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记“名师优课——2019年‘教师核心能力深度训练营’小学数学张齐华班”第一天</h3> <h3> 火热的七月,来到凉爽的贵阳参加又一年的“名师优课——2019年‘教师核心能力深度训练营’小学数学班”。</h3><h3><br></h3><h3></h3> <h3> 早上8:30由我们的班长,来自山东德州北园小学,张齐华老师的得意弟子——曹宁宁老师,给我们拉开了帷幕——开班典礼。接着是我们的班主任——原湖北武汉小学数学教研员廖玉兰老师给我们做了开班讲话,确定了班长、学习委员、宣传委员等班干部,并解读了我们这几天的研修要求,一一细说,暖心的廖老师!接着由我们的班长曹老师带领大家庄严地宣誓——我是一名人民教师!<br></h3><h3><br></h3><h3></h3> <h3> 第一篇“向学习深处漫溯”整体篇</h3><h3> 重头戏来了!接下来是我们的数学王子——张齐华老师,他给我们带来的是《“向学习深度漫溯”整体篇》。</h3><h3> </h3><h3></h3> <h3> 第一环节:齐华老师从开启快乐的学习开始。先加群,分组,由老师们按姓名、家乡、绝活介绍自己,并选出组长。</h3><h3> </h3><h3></h3> <h3> 然后是热身运动!数学也有热身?不信,请看!</h3><h3></h3> <h3> 加字:把口字添上两笔,你能变成哪些字?</h3> <h3> 拆字:“重”字,可以拆分成哪些字?</h3> <h3> 在张老师讲了规则后,老师们团队合作。你看,大家集思广益,都在努力地思考着,正体现了我们团队的力量!在大家的努力下,每个小组都写出了许多新字。看,“口”组出了20几个字!“重”拆出了27个,很多吧!</h3> <h3> 第二环节:张老师从“医师的对话”,利用医用名词“肺部结节”、透过放大镜观察女士皮肤看现象切入,诠释我们眼睛看到的好与美不一定是这的“好”与“美”。</h3><h3> </h3> <h3> 第三环节:深入真实的课堂。用“透视学习”课堂观察表,进行自我解剖。张老师从教师是否从三个视角观察进行了诠释。1.教师是否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2.学习活动中是否有“深度”思维发生?3.学生是否“全程”卷入思维活动之中?</h3><h3> </h3> <h3> 用日常教研———基于证据,诠释:学生在课堂上是否真倾听?真表达?真对话?</h3><h3> </h3><h3></h3> <h3> 用获奖课堂片段指导老师们怎样解剖一节课。</h3><h3></h3> <h3> 整个上午的学习,老师们收获满满,“中毒”啦!</h3> <h3> 第二篇“向学习深处漫溯”表达篇</h3><h3> 下午是张齐华老师团队的核心成员——姚晶晶老师给我们分享的《“向学习深处漫溯”表达篇》。</h3><h3> </h3><h3></h3> <h3> 姚老师从猜词游戏引入,用“盛气凌人”和“风姿绰约”引出下午的“儿童学习力之表达力”。</h3><h3> </h3><h3></h3> <h3> 第1章:儿童“表达力”的现状与问题。</h3><h3> 从3个故事引入表达的重要性!无论我们在生活中还是学习中,表达都是非常重要的。从现场的200多名老师的调查和400多名学生的问卷调查等数据进行了解读。梳理了学生的表达的不完整?无条理?表达形式单一?缺乏理性?无倾听表达?……等一系列问题。</h3> <h3> 第2章:原因与分析。从学生不会表达,不想表达,反思老师的原因和学生的原因,在小组成员的讨论中,老师们进行了现场汇报。</h3><h3> </h3><h3></h3> <h3> 第3章:课堂与对策。姚老师从不会表达和不想表达诠释了四大策略: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理”和言之有“情”。用课堂实录、案例分析、现场模仿、小组讨论巧妙地指导我们怎样用“工具”去落实、培养孩子的表达力。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表达是数学的灵魂。</h3><h3> </h3><h3></h3> <h3> 一天的学习收获满满,从他们的研究和讲解中,我们应该反思自己的课堂。我们把时间还给孩子了吗?让孩子在课堂上的学习真正发生了吗?……在以后的课堂中,又怎样来落实改进我们的课堂呢? </h3><h3> 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有了一个清楚的思路,有了帮助我们实践的策略和模式。在以后的课堂中,我们将继续培养孩子们的表达能力,让孩子们在数学课堂上朝气蓬勃,自信阳光的成长。</h3><h3> 齐华王子为我们撑起了一支长篙,让我们一起向数学学习最深处,漫~~溯~~</h3> <h3>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