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难过,或心情不好的时候,你会怎样做?</h3><h3> </h3><h3>是找个安静的地方呆着,还是睡上一觉?</h3><h3> </h3><h3>这样不吵不闹的方式看起来很成熟,别人还会称赞你脾气好,心态平和,但事实真的如此吗?</h3><h3> </h3><h3>事实上,这样做也是有代价的,只不过这种代价更隐蔽,更不容易发现而已。</h3> <h3> 遇到问题习惯独自承受的人,虽然抗压能力比较强,但在日常生活中有一个问题,就是发现自己的情绪常常会莫名地低落,而且一旦陷入到这种抑郁的情绪中就很难从中抽离出来。</h3><h3> </h3><h3> 时间久了,不高兴就会转变成消沉;时间再久一点,消沉就会转变成一切没有意义。</h3><h3> </h3><h3> 到了最后的最后,你可能会觉得:既然一切都没有意义,那不如结束这种没有意义的生活。</h3><h3> </h3><h3>很多时候,抑郁症就是这样来的。</h3> <h3> 既然如此,当初为什么还要这样去处理自己的情绪呢?原因有很多。</h3><h3> </h3><h3> 有时候,是不想让别人看见自己脆弱,或者不堪的样子。有时候是觉得,把内心的“垃圾”丢给别人是在传递负能量,会影响别人,显得不成熟。</h3><h3> </h3><h3> 就像那句话说的,所谓成长,就是一个逐渐把哭声调成静音的过程。</h3> <h3>当然,也有时候是觉得说还不如不说。很多时候你想和家人或者要好的朋友说一些自己的烦心事。</h3><h3> </h3><h3>但对方有些敷衍或者不理解的回应,反而会让自己更难受,甚至悲伤。于是,就会主动选择沉默,还是自我消化吧。</h3><h3> </h3><h3>当然,从根本上说,一个人之所以如此懂事,或者说如此倔强,是因为内心有这样一种自我认知:只能接受自己好的一面,不能接受自己不好的一面。</h3><h3> </h3><h3>不能接受自己不好的一面,再深入思考一下的话就会发现,是因为觉得人应该是完美的,或者至少自己应该是完美的,这样人生才有价值或者意义。</h3> <h3>但问题是很难做到完美,不管做什么事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总会有遗憾。这样一种不想接受但又不得不接受的状态,就造成了内心的矛盾和冲突。</h3><h3> </h3><h3>如何去处理这种矛盾和冲突,就决定了一个人会以什么样的心理模式来应对生活。</h3><h3> </h3><h3>有的人会选择接纳,接纳自己的不足,然后用找到和提升自己优势的方式来平衡自己的不足。</h3><h3> </h3><h3>当然,也有的人会选择不接纳,不接受不完美的自己。结果就是,觉得自己是一个问题。</h3> <h3>当一个人觉得自己是问题的时候,就会本能地去掩盖问题。表现出来的各种行为中,就包括掩饰自己的内心。</h3><h3> </h3><h3>敞开心扉,暴露自我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因为别人会看到你的不堪。一旦有人会借此伤害你,你将付出很大的代价。</h3><h3> </h3><h3>既然暴露有这么大的风险,还不如独自去消化。独自消化的好处是,在别人看来你非常的独立,承受力强,而且很积极上进。</h3><h3> </h3><h3>在非亲密的关系中,这种类型的人往往很受人欢迎。</h3><h3> </h3><h3>但代价是,这种消化并不是真的消化,而是一种压抑,把负面的情绪压抑到潜意识中去,结果就是你不会得到真正的解脱,相反会越来越不快乐。</h3><h3> </h3><h3>而且,这种不快乐也会通过表情、行为举止等非语言信息传递给身边的人,让别人也感到压抑。</h3> <h3>在感情中,心情不好时选择憋在心里,独自去消化这种方式,可能不但不会被认可,相反还可能会损害两个人之间的亲密感。</h3><h3> </h3><h3>如果遇到不好的事情总是不开口,虽然出发点是为对方考虑,但是在对方的感受上可能会截然相反。</h3><h3> </h3><h3>他们会觉得你有太多的秘密,甚至认为自己不被信任,从而产生隔阂。</h3><h3> </h3><h3>这对亲密关系来说,是一种很大的伤害。</h3><h3> </h3><h3>所以,假如你是一个习惯了把所有的不愉快都放在心里,什么事都一个人去扛的人,要是想拥有一个幸福的感情,就很有必要做出一些改变了。</h3><h3> </h3><h3>你需要做的也很简单,就是变得“自私”一点,多麻烦一下身边的人,主动地表达自己,表达自己的感受,说出内心的不愉快。</h3> <h3>真正的爱,不仅仅是相互付出,还包括相互需要。</h3><h3><br></h3><h3>而我,彻彻底底成了爱无能,呵呵,不过,接纳这样的自己。</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