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万卷书,行千里路——龙岗成都研学

梧桐

<h3>  7月13日是我们成都研学的第一天,我们来到了汉中火车站,怀着紧张激动的心情开启了研学之旅。</h3> <h3>  动车上,我和我的同学陈天扬一起吃喝玩乐,谈天说地。</h3> <h3> 动车在飞驰,在欢声笑语中,我们到达了成都</h3> <h3> 下车品尝入川第一餐——川菜,尤其是麻婆豆腐,鲜嫩麻辣,让人回味无穷。</h3> <h3>要我说,现在去各个地方旅游,比这个诗歌大道有感觉的地方真的不多。</h3><h3>我国古代三位最伟大的诗人屈原、李白、杜甫的大型雕塑将矗立其间。还有曹操、陶渊明、李白、杜甫、苏轼、陆游等。</h3><h3>我只感叹:一条宽不过三米,长不足四百米的道路,居然会因为诗而气势磅礴,意义深远</h3> <h3> 李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屈原: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h3> <h3> 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h3> <h3> 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h3> <h3> 王安石: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h3> <h3> 第二站:杜甫草堂位于成都市青羊区青华路上,是唐代大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故居,杜甫被称为“诗圣”,与“诗仙”李白并成为“大李杜”。杜甫先后在此居住近四年,在这个地方创作了很多诗歌</h3> <h3> 第三站:浣花溪畔,我们开始诗歌大赛</h3> <h3>花映浣溪别样红</h3> <h3> 小吴同学上去念出了他的诗,随后,我们也各自念出了自己的诗。</h3> <h3> 这就是我写的诗,第一次写,大家多提意见</h3> <h3> 到了成都,不能不吃成都火锅,边吃火锅,边看了川剧脸谱表演,同学们吃的高兴,看的精彩</h3> <h3> 我们一共吃了六大盘牛肉,我平时怎么不知道这么能吃,看样子还是团队有力量呀!有人敢来挑战吗?</h3> <h3> 第四站: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是中国政府实施大熊猫等濒危野生动物迁地保护工程的主要研究基地之一,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h3> <h3> 别看熊猫现在萌萌的样子,其实它以前也是食肉动物,大熊猫现在只吃竹子而且是海拔高的箭竹,最长寿的一只才活了38岁,看样子不好养活!</h3> <h3> 第一次知道还有小熊猫</h3> <h3> 7月6号,基地熊猫生了一对龙凤胎</h3> <h3> 我们班的国宝熊猫,萌不萌!</h3> <h3> 第五站:蜀绣又名“川绣”,与苏绣、湘绣、粤绣齐名,为中国四大名绣之一</h3> <h3> 织布机</h3> <h3>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h3> <h3> 制作团扇,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把扇子扎的大窟窿小眼睛,原来妈妈在家补衣服真不容易!</h3> <h3>赵老师给我们和数学徐老师照的合影,意境很美</h3> <h3>第三天,我们参观了黄龙溪古镇,东郊记忆,四川大学</h3> <h3>黄龙溪古镇建镇至今已1700多年,历史底蕴深厚,古名“赤水”,河水远看似是一条巨龙潜江泅渡,所以得名黄龙溪</h3> <h3>东郊记忆前身是始建于20世纪50年代的成都国营红光电子管厂,现在是集合音乐、美术、戏剧、摄影等文化形态的多元文化园区,工业遗址主题旅游地,艺术文化展演聚落,文艺创作交流园区,成都文化创意产业高地。</h3> <h3> 我和点点同学一起在黄龙溪、宽窄巷子、锦里,一起吃喝玩乐,发现了许多美食和发生了许多有趣的事。</h3><h3> 记得有一次买手撕兔,点点同学说不好吃,结果我买了一份,他一尝,吃的比我都多,真是无语😂</h3> <h3>川大人亲切的称它“大红门”,四根厚实的大柱子的红色也被赋予一个独特的名字叫做“川大红”,荷花池与青葱的树木裹挟着大红门,大红门框住了正对的望江的另一标志——望江行政楼</h3> <h3>四川大学校训“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也是民主精神的体现。大学是各种文化思潮冲撞和对话的舞台,也是各家各派学术思想汇聚的大海,百家争鸣、百花齐放。</h3><h3>“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不仅蕴含着多种精神之内涵,并且恰巧暗嵌“川大”二字</h3> <h3> 第九站:锦里是成都武侯祠博物馆(三国历史遗迹区、锦里民俗区、西区)的一部分,占地30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14000余平方米,街道全长550米,以明末清初川西民居作外衣,三国文化与成都民俗作内涵,集旅游购物、休闲娱乐为一体。</h3> <h3> 感谢老师,感谢导游叔叔阿姨,对我们研学生活无微不至,有两个同学临时脱离了队伍,赵老师焦急万分,东奔西找,我们也很紧张,不一会两个同学回来了,大家都长长松了一口气!以后我们一定要遵守纪律。</h3> <h3> 成都再见,我们还会再来的</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