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56个民族串串门之锡伯族篇

王立功

<h3>  锡伯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历史悠久的古老民族,原居东北地区,乾隆年间清廷强征锡伯官兵1020名,连同眷属4000余名,艰苦跋涉一年多时间,于1765年8月分别抵达伊犁境内,以充实当地军力。东北的锡伯族在语言、衣食居住等方面同于汉族,新疆的锡伯族至今保持着本民族的语言文字,兼用汉语、维吾尔语、哈萨克语。</h3><h3> 2017年的7月,我们曾经在辽宁找到一个锡伯族村庄,但是却因为没有民族服装而串门失败。2019年的7月5日,我们来到了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这是中国唯一以锡伯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的自治县。</h3><h3> 开车进入察布查尔县后,首先看到了一个坎乡乡政府行政中心,进去一问,这个乡是维吾尔族乡。一位工作人员知道我们要去锡伯族,女士拿出一张纸,写上三行字。</h3> <h3>  按照她写的字条,我们很快就找到了八乡:扎库齐牛录乡,乡政府的工作人员又在这张纸条上写上了一行字。</h3> <h3>  扎库齐村离扎库齐牛录乡很近,我们很快就来到了村委会,并找到了妇联主席赵白玉。</h3> <h3> 赵主席是今天的村值班负责人,她得知我们的来意,将工作做了安排后,就带我们来到了贝仑制衣店,店里的女主人是她的闺蜜,专业制作锡伯族服装。</h3> <h3>  贝伦舞是锡伯族民间舞蹈的统称,被锡伯人称为“生命舞蹈”。在新疆,凡是有锡伯人居住的地方,都能见到贝伦舞的即兴表演。赵主席是跳贝伦舞的高手,于是我们向她学了两招。</h3> <h3>  在制衣店穿上衣服,照了几张相以后,我们脱下了衣服,又来到了一户锡伯族人家,赵主席说,要用锡伯族的特色餐招待我们。</h3> <h3>  赵主席向我们一一介绍今天的食物。</h3> <h3>  在这么漂亮的锡伯族院子里,穿上锡伯族的服装照相,那才是名副其实的串门。于是我又开车回到制衣店,取上衣服。</h3> <h3>  今散居在东北的锡伯族服装已和当地汉族、满族相同。新疆锡伯族妇女虽仍喜穿旗袍,大襟、下摆、袖口多镶滚边,长及脚面,但服饰已有显着改变,特别是青年已多穿连衣裙等。男子穿对襟短衫,裤脚在脚踝处扎紧,冬天也穿大襟开叉长袍。</h3> <h3>  由于赵主席的工作非常忙,饭吃了一半她就又回村委会去了,这最后离别时的一张合影,就不见她了。</h3><h3> 我们把合影的相片全部打印出来后送给他们,谢谢他们的热情招待,依依不舍地告别后,又踏上了去乌孜别克族串门的征途。</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