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有福制作

<h3>分别四十五年后再相聚于银川。</h3> <h3>四十五年前的合影,成了今天宝贝,蕴藏着青春年华的回忆。</h3><h3>看到这张老照片,打开了我们尘封己久的记忆,浮想联翩。仿佛又看到彼此上课之前打闹声,和叭在桌子上写字声.....</h3> <h3>聚会摄照,相聚在湖城银川。</h3> <h3>同学情,经历过的人,都记下了青春那段美好的时光和那份纯洁美好的情感,一生的牵挂,使人珍惜难忘。</h3> <h3>大家都陆续到达,从古都西安,新疆,有的乘机从广州专程赶来参加聚会,精神可佳,另人感激。</h3><h3>群主郭凤荣和段维国同学,和大家小叙后带领大家就餐。</h3> <h3>边走边叙,回忆四十五年前我们曾是朝夕不离,相处的同学少年,现都年过花甲。</h3> <h3>四十五年的岁月沧桑,曾经的年少痴狂,早乙荡然无存,四十五年的逝水流年,曾经的花样年华,早乙悄然而逝。</h3><h3>时光可恨,带走了大家的青春,带不走同学深后的友情。</h3> <h3>时光带走了我们的面容,但带不走大家欢快的心情,欢乐让大家焕发青春。</h3> <h3>在餐桌前,维国吩咐大家就餐。</h3> <h3>四十五年后,大家各奔前程,完成了人生蜕变。</h3><h3>插上腾飞的翅膀,变成驰骋职场的尖兵。</h3><h3>今天相聚于大银川,是没有血缘的亲人,胜是兄弟姐妹。</h3> <h3>维国同学,不减当年,还是那么聪明,年轻帅气。</h3> <h3>同学不是一生中相处最长的人,但绝对是一生很难忘记的人。</h3> <h3>大家按照预订的游览目标,开始周游。走过人生的风雨,经受了不同的历练,但个个精灵老练。</h3> <h3>在变老的路上,大家忘记所有的烦脑,用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用宽阔的心胸善侍他人,开心的过好每一天。</h3><h3>特别是多才多艺的吕云飞,平易近人显得老练稳重,精神十足。</h3> <h3>大徐在思考月牙湖的美景,结果给他失忘,小小的湖水没激起他心中的美景。</h3><h3>(菊香,徐继良绕道走了)</h3> <h3>在黄沙古城,大家再次留下了一张合影。我们增长的是年龄,不变的是心态。</h3> <h3>"我们还不老",想起群主这句,我的腰不疼了,大徐的腰拔直了。</h3> <h3>回忆少壮的情景,同学的情怀。</h3> <h3>同学情,一生缘,毕业后各奔东西,不知何处?过得怎样。这次相聚足够的理由,就是同学情,就象一道《令牌》,召喚大家归队。</h3><h3>听一听个熟悉的声音,唠唠知心话,互祝彼此安康。</h3> <h3>大家在休息中,相互切诉,假如有来生,大家手牵着手,奔跑在落叶的小道上....</h3> <h3>悠悠往事,忘记吃美餐,都沉思在回忆中</h3> <h3>大家聚会的餐桌上,举杯同庆相互祝福。</h3> <h3>刘宏义,吴菊香,两位老同学在叙当年同学情。两杯冒气的热茶淡淡的凉了,但同学情更浓,更难忘怀,</h3> <h3>这对姐妹,玩起儿时的动作。</h3> <h3>小雨下着不停,群主在指挥大家,己经站在出发的路口,何必去问同行路,向黄沙古渡前行。</h3> <h3>今日重温同学梦,再叙同窗姐妹情。</h3> <h3>精灵大徐,总是在我身后"揭鬼”,结果我的象黄了。</h3> <h3>同学情,大于一切的武万仁老同学,和吴菊香,李永红同学重温再叙当年同学情,年过花甲他还是那么精神。</h3> <h3>大家在冲沙越野车上,准备着挑战。没有一点害怕的现象。</h3> <h3>相互合影,留下美好的一刻,高玉洋总是那么乐呵呵的。</h3> <h3>大家在船上,相互祝托,参扶坐好享受水上的乐趣。</h3> <h3>贠学文,给大家精心攝影,他是班上的数学才子,还是那么聪明好动。</h3> <h3>这俩师姐妹一高兴,这次手势没配合上。</h3> <h3>一年又一年,一岁接一岁。岁月无情,感叹时间飞快,留下一张心爱合影。</h3> <h3>一大,一小多精神,王永强在偷着笑。</h3> <h3>王振邦老同学,为大家就餐跑前跑后,实属感人。</h3> <h3>一天的旅途,真的很累,大家只要坐着一块用餐,满脸笑容话又多了。王大话的声音压众,群主和大徐干瞪眼。</h3> <h3>老实的青元同学,看多精神十足。</h3><h3><br></h3> <h3>同学亲切留影,军人出身的德芳,训练有力的大手,把刘红义压成月牙湖,身子歪了。😂</h3> <h3>游的归来,大家都力不存心,有点疲劳,开始为一天消耗充能量。</h3> <h3>酒过三杯,饥充三囗,大家笑容满面。力度又大了十个分贝😀</h3> <h3>第三天早餐后,大家相互合影留念。</h3> <h3>最后的道别,何时再相聚。转眼大家都七十的人了,感叹时间的飞快。</h3> <h3>这张组合影,上组笫一人是咱班的同学唐玉龙,因有急事前去处理,托我带问大家好。</h3> <h3>大家在分手告别,一切都在难言中。</h3> <h3><font color="#167efb">后绪</font></h3><h3><font color="#167efb">时间真快,三天的时间如麻雀嘴,大家牵着手相互思念道别。</font></h3><h3><font color="#ed2308">思念是一种无言的渴望,同学都在天涯,心在咫尺,相互的思念,也是内心的呼唤,总是在离别后默默惆怅和伤感,转眼七十了何时在相见 同学的精彩美文</font></h3><h3><font color="#167efb">段维国:</font></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仲夏的塞上,正值酷热的伏天。然而,在十四日至十六日同学们聚会的日子里,天公作美,三天来,时而薄云飞渡 .时而细雨霏霏 。在出游黄沙古渡的这一天,大家都称体感爽朗惬意 ,无不认为是一个难得的天气。</span></h3><h3>时光如梭,岁月如歌。弹指一挥间 ,风华正茂的同学们如今两鬓斑白。从一九七四年到二零一九年,在人生的长河里,是一个漫长的四十五年。这个四十五个春秋,不仅跨越了两个世纪,也跨越了我们从青年到老年的人生转折。四十五年风风雨雨,四十五年沧桑巨变,四十五年春华秋实,四十五年硕果累累。但当我们共同回首往事,在西中发生的故事 ,沉淀了四十五年,依然是那么新鲜,那么温馨,那么亲切。如今的同学们,每个人身上或浓或淡都留有那个岁月的痕迹,值得我们用一生去回忆,去咀嚼,去收藏。四十五年风霜雨雪的洗涤和生活的磨砺与人生百味的品尝,使我们更深刻体会到同学永远是我们一生中的特殊群体 ,她比亲人多了些熟知 ,比朋友多了些亲切。一致认为 ,同学的情最真,同学的意最浓,同学的爱最无私。就像陈年的美酒 愈久愈醇香,愈久愈甘冽。四十五年来,我们虽然各奔东西 ,聚少离多 ,有的甚至失去了联系,可我们之间的思念却日益加深。因此,当我们建群后,有聚会的意向发出呼唤时,一下子激活了大家沉默的心,用一拍即合,一呼百应比喻不为过 ,相思之情,思见之火燃烧了起来,最终成就了这次的相约。</h3><h3>苏轼词云:“谁说人生无再少 ?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是说怎说人生不可能再度年少?门前的流水尚且能向西奔流!不要再到满头白发苍苍时自伤衰老。聚一次是一次,是我们大家的共同心声,也是大家这次聚会的精神面貌。人生天地间,需要这种乐观昂扬的风范貌,但大家都意识到,我们这一辈,不能总认为来日方长,忘却世事无常。在漫无边际的回旧中,几乎涉猎到我们四十九名西中第二届高中同学的流年故事,虽说在交流信息中了解到通过私聊管道,未参加这次聚会的同学,神之往之,但被诸多不便所羁绊,大家无不遗憾系之,寄怀牵之——少了几多快乐、几点感动。</h3><h3>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共同呵护这份感情和缘分,且行且珍惜 ,沐浴在绚丽多彩的夕阳下。 </h3><h3><font color="#39b54a"> 武万仁:</font></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毕业四十五年后的聚会时间虽短,但留下了无限的美好记忆。遗憾的是部分同学因各种原由未能参加,维国同学说的好,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相信以后还有很多机会的。这次聚会有的同学从新疆从广州从陕西等地专程赶来,足以说明同学情的珍贵和深厚,请我们各自珍重,</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后会有期。</span></h3><h3><font color="#ff8a00">余生虎:</font></h3><h3>谢谢群里每一位同学对我的关心,厚爱与尊重!因为有点事早走了一步!没有倍着兄弟姐妹们晚饭。实在有些欠意,请老同学不要骂了,谢谢大家!</h3><h3><br></h3><h3><font color="#ed2308">学子群精彩美言</font></h3><h3><font color="#ed2308"><br></font></h3><h3><font color="#39b54a">刘成</font></h3><h3>读了贠学文转发的段维国的美文,真情难抑,百感交集,。七月十四日至十六曰,是西中七四届高中班部分同学在银川聚会的狂欢节!一群两鬓如银的老爷爷老奶奶,抛下一大堆伺候儿孙的家务事,冒着酷暑,从四面八方坐飞机乘火车汽车,急不可奈地齐聚凤城银川。他们热烈地握手,热情地拥抱,彼此毫无顾忌地呼唤着小名和绰号,贴着脸,搂着脖子,捶打着肩膀,将四十五年的离别,四十五年的思念,四十五年的友谊尽情表达。这里用不着一本正经的装腔作势,人人露出了庐山真面目;这里用不着南腔北调的普通话,人人痛快淋漓地说着西安话树台话;这里用不着虚情假意的客套,完全是刘伶的醉酒,李白的狂放,张旭的率真。谁与谁谁深夜翻墙去偷瓜,谁照抄了谁的答卷,谁给谁暗递纸条暗送秋波……这些陈谷子烂芝麻,现在都成了陈年老酒,愈品愈有味道。和同学在一起,喝什么都是美酒,吃什么都是美味,看什么都是美景,说什么都是知心话。处处都是欢乐的海洋,时时都是人间天堂!这人世间谁有同学情最纯最真最深,也最长久。这次聚会,我早有耳闻,也蠢蠢欲动。16号贠学文在群里发了照片,可惜我17号才发现,我便迫不及待地给高玉洋打电话,高玉洋说昨天就汤罢宴席散了。当头被浇了一盆冷水,我就是这种感觉。我找出贠学文发的照片和视频细细端详辨认。共四张,餐桌两张,黄沙古渡合影两张。其中以巨石题名的黄沙古渡为背景合影的一共有16人,从左至右从前往后依次是:段维国,徐继良,杨有福,吴菊香,李有红,贠学文,高玉洋,李青元,潘正郡,郭风荣,余生虎,罗文杰,刘宏义,吕云飞,武万仁,王振邦。还有餐桌上笑容满面的邹德芳。全都是我的好同学好姐妹,都是日思夜想的好朋友!西安同学自不必说,都是同饮园河水长大的,吴菊香和我还是一个大队的,她又是老师的千斤。余生虎和我小学时就是同学,我和张胜中上西中,就是他和余治国到我们家门口把我们喊去的。树台是我的第二故乡,74至79我在那里教书,徐继良,刘宏义,段维国,杨有福,李青元,王有强都曾是我的同事,罗文杰还曾是我们的顶头上司党支部书记。后来到海中高玉洋和吕云飞又成了我的同事。我常常跟我的这些同学加同事争得面红脖子粗,转眼便忘得干干净净,又和好如初。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但我最想见的还是徐继良,刘宏义和王永强。其他的虽说见面难但偶尔还能见上,惟有这三位远道而来的同学,见面却是难于上青天,此良机一失,却不知何时才能相见。好在有贠学文发的照片,我还可保存下来再端详再辨认再回味。我们虽不能时时相见,但愿我们加强联系,加深友谊,彼此珍重,共度余生。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握手][握手]</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