑,更糟的是还下起了大雨。但想到今天的路程,最终还是冒雨启程。7点钟的时候,天才蒙蒙亮,雨也停了。青藏路上的风光完全不同于川藏路上的风光。如把川藏风光比做大家闺秀,那青藏路上的风光便是粗犷的汉子了。一路走来,闯入你的眼脸尽是高山,冰川,草甸,戈壁滩以及成群的牛羊。虽说青藏一线的风光略显苍凉,但仍有她独特的魅力。</h3> <h3>  行驶中最有趣的就是和火车一起行进。看着火车时远时近 仿佛在进行着赛跑比赛,个中乐趣乐在其中。由于时间和路程的问题,我们在晚上8点时,才赶到离格尔木还有400余公里的沱沱河镇――长江的发源地,今夜只好住宿于此了。</h3> <h3>  早晨离开沱沱河,继续赶往格尔木。越往北走,大地愈发苍凉。远处的高山几乎没有一丝绿意。眼前尽是连绵不断的群山和戈壁滩。唐古拉山和昆仑山口亦不如想像的那么壮观雄伟。但幸运的是在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我们见到了藏羚羊和藏驴,这着实让我们小小激动了一番。这或许是此段路程最值得纪念和最有乐趣的事情吧。</h3> <h3>  </h3> <h3>  昨晚夜宿格尔木,早上醒来,能清楚的听到火车驶过的声音。原来昨夜睡得那么安稳。用过早餐,我们一行继续向下一个目的地进发――茶卡盐湖。车出格尔木,沿途一片荒凉,几乎看不到一丝绿意。查阅地图,才知道经过之处便是著名的柴达木盆地。经过将近5个小时的行驶,在下午一点钟的时候来到了茶卡小镇。越走近盐湖,空气中仿佛含有丝丝的咸味。放眼望去,蓝色的天空下,在一望无际白色的的盐滩上,人头攒动,游人如织,人人摆着不同的姿势,留下美好的记忆。 茶卡盐湖,别称茶卡或达布逊淖尔,是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乌兰县茶卡镇的天然结晶盐湖,是柴达木盆地四大盐湖之一。“茶卡”是藏语,意即盐池,也就是青海的盐;“达布逊淖尔”是蒙古语,也是盐湖之意。 茶卡盐湖气候温凉,干旱少雨,属高原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4℃,年平均降水量210.4毫米。湖面海拔3100米,长15.8千米,宽9.2千米,呈椭圆形,总面积105平方千米。 茶卡盐湖与塔尔寺、青海湖、孟达天池齐名,是“青海四大景”之一,被旅行者们称为中国“天空之镜”,被国家旅游地理杂志评为“人一生必去的55个地方”之一。</h3> <h3>  就在离开茶卡的时候,远处的高山出现了难得一见的彩虹,许多游客都停下脚步记录下这一美妙的时刻。</h3> <h3>  离开茶卡时,狂风大作,天空一片昏暗,气温也降了下来。前往青海湖的路上,当车子爬过一道山梁后,眼前不由得一亮。原来光秃秃的高山变成了绿绿的草地,漫山遍野都是洁白的羊群。行驶途中,在一处草地停下来,我们几个兴致盎然的骑着马儿在草地上飞奔。可惜的是,我只是骑着马儿溜达了一圈。</h3> <h3>  当晚住宿在青海湖边的农家小馆。第二天一早,我们赶到湖边观看青海湖的日出。因为去的早,湖边几乎没人,放眼望去,偌大的青海湖更给人浩瀚的感觉。6点钟,观看日出的人越来越多,湖东边露出了鱼肚白,慢慢的,天空显现出万道霞光,湖面也变得波光粼粼。六点一刻,太阳从远处的山峰后面露出,继而跃出湖面。霎时间,湖光山色,天地一片光亮,周围的人群也发出阵阵欢呼声。</h3> <h3>  青海湖日出</h3> <h3>  吃过早餐,我们乘游轮横渡青海湖,踏上湖心小岛――二郎剑。这儿的风景别具特色。远望青海湖,海天一色。近观则只见浅水中,小鱼儿在自由自在的游来游去。天空中几只海鸟在蓝色的海面上飞翔。最奇的是湖水中央东西各有一道十几公里长,宽处有十几米,窄处四五米的沙堤,赤脚走在上面,软软的,痒痒的,给人一种舒服的感觉。</h3> <h3>  </h3> <h3>  游罢青海湖,我们一行又急匆匆得赶往今晚的目的地――兰州。安排好住宿,我们便迫不及待的前往中山大桥这一兰州有名的人文景观。中山铁桥是一座百年老桥,它横跨黄河,把兰州南北连接在一起。站在桥上,只见滔滔河水好使从天而来,滚滚东去,气势磅礴。</h3> <h3>  在兰州短暂停留一晚,第二天一早便匆匆赶往西安。可能是归心似箭的原因,一路我们没有过多停留,只在服务区稍作休息,在晚上7点钟时到达了西安。西安――作为历史名城,七大古都之一,具有独特的魅力。她所展现的不仅仅是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更显现了它的现代生活气息和高大上的气派。同行的李老师一直都想观看《大唐盛世》的演出,当我们赶到大唐芙蓉园的时候,可惜票已售罄,无奈之下,只好走马观花,夜游西安了。</h3> <h3>  八月一号,纵跨四川 ,西藏,青海,甘肃,陕西五省,历时半个月的旅行结束了。我们平安的回到了熟悉而又温暖的家――栾川。一路走来,所经历的风风雨雨,沿途的雪山,冰川,草原,森林,河流,成群的牛羊等高原的风景仍在脑海中一一呈现。一路上的朝拜者,背包客,骑行者和兄弟姐妹们所带来的快乐和感动仍在。虽旅行结束,但脚步不停。再见,西藏,再见,梦中的青藏高原,期待再次与你相见。感谢一路陪伴左右的兄弟姐妹们,期待来年再次结伴同行。心若在,梦就在。</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