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治大国如烹小鲜,小巷治理也如同柴米油盐。就像自己家过日子一样,东家长西家短,总有说不完的事,有没完没了的鸡毛蒜皮。房屋漏水找谁修?晾衣绳往哪挂?堆积物影响出行该谁管?</h3> <h3> 城市背街小巷往往是最难治理的地方,高畈社区在文明创建过程中下气力整治背街小巷,环境大为改观,小巷居民享受到了更多文明创建成果。好不容易取得的治理成果,需要巩固提升;习惯了干净文明环境的居民是不愿再回到“脏乱差”的从前。因此,从居民中产生的“小巷管家”更有这个意愿管理好背街小巷,让自己和邻居们天天生活在整洁文明和谐的环境里。</h3> <h3> 叶桂香作为高畈社区的首批小巷管家,她的工作领地虽然不大,只有185米,涉及3栋居民楼124户居民。自从担任小巷管家以来,她每天都在小巷中巡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垃圾乱推、车辆乱停等问题。她用自己这“一根针”,穿起了上面“千条线”,帮助居民解决了很多烦心事、闹心事,不仅让185米的小巷干净整洁,也让生活在这里的居民和谐融洽。</h3> <h3> 为充分发挥党员的骨干和示范作用,搭建起社区党组织同普通党员、群众沟通联系的桥梁,高畈社区在招募“小巷管家”的同时更注重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目前“小巷管家”中有30%是党员。他们传递社情民意,劝阻不文明行为,成为了网格长的左膀右臂,为解决城市精细化管理最后一百米难题提供了新思路。</h3> <h3> 老党员陈加龙是小巷管家团的副团长,他每天走到楼道口,先看看灭火器还在不在、过没过期;出了楼门,看看小区里有没有乱停的共享单车,整理一下;走在小巷里,看见路上有狗粪,就拿出小铲子将狗粪铲起,倒进随身带着的垃圾袋里,再扔进垃圾桶,捎带着用抹布把垃圾桶上的污渍也给擦干净……这些,成了“小巷管家”陈加龙的日常。</h3> <h3> 小巷管家万云香在胡同里巡查,有位住户拉住她说,前几天社区拆除了他们家一楼脏旧的防护网,感觉现在一点隐私都没有,别人从自己家窗外路过,一转头就能将屋里看清楚。万云香当即向社区书记唐淑丹反映,唐淑丹立即与街道、施工单位沟通,跟居民坐下来商量。大家达成一致意见:由街道出资给一楼的居民统一加装防护网,得到了居民高度肯定。居民朝万云香竖大拇指:“你这个管家还真管用!”</h3> <h3> 相信小巷管家身上展现出的志愿服务精神,必定能感染带动更多的小巷居民自觉参与到背街小巷文明创建中来,自觉维护小巷环境,维护小巷的文明创建的成果。从这个层次上说,一条条的背街小巷文明建设好了,必定能带来一个城市的大文明。</h3> <h3> “这么干净整洁的环境,我们得好好维护,这也是我们‘小巷管家’的职责。”胡素秋说,她一天巡逻两到三次,有什么问题就记下来和社区工作人员汇报并跟踪反馈。前几天,胡素秋在巡防中发现后姜超市背后有一堆装修垃圾没人处理,周围商家都说不是自己的,胡素秋便和社区网格长反映这一情况。得知此事后,社区网格长联系街道保洁公司的工作人员到现场寻访,并最终确定是一家正在装修的理发店清理出来的垃圾。很快,这堆建筑垃圾得到了清理。</h3> <h3> 小巷管家就像所在的小巷一样,是社区最细枝末节的神经枢纽,看似微小,却能给居民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和幸福感。高畈社区在背街小巷治理方面做出了很多有益尝试,小巷管家不仅管出了整洁的环境,也管出了文明的氛围,让金华这座和谐宜居的城市,不仅拥有繁华亮丽的外表,更具有文明融洽的内涵。</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