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大学走出来的社区歌唱队老师

坐有琴书

<h3>  “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脚踏着祖国的大地,背负着民族的希望┄┄”周二是塔山社区“快乐大妈歌唱队”活动日,还没踏进塔山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大门,就听到里面传出洪亮有力的合唱声。循声而至的我,站在文化课堂门口,侧耳倾听大妈大姐们的歌声,感觉格外亲切和激动,因为担任这个歌唱队指导老师的是我们老年大学音乐系声乐三年级一班的明霞和戴淑娟同学,该班学员朱吉水、杜淑兰、陈玉香也是队里的骨干成员。</h3> <h3>  进入教室我找个位置坐下,看着歌唱队的30多位大妈、大姐,她们精神饱满,一边歌唱一边打着节拍,学唱队里七月份安排的迎接建军节主题歌曲《解放军进行曲》。首先由明霞同学逐句教唱、领唱歌谱,然后戴淑娟同学带领大家朗诵歌词找发音口型,接着全体进行合唱练习,随后分成四人一组进行演唱。两位老师在全过程中对队员耐心予以指导,对歌曲发音出现的偏差和朗诵中出现的个别字咬字不准一一进行指正,看到这里我会心地笑了,在内心默默为她们点赞,这不正是老年大学李颖老师教学模式的再现吗,同学们学有所为,服务社会,做的太好、太到位了。<br></h3> <h3>  明霞同学介绍说“快乐大妈歌唱队”前身是在2011年,由她们几个喜爱唱歌的邻居自发组织,当初是坐着小马扎在社区广场上自娱自乐的小团队,2016年在社区党组织的关爱下,注册组建了四十多人的塔山社区“快乐大妈歌唱队”,并且在社区的党群服务中心(红色小院)里有了固定的排练场地。建队初期,虽然大家热情很高,但是在声乐方面她们基本都是零基础,不识谱,有的唱歌还跑调,身为老师的明霞和戴淑娟也只会教自己以前学过的会唱的歌曲,此时她们感觉到了自身声乐知识的匮乏,产生了学习的紧迫感,遂四处打听,听说老年大学声乐课程开办的红红火火,深受老年人欢迎,于是歌唱队的五个姐妹在2016年结伴报名参加老年大学声乐班的学习,师从李颖老师学习声乐。</h3> <h3>  李颖老师在校担任七个班级的教学任务,音乐素养、艺术造诣深厚,她热爱声乐事业,教学能力强,富有责任心,对学员要求严格,深受学员认可和喜爱。教学中,针对老年学员基础参差不齐和学得慢、忘得快的特点,制定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她结合自身的经验,用哼鸣、打嘟等方式结合教材的练习曲,练习发声,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不厌其烦的讲授声乐知识,深入浅出地传授唱歌的技巧,指导大家通过气息练习声乐基本功,掌握歌声练习中的呼吸控制。每节课同学们在“提眉、瞪眼、撑开鼻腔、打开笑肌”的提示中开始,学会了运用“打呵欠”嘴型和“像闻花香一样”陶醉吸气。在李老师的指导下,学员们认真学习,积极练习,从最初的不敢开口,偶有跑调,到越来越自信,越来越流利,歌唱也越来越出色。</h3> <h3>  明霞和她带着任务来学习的五个姐妹深感责任重大,经常利用课间及课后休息时间向李老师请教有关问题,李老师都不厌其烦,针对她们提出的问题,耐心一一给予解答,并加以示范,直到其完全掌握要领。声乐三年级一班是个积极向上、其乐融融的集体,学习氛围和团结互助都非常好,特别是识谱能力强。班长徐瑛专业水平很高也有很强的协调组织能力,对五位同学的学习、生活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帮助。通过三年的在校学习,明霞和她的姐妹们明显感觉到了自己声乐水平的提高,掌握了正确的发声方法,学会了运用和控制气息,音域宽了,咬字准确了,识谱读谱能力明显提高,懂得了运用共鸣等技巧,基本能把握好音准、节奏、力度变化,一首新歌,照着歌谱,能唱出歌曲的精神和韵味了。她们高兴的说:“烟台老年大学学习氛围浓郁,有着向上的正能量,三年的学习轻松快乐,既学到了乐理知识又让我们圆了年轻时的梦,还结交了许多好朋友”</h3> <h3>她们一边在学校充电学习一边培训辅导社区“快乐大妈歌唱队”队员,歌唱队队员平均年龄七十多岁,最高年龄86岁,部分队员刚开始时五音不全、咬字不清,不懂如何应用气息,排练时,明霞和戴淑娟作为指导教师,针对发现的问题进行重点指导,不厌其烦,有时一个音准一个咬字要辅导好长时间。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她们的精心指导下,队员们进步很快,编排的节目也有声有色、像模像样。歌唱队多次参加社区消夏晚会、敬老慰问、共建单位联欢活动等各类演出,今年以来先后举办了“庆祝建党98周年”,“庆三八、微党课”等几项活动,举办了“庆祝建国七十周年《我和我的祖国》”快闪活动(被强国学习网站推广宣传),并在参加芝罘区新时代文明中心的宣讲活动中取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h3> <h3>  “塔山社区气象新,红色小园暖人心,七邻八舍唱文明,能人!你笑我笑大家笑,红色小园真热闹,歌唱祖国声不断,自豪!”明霞同学利用自己多次参加社区活动得来的灵感,创作了文艺作品三句半《夸夸我们的社区》,对社区红色小院成为居民文化活动阵地进行赞扬,讴歌党和政府、讴歌新时代的幸福生活,山东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及烟台晚报等媒体先后对此进行了报道。</h3> <h3> 歌唱队在社会上具有了一定影响,得到了良好的社会反响,赢得了广泛好评,也为丰富活跃社区群众文化生活做出了贡献,提升了歌唱队成员的快乐指数和幸福感。队长刘德芬说:“老年大学培养出来的学生就是不一样,歌唱队需要明老师和戴老师她们这样的热心人,唱歌水平高,还热情,富有责任心和奉献精神。”戴淑娟说:“来歌唱队后,虽然自己辛苦一点,但能把所学知识传授给姐妹们,大家聚在一起开开心心地唱歌,感觉心情舒畅了,生活也充实了”。</h3><h3> 班主任李仁波老师说:“明霞等五位学员通过在老年大学的勤奋学习掌握了唱歌的技能,并能应用到社区活动中,成为别人的老师,使更多老年人受益,这种精神值得学习。”</h3> <h3><h3>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在烟台老年大学有许多这样的学员,她们在学校快乐学习,增长了一定的知识、技能,同时他们在乐中学,乐中为,学为结合,将课堂学到的东西毫无保留地传授给身边的老人,以学促为,在服务社会、奉献社会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努力,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h3></h3><h3><br></h3><h3> 图文 晏 清</h3>

歌唱

老年大学

声乐

社区

学习

明霞

她们

老师

学员

戴淑娟