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边城在重庆秀山县,贵州松桃县,湖南花垣县交界之地茶峒,美丽的风景,善良的风俗,淳朴的风情构成了世外桃源般的田园牧歌风貌。清水江边,姑嫂捶衣洗菜,渔人放鹭鸶叼鱼,老人赶鸭浮水,引人入胜。这里也由于地势险要,自古都是军屯扼守,石堡城也由此得名。过去由湘入川是必经之路。当年刘邓大军也是经此攻入四川,至今还留有刘邓大军进军四川司令部旧址。当然我心中的最美好的牵挂还是翠翠一一这个沈从文笔下美丽善良的姑娘。</h3> <h3>乘高铁到怀化,再坐车直奔边城老拉拉渡口。我第三次到边城,不为风景只为风情。心中一直有个假设:如果翠翠和傩送有情人终成眷属,那一定早就儿孙满堂,边城里肯定会多了许多故事与笑声。美丽的湘西,迷一样的边城。</h3> <h3>沈大师的《边城》第一次读到还是86年在长沙读书时,开卷就被大师作品所震撼,几乎是一口气读完。湘西的美丽,边城的神奇,深深的吸引着我们。那年暑假,我们4个同学结伴而行。从长沙出发坐绿皮火车到了吉首,然后坐汽车辗转3趟才到了当时的边城。那时房子比现在旧,街道也小很多,翠翠找了很久没有找到。但豆腐好吃,还有辣椒米粉,辣得我们满头大汗,拿把蒲扇做死的摇。夜晚街上很静很黑,我们故意大声说话,除了引来几声狗叫,也没什么人理我们。奇葩的是才住1晚大家都喊沒钱了,而之前谁也没说。那时候我们沒卡,没微信,没支付宝,商量结果是把邵阳同学刘永安的一套新运动服当给卖豆腐的大嫂换钱,然后买车票坐到吉首再找同学借钱回家,大嫂居然同意了。</h3> <h3>第二次去边城是二十八年以后。岁月峥嵘,痴情不老。虽然看多了外面的景色,也经历了岁月沧桑,但翠翠早己定格,心中景象依然。那半边山,一湾水,梦中神往!正好2014年仲夏,妈妈从三亚回到了长沙,我们家10个人2台车,从长沙出发直接开到边城。本想看那黄狗摇尾走来的样子,结果是清水江河里的一大群鸭子嘎嘎嘎直叫,引得我的大孙女顺宝拍着双手,又蹦又跳开心极了。住三不管岛酒店,服务员很贴心。到湖南这边坐拉拉渡,租了一条游船一船游三省。这一次最爱吃的是豆腐鱼。老板考虑小朋友先盛了点出来再放辣椒。结账不贵。印象中清江水还是清澈见底,我娘说:青山绿水空气太好了,舒服!</h3> <h3>边城人赶集。东西很便宜,实在。</h3> <h3>这次又到边城,住在老渡口的悠然居,老板刘总是北京来的成功人士,他老婆和儿子早己定居美国,在北京还有两套房子,自己却一个人住在边城。开了这家民宿,不为赚钱,来客了也爱理不理,你要一瓶矿泉水他给你2瓶,或者干脱要你自己拿。店里不做中餐晚餐,经常看见店员坐在吧台与他喝茶聊天。我问店员每月工资多少,回答说近3000元,这在当地算比较高的。早晨的肉末鸡蛋面份量很足,很好吃。听店员说刘总早就实现了财务自由和时间自由,做不做生意无所谓。我想这真是一个怪人!为什么不跟老婆孩子去美国?为什么不住在北京?一个人住在这里图个什么?</h3> <h3>又来一船游三省,我同行的同事问了一下船夫:买一条我们坐的这样子的小船要1万块钱,如果将来退休后,租个房子,在边城住下来,划船拉客,有事忙事,没事船上钓鱼捞虾,洗菜做饭。好吗?我不知道,但有点动心。</h3> <h3>几天时间过得很快,明天就要回去了,坐在4楼的玻璃房内,我一边喝茶,一边又翻阅起沈大师《边城》,窗外青山绿水在薄雾中更显神奇,仿佛看见翠翠还在等待心上人傩送的归来。我在想,边城人分明是将自己的人生当做自然过程,用自己率性淳朴的思维,让他们与美丽风景一样展现在世人面前。他们会在平静、自然、知足之中度过一生,也就达成了他们自己生活的意义。这可能也是北京刘总来边城的目的吧。翠翠不老,我也会来!<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