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r></h3><h3><br></h3><h3>蓝颜知己——《聊斋志异·娇娜》</h3><h3><br></h3><h3>《聊斋志异》塑造了数百名性格迥异的女子形象,大多都如鲁迅说:“花妖狐媚,多具人情。和易可亲,忘为异类”。《聊斋志异》描写了数百个精彩纷呈的爱情故事,但《娇娜》这篇小说却更进一步,塑造了男女主人公超越了爱情的精神层面的知音关系,他们疾病相扶,患难与共,成为蒲老先生所言的“腻友”,但他们却不是夫妻,这正是这篇小说的动人之处。</h3><h3>书生孔雪笠,山东曲阜人,是孔圣人的后裔,为人宽厚有涵养,善于作诗。他意外流落到浙江天台菩陀寺,偶然认识“丰采甚都”的少年皇甫公子,皇甫公子敬佩孔生的文采,同情他的遭遇,就收留他设帐授徒,两人一起读书饮酒。饮酒时皇甫公子见孔生注目婢女,知悉其心事,即承诺为其选妻。</h3><h3>孔生突然生病,胸膛上肿起一个像桃子一样的疮疖,疼痛难忍,皇甫公子就请在外婆家的妹妹娇娜来为孔生治病。娇娜十三四岁,“娇波流慧,细柳生姿”,小说写孔生“望见颜色,嚬吟顿忘,精神为之一爽”,可见娇娜的美丽动人,而娇娜的美完全是一种不沾尘俗的少女天真之美。</h3><h3>娇娜靠在床上为孔生诊断病情,手把手之间,孔生闻到娇娜身上散发着的兰花般的芳香。只听娇娜笑着说:“宜有是疾,心脉动矣”,表面是说孔生得病是因为动了心脉,其实是在调侃孔生:你看我的眼神,让我知道你对我动心了。这么诙谐有趣的语言,使娇娜活泼可爱的形象跃然纸上。</h3><h3>诊断之后,娇娜治病的方法也很神奇:用手臂上的金镯压起疮疖,用刀割去疮根。孔生这时贪恋娇娜的美丽,不仅不觉得疼痛,反而还怕早早割完,没法再和她多偎傍一会儿。娇娜割完疮疖,洗净伤口,从嘴里吐出一颗红丸放在伤口,随着红丸转动,伤口很快愈合。然后娇娜收起红丸,快步离去。至此,大家都已知娇娜的医术如此高超,非狐即仙。</h3><h3>一别之后,孔生心念娇娜,无法自已。皇甫公子以娇娜太小,欲为孔生介绍他人,孔生推辞不要,皇甫公子坚持推荐。及见皇甫公子介绍的表姐松娘,“画黛弯蛾,莲钩蹴凤,与娇娜相伯仲”,孔生才欣然接受。对孔生的移情,应当这么理解:孔生是孔子后裔,为人宽厚有涵养,这种性格不会强人所难,在孔生心目中,松娘也许只是娇娜的影子,孔生的内心“大悦”,也许只是自我安慰。</h3><h3>孔生松娘婚后,非常和美。过段时间,皇甫公子一家与孔生分别,孔生偕松娘回到家乡。松娘生一子,取名叫小宦,在家里既贤惠又孝顺。对孔生而言,生活似乎与娇娜远离了。</h3><h3>几年后,孔生又偶遇皇甫公子,孔生“问妹子,已嫁;岳母,已亡”。这问候的顺序表明,孔生即使有着幸福的家庭生活也没有忘记娇娜。之后孔生携家人前往皇甫公子家中,又遇上了娇娜,此时娇娜已嫁做吴郎妇。一见面,娇娜抱起小宦说“姊姊乱吾种矣”,这话既是姐妹之间的玩笑话——皇甫公子一家是狐,孔生是人,人狐结合,自然是“乱了吾家种”,但这句话深层次里也是娇娜在幽怨姐姐抢走了孔生——小宦本来应该是娇娜和孔生的孩子。</h3><h3>孔生拜谢娇娜先前治病的恩德,娇娜笑道说:“姊夫贵矣。创口已合,未忘痛耶?”。这又是一句耐人寻味另有深意的问话,表面上看,娇娜是在问伤口已经好了这么久可还曾记得当年疼痛的感觉,其实她还有更深层的疑问:事隔多年,孔生你可还曾记得当时心动的感觉?娇娜自始至终都牵挂着孔生,在为孔生疗伤时,娇娜就已经明白孔生对她的爱意,她对孔生也产生了好感,只是经年别后物是人非,君娶我嫁,沧海桑田,天不如愿。从娇娜的玩笑里,我们读出了她的心酸和惆怅。</h3><h3>相聚不久,皇甫公子一家忽然天降灾祸。皇甫公子向孔生坦承,他们一家是狐精,这次遇到“雷霆劫难”,除非孔生能以身抵挡,否则在劫难逃。孔生誓言承担,皇甫公子让孔生手执利剑站立在家门口,叮嘱他说:“霹雳轰击,勿动也!”孔生就按皇甫公子说的去办。果然一会儿阴云密布,白昼如夜,霹雳巨响,震撼山岳,皇甫公子的家也变成了一座坟冢下的大洞。狂风暴雨中,孔生虽然害怕,但还是持剑屹立不动。一阵浓烟黑雾,忽见有个鬼样的怪物,尖嘴长爪,从背后的深洞中抓出一个人来,随着烟雾上升。孔生一眼看见被抓的人像娇娜,急忙一跃而起,用利剑向怪物剌去,被抓的人就掉下来。这时又一个炸雷爆裂,孔生被震倒在地,气息全无。</h3><h3>这段惊险的情节中,孔生行侠仗义出手相救皇甫公子全家,或许是知恩图报,是出于孔生的高尚的品德,但孔生不顾皇甫公子告诫“急跃离地”剑刺鬼怪,则一定是内心下意识的本能,一定是出于对娇娜的爱,这一刻孔生完全将生死置之度外,甘愿为娇娜献出生命。</h3><h3>被抓的果然就是娇娜。灾难过后,娇娜苏醒过来,看到孔生死在身旁,明白是孔生救了自己,娇娜大哭道:“孔郎为我而死,我何生焉!”。这句话细节之中也可见端倪,一方面表露出娇娜失去孔生感到生不如死,另一方面娇娜没有叫“姊夫”而是称“孔郎”,在中国古代,“郎”是女子对心上人的称呼,这一声“孔郎”虽是情急之下叫的,却也是娇娜在心里积藏多年的呼唤。</h3><h3>松娘和皇甫公子一家平安,大家一起把孔生抬回家中,小说到此又是一段精彩而又深情的描述:“娇娜使松娘捧其首,兄以金簪拨其齿,自乃撮其颐,以舌度红丸入,又接吻而呵之”,译成白话文就是娇娜让松娘捧着孔生的头,让皇甫公子用金簪拨开孔生的牙齿,她自己两手撮着孔生的腮,用舌头把口里的红丸送到孔生的嘴里,又口对口地往里吹气。在男女授受不亲的蒲老先生的年代,这一系列暧昧又不避众人的动作,更明白无误的表明娇娜对孔生的爱。</h3><h3>红丸随着气进入孔生的喉咙,发出格格的响声。不一会儿,孔生苏醒过来,大家都万分喜悦。这时,娇娜才开始为夫家的命运担心。及至知道吴郎一门俱殁之后,娇娜“顿足悲伤,涕不可止。”,大家一起慰劝她。鉴于坟冢不可再居,大家商定一起随孔生回归故乡。回到家乡后,孔生一家与皇甫公子、娇娜一起生活,下棋、饮酒、谈天、聚会,亲密得就像一家人。小宦长大了,容貌美好,有狐狸的神情,他到城里去游玩,人们都知道他是狐狸生的儿子。</h3><h3>整个故事塑造了一个美丽动人、活泼大方、重情守礼的的狐女形象。娇娜曾经为孔生治病,孔生不顾生死救了娇娜,娇娜又不顾礼教的束缚再次救活了孔生,可以说两个人是真正的生死之交。文末的异史氏曰:“余于孔生,不羡其得艳妻,而羡其得腻友也。观其容可以忘饥,闻其声可以解颐。得此良友,时一谈宴,则‘色授魂与’,尤胜于‘颠倒衣衫’”。 孔生和娇娜灵魂上平等,精神上共鸣,互相欣赏,互相尊重,互相依赖,心有默契。两个人的感情是跨越了性别、情欲、伦理的精神之爱,两个人是可遇不可求的蓝颜知己。这种不掺杂任何世俗的“腻友”感情更加让人动容,世人都羡慕。</h3><h3>读完小说后,耳边回响起陈倩倩的那首《蓝颜知己》:</h3><h3>时间让情感 一点点沉淀</h3><h3>那些未曾留意的改变</h3><h3>情人知己 这条界限</h3><h3>到底应该划在哪里</h3><h3>如果这世间 真的还有</h3><h3>这样的第四种情感</h3><h3>一封未开启的信</h3><h3>留下多少悬念</h3><h3>蓝颜知己 心有灵犀</h3><h3>你解我的心事</h3><h3>我懂你的暗语</h3><h3>蓝颜知己 我们的秘密</h3><h3>特别的你 总在心里</h3><h3>不会忘记</h3><h3>谁也无法代替</h3><h3>相见不相见 已慢慢习惯</h3><h3>那些未曾说出的想念</h3><h3>多么希望 这种感觉</h3><h3>闭上双眼 瞬间凝结</h3><h3>冷藏保鲜 没有期限</h3><h3>只愿到下一个世纪再溶解</h3><h3>要怎么面对这一天</h3><h3>你问的直接</h3><h3>蓝颜知己 命中注定</h3><h3>暧昧还是清晰 难解它的玄机</h3><h3>蓝颜知己 我们的秘密</h3><h3>有种感动记忆 都是关于你</h3><h3>这种爱不可代替 </h3><h3>蓝颜知己 心有灵犀</h3><h3>你解我的心事</h3><h3>我懂你的暗语</h3><h3>蓝颜知己 我们的秘密</h3><h3>就算是没有明天 没有结果</h3><h3>都无法放弃</h3><h3>蓝颜知己 命中注定</h3><h3>暧昧还是清晰 难解它的玄机</h3><h3>蓝颜知己 我们的秘密</h3><h3>有种感动记忆 都是关于你</h3><h3>这种爱不可代替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