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美景三月天

<h3></h3><h3>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部,是中国主要的观赏性淡水湖泊,也是中国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西湖三面环山,面积约6.39平方千米,东西宽约2.8千米,南北长约3.2千米,绕湖一周近15千米。湖中被孤山、白堤、苏堤、杨公堤分隔,按面积大小分别为外西湖、西里湖、北里湖、小南湖及岳湖等五片水面,苏堤、白堤越过湖面,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三个人工小岛鼎立于外西湖湖心,夕照山的雷峰塔与宝石山的保俶塔隔湖相映,由此形成了“一山、二塔、三岛、三堤、五湖”的基本格局。</h3><h3>2011年6月24日,杭州西湖列入世界遗产名录。</h3><h3><br></h3><h3>一、名称由来</h3><h3><br></h3><h3>西湖最早称武林水。《汉书·地理志》:“钱唐,西部都尉治。武林山,武林水所出,东入海,行八百三十里。”后又有钱水、钱唐湖、明圣湖、金牛湖、石涵湖、上湖、潋滟湖、放生池、西子湖、高土湖、西陵湖、龙川、销金锅、美人湖、贤者湖、明月湖诸般名称,但是只有两个名称为历代普遍公认,并见诸于文献记载:一是因杭州古名钱塘,湖称钱塘湖;一是因湖在杭城之西,故名西湖。最早出现的“西湖”名称,是在白居易的《西湖晚归回望孤山寺赠诸客》和《杭州回舫》这两首诗中。北宋以后,名家诗文大都以西湖为名,钱塘湖之名逐渐鲜为人知。而苏轼的《乞开杭州西湖状》,则是官方文件中第一次使用“西湖”这个名称。<br><br></h3><h3>二、景点介绍</h3><h3><br></h3>1、一山(孤山)<br>孤山位于北侧外西湖中,海拔35米,面积约0.22平方公里,为栖霞岭的支脉,也是西湖中最大的岛屿。南宋咸淳《临安志》卷二十三:“一屿耸立,旁无联附,为湖山胜绝处。”今山上林木葱蔚,多历代人文古迹留存。孤山东西分别以白堤和西泠桥与湖岸相连,且岛上名胜古迹甚多,因此杭州人将“孤山不孤”,与“断桥不断”、“长桥不长”并称西湖三怪。<br>孤山上主要的景观包括中山公园、浙江省博物馆、文澜阁、西泠印社、放鹤亭、秋瑾墓、俞楼、慕才亭(苏小小墓)等。<br>中山公园原为清代行宫御花园,1927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公园命名“中山公园”。公园进门迎面石级上书有“孤山”两大字,其中孤字没有一点,人们猜测其意为“孤山不孤”。放鹤亭在孤山东北角,为纪念宋代以“梅妻鹤子”闻名的林逋而建。浙江省博物馆在孤山南麓,现有各类文物藏品10余万件,2004年1月1日起,开始对公众免费开放。文澜阁在浙江省博物馆内西北角,清乾隆年间,为存放《四库全书》,仿北京故宫文渊阁格式改建。西泠印社创办于1904年,因地近西泠桥而命名,是中国近代著名的金石书画艺术团体。岛内还有杭城老字号饭店“楼外楼”,以在西湖活养的草鱼烹制“西湖醋鱼”闻名。<br><br>2、二塔(雷峰塔、保俶塔)<br>雷峰塔原名皇(黄)妃塔,又名西关砖塔,位于西湖南岸夕照山的雷峰顶上,为吴越国王钱俶为祈求国泰民安而建。雷峰塔原是一座八角形、五层的砖木结构的楼阁式塔,后遇火只留下了砖体塔身。由于传说雷峰塔的塔砖可以用来驱病强身或安胎,长期有人从塔砖上磨取粉末、挖取砖块。1924年9月25日下午,几乎挖空的塔基再也不堪重负,突然全部崩塌。2002年10月25日,重建的雷峰塔落成,建在旧雷峰塔的原址之上,旧塔座部分成为遗址的展示厅,并有许多的文献资料供人参观。<br>保俶塔位于西湖北侧宝石山山顶,由元至明、清,保俶塔六次毁坏六次重建。现存的砖塔,为六面七级,是1933年按明末以后的原式样重建的,并在1996年更换了朽坏的塔刹构件。是西湖宝石流霞景观所在,与雷峰塔隔西湖相对,素有“雷峰似老衲,保俶如美人”、“一湖映双塔”之说。<br><br>3、三岛(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br>1)小瀛洲(三潭印月),三潭印月景区在外西湖西南部水域,包括小瀛洲及其南侧三座葫芦状石塔,以赏月和水上园林著称。全岛面积约7公顷,水面占60%。小瀛洲前身为水心保宁寺,也称湖心寺,北宋时为湖上赏月佳处,其园林建筑和景物布局,在18世纪初已基本形成。清《湖山便览》卷三:“万历三十五年,钱塘令聂心汤请于水利道王道显,绕滩筑埂,成湖中之湖,以为放生之所。三十九年,令杨万里继筑外埂,至四十八年而规制尽善。”从空中俯瞰,全岛如一个特大的田字,构成了“湖中有岛,岛中有湖”的奇景。岛上主要景点包括浙江先贤祠、九曲桥、九狮石、开网亭、亭亭亭、竹径通幽和我心相印亭。<br>湖面三塔始建于北宋元祐五年(1090年)苏轼浚湖期间,所在位置与当今不同。据清初文献记载,今三塔系清代康熙年间所建。三石塔顶为葫芦状,塔身呈球状,高出水面2米,中空,环塔身均匀分布5个小圆孔,塔基为扁圆石座。三塔呈等边三角形分布,每边长62米。<br><br>2)湖心亭<br><br>湖心亭在外西湖中心。清雍正《西湖志》卷九:“亭在全湖中心,旧有湖心寺,寺外三塔,明孝宗时,寺与塔俱毁。”聂心汤《县志》称:湖心寺外三塔,其中塔、南 塔并废,乃即北塔基建亭,名湖心亭。复于旧寺基重建德生堂,以放生之所。据此,则旧湖心寺乃今放生池,而今之湖心亭,乃三塔中北塔之基地。”《湖山便览》 卷三:明“万历四年按察佥事徐廷裸重建,额曰‘太虚一点’,司礼监孙隆叠石四周,广其址,建喜清阁,但统称曰‘湖心亭’。国朝重加葺治,左右翼以雕阑,上 为层楼……。”清乾隆二十七年乾隆帝御书“光澈中边”额。抗日战争后,喜清阁旧址先后改建为财神殿和观音大士殿。1980年在岛上刻置“虫(异体字,为繁体字“风”的中间部分)二”太湖石碑一块,意指“风月无边”。<br><br>3)阮公墩<br><br>阮公墩在外西湖中,位于湖心亭西。清嘉庆五年(1800年),浙江巡抚阮元疏浚西湖时以所挖葑泥堆叠成岛,俗称“阮滩”。岛南北长34米,东西宽33米,面积0.57公顷,长期以来岛上无建筑,杂树荒草丛生,成为候鸟栖息地。1952~1958年间疏浚西湖时,岛四周加添乱石护岸,面积稍有拓宽。1977年,岛四周驳墈,再次扩大面积并加填客土。1981年,又在岛上添土1000余吨,建“环碧小筑”。岛上有忆芸亭(阮元号“芸台”)、云水居等建筑。1982年,岛上开辟西湖第一处垂钓区,游人可登岛品茗、垂钓。1984年起,岛上举办“环碧庄”仿古旅游,在西湖夜游活动中颇受欢迎。叫生态岛。<br><br>4、三堤(白堤、苏堤、杨公堤)<h3></h3><h3><br>白堤东起断桥,经锦带桥向西,在“平湖秋月”与孤山相接,长约1公里。在唐即称白沙堤、沙堤,其后在宋、明又称孤山路、十锦塘。古时白堤以白沙铺地,后改为柏油路面,两侧广种碧桃翠柳,是欣赏西湖全景和周边诸山的最佳观赏点。<br>断桥(详见“断桥残雪”)位于白堤东首,民间故事《白蛇传》中,断桥为白素贞与许仙邂逅之处,因而在西湖诸桥中最享盛名。锦带桥位于断桥西,又称涵碧桥。清雍正《西湖志》卷八:“锦带桥旧架木为梁,圣祖仁皇帝(指康熙帝)临幸孤山,御舟由此转入里湖。”民国三年(1914年)重修。1921年,与断桥同时改筑加设水泥混凝土拱券。为了保护断桥和锦带桥不受来往车辆重压和撞击,现自断桥至平湖秋月一段路面禁止机动车通行。所有来往孤山的车辆必须通过西泠桥出入。<br>苏堤旧称苏公堤,南起南屏山麓南山路,北至岳王庙东,横贯湖中,堤长2797米,宽30~40米。苏堤上共有六座石拱桥,从南往北分别为:映波、锁澜、望山、压堤、东浦(据考证,疑为“束浦”之讹)、 跨虹。南宋咸淳《临安志》卷三十三:“元祐中,东坡既奏开浚湖水,因以所积葑草筑为长堤,起南讫北,横跨湖面,绵亘数里,夹道杂植花柳,中为六桥,行者便之……后十年郡守吕惠卿奏毁之。咸淳五年,朝廷给钱命守臣说友增筑。……高二丈,袤七百五十丈,广皆六十尺,堤旧有亭九,亦治新之,仍补植花木数百本。” 清《湖山便览》卷三:“国朝雍正二年与白沙堤同时修筑,五年同植花木。”《西湖新志》卷四:“今乃满植桑株所谓苏堤杨柳,斫伐都尽。”1950年,有关部 门加高加宽堤身,并修筑沿湖游步道,设置座椅。现苏堤禁止机动车(电动旅游车除外)通行。<br>杨公堤又称“西山路”,其走向基本平行于苏堤,从栖霞岭西侧起,绕丁家山直至南山的长堤。杨公堤在西湖西进工程中,恢复了相对于苏堤的“里六桥”:环碧、流金、卧龙、隐秀、景行和浚源。现杨公堤路面较宽,设有双向单车道,中间加以绿化隔离带,沿路主要为宾馆及疗养院等设施。主要景致有盖叫天墓、郭庄、刘庄、乌龟潭、茅家埠等。</h3><h3><br></h3><h3>5、西湖十景</h3><h3><br>西湖十景之名源出南宋山水画。南宋祝穆《方舆胜览》、吴自牧《梦粱录》均有记载,当时的文人诗词也多有提及。十景皆傍近西湖或在湖中,最初的十景景目为平湖秋月、苏堤春晓、断桥残雪、雷峰夕照、南屏晚钟、曲院风荷、花港观鱼、柳浪闻莺、三潭印月、两峰插云。至清代,康熙帝南巡至杭,为西湖十景题字,并将“两峰插云”改为“双峰插云”;“雷峰落照”(或称“雷峰夕照”)改为“雷峰西照”;<br>“南屏晚钟”改为“南屏晓钟”。但是“西照”与“晓钟”两个名称却未被人们接受,后人仍沿用南宋旧名至今。此后当地官吏将康熙帝御笔所书,刻石立碑,建亭恭护,至此,西湖十景石碑成为景点标志。乾隆帝南巡杭州,就十景各赋诗一首,镌刻于碑石阴面,使西湖十景景名更广为人知。<br>十景名称不仅用词贴切,亦对偶整齐(严格上并非对仗,对仗还须论格律、平仄)。例如“平湖秋月”、“苏堤春晓”、“断桥残雪”、“曲院风荷”、“南屏晚钟”、“雷峰夕照”,其中两景任意搭配也可成对。“花港观鱼”、“柳浪闻莺”,或是“三潭印月”、“双峰插云”,这些本身也是对偶句或词组,非常工整。<br>1984年,《杭州日报》等五家单位发起了新西湖十景评选活动,最后新十景确定为云栖竹径、九溪烟树等。新十景的特点在于其地理范围大于旧十景,其中大多数位于西湖周边群山之中。与传统的西湖十景一样,新十景名称也见对偶。譬如,“九溪烟树”对以“满陇桂雨”或“吴山天风”(其中“九”与“满”均为数词,较工);“玉皇飞云”与“宝石流霞”、“龙井问茶”与“虎跑梦泉”、“黄龙吐翠”与“阮墩环碧”等组合亦见工整。<br>2007年,杭州市政府进行“三评西湖十景”和名称征集,灵隐寺等一批景点入围,成为了新新西湖十景。景点中既有千年古刹灵隐寺、北宋名塔六和塔,也有恢复重建的文化景观钱王祠、万松书院等。</h3> <h3>水墨丹青的西湖</h3> <h3>烟波浩淼的西湖</h3> <h3>景区济公和尚扮相</h3> <h3>小瀛洲岛</h3> <h3>小瀛洲岛</h3> <h3>小瀛洲岛上古建筑</h3> <h3>小瀛洲岛古建筑</h3> <h3>小瀛洲岛古建筑窗户</h3> <h3>三潭映月古建筑</h3> <h3>小瀛洲古建筑</h3> <h3>小瀛洲岛廊桥透视</h3> <h3>小瀛洲岛上湖面,岛中有湖,湖中有岛</h3> <h3>三潭印月牌碑</h3> <h3>小瀛洲岛远眺雷峰塔</h3> <h3>远眺雷锋塔</h3> <h3>雷峰塔下游船</h3> <h3>小瀛洲岛上先贤祠</h3> <h3>小瀛洲岛三潭印月景区风光</h3> <h3>杭州知名百年老店—楼外楼</h3> <h3>老外楼餐厅</h3> <h3>宋代才女苏小妹</h3> <h3>宋代义士武松</h3> <h3>雷峰塔夜景</h3> <h3>湖边傍晚休憩的人们</h3> <h3>湖边牌坊</h3> <h3>光华复旦牌坊</h3> <h3>荷塘月色</h3> <h3>大红灯笼高高挂</h3> <h3>杭州风格民居</h3> <h3>断桥残雪牌匾</h3> <h3>西湖夜色</h3> <h3>西湖边孤山岛上浙江省博物馆</h3> <h3>八角套盒</h3> <h3>常书鸿画作“一家三口”油画</h3> <h3>常书鸿作品“藏民油画”</h3> <h3>知名画家黄虹宾大作</h3> <h3>根雕</h3> <h3>全国七大藏书楼—文澜阁</h3> <h3>全国七大四库全书藏书楼—文澜阁</h3> <h3>文澜阁水景</h3> <h3>光绪年间浙江巡抚为文澜阁题字碑文</h3> <h3>文澜阁外立面</h3> <h3>博物馆雷峰塔展厅—雷峰塔遗址</h3> <h3>镇馆之宝—雷峰塔地宫出土文物“阿育王塔”</h3> <h3>浙江省博物馆外立面</h3> <h3>西冷印社外立面</h3> <h3>西冷印社室内</h3> <h3>西冷印社牌坊</h3> <h3>西冷印社廊桥</h3> <h3>西冷印社石屋</h3> <h3>西冷印社标志塔—华严经塔</h3> <h3>西冷印社碑林</h3> <h3>西冷印社后山上的“小龙湫洞”</h3> <h3>俞曲园纪念馆</h3> <h3>俞曲园牌坊</h3> <h3>孤山公园荷花</h3> <h3>孤山公园荷花</h3> <h3>孤山公园荷花</h3> <h3>孤山公园对岸</h3> <h3>孤山公园对岸楼阁</h3> <h3>西冷印社牌坊</h3> <h3>孤山公园内印学博物馆</h3> <h3>博物馆印章展示</h3> <h3>博物馆画作</h3> <h3>曲院风荷大门</h3> <h3>曲院风荷牌匾</h3> <h3>苏堤断桥</h3> <h3>岳王庙前牌坊</h3> <h3>曲院风荷与画船舫</h3> <h3>曲院风荷内拱桥</h3> <h3>曲院风荷内荷花湖面</h3> <h3>曲院风荷荷花池湖面</h3> <h3>曲院风荷内岳湖</h3> <h3>曲院风荷内荷花湖面</h3> <h3>曲院风荷盛开的荷花</h3> <h3>曲院风荷内画舫</h3> <h3>曲院风荷内湖面</h3> <h3>中国著名江南三大奇石之一绉云峰(另外两个是苏州留园“瑞云峰”与上海豫园“玉玲珑”的奇石,号称江南三大奇石)</h3> <h3>曲院风荷湖面盛开的荷花与远方古建筑</h3> <h3>岳王庙前广场上岳飞塑像</h3> <h3>岳王庙大门</h3> <h3>岳王庙正殿</h3> <h3>岳飞塑像</h3> <h3>岳王庙正殿外立面</h3> <h3>岳飞纪念馆内雕塑</h3> <h3>秦桧夫妻跪像</h3> <h3>张俊、<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万俟</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卨跪像</span></h3> <h3>透视岳飞墓</h3> <h3>岳飞墓</h3> <h3>历代纪念岳飞碑林</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